“去年这个时候我在逃离北上广,今年这个时候我在逃回北上广。”微博网友“木团揉揉”发出这样感叹。逃离北上广去二、三线城市安放青春的浪潮还未散去,近期,二、三线城市年轻人逃回北上广的话题又引发了热议。据微博的一项调查,截至11月4日晚,约67.8%的投票者支持逃回北上广。(11月6日《羊城晚报》)
当初,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打拼数年后,不少年轻人重新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发展,被舆论称为“逃离北上广”。这个群体虽然还不算庞大,但和多年来人才流动的潮流“奔向北上广”形成鲜明对比。
那么,怀惴着五彩缤纷梦想的年轻人为何要逃离北上广呢?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认为,一线城市过高的生活成本和竞争压力,使“移民”环境恶化,导致青年人幸福感降低,引发部分人“逃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2009年的相关城市排名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虽然在“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全部居于前列,但在“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中却集体“落榜”。
然而,时间仅仅过去了一年,有的甚至不到一年时间,可许多年轻为什么又失魂落魄地逃回了北上广呢?媒体报道说,根据调查数据,排名前三的原因分别是:权势关系网,拼爹习以为常以及“吸血”的房子;而微博“回乡年轻人逃回北上广”也做了一项调查,主要原因分别是:不习惯讲人情拼关系,收入少,生活成本也不低。
纵观年轻人重新逃回北上广的原因不难发现,权势关系网、拚爹等成为他们选择逃回的症结之所在。可以说,无论是从哪个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只要没有拥有父兄辈积攒下的社会关系网,只要没有可供自己利用的社会背景,逃离北上广回到内地二三线城市无疑于走进了一条人生命运的死胡同。
在内地二三线城市,相比北上广,可供年轻人选择的职业岗位相对减少,同时,在这些城市,由于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原因,人际关系在年轻人就业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公务员考试,或者是企事业单位招聘,重关系而轻能力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可以说,在所有的地方,没有任何关系和背景的年轻人要想谋得一个理想的职位可谓是蜀道之难。
为什么一有新闻媒体曝光某地“最年轻市长”或者是“最年轻县长”,为什么社会舆论就会为之哗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生活给人们的真实感受就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一旦这样的新闻被热议,无论当地官方如何辩解,其实不会有人相信最年轻的某某官没有任何背景,因为人们知道,在特权盛行的中国社会里,怀惴梦想的年轻人如果不是裙带关系网上的某一个环节,那么,你只有望着这个美好的世界“望洋兴叹”。
事实上,在中国,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社会特权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只不过,在北上广这样的超大城市里,由于社会空间广阔,可供年轻人选择的职位较多,加之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社会关系网的延伸,就给了人们一种错觉,认为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里拚爹游戏并不是那么严重。其实,这是个认识上的误区,因为只要公权力不受制约,权力就会将它的社会能量发挥到极致,就会将拚爹的古老游戏演绎得无比精彩。
其实,这也正是年轻一代逃离北上广的原因,反过来说,这还是年轻人重又逃回北上广的无奈。虽然北上广生活压力沉重,但毕竟还有发展的空间与希望,与其在二三线城市忍受拚爹的心酸与痛苦,倒不如重回北上广凭本事吃饭。两害相比取其轻,年轻人们懂得这个浅显的道理。
说白了,这就是今天中国青年迷茫与傍徨的社会根源之所在。在计划经济时代,无论农家子弟们有没有社会背景和关系网,只要考上大学,他们都靠国家分配找到一份工作。而现在,分配制度取消了,可公权力却依然与过去一样强大,于是,拚爹开始了,谁有关系谁就能成为“萝卜招聘”中的“萝卜”,否则的话,你无论参与多少场这样的“招聘”,除了获取痛苦根本就可能有梦想。
在家乡、在二三线城市拚爹很难,而又不甘心在北上广当“蚁族”,在迷茫与傍徨中,这一代中国青年正面临着无处可逃的社会困境。在权力织就的社会关系网下,贫穷二代已经丧失了改变命运的上升空间,社会阶层的逐渐固化对他关上了实现理想与抱负的大门。在这样的严峻现实面前,逃离又逃回也只能是他们最后的归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