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照:“中华民国”四字的来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66 次 更新时间:2011-10-17 01:29

进入专题: 中华民国  

杨照  

孙中山对于民主的高蹈梦想,从来没有真正被挑战、被推翻

民国五年,孙中山先生作了一场演讲,题目叫做“中华民国的意义”,当中有这样一段话:

诸君知“中华民国”之意乎?何以不曰“中华共和国”,而必曰“中华民国”?此“民”字之意义,为仆研究十余年之结果而得之者。欧美之“共和国”,创建远在吾国之前,二十世纪之国,当含有创制之精神,不能自谓能效法于十八九世纪成法,而引为自足。共和政体为代议政体……如美国……树直接民权之规模,而瑞士则全乎直接民权制度也。虽吾人今既易专制而成代议政体,然何可故步自封,落于人后?故今后国民当奋振全神于世界,发现一光芒万丈之奇采,必更进而底于直接民权之域。

这段话清楚地解释了,辛亥革命之后,1912年新建的国家,没有用当时一般知识分子口头习惯说的“共和国”,而是采用了“中华民国”的名称,来自孙中山的坚持。现在很少知道孙中山坚持这个名称背后理由的了,有人认为那是源自“孙大炮”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个性,源自他对中国前途高度理想化的期待。即使现实条件天差地别,中国距离代议制民主的实现有多遥远,孙中山都要在国家名称上表白这个国家应该努力的方向。

谁不知道中国当时离民主有多远,再怎么乐观的人,都不可能不知道光是推倒清廷就要费多大力气,建立稍微像样一点的民主代议政体会有多么困难,然而孙中山已经在梦想“直接民权”!

实现“直接民权”,最终必然要保证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同样的、不可被侵夺的权利,来决定国家的最高领导人,那样国家领导人就真正变成了“人民的公仆”。再回头看看:早在将近一百年前,已经担任过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的孙中山,演讲说话时,都以“仆”字自谓,彻底遵照自己的理想原则。

这样的个性倾向,保证了孙中山不可能真正在现实政治上有什么稳固的权力基础,证明了1912年由他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纯属意外。革命来得太突然,各省反应来得太快,一时新旧权力无从安排,大家只好妥协接受让当时根本不在国内的孙中山来暂时代理大位。

这段历史出于偶然,但其影响却极为深远。孙中山“不切实际”的个性,对照阻挡了明显的现实权力算计。孙中山拿不出办法来让中国一步步走向民主,但他的形象与思考,却足以让否定民主、赤裸裸呈现权力欲望的做法,被社会质疑,甚至唾弃。袁世凯不能掌握这种气氛的变化,终究在推动帝制走回头路的过程中,引爆了高度的民怨反抗。

中华民国的历史,曲曲折折,然而孙中山对于民主的高蹈梦想,从来没有真正被挑战、被推翻。那些号称追随孙中山的国民党人,不管私心里作何打算,毕竟不敢不把民主宪政放在口头上,维持一个基本的门面,也维持民主的高度合法性。“中华民国”的名字,“中华民国”的历史,在这方面一直到今天,应该都还带有一些特殊的理想意义吧!来源: 南方周末

    进入专题: 中华民国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读史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524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