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地方政府的竞争来推动,靠对外开放来带动。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快速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这种经济发展推动方式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重复引进成套技术设备,重复建厂,使产能大大超过实际生产,生产又大于消费需求。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出现了各个地方之间相互竞争,结果使条件过于优惠,出现了土地资源廉价出让,外资企业享受超国民待遇等问题。在产品出口、进口时,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这种发展推动方式,正是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深层原因。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推动方式。
开放带动如果不能促进国内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那就只能挣个打工钱,并且付出了资源、市场、环境的长远代价。地方政府竞争的推动方式,也带来了国土资源浪费、环境恶化、贫富分化的政策性加剧和腐败愈演愈烈等负面效应。这两种推动方式的结合,将会使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无法从经济大国变为经济强国,无法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把依靠地方政府竞争的推动方式转变为依靠企业竞争的推动方式,把开放带动方式转变为科技创新带动方式。
我国现有的企业,国企依赖于政府和国家,有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但缺乏参与竞争的机制、动力和压力,非公有制企业有后者而无前者,所以(除个别有特殊条件和原因的外)很难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者。科技创新涉及许多深层的问题。最基础的是我们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由于体制和机制问题,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创造不出能够带动产业新创或提升的成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深层的体制和理论问题
(作者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