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健孙:向陈寅恪先生学习什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351 次 更新时间:2006-11-20 00:28

进入专题: 陈寅恪  

沙健孙  

前些时候,在一些书刊中,讲堂上,以至大学宿舍里,关于陈寅恪先生的思想、风骨、 行止,一时似乎成了议论的热点。

无疑地,作为一位有多方面重大成就的前辈史学大师,陈寅恪(1890—1969)是值得人们纪念的。他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建树。他“力求通过考证去发掘历史事实及其内在联系,从而展示出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其成就较乾嘉诸学者更上一层。为了提高史料的可靠程度和开拓史料来源,他倡导诗文证史,为史学研究另辟新途径。尤其是从两种不同观察的记载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是治史方法上的一大突破”(《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第1卷)。他所留下的这些思想、学术遗产,至今仍然需要我们很好地去发掘、研究、继承和发扬 。

不过,对于有的论著来说,陈寅恪之所以值得推崇,不仅在于他的学术成就,尤其在于他的学人风骨、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而作为这种风骨、人格、精神的突出体现并被反复强调的,则是1953年中国科学院聘请他出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长时,他复郭沫若、李四光所提出的两个条件。这就是:“允许研究所不宗奉马克思主义,并不学习政治”;“请毛公(毛泽东)、刘公(刘少奇)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脾。”有的论者以为,当63岁的陈寅恪说出这句话时,他在那一刻正是表现了中国传统史学家某种秉笔直书的“壮烈情怀”!

陈寅恪曾自称“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曾湘乡(曾国藩)、张南皮(张之洞)之间”。对于一位有着这样思想经历的老知识分子来说,主张不学习政治,不宗奉马列主义,是可以理解的。这里的问题在于:陈寅恪之所以在学术上取得重大成就,是不是因为他不宗奉马列而争得了独立思想、自由精神?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他的强点还是弱点?主张不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史学研究,是表现了他的一种思想局限还是一种需要大力歌颂的英雄行 为乃至壮烈情怀?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引证一下周一良先生对陈先生的一些看法。

周先生也是一位在魏晋南北朝史等的研究方面有重要成就的老一辈史学家。他早年曾师从陈寅恪,并在历史语言研究所由陈先生任组长的历史组从事研究工作,深受陈的影响。他对陈寅恪的了解是很深的。正因为如此,他对陈先生的思想、学术的评价,也就应该有着特别的份量。

在《纪念陈寅恪先生》(1989)一文中,周一良先生提出了“陈先生何以能不断发前人未发之覆”这个问题。为此,他讲述了陈寅恪具备的四个条件:非凡的天资;古今中外,博极群书;良好的训练;勤奋刻苦。他说,在解放前卓然成一家的史学大师中,象陈寅恪那样,“完全地而不是部分地,充分地而不是稍稍地具备这四方面条件者,恐怕不多”。不过,他认为,这些还不是陈寅恪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原因。他写道:“解放以后,我粗学马列,感到陈先生虽不承认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他治史之道却充满朴素的辨证法,善于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这也许是陈先生在解放前的史学界能够冠绝群伦的主要原因吧?”他指出,陈先生论述历史现象时,经常注意区别共性与个性,研究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看历史问题,很重视纵向观察,看渊流和演变,能以几百年历史的背景来观察。“正由于如此,陈先生 的论著大都视野广阔而辨析精深,符合于辩证法”。

以为“宗奉”马克思主义就会束缚研究者的思想,这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误解。诚然,“教条的马克思主义”是束缚思想的,但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所“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并不是由什么人发明出来,而后从外部强加给历史的僵化的原则;它本身正是从无数的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对于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而且,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是一种封闭的学说。它在发展中可以融合、吸纳一切对于历史的科学的观察方法和研究成果。正因为如此,以它作为指导去观察历史,将有助于人们透过历史的现象,挖掘历史的本质即内在的规律性。而一切对于历史的科学的观察方法,也是可以而且一定会与它相通的。周一良先生对 于陈寅恪学术成就所作的上述评析,不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吗?

几年前,在北京史学界的一次座谈会上,记得当金冲及教授称赞田余庆教授所著《东晋门阀政治》一书写得深刻、读来引人入胜时,周一良先生曾说:田先生这部书超过了陈寅恪。因为陈先生的方法,田先生都掌握了;而田先生掌握的方法,陈先生并不都掌握(大意如此)。周先生的这番话,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因为我在北大历史系上学时也读过陈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等书,从中受到过启发,而且听得人们议论,陈先生的学术成就几乎是无法超越的。后来,在1997年第3期的《北京大学学报》上,我读到了周先生对此所作的进一步的说明。他指出,田余庆教授的“此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微观的历史考订与宏观的大势鸟瞰,对东晋一百年的政治、社会史作出不少富有创造性的解释,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上的一大突破。书中论点之新鲜,分析之透辟,不亚于陈寅恪先生之著作,而有些方面过之,其原因当归功于解放后不断学习唯物辩证法之赐”。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不仅不会限制、而且有助于推进历史科学的发展,这该是一个有说服力的例证吧。

显然,周一良先生对陈寅恪、田余庆有关著作所作的上述评论是富于启发性的。事实很清楚:如果说陈寅恪的治学之道充满着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是他在老史学家中冠绝群伦的主要原因;那么,不“宗奉”马列,就恰恰不是他的强点而是他的弱点,不是他的优胜处而是他的局限性了。既然为此,为什么要把陈先生的这种弱点和局限,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它神圣化为崇高的风骨和壮烈的情怀呢?这究竟是对这位史学大师的尊崇还是讥讽?是对社会科学的促进还是阻滞?这些问题,难道不值得人们深思吗?

  

来源:人民日报

    进入专题: 陈寅恪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25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