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慈善事业,得让人们信任你,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必须有公信力,否则,就没有人给你捐款。在旧中国,中国人的慈善,靠的是个人的公信力。所以,凡有大的慈善募捐,必须有足够大的大人物领衔。这样的大人物,必须既有号召力,而且个人声誉又好。民国时期,像做过总理,而且一直热心慈善的熊希龄,有资格,而青帮大亨杜月笙,也有资格。杜月笙虽然人在帮会,靠的是黄赌毒发财,但却非常热心慈善,每年都在救济穷人上,花大笔的银子,甚至自己闹亏空,也要施舍。这样的事做多了,公信力也就有了。很多次长江大水灾,都是由于杜月笙的参与,慈善救济才能办起来。
如果不靠个人的公信力,就得依赖组织,特别是公益组织。在晚清和民国,依赖组织的慈善事业,主要是教会办的。教会的募捐,主要来源是国外,但公信力则来自教会本身。天主教和新教各派多年做慈善事业,其组织的公信力,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到了民国时期,即使非教徒的中国人,也有乐意参与教会捐助的。
显然,慈善事业的公信力,是跟从事慈善者的行为密切相关的。如果依赖的是个人声誉,则不仅主持的大佬声誉要好,底下具体办事的人,也得规矩,否则,一旦弄出事来,也一样声名狼藉。民国期间,出过好些借救灾募捐牟利的事,每个事件背后,几乎都有一个大佬栽了进去,实际上,都是底下人坏的事。而这种事,似乎只有杜月笙有金刚不坏之身,做最多的慈善募捐和义演,但却一次没有出过篓子,原因大概人家是帮会老大,底下办事的,帮规森严,没有人敢糊弄老头子。而从组织上讲,则更是因为教会多少年来,主要行为就是慈善,积累甚丰,所以容易让人信任。所以,从事慈善的人或者组织,自身的行为,要经得起推敲。
现在中国慈善事业的主力,人人都知道是红十字会。中国的红十字会,是官方组织,而且拥有红十字会的名头,从事的是单纯的慈善事业。来头大,出身好,有天之骄子的感觉。但它也有先天的劣势,第一,无法依赖大佬的个人信誉,第二,由于是纯粹的官方组织,难免沾染官气,在官府整体声誉下降之际,会受连累。当然,红十字会最大的问题,还是长期运作过程不公开透明。这些年来,有关红十字会的传说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有的说它挪用善款违规盖楼,有的说它倒卖捐赠品,有的说它借红十字会的名义做违法的买卖。令人诟病最多的,是它对善款征收的管理费。有的说它提成10%,有的说提成19%,甚至还有人传说它们提成50%。真佩服红十字会的领导人,这么多年,面对这样的传说和质疑,居然一不出面解释,二不公布账目,一任流长飞短。
现在网上正在发酵的郭美美事件,实际上是公众对于红十字会多年怀疑的大爆发。事件也许像网友说的那样,水很深,内幕很黑,也许只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但红十字会多年灰箱乃至黑箱的运作,的确是惹祸之源。这么多年了,来自红十字会和官方的公信力,大体已经透支干净了,新的信任,要依靠自己的所作所为了。但是,红十字会却依然我故,在这个网络时代,照样像过去那样行事。郭美美事件出来,不及时申请第三方调查,反而自己出两个杀气腾腾的声明,一面干巴巴地撇清自己,一面威胁网民不许再说。结果,火上浇油,反而把事情搞得更大。
在任何一个国家,慈善都是国民的敏感神经。任何人都受不了自己的爱心捐赠被人挪做他用,或者贪污掉。由此产生的心理反差,令人无法不愤怒。所以,慈善组织要想维持自己的正面形象,就必须永远谦恭地接受监督。一个接受亿万人捐款的组织,必须接受亿万人严苛检验和监督,这就是慈善事业的现实。一旦失去了公信力,那么慈善事业的生命也就告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