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公路(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向银行发出“付息不还本”公函后,一时间这两大“政府公司”(“滇公路”为云南省政府独资企业;在中国,银行全部资产由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面对各自利益问题争执不下,而在处理此事件中不难看出,政府无论是让两家“政府公司”出力出钱,还是解决“付息不还本”公函事件,都只是扮演“第三方角色”进行调节。
“政府公司”因利益失衡
作为云南省政府独资企业,滇公路于2006年5月28日成立,注册资本50亿元。在基础设施公路建设中,滇公路出力银行出钱,犹如两兄弟一样,本来“合作愉快”,然而,却因为“滇公路”却发出了“即日起,只付息不还本”的公函,导致双方利益失衡。
滇公路有关人士确认了公司发出“付息不还本”公函这一事实,但同时他也强调,当时的情况下不是故意违约,而是力所不能及,并“希望银行和社会各界能给予理解”。滇公路总经理姜志刚在2010年上半年经济活动分析会议上坦承,“公司资金周转将可能断裂,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本息,进而可能对银行造成坏账损失,形成金融风险”。而截至2010年上半年,该公司资产总额为1314亿元,负债1015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了77.24%。
本来,交通和铁路一直是银行争抢的贷款大户。有未来的收费权做质押,有政府和铁道部的信誉做担保,交通运输厅和铁道部一直被视为优质客户,不但贷款容易,而且较基准利率均有下浮,很多执行的都是固定利率贷款。然而“滇公路”发布的“只付息不还本”的公函却让银行“低风险”的美梦在一瞬间瓦解。
在接到“不还本”这一公函后,立刻引起了债券银行的警觉。建行总行连夜派队奔赴昆明,其他主要债权银行随即跟进。据悉,在此次在建行、国开行、工行等十几家银行贷款余额900多亿元,其中仅在国开行就贷款200亿元左右,建行和工行贷款余额也分别超过100亿元,建行还为其发行了40亿元左右的理财产品。而滇公路近1000亿元贷款总额,比几家大行各自的不良贷款余额都多!
在此次事件当中,两个“政府公司”却是一个借出了钱却收不回,另一个说没钱仅仅能还利息。滇公路和债权银行将何去何从?作为“政府公司”,政府将如何调整失衡状态呢?
政府扮演“第三方角色”难调平衡
政府无论是让两家“政府公司”出力出钱,还是解决“付息不还本”公函事件,都只是扮演“第三方角色”进行调节。面对两大“政府公司”利益失衡情况,经过连日磋商和谈判,云南省政府要求滇公路撤回上述公函,并做出增资、垫款、补贴等承诺,以帮助该公司暂渡难关,但风险并未消除。
一方面,滇公路向债券银行发出“只付息不还本”公函,一是说明公司贷款已到了还本期,二是说明公司并非赖账,而是无偿债能力。
一位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公司的高管也称,“对云南省这个高山峻岭的边疆省份,即使延期50年,要还清云南省高速公路的建设本息也非常艰难。”更有银行人士质疑:根据该公司(滇公路)规划,到“十二五”末期,也仅能“实现利润(含绩效兑现总额)10亿元,实现沿线经营收入3.7亿元以上”,何来还本付息的能力?
另一方面,对滇公路“不还本”公函,债权银行都担心此类事件或将引发各地政府融资平台的连锁反应,所以对此事的处理如履薄冰、不敢深谈,但消息已渐渐在市场上蔓延开来。今年6月,瑞信香港的分析报告宣布,中国的金融风险已经开始“着陆”,对中国银行业的评级由“增持”改为“减持”。对此,国家显然已经意识到,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专题审计就是例证。下一步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应该组织力量,对政府债务一笔一笔进行清理,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以避免引发中国式的“金融风暴”,进而伤害中国乃至全球经济。
对于滇公路还本付息能力的质疑,同时也佐证了政府性债务的风险。据国家审计署2010年度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除54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外,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亿元。在这笔巨额债务中,究竟暗藏了多少风险,目前尚无权威数据。
云南省公路建设形成的如此巨大的债务风险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关系必不可少,而 “十一五”期间,云南公路总里程已达20.67万公里,位居全国第三,超过其“十一五”计划的一半。也就是说,政府在“第三方角色”的立场上过于激进,将“提款机”银行的钱贷款给了“滇公路”,然而滇公路却因为实际情况无法持续工程并偿还贷款。
利民工程百姓未“受惠”反成“冤大头”
吵得沸沸扬扬的“滇公路”(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付息不还本”的公函,银行因风险的增大而纷纷入滇跟进,随着政府的融资平台措施的决定,至此,三方暂时达到一种巧妙的平衡。然而,老百姓则觉得这种做法只会将压力转给到他们身上。
公路多了,“修路致富”富起来的人却不是“目标群体”——普通老百姓,这让网友纷纷炮轰云南政府处理此事的态度。有网友称,平台是“政府替公司买单,最后还不是全体纳税人买单,牺牲的是整体的社会福利,最终吃亏的就是穷人,而有些人早就从这些大工程中大赚特赚。”
还有网友称,“地方融资平台的背后担保实际是政府,而且这不是云南一个省的现象,全国哪个地方没有把今后二十年的钱都用完了?如果融资平台真全面崩溃,这个巨大的窟窿不管是银行还是地方政府承担,最终都会转嫁给老百姓。”
修路的受惠群体本应该就是老百姓,然而却因为债务的缘故反而再一次转嫁于老百姓身上,修路至此,还不如不修。政府在扮演“第三方角色”调节“政府公司”平衡的同时,也应该将关注点转移到老百姓身上,毕竟“修路致富”此等基础设施建设乃为以人为本的利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