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化的学术期刊出版是现代大学的标志之一。中国现代大学建立后,同时也将这种学术制度自然引进来,比如当年清华的《清华学报》、《社会科学》,燕京大学的《燕京学报》、北大的《国学季刊》以及后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等,我们大体可以说,1949年前,中国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由这些高校学报刊载的,这个学术习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基本结束了,也就是说,中国高等院校学报的整体社会声望在下降,学术影响在弱化。
我个人认为,中国高校学报已基本退出了学者的日常阅读,这个判断建立在中国高校学报的发行量上,除了机构订阅外,作为常规的学术阅读,高校学报已基本不在学者的学术视野内。高校学报的困境,无疑来自于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
中国高校目前实行的以量化标准为核心元素的学术评价体系,就自然科学而言,合理性较高,而就人文社会科学来说,则基本不合理,对人文科学来说,这个评价标准大体可以判断为是荒唐的。为什么明显不合理的制度可以通行无阻?因为中国的学术权力并不在学术共同体手中,而在相应的行政机关中,对行政机关来讲,管理的便利、效率及操作性是他们最先要考虑的,而量化是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我给出一个基本标准的学术期刊分类,再给定一个权重,然后再设定一个数值就可以了。所以要打破这个学术习惯,则需要学术权力向学术共同体回归,但这在短期内很难实现。
中国高校学报面临的困境在于时代发生变化后,而学报本身并没有变化。就学术本身而言,目前最大的变化是专业分工已非常细密,而学报本身还在维持所谓综合形象,这种脱离实际的做法是造成中国高校学报社会声望低下的根本原因,因为把人文社会科学中所有学科包括进来的思路,在目前学术格局下根本不可能。那么今后中国学报的出路何在?我个人认为,在开放的出版格局下,以后学术发展当以专业细化为基本走向,也就是说,细化后的专业评价标准,只可能存在于相对狭窄的专业范围内,这是学术常态,我所说的开放的出版格局,是指专业学术期刊的出生不受限制,而目前我们的出版业并不呈现为开放姿态,至多能判断为一种还在进步中的半封闭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高校学报的出路在于严格自己的学术定位,我给出三个基本思路:一是以后中国高校的学报应当将自己的基本学术定位收缩到传统的文史哲上来,凡能细化专业的学术则让它们尽快归位,就是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也应当让其归于自己的专业杂志。高校学报的综合性体现在文化、历史、思想、学术方面。二是各高校可以依据自己的传统和已有的学术力量,在保持文史哲基本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学术优势,最后形成代表性的学术高峰。三是要敢于打破所谓核心期刊一类的评价标准,一切以学术至上,就是行文、注释格式也要呈开放姿态,万不能作茧自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