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上月在东亚峰会上指出,美国不支持任何一国对南海拥有主权。南海主权争端走向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朗。
就对中国安全的冲击而言,此项政策宣示远过于黄海军演。类似军演十数年一遇,军演结束之日,即威胁消失之时;此项宣示却在未来继续有效。此其一。军演在国际关系上不致于留下后遗症;此项宣示却可能改变亚太地区的政治生态。此其二。
越南之所以构成对中国安全的威胁,似应归咎于当年北京高层。当年决策失误,如今给领导层平添了诸多麻烦。
1957年,毛泽东指示把白龙尾岛“借给”北越。1965年,毛又指示把该岛划归北越,以增加北越防空预警时间。至今越南控制了该岛,等于控制了整个北部湾。毛为了支持北越“统一祖国”,不惜承担巨大的民族牺牲,给了北越时值二百多亿美元的援助。少数高干提出宜减少援越金额,被毛斥为“叛徒”,阖家遭遇厄运。1971年3月周恩来公开传达了毛的指示:“如果我们中间有谁讲出不能帮助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的话,那就是叛变,就是背叛革命。”国内在援越问题上万马齐喑。从此,北越势力坐大。
1988年3月,中国海军到南沙赤爪礁建立观察点,与越南舰船发生冲突,在海战中获胜。如果那时中国海军乘胜驱赶越军,当可夺回不少岛礁,赵紫阳却狐疑不定,下令撤回。目前中国军人终于挤进南沙,驻守7个礁盘,还是当年海战中夺回的,毕竟倨处一隅,处境危殆。
反观越南,同样是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国家,溯自越战时期,即始终把中国视为未来的假想敌。河内准确地推断了未来双边关系的最终走向,而官员和民众也提前为日后事态的变化作了心理准备。1975年,北越攻占了南越,即同中国翻脸。
如今越南已把美国引入南海争端。美国改取针对中国的立场。之所以如此,“大气候”是美国出于反制国力骎骎乎直追美国的中国的需要,“小气候”则是美国海军需要保持舰船在国际水道自由航行的权利。
“大气候”事关美国全球战略,涉及对未来主要挑战来自何方以及中国呈现的态势的评估,牵涉层面广泛且深远,轻易未能落子。至于“小气候”,则具有紧迫性,在政策制定中起着直接的作用。此处先说“小气候”。
据报导,美国海军认为中国已经改变了“积极防御,近海作战”的海军战略,海军军力迅速从近岸延伸进入大洋,削弱了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控制地位,日后甚至足以遏阻美军干预亚太事务。北京将经济专属区视为军事排他性的海域,将东海、黄海、南海列为他国不得问津的禁脔。如今美国海军已经开始被迫在过去舰船自由航行的海域改变航线了。海军是美国在海外用兵的支柱,这一判断自然会体现在外交政策上。
今年三月,中国向访华的美国高官表示南海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美方警觉到中国可能将在南海采取大动作。
美国坚持在国际水道自由航行,决不会让步。中国尚未夺回南沙,却已宣示中国版门罗主义,今后中国在南海充分行使主权,势必妨碍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印度洋上调动舰船的能力。况且,南沙周边海域是日、韩及美国驻军从中东输入石油的咽喉要道,从此这条运油生命线是否畅通就有待于中国认可了。
加之,刘明福等军人频频发表激进言论,又宣称代表大批中国军人的心声。美国战略家思前想后,与其日后陷入被动,不如今日先发制人。于是乎华盛顿借力使力,出现在东亚峰会上群起发难,令中国难堪的一幕。
既然北京战略盘算出现罣误,时至今日,只宜顺势而为,不能逆势而动。至于具体擘划,又分全球和局部两个战略层面。
实际上,无论南沙蕴藏有多么丰富的石油、矿产,主权归属何国,同美国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希拉里讲话时强调,公海航行自由事关美国国家利益。尔后,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指出,美国立场是维护南海国际水道航行自由。
据此,就短程目标而言,美国主要关注公海航行自由。一旦美国确认中国既无意愿亦无能力挑战其全球利益,美国舰船在南沙周边公海航行自由获得确保,又通过优先投标采油获得商业利益,美、中南海争议自有解决之途径。
至于局部战略擘划,自以两岸携手合作经营南沙为主旨,则紧迫性、前瞻性及可操作性兼而有之。太平岛位于南沙北端,是南沙主島,岛上有淡水,因而是唯一适合人群长期居住的南沙岛屿,现由台湾管辖。
越南强调对南沙拥有全部主权。国际上,岂有一个国家声称握有某群岛全部主权却不克占领其主岛的先例?概言之,越南一日不夺取太平岛,就存在着有朝一日失去南海全部权益的危险。数年前,台湾在岛上扩建机场,越南即诉诸抗议,其染指该岛之心昭然若揭。近年越南拨出巨大资源,优先发展海军,显然是决心在南海用兵了。一旦条件成熟,太平岛就沦为河内首选动武目标。
列国大规模开发南沙资源,台北却不能像联合国成员国那样享有经济专属区,再说只图自保,不想惹事,因此只能静观列国赚大钱,心动而已。两岸携手,则可取长补短。
在南海,大陆空军鞭长莫及,台湾却在太平岛筑有机场,可用于制空及反潜;大陆海军强于台湾,且西沙离南沙较高雄离南沙为近,驶援南沙较为迅速。至于要点,则是在南沙占有优势以后,共享主权,均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