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志:环境保护与公民行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23 次 更新时间:2010-05-16 15:44

进入专题: 环境保护  

张铁志  

台湾资深作家张晓风女士在联合报副刊发表一篇长文“报告总统 我可以有两片肺叶吗?”,引起社会广大关注。这篇文章是针对台北近郊一块原属於国防部二○二兵工厂的土地,这片土地上有大片溼地,蕴含丰富自然生態文化资產,是台北市最大一块完整的绿地。但从扁政府到马英九政府,都决定让这块土地的部份由中央研究院设立国家生技园区。

对於张晓风的文章请命,马英九亲自致电张晓风表示关心。不过,马英九虽然表示关心,但是仍然认为这块地不是溼地,並强调將於六月一日动工。张晓风透过媒体向马总统下跪三拜,眼眶泛红地表示:“那是一块广义的溼地;寧可拆掉总统府,也不该去毁坏这块绿地。”

张晓风当然不是最早为这块溼地发声的人。环境团体早已呼吁保留这块稀有的绿地,並且强调预定在此的中研院的国家生技园区和台北市政府的生態环保科技园区还没开始进行环境评估,马英九就要宣佈动工,是公然违反台湾的《环境影响评估法》。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台湾过去三十年来不断斗爭拉扯的矛盾。在威权统治时期,台湾是以GDP主义为主,为了追求经济发展,政府和企业联手严重破坏环境、製造污染,並且可以完全不顾民眾的权利受到损害,土地受到伤害。

八十年代反污染的环境运动兴起,成为当时台湾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中最鲜明的一股力量,並对既有的“伴隨污染的成长模式”產生衝击,迫使政府在1987年成立了环境保护署,並在后来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估法》等各种法律,让环境评估制度化地纳入经济开发的考量。

但是至今这个矛盾仍然没有消解。尤其,这不只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种价值的矛盾,也涉及到民主问题。因为政府往往以经济发展之名,在政策上或法律上图利特殊利益集团,甚至黑箱作业,排除民眾的知情乃至决策参与。所以环境运动也是一种民主实践;正如台湾社会学家何明修教授在其重要著作《绿色民主》中所说:“环境运动可以定义为一种追求环境正义的集体行动,其目標包括了环境风险的公平分配、不同生活方式与传统的承认、与环境决策的共同参与。”

因此至今针对环境和生態的抗爭仍然层出不穷,尤其当政府的发展逻辑並没有太大改变,而民眾的环境意识已大幅提昇。小的例子如去年社区民眾与环保人士针对台北市徐州路的一排老樟树发起保留运动,批评政府不应在把土地交易给开发商的过程中牺牲了老树,最后连建筑师都不愿意伤害老树,拒绝接案,成功保留了几棵老树。

大的矛盾如台湾最高行政法院针对中部科学园区第三期的环评审查结论,认为该审查程序不合法律规定,所以於今年1月22日判决撤销,创了台湾司法判决的先例。然而环保署和国家科学委员会等行政单位却一再藐视践踏这件司法判决,无视於农民及当地居民的安全,执意继续动工运转。因此外界批评马政府为了財团利益,不惜公然违法。此外,中部另一个开发规模巨大的国光石化开发案,案子若通过,浊水溪河口四千公顷溼地將成工业区,严重影响当地水资源和农业环境,所以至今仍在进行环境评估。

台北二零二兵工厂的绿色湿地能不能成为台北的肺尚在未定之天,但行政院长吴敦义已经用典型的威胁口气说:“台湾溼地全留,经济还能发展吗?”

看来,三十年来的环境运动並没有让这些政治人物的思维改变太多,並且从中科案政府的公然违法也看到台湾民主的脆弱。我们希望追寻的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態平衡的经济策略,但建立这个平衡的前提是不只一个作家下跪,而是公民要更有力量与国家和企业的利益联盟博奕。

(南方都市报专栏2010/05/14)

    进入专题: 环境保护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368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南方都市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