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冲:中国、美国、印度的“三角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82 次 更新时间:2010-03-06 16:58

进入专题: 中印关系  

王冲  

如果评选2009年国际流行词汇,“G2”、“中美国(Chimerica)”当可入选,尽管这是个子虚乌有之物,只是美国学界和媒体炒作的话题。进入2010年,德国人也出来凑热闹,说G2完了,未来世界是“印美国”。

说这话的是德国《明镜》周刊,作者尤戈-亨姆莱希。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我们不妨顺着这个思路推演下去。

第一步要弄清的,谁支持“中美国”,喜欢“中美国”这个概念。有美国学者这么说,只是很少一部分,美国的鹰派当然不买账,而美国的精英分子也不会甘愿放弃美国的领导地位。在中国,中国官方的表态早已明确拒绝了这一提法。中国和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在全球问题上也合作日渐增多,但两国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也世人皆知,最近美国对台售武、奥巴马会见达赖更是让这些矛盾凸显。德国人敏锐到捕捉到这些,说G2完了,可谓切中要害,看透了中美关系的本质:这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既有合作又有冲突,非敌非友,好不到哪也坏不到哪。鉴于此,中美固然不会轻易兵戎相见,但也不会亲密成“中美国”。英国媒体的一幅漫画有意思,把中美画成一对夫妻,同在一张床上,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中美关系如何,其他国家也关注,印度可谓是最关注者之一。2009年11月奥巴马访华,中美签订联合声明,里面提及南亚时有这么一句:“支持印度和巴基斯坦改善和发展关系。双方愿就南亚问题加强沟通、对话与合作,共同促进南亚和平、稳定和发展。”这句话让印度上上下下炸了锅。印度媒体和专家解读为美国“舍印亲中”。针对印度政府的激烈反应,美国驻印度大使罗默及时作出回应,好言安慰,说一方面美国欢迎中国的繁荣与和平崛起,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与印度保持密切关系。美国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伯特-布莱克也及时表态,美国与中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但是与印度的关系也同样重要。随后,印度总理辛格(曼莫汉星)访美,白宫高调欢迎,给足了礼遇,这才安抚了印度受伤的心。

美国不乐见中俄印联合

这三方可有点意思了,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一个争宠的窈窕淑女,颇似琼瑶阿姨笔下的“三角恋”。中印双方之间故事也不少。领土争端尚未解决,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阴影还未从印度鹰派的头上散去,西方盛传的“龙象之争”愈炒愈热,同为亚洲大国,同为新兴经济体,同为金砖四国之一,中印也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态势。还有一个不为人关注的数据,2008年,印度和中国的贸易额超越印美贸易,假以时日,中印贸易的发展速度会更快,这倒和三角恋中两个女子老死不相往来、互为仇敌的套路大有不同。如若中印交好,反倒是美国着急了。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无法容忍亚洲的两个新兴经济体亲密合作。如果再考虑印度和俄罗斯的传统关系、中俄关系的进展,美国就更着急了。中印俄联合起来,将颠覆如今的世界格局,这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由于历史、现实的诸多因素,中印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难以短时间内消除,这给了美国辗转腾挪的机会。伴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美国的相对实力下降是必然,纵观历史,任何一个世界的领导者都不甘心退出历史的舞台。在自身发展遭遇瓶颈的时候,它会拉拢盟友,尤其注重在新兴力量里寻找伙伴,同时,它也会两面下注,又打又拉。更厉害的是,它会在潜在对手中间制造矛盾。

这是世界大帝国的传统。中国被英国的炮舰打开大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印度则彻底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搞了个麦克马洪线,导致了中印这两个几千年的和平邻邦开战,实在是历史的悲剧,这里面,英国人播下的不和的种子是原因之一。所谓的“龙象之争”多年来经久不衰,和“中国威胁论”一样,刺激着印度人和中国人的神经。在经济层面上,中印两国合作的潜力巨大,“龙象之争”是个伪命题。

其实,无论是“中美国”还是“印美国”,都说明美国相对的衰落和新兴力量的崛起,这个变化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变化过程必然导致国际社会力量的分化整合,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活力。好在,全球化的今天,中美印可以保持三方的合作互利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对此,印度当然也有明白人。印度尼赫鲁大学学者阿查尔亚(Alka Acharya)撰文说,中美战略关系完全不同于印美的战略关系。然而,中印的和谐关系是实现亚洲世纪的关键。美印中三国关系对于重塑国际关系非常重要。把这句话通俗化一下便是,中美印三角恋亦无不可。

    进入专题: 中印关系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211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联合早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