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超:印度莫迪政府的右翼历史观与中印边界战争新叙事的特点及影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820 次 更新时间:2023-11-06 23:34

进入专题: 莫迪政府   中印边界战争   中印关系  

谢超  

内容提要:莫迪政府执政后推动对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新叙事并表现出比历届印度政府更有野心的历史改写企图,旨在服务于印度国族再造议程。莫迪政府推进中印边界战争新叙事,从历史观上系统呈现了隐瞒和掩盖历史事实、篡改和歪曲历史、美化历史等三个主要特点,在传播手段上具备重视国际层面的虚假信息传播等特点,不仅借助与国外力量的合作来混淆国际舆论,还利用印方主导的传播虚假信息国际网络打造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国内国际叙事体系,中印边界战争新叙事成为该网络重要的传播内容之一,形成了相关虚假信息叙事的国际和国内舆论合流与反哺。莫迪政府推出的边界战争新叙事深刻地影响了印度内政,扩大了右翼历史观在印度的影响,并引发外界对印度军队政治化的担忧。新叙事还产生了深层次的外交影响,在政府主导、社会舆论鼓吹等联合作用下,莫迪政府在较短时间内就为对华方向的冲突和对抗政策准备了基础舆论环境。新叙事操弄对抗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不仅导致莫迪政府对华政策日益僵化,还配合右翼意识形态冲击印度对外经济政策,影响更大范围的印度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

关 键 词:中印边界战争  印度右翼历史观  战争叙事  中印关系  国民志愿服务团

 

2022年是中国对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以下简称“1962年战争”或“边界战争”)60周年。时至今日,边界问题仍横亘在中印两国之间,不定时发生的边境对峙事件成为双方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对待中印边界战争及为其定性方面,莫迪政府的立场比历届印度政府更激进,表现出更有野心的历史改写企图,在掩盖印度战争责任方面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开始主动营造和美化战争的氛围,试图改变战争定性和印度民众认知,从而服务于莫迪政府内政外交总体战略。鉴于此,本文尝试回顾印度国内对中印边界叙事的演变情况,并重点关注莫迪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新叙事的主要特点及内外影响。

一、莫迪政府右翼历史观的主要特点和表现

对中国来说,中印边界战争的是非曲直明确清晰,中方在边界问题上的主张有充分法理依据支持,坚持谈判解决问题的立场更是一以贯之,因此始终得到中国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对印度来说,尽管这场战争已经过去60年,但无论国际时势如何变幻,其对华认知的根源总是能回溯到1962年。为了推脱战争责任和抹黑中国,当时的尼赫鲁政府提出了歪曲历史的单一叙事,成为印度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立场僵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深刻地影响了中印关系的后续发展。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随着印方自学界到军方开始自发出现一些对战争的理性反思,多元叙事的出现对中印关系产生了一定的正向影响,在一段时期内帮助两国关系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

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以下简称印人党)2014年执政后,开始推动对边界战争新的单一叙事,这与其意识形态和历史观上的立场有着密切关系。作为右翼政党掌权的政府,莫迪领导下的印人党政府秉持印度教民族主义理念,在意识形态领域接受其母体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以下简称“服务团”)的指导。②在印度,服务团的意识形态属于右翼政治范畴,其目标是实现印度国族再造,着力于按照印度教民族主义主张改造社会,构建民众对于共同的宗教、文化和历史的自豪感。莫迪执政以来,印人党与服务团在内政外交上的交集很多。莫迪第一任期的66位部长中有41人具备服务团背景,占比达62%,第二任期在总计53个部长中有38人具备服务团背景,占比上升到了71%。③在此背景下,印人党与服务团双方在推动国族再造议程方面有着很高程度的协调与合作,关于边界战争叙事的推进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之一。

莫迪政府任内,服务团提供社会结构重建功能,印人党推行教派纲领,双方在共同的印度教特性思想之下配合非常密切。第二任期伊始,莫迪政府在宗教和文化议题上采取激进措施,以非修宪的形式废除宪法第370条款、取消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特殊地位”,将穆斯林占主体的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分割为两个中央直辖领地,从而实现了右翼力量最核心的政治诉求之一。这些举动加剧了印度国内的教派对立情绪,但总体可控的局面表明右翼力量在国族再造议程上已取得较大进展,印度正从事实上的印度教“多数统治”走上法理上的“多数统治”模式。④右翼思想正在印度社会建立主导地位。

总体来看,莫迪及其领导的印人党致力于实现所谓基于大众的、本土文化的印度国族再造,以实现“印度教民族主义者主导的多数统治国家”的右翼政治愿景。⑤对于印度右翼力量来说,通过系统改写印度历史打造边界战争的新叙事,符合塑造印度国族认同、提升民族自豪感的需要,是国族再造工程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服务团强调印度应建立共同的宗教、文化和历史自豪感,而他们认知中的历史是由印度教教徒不断反抗外来势力的伟大战争所驱动的。⑥而在战争结果“不伟大”的情况下,这种对印度历史的重构就伴随对历史事实的扭曲和虚构。

莫迪政府执政后,从国家层面坚定推动改写历史教材,突出印度教文明和历史,淡化甚至篡改穆斯林统治时期的历史。⑦在公开言论中,莫迪也表现出对历史认知的虚无主义观点。例如莫迪提到古印度时期医学发达,“我们都崇拜象头神伽内什(Ganesha),因此印度那时肯定已经掌握外科整形技术,才能把象头移植到人身上。”⑧这种彰显“另类现代性”的观点,本质上是用虚假的逻辑和伪科学的话语来否认乃至篡改历史事实,从而营造出右翼政治青睐的历史和文化话语体系。莫迪政府推出的对华边界叙事也体现了虚无主义和修正主义历史观,并具体服务于所谓的国族再造议程。对于莫迪政府来说,如何逆转印度国内对1962年战争是印度耻辱失败的认知,是国族再造议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莫迪政府新叙事在历史观上呈现了隐瞒和掩盖历史事实、篡改和歪曲历史、美化历史等特点,向印度民众灌输对这场战争的错误和扭曲认知,同时还注重国际层面的虚假信息传播,加强与外部力量的合作,并打造了自己的虚假信息国际网络,形成相关叙事的国际和国内舆论合流与反哺,制造有利于印人党的政党竞争态势,并服务于推进印度右翼政治的国族再造整体议程。整个过程还不可避免地对印度外交带来了更多深层次影响。为此,本文将首先回顾印度国内对边界战争叙事的演变,然后着重分析莫迪政府相关新叙事呈现出的特点以及新叙事对印度内政和外交的深层次影响,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展望中印关系回归正常发展轨道的前景。

二、印度国内对中印边界战争叙事的演变与影响

在全面分析和总结莫迪政府对中印边界战争新叙事及影响之前,有必要回顾印度国内相关叙事的演变情况。在经历1962年边界战争的失败后,尼赫鲁政府迫切需要回应民众的关切和质疑,但是其并没有反省自身的失职失责和思考如何防止战争,反而是通过歪曲和隐瞒历史等方式对印度民众和国际社会宣扬对中印边界战争的歪曲叙事,并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中印关系的正常发展。

(一)尼赫鲁政府推脱战争责任和抹黑中国

为了推脱战争责任和抹黑中国,尼赫鲁政府致力于打造中国是战争始作俑者、觊觎印度领土、嫉妒印度国际地位等固化形象。⑨同时为了论证这场边界战争不可避免,印方一些观点还将冲突的根源归咎到两国不同的文化,“所谓中国人沉默寡言、印度人喋喋不休;中国人讲求实际、印度人尊重法律;中国人做事有条不紊、印度人做事随随便便。正是这种方法的差别使得印度人坚信印方的边界主张已经得到确认,印度与中国之间不存在边界问题”。⑩但是强有力的历史事实已经表明这场战争完全是尼赫鲁政府的冒进政策导致的,印度方面完全清楚中国政府并不接受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所谓印度领导人坚信中印边界已定的论调根本无法成立。

回顾中印边界分歧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就可以拆穿这种以谎言为基础的话语伎俩。1950年,印度测绘局出版了印度独立后的第一版官方地图,上面明确标明“麦克马洪线”为“未划定”,西段及中段边界也用彩色标明“边界未定”。(11)这些官方地图和文件清楚地表明当时印方的边界主张是没有得到中方认可的,而且印度政府完全清楚中印边界是处于未划定状态的。但是,为了给自己的非法领土主张张目,印度政府一直“无视中国在1914年及此后始终明确拒绝西藏和英国之间的任何非法协议”。(12)最终,尼赫鲁于1954年发布17点备忘录,明确指示销毁那些标注边界未定式样的地图,“应认为这个边界是确定以及肯定的,是不容任何人质疑的”。(13)可以说,尼赫鲁政府从一开始就觊觎中国领土,这直接导致其在边界问题上的机会主义立场,由此引发的边界战争也逆转了此前中印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

中国既有的档案和文献、相关人员的访谈和回忆录,可以充分印证尼赫鲁政府当时的“不承认、不谈判”立场带来的危害,印度对华政策因此日益僵化,其前进政策更是直接导致了边界战争。(14)而1962年之后,尼赫鲁政府推出的边界战争叙事,其目的不过是为了推脱印方责任和抹黑中国。人民党前主席、现印人党联邦院议员斯瓦密(Subramanian Swamy)也发现当时的印度政府向民众隐瞒了“麦克马洪线”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事实,指出当时的尼赫鲁政府在公开场合强调中印友好,但密件和备忘录中却充满侵略意图,可以说尼赫鲁的政策欺骗民众也欺骗自己,最终导致中印边界战争的爆发和印度的惨败。(15)

总结来看,在印度政府关于边界战争的早期叙事中,尼赫鲁被塑造为是错信中国和未能充分做好战争准备的无辜者,因为这样的形象相对更加正面,可以帮助尼赫鲁本人和印度政府、军方回避战争责任,为推行所谓“中国背叛”叙事提供支持。其实在1964年,印度政府组织的军事调查委员会完成了《亨德森—布鲁克斯—巴加特报告》(以下简称“《亨德森报告》”),据信该报告全面总结了当时尼赫鲁政府的外交和军事决策失误。不过历届国大党政府一直拒绝解密该报告,很长时间以来外界无从验证报告的详细内容,这帮助维持了尼赫鲁政府打造的中国无端侵略印度以及印度是战争受害者的基调,相关叙事也成为一段时期内印度国内的主导叙事。

(二)相对理性和客观的叙事陆续自发出现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英国历史学家兰姆(Alastair Lamb)(16)、澳大利亚学者马克斯韦尔(Nevil Maxwell)和印度学者古普塔(Kaunakar Gupta)等人相继推出新的研究和发现。马克斯韦尔的研究否定了尼赫鲁政府主推的所谓中国背叛印度叙事,在边界争议问题上更是直接证明了“印度单方面强硬地把‘麦克马洪线’作为东段边界,而又不直接通知中国”,尼赫鲁政府执行的前进政策更是直接导致中印边界战争的发生。(17)古普塔则指出尼赫鲁政府给外界了解相关历史真相制造了诸多障碍,“印度政府主动挑起民族主义情绪,导致发生中印边界冲突,同时印度政府还歪曲历史、掩盖事实,阻止独立历史学家获取与边界问题有关的官方文件等”。(18)这些研究让外界认识到尼赫鲁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直接责任,以及历届印度政府企图掩盖战争史实的企图。

这些学者的自发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这场战争的看法,改变了尼赫鲁政府单一战争叙事主导印度国内和国际舆论的局面,在相关问题的感性讨论中注入了理性分析的内容,在国际社会和印度民众之间赢得很多认同。霍夫曼(Steven A.Hoffmann)的研究则跳出此前相关研究侧重于“中印谁有罪(谁承担战争责任)”的争论,专注于从外交政策分析的角度进行客观分析,论证了尼赫鲁及其决策小圈子成员是如何错误估计中国的能力和意图,而这些错误认知导致边界战争的发生。(19)在公开或私下出版的著作里,一些战争亲历者也展示和强调印度军方战前误判和战中失职的问题,表明了印度政府对军队事务的干涉是如何导致印军溃败的。

这种多元叙事的局面推动了印度一些官方反思和总结。考虑到1964年《亨德森报告》的保密级别较高,在参考了《亨德森报告》的主要调查结论后,印度军方于1992年编撰了一本《1962年与中国冲突的历史》(以下简称《冲突的历史》)。(20)该书的保密级别较低,外界有多种途径获得有关内容,该书主要观点是强调印军指挥和控制体系完全瘫痪,是导致印军在东部边境地区快速溃败的主要原因。(21)这进一步证明了《亨德森报告》的基本调查结论(22)和外界对于尼赫鲁和印度军方战争责任的分析判断,印度军方前后两份报告的内容都表明尼赫鲁政府提供的单一叙事无法经受历史事实的考验。

(三)多元叙事及其对中印关系的正面影响

随着印度国内和国际社会自发出现的理性反思和客观研究逐渐增多,印度国内对于中印边界战争的叙事出现了一些细微的转变。这些变化并没有根本性地逆转印度对这场战争和对中印关系的认知,但也一定程度上将印度国内扭曲的历史观往正确道路上引领了几步,帮助部分修正了印度国内和国际社会对于这场战争的偏见,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国改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23)自1981年开始,中印两国启动边界问题磋商,先后建立了副部级官员会谈、联合工作小组会谈、中印边界问题外交与军事专家小组会议、特别代表会晤,以及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等,为两国通过谈判达成最终政治解决方案奠定了基础。

这个时期印度国内在中印边界战争问题上的舆论环境相对宽松,这也促使印度政府一些人士发表自己看法,相对客观地反省战争的原因和产生的危害。1987年,中印之间发生了自1962年边界战争以来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军事对峙。(24)对峙危机缓和之后,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仍然有决策空间缓和对华关系,中方也给出积极回应。1988年12月,拉吉夫对华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双方发表了《中印联合新闻公报》,确认“同意通过和平友好方式协商解决这一问题。在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边界问题解决办法的同时,积极发展其他方面的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合情合理解决边界问题的气氛和条件”。(25)自此,中印关系迎来一段相对稳定的发展期。1993年9月,印度总理拉奥访华,中印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1996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印度,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

瓦杰帕伊领导的印人党政府上台之后,因当时印人党与服务团关系不睦,在推动右翼议程时的态度也相对温和谨慎。(26)在中印关系方面,瓦杰帕伊克服了任期之初的一些挑战,总体上延续了此前几届印度政府的政策。2003年6月瓦杰帕伊访华,与中方发表联合宣言并明确“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27)这是印度政府首次就西藏问题做出明确表态,为中印关系继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005年4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并就中印边界问题达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提出“双方确信边界问题的早日解决符合两国的基本利益,因此应将其视为战略目标”。(28)该协定为中印解决边界问题提供了政治指导原则,双方开始致力于通过特别代表机制寻求政治解决边界问题的办法。

总体来看,中印两国边界悬而未解,而且由于话题的敏感性,印度国内在讨论这场战争时会带上一些情绪,但随着不同角度和多元观点在印度社会的广泛传播,印度各界,包括部分政府和军方人士在内开展了一些理性讨论和反思,这让人们重新看到中印政治解决边界问题的希望。(29)进入21世纪之后,印度国内关于印度政府应该在边界问题上采取更灵活策略、尽快与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也逐渐增多。(30)可以说印度国内舆论及战争叙事的多元化为中印关系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环境,直到2014年莫迪政府执政之后主动逆转这种相对稳定的发展趋势。

三、莫迪政府关于边界战争新叙事的特点

莫迪政府推进中印边界战争的新叙事,从历史观上系统呈现了隐瞒和掩盖历史事实、篡改和歪曲历史、美化历史等三个主要特点,同时在传播手段上还具备注重国际层面的虚假信息传播等特点。莫迪政府不仅积极与国外力量合作推动国内和国际相关叙事合流,同时还主动建立自己的虚假信息国际网络,从而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国内国际叙事体系。中印边界战争的新叙事成为该网络重要的传播内容之一。

(一)隐瞒和掩盖官方调查报告中的历史事实

相较历届印度政府,莫迪政府开始以更加系统的方式掩盖和歪曲边界战争的历史,这首先体现为是否支持解密《亨德森报告》的前后态度。作为反对党,印人党曾经是推动解密《亨德森报告》的主要力量之一,长期与其他右翼力量一起呼吁解密该报告。但是作为执政党,印人党在主政之后完全转变态度,直接以“不符合国家利益”为由拒绝解密该报告。(31)其中原因值得深入分析。首先,如果说前期国大党历届政府拒绝解密该报告还可能是顾忌尼赫鲁个人形象和国大党的政党形象,那么莫迪领导的印人党政府没有这样的历史包袱。其次,经过战争亲历者的回忆和外界的陆续披露,关于《亨德森报告》的内容已经近乎公开,印人党顺势解密该报告应该并无不妥。考虑到该报告的主线是两个,一个是尼赫鲁的领导能力不足,另一个就是印度军方的实战能力不足,因此莫迪政府拒绝解密《亨德森报告》不太可能会顾忌尼赫鲁或国大党的个人形象,更可能的原因还是顾忌对印度军方形象可能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

印度一些战争亲历者在公开或私下出版的著作里已经比较详尽地展示了印度军方战前误判和战中失职的问题,也有关于尼赫鲁政府干涉军队事务导致印军溃败的分析。印度前陆军参谋长蒂迈雅(K.S.Thimayya)将军是印度军方对华鹰派代表,他当时极力反对尼赫鲁和印度防长梅农的对华政策,认为“作为一名士兵,我无法想象印度在公开军事冲突中独自抵抗中国,……必须依赖政治家和外交官来确保我们的安全”。(32)印度前陆军中校赛加尔(Lt.Col.J.R.Saigal)曾亲历这场战争,他这样谈及印军在东北部边界的溃败:“在人类战争史上,没有哪支这么组织严密、训练有素且装备还算精良的军队,整整15000多名经验丰富的士兵,还占据有利地形,却在战斗中一触即溃。”(33)可以说,印度军方在战前的乐观自满情绪与战争期间军队低落的士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印度官方对于中印边界战争的调查报告也表明印度军队和军人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称不上伟大。印度学者拉加万(Srinath Raghavan)进一步厘清了相关情况,他认为指责印度军队领导人未能在文官政府面前据理力争并没有切中要害,因为印军在东北部边境地区的溃败与整个军队体制有关,但“最根本的问题是他们未能提供任何策略选项,没有根据形势变化达成一致的军事判断”。(34)

因此,历史事实反映出的印军形象非常差,不符合莫迪政府和印人党刻意打造的强大印度形象,也不利于推行右翼力量打造的全新历史叙事,这样也就不难理解莫迪政府为何没有动力继续推动解密《亨德森报告》。对于莫迪政府和印人党来说,不解密《亨德森报告》的意义还在于,只要官方渠道没有对《亨德森报告》及其内容有任何表态,那么就能继续保留操纵中印边界战争叙事的空间。此后印度对外宣传和研究的重点转向夸大和歌颂士兵的牺牲精神,希望借此逆转印度国内对1962年战争是印度耻辱失败的认知。

(二)篡改历史教科书以歪曲边界战争史实

在印度,政府通过国家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NCERT)提供教材范本,但各邦公立和私立学校可决定使用何种教材,因此右翼组织尤其注重建立自己的学校系统和推行自己编写的教材。早在印人党在野时期,服务团通过自己的教育分支印度教育研究所(Vidya Bharati)建立起印度最大的私立学校系统,包括5241所小学和2635所中学,2012~2013学年的在读学生总数超过300万。(35)在右翼组织的教材体系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尤其注重加入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历史叙事内容,这是它们与NCERT早期的历史教科书范本最大的不同之处。(36)这也表明,右翼组织在早期就已经通过改写和提供历史教科书方式,并有充分渠道影响印度青少年的历史观。在莫迪政府上台之后,服务团及其附属组织得到了更便利的推广条件,不仅扩张了在教育和文化领域的影响力,而且立即开始改造印度历史的系统工程,其中NCERT编写的各年级教科书成为国族再造工程的重点关注领域。

2020年,莫迪政府发布《国家教育政策》,提出印度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年轻一代对于印度历史以及独特的印度教宗教文化和精神的自豪感。(37)2021年,NCERT为印度七年级学生编写了政治学最新教科书。该版教科书是这样描述1962年边界战争的:“1950年中国吞并西藏,由此两国之间历史上的缓冲区没有了,……1959年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寻求并获得了印度的政治庇护,中国由此认为印度政府在其本土允许反中国活动”。(38)可以看出,新教科书强调中国是因为这两件事对印度怀恨在心,随后借机在边界问题上对印度发难。再加上旁边插图里配上印度末代总督拉贾戈帕拉查里(C.Rajagopalachari)当时的信函,信的内容是:“坦率地讲,……我对(周恩来)的印象很好,……我相信这位中国总理是个值得信任的好人。”(39)两相对照之下试图突出印度的无辜形象。该教科书显然是希望给印度青少年传达一个十分负面、不值得信任的中国形象,从而撇清印方的战争责任,并将责任全部推给中方。

如果印度的国家级教科书至少还会借助一些事实做扭曲解读,那么印度中央邦的八年级梵语教科书就是直接篡改历史。在涉及中印边界战争的时候,中央邦的这本教科书直接宣称“印度赢得了1962年与中国的战争”。(40)不难发现自莫迪政府主政以来,基于歪曲历史观的新叙事堂而皇之地进入官方支持的历史教科书,越来越多的印度人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被植入有关中印边界战争的官方记忆。随着右翼思想逐渐建立在印度的主导地位,当前印度社会缺少基于史实的其他叙事与之竞争,右翼组织通过教育系统推广这套单一叙事的过程颇为顺利,为国族再造工程提供不少助力。

(三)通过大众文化、伪学术著作美化历史和战争

前文提到印度军方内部报告曾经对边界战争有所反思并形成报告,但作为官方报告,印度军方即使有反思也是留有余地,例如《冲突的历史》就强调虽然印度可以说是经历“一场溃败(debacle)”,但也并不是了不得的大事,因为“它只涉及一小部分印军,驻守在旁遮普和克什米尔的印军主力并未参战”。(41)这为莫迪政府持续操弄战争叙事提供了空间。

莫迪政府大肆鼓噪当年印度士兵的勇敢精神,尤其强调推介例如乔金德尔(Subedar Joginder Singh)等所谓战斗英雄的故事,从而致力于将一场当年正面战场的溃败掩盖在民族英雄式叙事之中。(42)莫迪政府的做法也表明其开始另辟蹊径打造有利于右翼历史观的边界战争叙事。2018年上映的旁遮普语电影《乔金德尔·辛格上尉》(Subedar Joginder Singh)的上映,则让这种历史的建构进一步转向非印地语族群。2019年印度小说《不朽的战士》(Mahaveer:The Soldier Who Never Died)(43)出版,同年还有类似题材的电影《72小时:不朽的殉道者》(72 Hours:Martyr Who Never Died)上映。这种宝莱坞模式的作品大多以渲染民族主义和英雄主义叙事为主,只是借用了中印边界战争作为背景,剩下的内容则全部依赖主创人员的虚构想象来创造完成。

当然这种通过大众文化推行夸大甚至虚构的历史叙事并不是印人党的独创,早在尼赫鲁时期,印度政府支持了印地语黑白电影《严峻的现实》(Haqeeqat,又译作《正义》)的拍摄,并于1964年上映。在印度政府的大力推广下,这部电影塑造的边界战争中的印度士兵形象成为那个时代大多数印度人的记忆。在前期流行文化作品积累的基础上,莫迪政府对于这些战争片段的叙事有了更高的目标,对此有印度媒体直接刊发标题为《是时候改变1962年印中战争叙事》的评论,提出“应该重写1962年历史,印度不应该为军队当时的表现感到耻辱,相反应该建造更多的纪念馆和博物馆,让印度民众和中国知道印度士兵的杰出勇气”。(44)

2021年,在印度出版的新书《热赞拉山口之战:120位印度士兵抵抗5000中国军队的真实故事》持续赢得主流媒体的注意。该书通过截取战场的特定片段,试图将印度军队的耻辱失败塑造为荣誉勋章。(45)值得注意的是,该书的作者是一位小说家而非历史学家,但这不妨碍该书提出的新叙事契合印度官方的需求,随后印度各大主流媒体先后发表书评推介该书,继续引导印度国内将1962年战争的叙事重点转向歌颂印度士兵的英勇无畏和牺牲精神。这也成为印度对这场战争认识的缩写:截取特定战争片段而缺少对整个战争背景和环境的反映和描写,这种做法甚至完全不需要顾及事实,也就无从谈起激发对战争的任何反思。

莫迪政府还大力发掘所谓最新研究成果,试图通过重新定义战争发起方,进一步混淆印度国内和国际社会的舆论。数十年来,马克斯韦尔等学者的权威研究提醒着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客观公正地看待这场本不应该发生的战争,尼赫鲁政府的冒险主义和机会主义决策也借助这些学者的研究暴露在世人眼前,印度右翼迫切需要一个对立面的叙事。2017年,《中国的印度战争》(China's India War:Collision Course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的出版让印度右翼力量如获至宝,该书作者大肆鼓噪中印边界战争的责任在中国,中国领导人早在1959年就已做出战争决定等言论,在印度民众和国际社会混淆视听。(46)该书名模仿马克斯韦尔的代表作但调换了主语,其主张和立场已经不言而喻。与马克斯韦尔1959年到1970年间多年在印度的田野工作、长期细致研究所得成果相比,这位假借所谓缅甸问题专家身份的畅销书作者轻率地涉入边界战争这样复杂的历史事件,其认知水平和学术积累不足,学术影响力更是与马克斯韦尔无法相提并论。但这个叙事贴合印度右翼再造历史的需求,印度诸多媒体对此书青睐有加并纷纷刊载有关书评,不断宣传和强化叙事效果。

(四)与国外力量合作并通过虚假信息网络混淆国际舆论

在当时东西方冷战背景下,尼赫鲁政府的战争叙事渲染印度作为民主国家的和平使者和中国作为共产主义国家的战争化身等刻板形象,这套叙事获得一些西方国家的青睐,在一段时期内这种一面之词成为印度国内和西方国家比较盛行的观点。(47)但这种扭曲叙事并没能扭转尼赫鲁本人的国际评价和印度国际地位总体下行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不结盟国家对印度和尼赫鲁的认识方面。尼赫鲁企图担当亚洲代言人,一直宣称印度是不结盟国家领导者,更多次倡导和强调各国可以依靠道德的力量和理想主义信仰来处理国家间关系,但这场战争证明他自己并不相信这些手段可以带来和平。(48)战争结束后,亚非拉的不结盟国家开始摆脱印度的影响。1964年10月,埃及领导人纳赛尔和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在开罗主导召开了不结盟国家会议,随后不结盟国家开始团结在不结盟运动旗帜之下,印度从自我设想的不结盟领导国降级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

莫迪政府吸取了尼赫鲁时期边界战争叙事国际效果不佳的教训,开始借助与国外力量的合作来混淆国际舆论。近年来,美国媒体进军印度市场并形成强大影响力,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领印度媒体报道。如今,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深刻影响印度民众会话方式,美国有线电视节目也在持续影响印度民众在特定议题上的认知。(49)这使得相应的国际和国内叙事有了更多的合作渠道和机会。2021年2月,迪士尼全资在线视频子公司(Hotstar)面对印度市场推出印地语电视剧《1962:山林间的战争》(1962:The War in the Hills),该剧号称是真实再现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时的加勒万和热赞拉的战斗场景,126名印度士兵抵御住3000名中国士兵的进攻,(50)这完美贴合了莫迪政府在国内打造的新叙事。

除了促进国内叙事与国际社会合流之外,莫迪政府还系统打造印度自己主导的传播虚假信息的国际网络,并且已初见成效,帮助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国内国际叙事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印度打造的国际信息网络也初具规模并开始发挥作用。印度斯里瓦斯塔瓦集团(the Srivastava Group)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虚假信息国际传播网络,包括在11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的750家虚假媒体、冒牌智库和虚构非政府组织(NGO)等,生产制造大量诋毁巴基斯坦和中国等的虚假新闻报道,并依托“亚洲国际新闻社(ANI)”等前台媒体转接进入国际新闻信息网络。(51)时任印人党主席的沙阿(Amit Shah)就不无得意地公开表示印人党有能力传播任何消息,假新闻也不例外。(52)在莫迪政府的努力之下,有关中印边界战争的虚假信息和扭曲叙事在国内与国际两个层面日益合流、相互反哺。

四、莫迪政府新叙事对印度内政和外交的深层次影响

经过多年经营,莫迪政府关于中印边界战争的新叙事已初见成效,这套叙事不仅服务于所谓国民再造政治议程,还对印度内政和外交产生了更多深层次的影响。

(一)新叙事引发印度国内对军队政治化的担忧

右翼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崇尚暴力和阳刚气质,而军人和军队是这种气质的天然代表。(53)在任何国家,军队和士兵都是国家的象征之一,他们的英勇事迹是国家自豪感的重要来源,但印军在中印边界战争中却是一败涂地,军方失职失责问题可谓触目惊心。国大党主政后期,多元叙事中对印军责任认定的部分有理有据,服务团等右翼组织敏锐地抓住了机会,并主动提出了与国大党竞争的叙事,通过淡化印军战争责任等迎合退伍军人等群体,帮助印人党扩大在这些群体的选民基础。

在服务团的基层叙事中,印人党被吹捧为“印度唯一的民族主义政党”,帮助赢得了大量退役军人的支持。2014年大选时,莫迪参加的第一场选举造势活动就是由退役的陆军参谋长组织的,此人后来在莫迪政府内获得一个部长职位。(54)在右翼力量的支持下,印人党政府在美化战争方面的举动更加大胆和自信,试图借此固化印度民众对于这场战争的历史记忆和认知,而这也满足了印度军方维护自身形象的利益诉求。

莫迪政府的战争叙事注重掩盖印度军方在战争中的责任并美化战争,在此基础上攻击竞争对手国大党在任时漠视军人(包括退役和现役)的荣誉和利益,成功打造了印人党关心军队和军人利益的政党形象。服务团也强调印度应该吸取1962年战争的教训,但重点在于强调印军的勇气,因为“我们的军队在一些战斗中表现了超凡的勇气”。(55)而莫迪政府上台后将大众宣传的重点转向夸大和歌颂士兵牺牲精神,并且是以一种大张旗鼓的自信方式推进,希望借此逆转印度国内对1962年战争是印度耻辱失败的认知。

2016年印度空军对巴基斯坦开展了所谓外科手术式打击,2019年印巴空军有短暂的空中冲突,在这些事件发生后,莫迪政府都大肆渲染印人党政府的军事成就,包括北方邦首席部长约吉(Yogi Adityanath)在内的印人党高官公开提出“莫迪的军队”(Modi ji ki Sena)的口号。(56)莫迪政府上任后开始推动军事改革,对于军方高层的任命也倾向于那些忠诚于右翼思想的军官,其中印度首任国防参谋长的遴选过程就是如此。(57)新任国防参谋长的拉瓦特(Bipin Rawat)也不负莫迪所望,就任后加强了军队对政府议程的响应,代表军方积极支持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议程。(58)印人党迎合军队和军人利益的策略获得丰厚的政治收益,帮助自己赢得了大量现役和退役军人的支持,但这样的舆论动向引发印度各界对印度军队政治化的担忧。

对于印度右翼力量来说,这些叙事是不可或缺的辅助力量,通过回避和否认正面战场的溃败和夸大那些少数士兵的边缘案例,有助于将边界战争叙事转而打造为文化民族主义的象征。2021年11月,印度官方还罕见地举行了关于热赞拉战斗的纪念活动,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为热赞拉山口战役纪念碑揭幕,向当时在战斗中阵亡的印度军人致敬。(59)显然在右翼力量的支持下,印人党政府在美化战争方面的举动更加大胆和自信,试图借此永久改变民众对于战争的历史记忆和认知。

莫迪政府操弄对华政治叙事,获得印度军方的显性政治支持,帮助自身在遭遇内政外交难题时推进议程或摆脱责任。例如在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之后,前印度空军上将克里希纳·斯瓦米在印度《印刷报》直接提出“如果我们继续沉溺于1962年战争的失败,或者(在当前)批评莫迪政府,那就正合中国人的心意”,(60)借此压制国内舆论对于莫迪政府挑起对峙的批评之声。莫迪领导下的印人党政府正借助新叙事,改变对军方在边界战争中责任的认知,并以此为契机系统地影响印度军队和军人对右翼思想的认知,不难发现这种边界战争叙事迎合了军方诉求并得到了积极响应。莫迪政府持续操纵军事话题以及印度军队在国内政治中日益显性的作用印证了外界对印度军队政治化的批评。

(二)新叙事操弄与对华对抗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印关系进入一段稳定发展期,两国关系取得长足进展,但印度国内始终存在印中竞争不可避免的思潮。(61)包括服务团在内的右翼力量一直炒作中印边界分歧并基于冲突和对抗定位印度对华政策。2011年,服务团全国代表大会发布决议,认为当时印度国内所谓印中“对实际控制线(LAC)缺少共识”的说法只会“让印度严重低估印中战略分歧”。(62)2012年,在中印边界战争50周年之际,服务团全国执行委员会发布决议,重申致力于印度主权问题,而“1962年战争至今仍是印度的痛苦回忆,印度失去了大约3.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而且阿克赛钦也落入中国控制”,要求政府制定全面对抗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63)

莫迪政府上任后不久即在系列问题上主动采取与中国冲突的政策,先后就印度加入核供应国集团(NSG)、马苏德·阿兹哈尔(Masood Azhar)列名联合国制裁名单等问题对中国发难,并公开抵制中国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64)这些事件表明莫迪政府主动将对抗和冲突引入边界问题之外的其他更多领域。2017年发生洞朗对峙后,服务团分支机构印藏合作阵线(BTSM)召集其他分支机构讨论发起抵制中国货运动,会议特别要求印度商贩停止售卖中国产品并且劝诫印度教教徒不要使用中国生产的宗教用品。(65)随后服务团的经济分支国民觉醒阵线(SJM)发起游行示威要求抵制中国商品,甚至主张直接将2017年定为印度的“反华年”。(66)

莫迪政府在边界历史问题上推出政治化新叙事,以配合自身对华冲突和对抗政策,但这种所谓对华民意也对莫迪对华政策形成掣肘。例如,在这种主动对抗姿态鼓励之下,部分印度士兵于2020年6月15日在加勒万河谷附近非法越界挑衅,最终酿成流血冲突。面对中方反制印方挑衅的坚定决心,莫迪本人在6月19日的全国政党大会上表示“没有人进入印度领土”,试图缓和危机,却遭遇印度国内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的绑架,印度国内认为莫迪政府对华示弱的外交姿态并不符合印度国情,(67)服务团也公开批评莫迪的发言有违印度此前在边界问题上的立场。(68)服务团旗下的一些极右翼组织发起各种抵制中国商品运动。在国内反华浪潮之下,莫迪政府不得不于6月20日发出声明,强调莫迪讲话的本意是“印度官兵的英勇行动”使得没人进入印度领土。(69)随后为了回应国内质疑,莫迪政府频频对外展示强硬,不仅于7月3日造访拉达克地区,还向边境地区频频增兵,导致对峙态势升级。

莫迪政府多年推行的战争叙事正在影响普通印度人,尤其是印度年轻人的对华认知。印度观察家基金会2021年的一项针对印度年轻人的调查显示,77%的受访者将中国视为最不信任国家,78%的受访者对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态度是强烈认同或认同。(70)印度国内对华相对负面的认知与莫迪政府主动制造的对华民族主义思潮不无关系,这种思潮也在助力其对华示强外交,例如右翼组织还在鼓励推动更多对华强硬措施。2020年10月十胜节,巴格瓦特(Mohan Bhagwat)发表讲话肯定了莫迪政府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之后的对华策略和展现的强硬态度,提出应从军事、经济和外交等角度全方位展现印度应对“中国扩张行径”的实力,同时印度要注重发展与次大陆国家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在实力(shakti)和权力范围(vyapti)两个维度超过中国。(71)在国民觉醒阵线的影响下,莫迪政府开展对在印中资企业和中国投资的排挤打压行动,并由外交和经济部门联手开始推动对华经济脱钩和产业链替代计划。(72)在政府主导、社会舆论鼓吹等联合作用下,莫迪政府在较短时间内就为自己对中国的冲突和对抗政策准备了基础舆论环境,也为中印关系的稳定发展添加了障碍。

(三)新叙事配合右翼意识形态冲击印度对外经济政策

国民觉醒阵线侧重于研究和宣扬右翼的印度经济发展理论,印度工人同盟(BMS)则是服务团的工人组织分支,它没有加入任何国际劳工组织同盟,号称拥有2000万会员,是印度最大的工会组织,主要联系印度教民族主义运动的基层支持力量。(73)国民觉醒阵线和印度工人同盟是同属服务团的分支机构,是坚定的反全球化和反共产主义右翼组织。前文提到通过洞朗对峙时的反华游行示威,国民觉醒阵线对外展示了自己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想。2019年10月巴格瓦特十胜节演讲要求“政府按照司瓦德西理念推进经济顶层设计,让印度各方面实现自给自足,让印度实力和标准成为世界与印度交往的基础”,(74)同时对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表示额外的担忧,认为印度很多初创企业虽然是印度人运营,但背后其实是中国企业投资。(75)以此次演讲为标志,莫迪政府开始调整经济政策。

当时正值莫迪政府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且即将达成协议,但国民觉醒阵线坚决反对印度加入RCEP。国民觉醒阵线强调,“不认可政府关于外国直接投资能带来增长和增加就业的说法,过去25年的经历表明,印度融入全球化的结果令人伤心,印度就业增长率在下降,减贫速率也在下降,国民之间的收入不平等鸿沟正在扩大,普通人的境遇没有任何缓解。”(76)在国民觉醒阵线与印度工人同盟联合反对之下,莫迪政府于2019年12月宣布退出RCEP。(77)印度又一次错失了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网络的良机,尽管莫迪政府决策背后有着浓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动机,但诸多印度媒体仍突出强调RCEP是中国支持乃至主导的多边协定,认为这是导致印度没有加入RCEP的重要原因。(78)在这些叙事的帮助下,莫迪政府和印人党避免了因为经济外交重大挫折可能带来的政治惩罚。

这种自欺欺人的舆论环境背后昭示的是经济民族主义思想开始主导印度经济发展路径的现实。有关数据表明,莫迪政府自执政以来已经采取了3000多项关税增加措施,影响波及70%的进口商品。(79)随着服务团在印度经济领域的影响力上升,莫迪政府2020年5月宣布推出“自力更生的印度”(Atmanirbhar Bharat,又译为“印度自造”)政策,标志着莫迪政府全面转变印度经济发展理念,莫迪宣称的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纲领只剩其表。莫迪政府对双多边自贸协定的态度受到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并不止于此。印度积极参与了美国所谓“印太经济框架”(IPEF)的谈判,但却在2022年9月宣布退出IPEF四大支柱之一的贸易谈判,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Piyush Goyal)表示相关谈判目标是确保有利的贸易条件,因此印度将继续参与框架谈判,但将根据“国家利益”做出最终决策。(80)印度成为唯一参加IPEF第一阶段谈判但没有签署协议的国家,可以说经济民族主义思潮及政策影响力上升,极大地增强了莫迪政府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

(四)新叙事正在反噬印度更大范围的外交

莫迪政府推行包括歪曲边界战争历史在内的新叙事,配合右翼政治议程操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这些行为深刻改变了印度国内政治,同时在国际层面产生多重影响,除混淆国际舆论和抹黑中国之外也为印度外交编造囚笼,正在反噬印度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关系。进入2022年以来,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爆发冲突,但是莫迪政府没有盲目跟从美国及其西方盟友,而是选择了总体平衡的立场。印度国内舆论对此却出现剧烈分化,为了施压莫迪政府改变立场,印度国内一些观点甚至将1962年边界战争与当前的俄乌冲突热点结合,恶意炒作印俄关系和印中关系。

一些印度媒体无端联系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与历史上的印俄互动,炒作当前的印俄关系。由于1962年边界战争时苏联没有明确表态支持印度,因此有观点认为印度没理由支持现在的俄罗斯,他们借助如印度观察家基金会之类的右翼背景研究平台卖力地推动印美所谓“民主价值观同盟”,强调印度作为一个民主国家应该在俄乌冲突中与欧美伙伴一起谴责俄罗斯。(81)一些评论还特别提及“在1962年战争期间,苏联停止向印度供应米格—21”,使得印度空军在1962年战争中陷入被动局面,因此印度如今也应该从自己国家利益出发,加入西方制裁俄罗斯的行列。(82)

这些观点严重歪曲了涉及的历史事实,然而印度右翼组织的这种虚无主义历史观有其传统。例如,服务团第二任最高领导人戈瓦尔卡(M.S.Golwalkar)早在1966年就有类似观点,他曾指责苏联并不可靠,“(战争期间)只是给我们送来了四架本就该交付的米格战机,还贻误了几个月的关键时间”,因此“在匈牙利问题上,印度应该与西方国家一起谴责苏俄,……如果我们真正保持不结盟并致力于民主的共同事业,那么西方国家就会视我们为可靠的朋友”。(83)这种历史观完全无视当时苏联与中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苏联保持中立已经是对印度的巨大支持。一些印度学者还注意到另外一个被故意忽略的事实,即这是一场有限战争,而且战争期间“除了空中补给和运输之外,印度海军和空军未参战”。(84)

相关报道恶意联系俄乌冲突与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炒作当前中印关系。印度媒体不断援引美联社借俄乌冲突诋毁中国的各类文章,通过耸人听闻的标题肆意制造中国负面形象。印度媒体还无端宣称,2020年中印边境对峙事件导致关系紧张,如今中国可能会趁俄乌冲突之机进攻印度,因此印度应借所谓“新冷战”的机会放弃不结盟政策,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建立更密切的盟友关系,共同遏制对付中国。(85)一些报道还宣称中国会像1962年利用古巴导弹危机发起对印自卫反击战一样,会利用俄乌冲突发动台海战役,等等。(86)这些无端猜测性的报道对华充满恶意,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真正的史实是印度在此之前已在边界挑起冲突,中方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前已确定进行自卫反击,并且中国已提前知会友好和中立国家关于自身在边界问题上的立场和即将采取的断然措施。中国学者戴超武挖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包括周恩来1962年10月8日接见苏联代表时的谈话记录、同年10月15日中方向苏联转达的外交照会和同日《人民日报》向社会主义国家驻京媒体记者的吹风会等。(87)这些事实证据表明中方已提前将自身立场在小范围内向国际社会传达己方立场。

马克斯韦尔曾专门撰文进行了说明,“(1962年)10月8日,中方即知会莫斯科已获悉印度将进攻东段边界阵地,并告知俄方当印度这样做时,中国军队将会进行反击。(印军于10月10日对中国阵地发动第一波攻势)。10月13~14日,赫鲁晓夫回答说苏联自己的情报也已获悉印度行动计划,并理解中方进行适度反击的必要性,……10月17日中方下令准备‘自卫反击’,18日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准战争决定和军方作战计划,将反击时间确定在10月20日。”相对应的是“10月18日,美方获悉苏联在古巴的导弹部署计划,而在10月21日傍晚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广播演说之前,白宫以外的人员是无从知晓美苏之间战争风险的”。(88)这些事实证据表明中方提前将自身立场在小范围内向国际社会传达,且通报时间早于后来突发的古巴危机,因此那些所谓中方借古巴导弹危机蓄意发起战争的说辞根本是荒谬的,但这不妨碍印度方面通过歪曲叙事将这一错误认知持续推销给普通印度人和国际社会,而这种扭曲历史观带来的深层次国际影响仍将在未来持续展开。

莫迪政府在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上符合右翼力量隐瞒和掩盖历史乃至篡改历史的总体做法,其在国际层面传播虚假信息有更多手段,通过混淆国际国内舆论,让人们将歪曲的历史当作所谓常识。作为对比,瓦杰帕伊任期内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呈现积极动向,表明印人党执政条件下的印度政府仍是可以克服右翼组织的影响并推进对华友好务实合作的,这也表明莫迪政府的选择尤具主动性和策略性,其根源在于右翼思想主导下的印度精英关于当前国际格局变化对己有利的判断以及对中国持有的根深蒂固的偏见。因此当前国际关系中,虽然体系层次的压力需要印度在国际政治中保留一定的弹性政策空间,但具体到对华政策层面,莫迪政府缺少动力去主动调整中印关系,反而更有动力与国际力量联动抢占国际舆论制高点,去实现内政中的意识形态和外交中的联美制华目标。

莫迪政府着力打造边界战争的新叙事,表明莫迪政府已主动打响与中国的舆论战,这是莫迪政府推动与中国的全方位对抗的延伸领域之一,有关动向及外溢影响应引起中国的足够警惕和重视。需要说明的是,中印边界战争期间,中方在军事上取得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主动撤兵,向印方和国际社会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那就是与印度拒绝谈判的立场不同,中方始终致力于避免战争及和平解决边界分歧。事实胜于雄辩,无论在实际中怎样更频繁地引用一个充满谎言和谬误的结论,都不能让这些谎言和谬误变得真实和正确。

在莫迪政府将印度对华政策引入更深层次的冲突与对抗时,应当注意到当前在印度对边界战争的认识仍存有微小但理性的声音。例如,2016年出版的《1962:那场不应发生的战争》(1962:The War That Wasn't)就与那些急就之作不同,该书作者花了二十多年时间进行细致的研究,采访了大量亲历战争的印度士兵和普通军官,以翔实而细腻的文笔向读者呈现了1962年边界战争的真实场景以及战后的印度是如何急于通过各种自我欺骗和谎言来摆脱战争责任。(89)莫迪政府内部也有相对理性的声音。印度外长苏杰生2020年出版了著作《印度之道》(The India Way:Strategies for an Uncertain World),其中对于1962年战争的认识趋于务实,认为当时的尼赫鲁政府推出“‘背叛’叙事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当时印度最高层的责任,但这种妖魔化中国叙事的影响非常深,让我们当前无法客观分析印中关系。对于印度对华关系的大局来说,我们在辩护自己的边界主张之外还有其他事务需要处理”。(90)目前来看,类似苏杰生这种相对理性的声音在执政党印人党内部的影响有限但更显难得,这让人们对两国关系尽快回归正常发展轨道仍保有谨慎的希望。

注释:

①孟庆龙:《印度官方对1962年战争的总结与反思》,《边界与海洋研究》,2021年第3期,第72页。

②Chetan Bhat,Hindu Nationalism:Origins,Ideologies and Modern Myths(Oxford:Berg,2001),pp.96-97.

③"RSS in Modi Govt in Numbers-3 of 4 Ministers Are Rooted in the Sangh," The Print,January 27,2020.https://theprint.in/politics/rss-in-modi-govt-in-numbers-3-of-4-ministers-are-rooted-in-the-sangh/353942/

④Christophe Jaffrelot,"A De Facto Ethnic Democracy," in Angana P.Chatterji et al.,Majoritarian State:How Hindu Nationalism Is Changing India(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9),p.42; Christophe Jaffrelot and Gilles Verniers,"A New Party System or a New Political System?" Contemporary South Asia,Vol.28,Issue.2,2020,p.141.

⑤Christophe Jaffrelot,"The Fate of Secularism in India," in Milan Vaishnav ed.,The BJP in Power:Indian Democracy and Religious Nationalism(Washington,DC: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2019),p.51.

⑥Christophe Jaffrelot,"The Fate of Secularism in India," p.63.

⑦Sumit Ganguly,"The Crisis of Indian Secularism," Journal of Democracy,Vol.14,No.4,2003,pp.11-25.

⑧"Indian Prime Minister Claims Genetic Science Existed in Ancient Times," The Guardian,October 28,2014.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4/oct/28/indian-prime-minister-genetic-science-existed-ancient-times

⑨尚劝余:《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学界对中印边界战争的解析》,《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4期,第114页。

⑩Parshotam Mehra,Essays in Frontier History:India,China,and the Disputed Border(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p.5.

(11)Mira Sinha,"China:Making and Unmaking of Nehru's Foreign Policy," China Report,Vol.15,No.2,1979,p.62.

(12)[澳]马克斯韦尔:《印度的中国战争》(陆仁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版,第134页。

(13)A.G.Noorani,India-China Boundary Problem,1846-1947:History and Diplomacy(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p.223.

(14)Xuecheng Liu,The Sino-Indin Border Dispute and Sino-India Relations(Marylan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4),转引自邱美荣:《中印边界争端研究综述》,《南亚研究季刊》,1999年第2期,第60页。

(15)Subramanian Swamy,India's China Perspective(New Delhi:Konark Publishers,2001),pp.88-89.

(16)兰姆的研究并没有采取赞同中国的立场,但与当时那些只顾全面诋毁中国的著作相比,他是较早提出中国立场具有合理性的外国学者之一。See Alastair Lamb,The China-India Border:The Origins of the Disputed Boundaries(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17)[澳]马克斯韦尔:《印度的中国战争》(陆仁译),第75页、第473页。

(18)Karunakar Gupta,"Distortions in the History of Sino-Indian Frontier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Vol.15,No.30,1980,p.1265.

(19)Steven A.Hoffmann,India and the China Crisis(Los Ang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p.221.

(20)根据印度《1997年政府档案管理条例》(Public Record Rules,1997),涉密档案的密级从高到低分为绝密(top-secret)、机密(confidential)和内部保密(restricted),《亨德森报告》为绝密,《冲突的历史》为内部保密。

(21)P.B.Sinha and Col.A.A.Athale,History of the Conflict with China,1962(New Delhi:History Division,Ministry of Defence,Government of India,1992),p.xx.

(22)2014年马克斯韦尔在个人网站公开了《亨德森报告》部分内容,显示印度军方当时调查后认为尼赫鲁政府的失误导致了中印边界冲突和印度的失败。See Shruti Pandalai,"Burying Open Secrets:India's 1962 War and the Henderson-Brooks Report," Foreign Policy,April 2,2014.https://foreignpolicy.com/2014/04/02/burying-open-secrets-indias-1962-war-and-the-henderson-brooks-report/

(23)随新民:《印度对中印边界的认知》,《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1期,第85页。

(24)1986年6月,中方针对印军对中国旺东地区的不断蚕食渗透采取反制措施,中国边防部队奉命入驻旺东和克节朗河谷北岸,与印军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随后双方进入长时期军事对峙。参见姬文波:《1987年中印边界危机回顾与反思》,《南亚研究》,2018年第1期,第68页。

(25)《中印联合新闻公报》,中国外交部网站,1988年12月23日。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7220/1207_677232/198812/t19881223_9307478.shtml

(26)谢超:《论印度人民党的右翼民粹主义动员策略及效果》,《南亚研究》,2021年第4期,第120页。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中国外交部网站,2003年6月23日。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7220/1207_677232/200306/t20030623_9307479.shtml

(28)《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共和国联合声明》,中国外交部网站,2005年4月11日。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7220/1207_677232/200504/t20050411_8008736.shtml

(29)王宏纬:《从印度纪念中印边界战争50周年看中印关系》,《东南亚南亚研究》,2013年第2期,第27页。

(30)Praveen Swami,"History Lesson:Why China and India Will Have to Do a Swap," First Post,May 1,2013.https://www.firstpost,com/world/history-lesson-why-china-and-india-will-have-to-do-a-swap-743097.html

(31)Sonia Trikha Shukla,"BJP's Bipolar Behaviour and the Shroud of Secrecy around the 1962 War," The Wire,March 28,2018.https://thewire.in/history/bjp-bipolar-behaviour-secrecy-1962-war

(32)Srinath Raghavan,"Civil-Military Relations in India:The China Crisis and after,"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Vol.32,No.1,2009,p.154.

(33)J.R.Saigal,The Unfought War of 1962:The NEFA Debacle(Bombay:Allied,1979),p.xiv.

(34)Srinath Raghavan,"A Bad Knock:The War with China,1962," in Daniel P.Marston and Chandar S.Sundaram eds.,A Military History of India and South Asia:From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o the Nuclear Era(London:Praeger Security International,2007),p.161.

(35)截至2012~2013学年,印度教育研究所在印度还拥有44所私立大学和教师培训学校以及9806所非正式教育学校,已经建立了非常完备庞大的私立教育系统。See Walter Andersen and Shridhar D.Damle,Messengers of Hindu Nationalism:How the RSS Reshaped India(London:Hurst & Company,2018),p.34.

(36)Krzysztof Iwanek,Endless Siege:Education and Nationalism in Vidya Bharati Schools(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22),p.191.

(37)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Government of India,"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2020," July 2020.https://www.education.gov.in/sites/upload_files/mhrd/files/NEP_Final_English_0.pdf

(38)NCERT,Politics in India since Independence:Textbook in Political Science for Class VII(New Delhi: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Training,2021),p.72.

(39)NCERT,Politics in India since Independence:Textbook in Political Science for Class VII,p.72.

(40)"India Won 1962 War with China,Claims Class VIII Sanskrit Textbook in Madhya Pradesh," First Post,August 10,2017.https://www.firstpost.com/india/india-won-1962-war-with-china-claims-class-viii-sanskrit-textbook-in-madhya-pradesh-3913293.html

(41)P.B.Sinha and Col.A.A.Athale,History of the Conflict with China,1962,p.xxiv.

(42)Abhishek Pratap Singh,"RSS Concern about China Has Moved from Security to Economy,Cultural Links Don't Count," The Print,February 14,2022.https://theprint.in/opinion/rss-concern-about-china-has-moved-from-security-to-economy-cultural-links-dont-count/830302/

(43)A.K.Srikumar and Rupa Srikumar,Mahaveer:The Soldier Who Never Died(New Delhi:Rupa,2019),p..

(44)"Time to Change the Narrative on 1962 India-China War," The Daily Guardian,August 23,2021.https://thedailyguardian.com/time-to-change-the-narrative-on-1962-india-china-war/

(45)Kulpreet Yadav,The Battle of Rezang La:The True Story of How 120 Indian Soldiers Faced 5000 Chinese Troops(New Delhi:Penguin:2021).

(46)Bertil Lintner,China's India War:Collision Course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8).

(47)黄想平:《中印边界问题研究综述》,《南亚研究季刊》,2005年第3期,第78页。

(48)Francine Frankel,When Nehru Looked East:Origins of India-US Suspicion and India-China Rival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9),p.275.

(49)赵瑞琦:《美国媒体在印度的结构霸权与话语权力》,《公共外交季刊》,2016年第3期,第92页。

(50)"1962:The War in the Hills," IMDB,2021.https://www.imdb.com/title/tt13923092/

(51)Gary Machado et al.,"India Chronicles:Dive into a 15-Year Operation Targeting the EU and UN to Serve Indian Interests," EU DisInfoLab,December 9,2020.https://www.disinfo.eu/publications/indian-chronicles-deep-dive-into-a-15-year-operation-targeting-tbe-eu-and-un-to-serve-indian-interests/

(52)"Real or Fake,We Can Make Any Message Go Viral:Amit Shah to BJP Social Media Volunteers," The Wire,September 26,2018.https://thewire.in/politics/amit-shah-bjp-fake-social-media-messages

(53)See Sikata Banerjee,Warriors in Politics:Hindu Nationalism,Violence,and the Shiv Sena in India(London:Routledge,1999).

(54)"Politicising the Military,"Economic & Political Weekly,September 19,2015.https://www.epw.in/journal/2015/38/editorials/politicising-military.html

(55)Bhavna Vij Aurora,"RSS Wants Students to Learn More about India-China War," The Economic Times,June 2,2015.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politics-and-nation/rss-wants-students-to-learn-more-about-india-china-war/printarticle/47508129.cms

(56)"After Yogi Adityanath,Naqvi Calls Army 'Modi ki sena'," India Today,April 5,2019.https://www.indiatoday.in/elections/lok-sabha-2019/story/after-yogi-adityanath-naqvi-calls-army-modi-ki-sena-vk-singh-says-it-is-nation-s-sena-1494464-2019-04-05

(57)Smita Gupta,"The Modi PMO," in Neerja Gopal Jayal ed.,Reforming India:The Nation Today(New Delhi,Penguin,2019),p.12.

(58)Rajat Pandit,"Forces Must Shun Imports,Go for 'Make in India,' Says Gen Bipin Rawat," The Times of India,May 10,2020.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india/Forces-must-shun-imports-go-for-Make-In-India-says-Gen-Bipin-Rawat/articleshow/75652962.cms

(59)"Rajnath Singh Inaugurates Revamped Memorial at Rezang La," The Economic Times,November 18,2021.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rajnath-singh-inaugurates-revamped-memorial-at-rezang-la/articleshow/87787322.cms

(60)"India Plays into China's Hands if We Lament 1962 or Criticise Modi Govt and Military," The Print,June 22,2020,https://theprint.in/opinion/india-plays-into-china-hands-if-we-lament-1962-or-criticise-modi-govt-military/446288/

(61)Ram Madhav,Uneasy Neighbours:India and China 50 Years of the War(New Delhi:Har-Anand Publications,2014),p.227.

(62)"ABPS 2011:Defeat Chinese Designs against our National Interests and Security," Archives of RSS.http://www.archivesofrss.org/Resolutions/2011%20-%202020/716872.htm

(63)"ABKM 2012:Need for a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vis-a-vis China," Archives of RSS.http://www.archivesofrss.org/Resolutions/2011%20-%202020/711902.htm

(64)谢超:《印度外交战略的变与不变:兼论莫迪政府对华进攻性策略选择》,《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年第1期,第10页。

(65)"Boycott Chinese Goods:RSS-Affiliated Organisations," The Economic Times,July 11,2017.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politics-and-nation/boycott-china-goods-rss-affiliated-organisations/articleshow/59535684.cms

(66)"'Total Boycott':RSS Affiliate up in Arms against Chinese Goods," The Hindustan Times,August 1,2017.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total-boycott-rss-affiliate-up-in-arms-against-chinese-goods/

(67)"Modi's 'No Intrusion' by China Claim Contradicts India's Stand,Raises Multiple Questions," The Wire,June 20,2020.https://thewire.in/security/modis-no-intrusion-by-china-clairn-contradicts-indias-stand-raises-multiple-questions

(68)"RSS Surprised by PM Modi's 'No Intrusion by China' Remark," Kochi Post,June 20,2020.https://kochipost.com/2020/06/20/rss-surprised-by-pm-modis-no-intrusion-by-china-remark/

(69)Prime Minister's Office,India,"Statement on All Party Meeting of 19th June 2020," Press Information Bureau,June 20,2020.https://pib.gov.in/PressReleasePage.aspx? PRID=1632856

(70)Harsh V.Pant et al.,"The ORF Foreign Policy Survey 2021:Young India and the World," 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August 2021.https://www.orfonline.org/wp-content/uploads/2021/08/ORF_Report_ForeignPolicySurvey.pdf

(71)Rashtriya Swayamsewak Sangh,"Address by Param Poojaniya Sarsanghchalak Dr.Shri Mohan ji Bhagwat on the Occasion of Sri Vijayadashami Utsav 2020," October 25,2020.https://www.rss.org//Encyc/2020/10/25/VijayaDashami-2020-Sarsanghchalak-Ji-s-full-speech.html

(72)林民旺:《莫迪执政以来印度外交的三次转变》,《世界知识》,2020年第21期,第35~36页。

(73)Bharatiya Mazdoor Sangh,"General Secretary Report to the 19th Triennial All India Conference," October,2020,p.67.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00fXJrxTMuHNf-5JSyjuW3Kr_OfKS0fa/view

(74)Rashtriya Swayamsewak Sangh,"Summary of the Address by Param Poojaniya Sarsanghchalak Dr.Mohan ji Bhagwat on the Occasion of Sri Vijayadasami Utsav 2019," October 25,2019.https://www.rss.org//Encyc/2019/10/25/vijaya-dashami-2019-speech.html

(75)"Mohan Bhagwat Throws a Challenge at Modi,Revives 'Swadeshinomics' amid Economic Crisis," The Print,October 12,2019.https://theprint.in/national-interest/mohan-bhagwat-swadeshinomics-power-stopmodi-reform-economic-crisis/304662/

(76)Swadeshi Jagran Manch,"Put on Hold the Decision to Ease FDI Norms,Demands SJM," Swadeshi Online,November 2015.https://www.swadeshionline.in/news.php? slug=put-on-hold-the-decision-to-ease-fdi-norms-demands-sjm

(77)"SJM to Organise Nationwide Protest against RCEP," Business Standard,October 10,2019.https://www.business-standard.com/article/news-ani/sjm-to-organise-nationwide-protest-against-rcep-119101000450_1.html

(78)例如印度《经济时报》的报道题目就突出了印度退出RCEP的中国因素。See "15 Asian Nations Sign China-backed RCEP Trade Pact," The Economic Times,November 17,2020.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economy/foreign-trade/asean-china-other-partners-set-worlds-biggest-trade-pact/articleshow/79228906.cms

(79)"11 Big Trade Deals for India under Manmohan Singh,None after," NDTV,January 17,2022.https://www.ndtv.com/business/opinion-11-big-trade-deals-for-india-under-manmohan-singh-none-after-2712298

(80)"IPEF:India to Decide Based on 'National Interest'; Trade Ties with US Set to Rise," Times of India,September 9,2022.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business/india-business/ipef-india-to-decide-based-on-national-interest-trade-ties-with-us-set-to-rise/articleshow/94091481.cms

(81)Deepak Sinha,"The Ukraine Crisis:Its Impact on India," 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February 22,2022,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the-ukraine-crisis-its-impact-on-india/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The Democracy Turning its Back on Ukraine," 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March 15,2022,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the-democracy-turning-its-back-on-ukraine/

(82)Swagato Ganguly,"Signalling at the Beijing Olympics," Gateway House,February 17,2022.https://www.gatewayhouse.in/signalling-at-the-beijing-olympics/

(83)M.S.Golwalkar,Bunch of Thoughts(Bangalore:Vikram Prakashan,1966),pp.279-280.

(84)P.B.Sinha and Col.A.A.Athale,History of the Conflict with China,1962,p.xxiv.

(85)"From 1962 to Ukraine:Three Lessons for India's Non-alignment Policy," The Print,March 6,2022.https://theprint.in/opinion/security-code/from-1962-to-ukraine-three-lessons-for-indias-non-alignment-policy/860251/

(86)"Russia Attacks Ukraine:Can China Do the Same against Taiwan," Times of India,February 25,2022.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world/rest-of-world/russia-attacks-ukraine-can-china-do-the-same-against-taiwan/articleshowprint/89821137.cms

(87)戴超武:《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历史研究》,2003年第3期,第58~79页。

(88)Neville Maxwell,"Forty Years of Folly," Critical Asian Studies,Vol.35,Issue 1,2003,pp.108-109.

(89)Shiv Kunal Verma,1962:The War That Wasn't(New Delhi:Aleph,2016).

(90)S.Jaishankar,The India Way:Strategies for an Uncertain World(New Delhi:Harper Collins,2020),p.76.

    进入专题: 莫迪政府   中印边界战争   中印关系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709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