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泰市官员提拔的公示,引来网上一片议论声。一下子出来一个25岁的副院长和一个23岁的副局长,不仅新泰市组织部解释不清,就连当事人本人出面的澄清,也大有越抹越黑的意思。不管事件最终水落石出之后,真相如何。但是,这一事件,的确又把前一段人们对于官二代特权的嫌疑,勾了起来。
网上有关官二代不正常的提拔事件,已经不是这一起了,可以说是接二连三的发生。就在跟新泰同一省的济南,还冒出来一个80后的副厅级“优秀人才”,一查,原来人家的老子和老子的老子,大有来头。据社会学家的研究,现在官员子女做官的几率,大大高过其他阶层,尤其高过平民。平民出身的官员,即使已经进入“干部队伍”,但到了一定级别,就会碰到玻璃天花板,无论如何升不上去了。也有人说,去年一共落马了17位省级高官,个个都是平民出身。
尽管没有制度鼓励官员的世袭,但是,不容否认的是,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的两种从帝制时代留下来的传统,还是很容易让官员的选拔升迁,蒙上特权的阴影。这两个传统,一是官本位,一是家族制。
在官本位的社会氛围中,官员占有最多的资源,不仅地位最稳定,最荣耀,而且获利最大。官员,尤其是级别较高的官员,在本身具有影响官员进入和选拔的能力之后,按照经济学的理性原则,理所当然地会运用自己的影响力,让自己的后代和亲戚,进入官员队伍,并且在自己未退休之前,尽可能快地上升到一定级别。无疑,这是一种最优的理性选择。人们看到,社会上存在着相当普遍的不同行业之间的官员子女的交换现象。两个或者更多的部门领导,互相交换子女到对方单位工作,互相保证给予晋升方面的优待。这样既保证了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同时还避免了嫌疑。现在网络上被曝光的事件,如果不是因为官太大,而年龄太小,更大的可能是会风平浪静。或者说,如果当事人背后的有力者稍微忍耐两年,让一切看起来比较正常的话,官二代的特权,一般是不会暴露的。本地人即使知晓内幕,但鉴于官员们的势力,有谁敢说话呢?如果一切都符合程序,即使明知道官二代有特权,告上去,谁又能把他们怎么样?
毕竟,中国还是个家族本位的国度。官员,尤其是负责官员的子女亲戚,无论如何都会被人高看一眼的。做什么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便利,做官理应也比别的人仕途顺利些。中国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但这个制度,也仅仅能保障一半左右的人,是从平民中选拔上来的。也就是说,另一半,还只能是现任权贵的后代。比较双方的人口比例,权贵的后代,不仅入仕而且晋升都要比平民子弟容易的多。只是,在科举考试盛行的时代,即便官宦子弟,有门荫入仕的终南捷径可走,但真的走了这个捷径,会比较让人看不起。所以,他们若想入仕,还是尽量走考试的路。从正途出身的官宦子弟,也比较让皇帝看得起,升迁提拔都容易。加上官宦子弟受的教育都比较好,所以,考试也有优势。但是,在那个时代,无论如何,那另一半的入仕晋升的位置,都要给平民留着。一方面保障政权可以不断从平民中吸纳优秀人才,保证制度的效率,一方面给平民留个上升的渠道,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
要做到这一点,用制度限制官员的特权,尤其至关重要。因为趋利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单靠道德约束,是根本关不住的。如果没有特别的硬性制度约束,那么地方官员交换优待,破格提拔的歪风,就会越刮越烈,大幅度地侵夺挤占平民上升的通道。最终,会有那么一天,危及国家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