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山昇:通过鲁迅的眼睛回顾20 世纪的“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

——在北京大学“‘革命文学’的时代”学术讨论会上的报告(2005. 11)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33 次 更新时间:2010-02-23 18:15

进入专题: 鲁迅  

丸山昇  

现在搁在我们面前的题是相当大的。直接的对象是20 - 30 年代的“革命文学”,但“革命文学”也就是革命运动即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20 世纪是历史上第一次的“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出现了,而其大部分崩坏、解体了的世纪。现在世界上不少人认为:社会主义不过是一时的梦,“革命文学”也是一时的梦,没有再探讨的价值。但我不这么想,而且有些人趁着这气氛赞美、歌颂现在的情势主张,人本是利己的动物,以利益为目的的社会就是最适合于人、能顺利地引出人之力量的社会;重视“平等”,以“平等”为目标的想法不过是阻碍社会发展的“保守”力量。然而,看这些潮流,听这些意见,我就想起鲁迅鼓励许广平的一句话:“世界岂真不过如此而已么? 我还要反抗,试他一试?”

诚然,20 世纪的20 - 30 年代,包括当时有最高智力的人们在内的不少人心怀的希望和憧憬里也含有过大的希望甚至于幻想的成分,那是后来数十年的历史残酷地证明的。但从20、30 年代到20 世纪末,经过了70 - 80年的时间,我想如果历史上的一切现象都经过半世纪以上才能表示其本性,那么半世纪以后,什么世界等着人类,现在不能知道。当然我不是单纯的“未来不可知论”者,更不是“光明黑暗交代论”者。如果靠着那样的想法,那就不过是一种“精神胜利法”。我要主张的不过是: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生产力发展,但别的一方面财富集中于少数的人,贫富隔差日益扩大,把社会分为“强者”与“弱者”、“胜利者”与“失败者”那样的社会) 决不是(和不能是) 最近于人类理想的社会。我相信人类的智慧不那么微薄。

当然,我也承认只相信人类的智慧是无力的,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冷静且大胆地检讨20 世纪社会主义的弱点和失败的原因。我以为这原因不仅是政治上的,还有理论上、理想上等等复杂的原因。当然把这些问题一下子解决是不可能的。我今天要考虑的只是从文学的方面,尤其是文学运动、文学理论中看得见的思考倾向、思想方法。我认为:这些问题是整个问题之很小一部分,但至少那含有接近整个问题的线索。作为具体的对象,要重新想一想鲁迅。

为什么现在再一次提出来鲁迅? 因为我认为:在中国和日本我们都一直重视鲁迅,然而还有点没学完的方面。

鲁迅在他生平的“后面”,容纳了马克思主义,这种说法是众所周知的,我也写过,基本上同意于这种想法。但是,我常常也说,鲁迅把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方面容纳? 他的后期思想有没有什么特色? 如果有,那是什么特色?

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阐明,特别是文化界的“左倾”想法越来越强,甚至于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发展的工作是党中央的任务,不是一般的学者、研究人员的任务这样的想法也扩大了以后,连提起鲁迅的思维方法有没有个人特色的问题的本身,也被看做有点敏感的性质的气氛都出来了。(这种气氛在日本也有,虽然程度上有差异)这次我想把鲁迅的关于“革命文学”的几句言论重新读起来,谈一谈他言论的特色。

1. 关于“左翼文学”之历史意义的评价:

资料1 - 2 (以下的原文都本来周知,不必引用,但这次讨论会记录的读者不一定是专家,为了他们的方便,只把特别必要的部分在别纸印作资料) 这3 种是表示鲁迅对“左翼文学”的基本评价。A - 1 从开头到“ ——这战叫和劳苦大众自己的反叛的叫声一样地使统治者恐怖”一文,明晰和的确指出了中国“左翼文学”之特色和“知识的青年们”在中国现代史、现代文学史里的作用和意义。

但经过了“文革”后,随着批判“左倾”的气氛增大,把鲁迅看做“偏激”的看法也出来了。一部分人把资料2 中的“现在,在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文艺运动,其实就是唯一的文艺运动”的一文解释为鲁迅无视或者轻视“左翼文学”以外的文学的表现。我不能同意这种见解,我以为,关于这句话,必要考虑这是座谈会上该报告所附资料。以下均同。两个方面:第一,鲁迅接着这么说:“因为这乃是荒野中的萌芽,除此以外,中国已经毫无其他文艺”。鲁迅在这里要说的是统治势力对他们的镇压就是压杀中国文学的难得宝贵的年青的力量。这一文是鲁迅对统治势力的愤怒和对被杀的年青文学者的悲伤之表现。

资料3 是很有意思的资料,对斯诺提出的第三问,中国现代文学最优秀的作家和诗人是谁,鲁迅作家里跟茅盾、丁玲他们一起,举出了沈从文,诗人里举出了冰心、胡适、郭沫若。可见鲁迅并没有无视左派以外的作家、诗人。

这篇文章还有一句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A - 3 下方3 行“就本质而言,文艺复兴和提倡白话文的运动,从一开始就是具有左翼倾向的运动”。鲁迅所谓的“左翼倾向”不是由创造社、太阳社的主张才出现的,而是五四文学革命早已具有的。换句话说:鲁迅的“左翼倾向”的范围比后来的一般的用法广一点。我认为鲁迅这样用法,也有道理。

有兴趣的是,日本左翼作家宫本百合子也在她的一篇评论题为“春桃”(读了包括许地山的《春桃》在内的日译中国短篇集,小田岳夫编《现代支那文学杰作集》(1941. 7 春阳堂书店) 的感想里写道:“(这些短篇小说) 都继承了鲁迅以来的‘对人民的生活的一种似乎民粹派的传统’。”在这里,宫本把“民粹派”这个词用为赞词,她的看法和鲁迅的看法之间有共通的因素。

2. 鲁迅关于“左翼文学”的发言:

这种发言很多,只就有代表性的几句谈一谈。

资料B - 1 和2 ,都是反对“为宣传的文学”,但同时,他也说:发抒作者自己的意见,结果带着宣传气味了的伊孛生等辈的作品,我看了倒并不发烦。乍一看,他这个意见好像是太当然的,本来不用说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作者的意图或者动机与作品的艺术性之间的矛盾”这个广大问题的一部分,几乎永远不能解决的问题。

但对于“文学”家,这个问题一直是不能忽视的问题。那是为什么呢?“左翼文学”家大多往往有比较强力的使命感,也可以说是原因之一个。“左翼”本来是以改革为目的的,所以作为文学家,也想尽可能明白地表现他(或者她) 的动机。

加之,这样的倾向是越来越厉害。在苏联,在中国,在日本等诸国,虽然各有各国的差异“, 左翼文学”家的要求都有几乎一样的倾向。

在现在看来,鲁迅到了加入左联之后,还保持着资料B - 6 的见解,是值得注目的。他虽然附上若干的希望、劝诫,也明确地指出:“我想,两位可以各就自己现在能写的题材,动手来写的。”年青的沙汀和艾芜与鲁迅的关系使我们日本人联想小林多喜二和志贺直哉的关系。

但时间和篇幅有制约,关于这个问题不能不从略,简单地说,白桦派的作家志贺直哉信赖左翼文学作家小林多喜二而劝诫他说“有主人的文学是不好”。当时日本的有些“左翼”里骂志贺说“小资产阶级作家”,小林却并没有反驳,继续保持对志贺的尊敬。志贺听了小林被特高警察虐杀的消息,也在日记里写愤激之语和“忽然觉得他们的意图可能实现”。我想,关于详细,最好是如果以后有时间,请祖父江先生谈一谈。

志贺反对“有主人的文学”,鲁迅否定“为宣传的文学”。虽然这两句话的意思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是都认为从作者的内面自然地喷出才是有价值的文学这一点,他们是一致的。我重视这一点的理由是因为在中国(在日本也是) 的“左翼”里,把这种意见看成“小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倾向强大,作品和作家内面有没有必然的关系的问题往往被忽视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看法就是这样(问题复杂,请容许我简单化一点说) :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往往认为,一切思想都有阶级性,对各种现象的价值判断是被阶级性决定,在作为未来的阶级的无产阶级来看,认真的描写和宣传之间不会有矛盾。换句话说,在无产阶级来看,那些矛盾已经“扬弃”了。

这样的想法之基础有对“马克思主义”的“体系”的信赖。日本的思想史家丸山真男曾经指出:日本的知识界由马克思主义头一次学习了一种新的课题和解决这个课题的方法:就是要把握社会的现实时,不仅具体地把握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例如政治、经济、思想等等) ,还要学习各个方面互相的关联,综合地考察整个现实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保有的“体系性”助长了这些倾向。(为了节省篇幅,不敢翻译原文,引用者节译了。如果和原文不一致,责任在引用者。)

以上是关于日本的思想情况的解释,中国的思想情况和日本并不一样。但在中国,有比在日本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条件。那就是对苏联的印象的差异。苏联是打倒沙皇,否定帝制的结果产生的国家。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从一直受过天皇制教育的一般国民来看,十月革命带来的印象是可怕的。在中国,情况不一样。“革命”这个词本来没有不好的印象,即使不能说完全没有,至少和日本的群众保有的警惕,有较大的差异。而且,中国是刚刚打倒清朝成立的“民国”。建国后不久苏联政府宣布把沙皇俄国从清朝夺取的诸权益归还这个事实,又给中国国民以很强的印象。加之,“革命文学”这个词登场提出来的20 年代,正是承继孙文提起的“三大政策”开始的“国民革命”时期,这个词意味着“国民革命的文学”。尤其是积极参加国民革命的年青文学家把作为苏联之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看做理想的思想、辉煌的理论也是有道理的。

这么看来,可见虽然日中思想情况有不小的差异,两国的年青知识人却共通地把马克思主义看成为几乎完成的思想、理论体系,应该一个劲儿学习的对象,其理解往往是公式的、机械的,也是难免的。在那样的思想气氛里生活的他们,很可能觉得: 鲁迅所说的“为宣传的文学是无力的”这种话才是无力的,没有正中要点的话。在当时的他们看来,“宣传”就是宝贵真理的传达,对民众的启蒙。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还没有充分详细的理论,是他们想也想不到的事情。

鲁迅(志贺也是) 所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关于文学怎么能影响人的精神,文学里的什么成分有能动人的力量这个复杂微妙的问题。在现在谁也不能简单地回答的问题。虽然如此,当时年青的“马克思主义革命作家”们以为这个问题已经旧了,详细地研究、考虑是不必的而走过了。

其实,鲁迅自己已提出了对这个问题的线索,虽然用间接、若无其事的方法。那就是资料B - 4 (11/ 14) 。知道叶永蓁的人近来几乎没有。《小小十年》也比较难找。到了1985 年才出版了包括这篇小说在内的《鲁迅作序跋的著作选辑》,比较容易读到了,但关于细节,现在从略。资料B - 4 特别值得注目的是引用的冒头的4 行和从第8 行到第10行。他说:“他描出了背着传统,又为世界思潮所激荡的一部分的青年的心,逐渐写来,并无遮瞒,也不装点,虽然间或有若干辩解,而这些辩解, 却又正是脱出了自己的衣裳。”(11/ 15) 乍看,可能有些人以为:这句话只是关于文章表现上的问题,但把下文读下来,我们又能知道那不只是文章表现的问题,正是思想上的态度问题。

鲁迅从别的方面又指出了“左翼文学”往往显示的弱点。资料B - 5 ,他说“中国的有口号而无随同的实证者,我想,那病根并不在‘以文艺为阶级斗争的武器’,而在‘借阶级斗争为文艺的武器’——批评家又但将辩护当作‘清算’,就是,请文学坐在‘阶级斗争’的掩护之下,于是文学自己倒不必着力,因而于文学和斗争两方面都少关系了”。

老实说,我一直认为:鲁迅劝诫的这个问题即“请文学坐在‘阶级斗争’的掩护之下”就是其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充分地继承的部分。这篇评论的题目是“‘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也容易引导读者之关心到鲁迅反驳梁实秋否定文学有阶级性的方面,所以读者大都放过了鲁迅这句话的意义,也有理由。但从别的一面来看,读者的关心倾向于文学的“阶级性”问题,那本身表示他们的关心主要是集中于“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怎么看文学这个问题,换句话说,他们往往想:已经有完美的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学习的对象,照那体系的指示来思考是好“马克思主义者”的标识。他们往往以为:鲁迅所说的“着力”之内容,不过是文章表现等等的技术。其实鲁迅指出的中心不在那里,而在文学者应该着力的是他叫自己的眼睛更正确、更深刻、更敏锐。诚然,鲁迅也常常说为革命文学要“革命人”,但同时,他也再三指出了革命人是难得的,不是自己以为就能成的。例如,他说:“从这一阶级到那一阶级去,自然是能有的事,但最好是意识如何,便一一直说,使大众看去,为仇为友,了了分明。”(《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1929. 4,《三闲集》,《全集》第4 卷第136 页) 经过了“三反五反”及其他的思想运动的人往往把这句话跟群众大会上的“坦白”的光景接合起来,但鲁迅指出的作家所写的内容的问题,也就是那是否从他的内面冒出的问题。

篇幅和时间的余裕已经不多了。最后我想,这样看来之后对20 世纪的包括“革命文学”在内的社会主义的一些初步的思考谈一谈。

第一,要再一次确认: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而不变的真理是不存在的。就此,已经有不少的指摘,原来“辩证法”就是这样,也有“怎样的真理也被一步夸张时,就转为反对物”的话,但20 世纪的实际历史上,认真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也有未解决的问题的例子是不少的,特别是关于文学艺术等等文化问题,这样的倾向很强。我想,在这一点,鲁迅的态度有很深的参考价值。

第二,要正确认识历史的意义时,需要长的时间尺度。关于这一点,我想看一看鲁迅和瞿秋白的论争。资料B - 7《关于翻译的通信》就是例子。瞿秋白和鲁迅的互相信赖与尊敬的事实是被称为“革命的友谊”而很有名的。但我读了这次通信,感兴趣的倒是他们两个人之中的不一致或者对立。他们都主张在中国必要更新的现代言语,但是瞿秋白主张:“我们所要求的是: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白话。”鲁迅不赞成瞿秋白,说:“我们的译书,还不能这样简单。”他这样主张的根据是中国还有文化水平上和地域上的很大差异的事实。他又说:“什么人全都懂的书,现在是不会有的。”

这分歧是从哪里来的? 一个原因是他们的年龄之差。瞿秋白是1899 年生的,比鲁迅年轻18 年,几乎一世代的差。一般的说,年轻人对于理论喜欢彻底,对于事情喜欢变化、发展得快;虽然如此,另一个,有更强的力量的大概是对历史是急速地发展这种思想的确信。鲁迅倒知道为了变革中国,有很多、很大的困难。他不能相信中国的历史的发展能像瞿秋白所说那么快。从别的方面来说,瞿秋白作为年青“马克思主义者”希望和确信“普洛列塔里亚”的胜利快来。鲁迅虽然在一方面承认未来社会之指导力量是“普洛列塔里亚”,但经常从中国文化(包括社会的习惯、想法等在内) 整个儿地变革进行思考的他,不能相信历史的发展像瞿秋白说的那么快。乍看,这个变异好像是“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和还没有完全受容“马克思主义”的鲁迅的差异,可是,如果“革命”不只是夺取政权,还要变革整个文化的话,可以说鲁迅的思考方法比瞿秋白还全面、深刻。至于关于这些问题,看过20 世纪后半的历史的人,以为鲁迅比瞿秋白还正确地认识中国的现实也有道理。

最后就我刚才说的看历史时必要的时间尺度,想做一点补充。我在开头也写过,20世纪末以来,把世界的广大人民引导于对社会主义的失望和对资本主义的赞美的气氛。

然而如果20 - 30 年代的看法包括不少的幻想的话,现在,就是20 世纪末刚刚出来的这种看法,也可能是一种幻想。我想,这不只是个人的希望,而是对人类的进步的确信。从法国革命以来,在经过了200 年以上的历史之中获得,成长过来的人类的权利意识和对“平等”的要求,不会是那么脆弱。

〔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本人审阅〕

    进入专题: 鲁迅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文学与文化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184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鲁迅研究月刊》2006 年第2 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