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冷战”与“主权”:中美南海对峙的媒体框架分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866 次 更新时间:2010-08-03 09:04

进入专题: 南海问题  

黄敏  

内容提要:基于框架理论及分析策略,本文考察了中美报纸关于中美南海对峙的报道和社论,通过分析新闻框架和社论框架,揭示了中美报纸所建构的媒体框架,并强调了文化对媒体框架的影响。

引论

“框架”(frame)最早是一个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指一种存在于人们头脑之中的认知结构或认知取向,通过这种结构,人们的知觉和对事物的理解得以被组织起来(Goffman ,1974)。引入到媒体研究之后,“框架”一般指“大众媒体组织和表征问题和事件的方式”(Dimitrova Str êmb?ck,2005:404),也是“新闻内容的中心组织原则”(Tankard et al1,1991:11),它能帮助记者按照社会主流论调来撰写报道,塑造受众对事实的理解,从而达到各自的报道目的。框架的精妙之处在于它能隐蔽地建构现实,施加解释,并在事件进入公共议程后影响受众的反应和舆论。因此,框架化向来被视为新闻报道的核心实践。美国著名报纸编辑史蒂夫。史密斯就曾强调,为故事选择框架是记者所做的最重要决定(Smith,1997)。在媒体及记者看来,框架赋予事件和议题意义,若运用得当,它们能激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

虽然世界上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成千上万,但报道所使用的框架却相对有限,而且各框架在特定社会中的影响和地位也有差异。框架研究迄今已经发现和辨认了媒体所使用的许多框架。有些是特定议题性的,如关于非法药品使用的“公共健康”/“犯罪公正”框架,关于堕胎的“亲生命”/“亲选择”框架,这样的框架应用于特定的事件或议题,因个案不同而有异,因此具有有限的普遍性。有些框架则要广泛得多,不断重复应用和弥漫于许多新闻中,比如,纽曼等(Neumanet al1)(1992)和普莱斯等(Price et al1)(1997)研究发现,美国媒体相当常规地使用“冲突”(conflict )、“经济-后果”(economic -consequences)、“对人的影响”(human -im2pact )和“道德”(morality)等框架,其中,“冲突”尤其是美国新闻报道的支配性框架(Mac2Dougall,1968;Neumanet al1,1992;Richards ,2001)。对立方的冲突——不论是交战的国家、政党、充满敌意的邻居还是嫉妒的恋人——都是构成布满版面的新闻材料。“冲突构成新闻”几乎成为记者的核心信仰(Fallows,1996;Garrison ,1990),记者倾向于加剧现有冲突中的戏剧性对抗,或者裁剪议题以符合冲突性框架(Richards,2001)。还有些框架则不只限于组织一个故事,而是邀请我们进行一种文化理解,在解读新闻信息之外也继续这样做,它们是一些“策略性”框架,在更广泛的方式上说明着现实(Reese ,2001)。学者们认为,框架之所以有以上差异,是因为框架也受特定文化的影响,具有文化一致性的框架因能产生“文化共鸣”(“cultural reso2nance”)而对公众舆论有极大的影响力(Van Gorp,2007)。基于这种认识,沃菲斯菲尔德(G.Wolfsfeld)(1997)根据甘姆森(W.A.Gamson)框架“深度”(“dep th”)的概念进一步分析了框架的社会文化共鸣性,认为框架在特定社会文化中有深(更老、更被视为理所当然、更一般)和浅(近来的、特别的)的差异。例如,在越战报道的框架中,“通过武力获取和平”(“peace through strength”)和“冷战”(“ColdWar ”)要比“翻倒的多米诺骨牌”(“falling domino”)和“无缘无故的攻击”(“unp rovoked attack”)深得多,更易引起受众共鸣。

框架理论引入中国后,我国学者从多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如陆晔,1998;黄敏2000;金苗2003;樊永强2004等),但对框架的层次性尚缺乏关注,对框架建构中文化的影响也了解不多。通过对中美报纸有关南海对峙的媒体框架进行分析,本文试图理清其中蕴含的框架层次,以期加深对相关现象的认识和相关问题的理解。

一、研究思路

2009年3月8日,一艘美国监测船“无瑕号”在中国海南岛南部120公里处的水域作业,中方认为其行为违反国际海洋法与中国有关法律,于是派遣五艘船只围堵,美国抗议,由此爆发了中美之间的口水战,双方报纸也都随之进行了详细报道,有新闻也有社论(含评论,下同)。“一般而言,在国际事件的政策立场上,国家新闻媒体与其政府是同调的。在这方面,无论是独立媒体还是政府控制的媒体都是一样”(Dimitrova et al1,2005:24)。因此对于某国际事件而言,尽管参与报道的媒体众多,但每个国家的媒体一般都紧跟各自的政府而呈现较大的一致性,而且从对材料的初步分析看,中美两国报纸各自的立场确实没有明显内部歧见,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将中美报纸分别视为统一整体,试图从其相关报道中辨析双方所使用的媒体框架。

一般谈到媒体框架,人们多关注硬新闻为代表的新闻报道的框架,其实社论也是媒体建构框架的重要场域。哈克特R.A.Zhao,Y.)(1994)将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媒体的社论话语归于美国关于战争的“主叙事”,框限了美国媒体对海湾战争的报道;勒(Le,E.)(2006)更是将社论视为国家之间意识形态战争的主要武器,强调了社论在建构实质性框架[1]上的重要作用。而且,如果说新闻坚持以事实说话,那么社论则是媒体意见的直接表达,最清晰明确地体现了媒体关于事件的认识和倾向,能极大地影响受众对报道的理解和诠释。梵。迪克(T.Van Dijk )(1996)表明社论中所含有的那些清晰的、隐含的或暗示的观点,能引导读者同意报纸所推举的意见。勒(2004)也曾指出社论具有重要的说服性价值。因此,本文认为媒体为事件建构的框架应该体现于新闻框架和社论框架两方面,对媒体框架的考察必须将新闻框架与社论框架相结合。鉴于此,本文将对此次报道中的新闻框架和社论框架分别进行考察,以从中归纳出双方报纸所持有的媒体框架。

由于新闻与社论在文体上的巨大差异:前者是叙事,后者是论辩,对两者框架的考察细目也有所不同,除了关键词这一辨识框架的常规项目外,对于新闻主要考察其叙事模式,对于社论则重在考察其推理模式。

二、文本分析

从2009年3月8日(事件发生日)至2009年3月23日(本研究开始日),本文以“中美南海”为关键词,通过慧科新闻数据库获得中国报纸相关文章(含香港和澳门)41篇,其中新闻29篇,社论/评论12篇;以“China 3U.S.3SouthChina Sea ”为关键词,通过Lexis2Nexis新闻数据库获得美国报纸相关文章33篇,其中新闻28篇,社论/评论5篇。

(一)新闻框架分析

1.关键词分析

美方新闻中的关键词是“confrontation ”(“对抗/冲突”),在美方报道中,此次事件被定义为中美之间的“对抗/冲突”,如:

(1)According to a Pentagon statement and Pentagon officials ,the confrontation started when the Chinese vessels surrounded and harassedthe Im2peccable,?。(March 11,The New York Times )

(2)This confrontation ,however,was farmore than a skirmishat sea.(March 19,The Washington Times)

中国报纸新闻中的关键词则是“摩擦”和“对峙”,显然此事件被定义中美之间的“摩擦”或“对峙”,如:

(3)针对中美南海摩擦事件,有核武专家说,无瑕号被包围的位置距离海南岛南端的三亚榆林海军基地不远??(3月12日,《成报》)

(4)杨洁篪和美国国务卿希拉莉会晤后,双方都刻意淡化近日中美船舰在南海对峙所引发的紧张关系。(3月13日,《香港经济日报》)

2.叙述模式分析

叙述模式指“记者叙述时所采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行文手法,在整体上表现为一种较为连续的风格”(夏倩芳2007:103)。对于许多媒体事件,尤其是国际政治事件,记者大多时候并不是事件的亲历者,需要通过新闻源来了解事件详情,借助新闻源的陈述来“还原真相”,同时为了维持新闻的客观性,也要通过他人之口来做出解释和进行价值评判。就本事件而言,由于事件的特殊性(发生于遥远的公海,且涉及军事机密),媒体更是极大地依赖于各方言说,尤其是官方陈述来再现现实,建构框架,因此对新闻源话语的引述是双方报纸最重要的叙述手段,所形成的话语表征(discourse representation)模式即是报道所采用的主要叙述模式。

话语表征模式多种多样,限于篇幅也鉴于此次报道的特点,本部分仅考察互动结构的话语表征模式。如前所述,在撰写一则新闻故事时,记者主要依靠他人的叙述。这种叙述,从人类交流方式看,不外两种形式:对话(dialog )和独白(monolog ),前者包括记者与新闻源之间的对话,或若干新闻源之间的对话,后者包括各新闻源口头或书面的陈述。将对话交流所产生的陈述结合到他们的故事中,记者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仅引述单个陈述而忽略其原始的交流情境;或将陈述所产生于其中的原始交流情境也部分再现出来。从新闻实践看,前者是更为通常的操作(Cohen ,1987;Geis ,1987;Clayman,1990),也即,记者一般将对话中的言语抽离其原始语境,作为独白话语呈现。由此看来,独白似乎是新闻报道中话语表征的常规模式。但实际上,在大多数新闻中记者常不止报道一个人物的言论,即虽然将人物言语从其原始对话语境中抽离出来,却要将其与其他人物话语重新组织到报道中,有可能再语境化为对话模式。尤其是关涉到争议性议题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客观和公正,记者往往要引述争议双方的言论以呈现两个不同或对立性视角,将两个原本在不同时空中各自发出的言论在报道中构拟为对话。布卢姆勒古雷维奇(Blumler ,J.G.Gurevitch,M.)(1995)就曾注意到在报道美国选举时,记者常将各方的陈述连续地并置在一起,“在连续地将一方关于议题的立场与其对手的立场并置在一起的过程中,记者显得好像是推举一种政党之间的传播。新闻人员似乎在试图创造一种政党之间其实并不存在的对话,去引发政治家的评论和行动”(1995:134),此时记者已不是客观的旁观者而俨然成为政治现实的参与者和建构者。对于时空上彼此更为隔离的国际政坛,这种虚拟性对话在国际政治新闻中尤为显著,以下两例对比就清楚地体现了这一点:

(5)以色列在17日试射了一枚可携带核弹头的导弹,并敦促西方国家更加通力合作,防止出现“一个拥有核武器的伊朗”。内贾德反击道:“以色列不敢攻打伊朗,伊朗人民的回击会令他们感到后悔。”(2008年01月19日,《新京报》)

(6)同一天,内贾德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记者请他就以军试射导弹发表看法。内贾德说,对伊朗采取的任何侵略性行为将遭到激烈抵抗,以色列不敢攻击伊朗,而且以色列人也知道,攻击伊朗会让他们后悔。当被问及是否担心可能的军事打击时,内贾德回答道,伊朗并不严肃对待类似威胁,虽然伊朗在准备应对这种可能。(2008年01月19日,《京华时报》)

以上两例都是对伊朗总统内贾德于2008年1月17日接受阿拉伯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言谈的报道。从例(5)看,内贾德似乎在与以色列方面进行直接言语交锋,不过从例(6)更具实录性的报道中可知内贾德是在回答记者的提问。后者是对言语所在实际互动结构的表征,而前者则将人物言语从原始互动中抽取出来又为其构拟了一个新的互动结构:议题双方的对抗性对话,符合并支持了报道为议题所建构的对抗性框架。

在本次报道中,对于这样一个双方各执一词的事件,自然是记者建构争议性对话的好机会。

将各方在不同时空语境中的言论抽离出来,又重新建构成对话,主要是对抗性对话,成为本次中美报道话语表征的主要模式,也是本次报道的主要叙述模式。具体而言,分为双方对抗和多方对抗两种表现方式。

Ⅰ.双方对抗:

①中美官方之间的对抗:

(7)(a)The U.S.p rotested (美国抗议)the incident,which Defense Department spokesman BryanWhitman called“a reckless,dangerous ma2neuver that was unp rofessional.”

(b)China fired back (中国回击)that the Impeccable was conductingan illegal survey.(March 10,Daily News )

(8)Washington p rotested(华盛顿抗议)the incident Monday,butChina rejected the charges(但中国拒绝这些指控),saying the U.S.vesselwas conducting illegal surveying activities in one of China ‘s exclusiveeconomic zones.(March 13,The Washington Post)

(9)(a)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昨日说,美国海军监测船违背有关国际法和中国法律,未经中方许可,在南海中国专属经济区活动,中国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b)美则抗议海军探测船被中国舰艇骚扰,指5艘中国舰艇近距离尾随并包围美国海军非作战舰完美号,要求完美号离开这片海域。(3月11日,《成报》)

(10)(a)马伦再次谈到中美两国对于该事件的分歧,他表示,中方认为事发地属于中国专属经济区所规定的200海里内区域,但美国有权力进入这片水域,“这里不是领海??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权力进入这里。”

(b)事实上,中国国防部发言人黄雪平此前的表态已经驳斥了这一说法。他说,美国军事测量船未经中方许可,在中国专属经济区进行非法测量活动,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3月17日,《郑州晚报》)

在(7)中,美方抗议,中方回击;在(8)

中,美方抗议,中方驳回;在(9)中,中方表态,美方抗议;在(10)中,先呈现马伦的陈述,接着立刻指出中方其实已经做出了驳斥。双方你来我往,十分激烈。尤其是(10),甚至将中方发言人的陈述在时间上“拉后”,以与马伦的观点形成“对话”。

②官方与专家之间的对抗

由于“专家”身份在受众心中所具有的“超然”性和“权威”性,中美报纸都频繁地借用专家言论来反驳对方的意见,如:

(11)(a)Ma said U.S.naval ship s must ask China‘s permissionany time they sail within its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a 200-nautical-mile zone off its shores?。(马说美国海军船只无论何时通过中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都必须请求中国允许??)

(b)Ma said the USNS Impeccable“broke rel2evant internationallaw ,and Chinese laws and regu2lations ,and engaged in activitiesin China‘s exclu2sive economic zon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ithout China’s permission.”(马说美国无瑕号“违法相关国际法律和中国法律及规章??”)

(c)He urged Washington to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avoid similarincidents in the future.”

(他敦促华盛顿“采取积极措施以避免将来发生类似事件”)

(d)Some legal experts say international law p rovides exclusiveuse only within the 12-mile ter2ritorialwaters off countries ‘shores,and that foreign ship s have free passage through the broader exclu2siveeconomic zones.(一些法律专家说国际法仅提供一个国家距海岸12海里区域的专属使用,在更大范围的专属经济区外国船只可以自由通过。)

(e)“So long as the ship s in this instance were transiting theEEZ outside the territorial waters,it would not appear that China ‘s position has legal foundation ,”said Lester Ross,a lawyerwith experi2ence in international law at the Beijing office of the law firm WilmerHale.(“只要此事件中的船只是通过领海外的专属经济区,中国的立场就没有法律根据”,W ilmerHale法律公司北京办事处的一位具有国际法经验的律师,雷斯特。罗斯说。)

(f)“I think it‘s a substantial stretch for China to maintainthis position.”(“我认为中国坚持此立场是一种重要的扩张”)(March 10.S t.Paul Pioneer Press )

(12)在中美舰只南海起摩擦后,美国官方坚持“无暇号”是在执行合法的例行任务,拒绝透露任务内容??军事专家称,美国海军近年忙于搜集中国潜艇和南海海床资料,一旦开战将能更有效捕猎中国潜艇。(3月12日,《重庆晨报》)

在例(11)中,在用(a)(b)(c)三段引述了马朝旭的话后,立刻同样用三段篇幅(d -f)“some legal experts”(“某些法律专家”)的言论,对马加以否定;在例(12)中,在引述了美国官方的说法后,接着用“军事专家”的观点对其加以反驳。

③专家之间的对抗

中美报纸有时还将支持不同方面的专家意见连在一起,构成辩论性对话,如:

(13)(a)Shen (Shen Dingli,director of the U.S.Studies Centerat Fudan University in Shang hai)(沈丁立,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said:“。..This activity equals disrespect to Chi2nese sovereignty.Under such conditions ,w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doing is to protect Chinese national interests and international law.”

(b)HansM.Kristensen,director of the Nu2clear Information Projectat the Federation ofAmeri2can Scientists (汉斯。克里斯滕森,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信息计划主任)……described it as“part of a wider and dangerouscat and mouse game between U.S.and Chinese submarines and their hunters.”(March 11,TheW ash ing ton Post)

(14)16日,美国一学者又发表文章称,美国的监视是为了世界和平,中国应该予以配合。

对于这一赤裸裸的借口,有中国专家表示,这反映了一些美国人的霸权逻辑。(3月19日,《西海都市报》)

Ⅱ.多方对抗

有时参与对话的人物不止两个,由此形成多方参与的群体性对抗。如下例分别构拟了“中方马朝旭vs.五角大楼官员+军事专家”、“中国vs.美国+其他亚洲国家”、“中方马朝旭vs.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布莱尔+国防情报局局长马波斯”和“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布莱尔+美国国防部vs.中国外交部+专家”之间的对抗性对话:

(15)(a)Foreign Ministry spokesman Ma Zhaoxu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said ,“The U.S.claims are gravely in contravention of the factsand confuse black and white ,and they are totally unaccep table to China”?

(b)“We expect Chinese ship s to act responsi2bly and refrainfrom p rovocative activities that could lead to miscalculation or a collisionat sea,endange2ring vessels and the lives of U.S.and Chinese mariners,”a Pentagon official (一位五角大楼官员)said.

(c)Richard Fisher ,a military analystwith the InternationalAssessment and Strategy Center,(理查德。费舍尔,国际评估和战略中心的一位军事分析家)said China is harassing U.S.survey ship swhile usingits own survey ship s to assert con2trol over Japanese waters consideredpart of Tokyo ‘s economic zone ?(March 11,The W ashington Tim es )

(16)(a)China claims mos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s territorialwatersunderBeijing‘s con2trol.(b)The United States and mostAsian nationsdisagree?(中国宣称南海的大部分海域是北京控制下的领海。对于此观点美国和大部分亚洲国家均不同意??)(March 19,The W ashington Tim es )

(17)(a)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昨日再就美方指摘中方船只对美国海军监测船无暇号进行骚扰进行回击??

(b)而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布莱尔周二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上表示??过去几年,中方在主张专属经济海域上,变得愈来愈具侵略性。

(c)而国防情报局局长马波斯作证时亦表示,中国正在其四周强化军事行动力量??(3月12日,《成报》)

(18)(a)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布莱尔指,近年中国军方愈来愈具侵略性??(b)美国国防部强硬表示不会因为中国的要求而停止任务。

(c)中国外交部昨日表示,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并要求美方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d)有专家指,“无瑕号”在敏感位置有侦测中国核潜艇基地机密之嫌,“中国必然严阵以待”。(3月12日,《成报》)

以上关键词和叙事模式表明,尽管立场各异,但中美报纸在各自报道中所建构的框架基本相同:都是一种对抗/冲突性框架。这似乎是事件客观性质所决定的:此次事件确实是中美之间的一场冲突。但如果仅止于此,就难以理解此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在两国各自所产生的巨大反响[2].带着这个疑惑,本文进一步对中美报纸的相关社论加以考察。

(二)社论框架分析

1.关键词分析

在美国报纸的社论中,“communist ”(共产党)成为关键词,构成的组合包括“communist China ”(“共产党中国”)“Chinese Communists”(“中国共产党人”)“the Communist vessels ”(“共产党船只”)“the Chinese Communist sail2ors ”(“中国共产党水手”)。

美国新闻社会学家爱德尔曼(Edelman)和新西兰政治学家郝什博格(Hirshberg)总结了代表“冷战思维”的三大要素:“自由”、“民主”和“共产主义(共产党)”。他们认为,若作者就文章主题与这三大要素中的任何一个相联系,则说明这篇文章或多或少存在“冷战思维”的影子(转引自周宁,2007:60)。本文认为,美国报纸社论和评论中频繁使用“communist ”一词当属美国新闻界冷战思维的反映,是冷战框架的主要标志。

在中国报纸的社论中,则频繁提到“主权”一词,构成的组合包括“南海主权”、“天然主权”、“主权主张”、“主权问题”、“主权争端”、“行使主权/主权行使”、“维护主权”等等。虽尚未见到类似总结,本文也比照爱德尔曼和郝什博格的分析,并依循框架研究中根据关键词来辨识框架的常规作法,将中国报纸社论中的框架称为“主权”框架。

2.推理模式分析

框架(to frame )意味着“选择可感知现实的某些方面并使之在传播文本中更显著,以突出问题的特定定义、因果解释、道德评价,和/或处理建议”(Entman,1993:52),因此框架的功能被总结为:定义问题、诊断原因、进行道德判断以及提出对策(Entman ,1993)。梵。郭璞(B.Van Gorp )(2005)则进一步将其称为框架的“推理装置”(reasoning devices),与隐喻、视觉形象、词汇选择、刻板印象等框架装置(framing devices)一起归于媒体建构框架的“媒体包裹”。作为框架建构的基础,推理装置在新闻框架和社论框架的建构中都会运用,“但框架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无论何时推理装置都不应在新闻文本中被明白地陈述,而应该是在读者的阐释过程中由框架信息所引发”(Van Gorp,2005:486),比如以上所分析的对抗性话语表征模式就是引导读者进行对抗性诠释的一种框架信息,因此新闻框架的推理装置极为隐含。不过,由于特殊的文本性质,推理装置在社论中是可以被明白陈述的,即媒体可以在社论中清晰地界定问题、诊断原因、进行道德判断以及提出对策。

Ⅰ.界定问题

中美报纸社论都不约而同地将此次事件视为对方向自己政府的“测试”,如:

(1)The harassment of a U.S.naval ship in the South China Seawas a test of our new adminis2tration‘s backbone.(美国海军船只在南海的被骚扰是对我们新政府勇气的测试)(March 12,Investor’s B usinessDaily )

(2)中美两国海军船只在南海对峙事件,逐渐演变成外交危机。美国一边高唱同舟共济之歌,一边又频频战略挤压,显示奥巴马政府正在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战略测试。(3月11日,《东方日报》)

Ⅱ.诊断原因

美国报纸将此次事件归因于中国为了夺取地区控制权,削弱美国影响所导致,如:

(3)?sees incident as reminder of China‘s ambitions for regionaldominance and diminishingUS influence.(??将此事件视为中国夺取地区主宰权和削弱美国影响的野心的表现)(March 11,W all S treet Journal Abstracts)

中国报纸则将主权视为此次事件及中国与邻国南海纷争的深层原因,如:

(4)最近,中国在南海先后与一些东南亚国家和美国发生冲突,前者属于主权争端,后者则属于双方对专属经济区的理解不同,但两者都涉及到南海主权争议,而且在中国与东南亚的主权争议中也可以看到美国的影子。(3月14日,《文汇报》)

Ⅲ.进行道德判断

美国报纸社论多采用类比的方式,将中国与美国冷战前后的主要对手类比:或将中国和俄罗斯相联,视为美国的主要对手,称为“barbari2ans”(“野蛮人”),如:

(5)Barbarians At The Gate.(门外的野蛮人)(March 23,Investor‘s B usiness Daily )

(6)We and our adversaries are clearlymov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on defense.The best way to assure that both Russia and China make niceis not through dip lomacy ,but through a comp rehensive military buildupof our own.(我们的敌人;俄罗斯和中国)(March 23,Investor ‘s B usinessDaily )或将中国与朝鲜、伊朗并论,称为“international p rovocateurs ”(国际挑衅者),如:

(7)International p rovocateurs.(March 11,Chattanooga Tim esFree Press)

(8)Of course,there is absolutely nothing beneficial to CommunistChina ,Communist North Korea or Iran(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朝鲜或伊朗)

that could result from their threats and p rovocations.But the leadersof those countries(这些国家的领导人),and some others,are insanelyirrational in many respects ,as they have tragically demonstrated onnumerous occasions.What if they disastrously miscalculated and causedmuch more serious trouble ?(March 11,Chattanooga Tim es Free Press)

中国报纸社论则多追溯历史,主要是历史上南海主权受到的侵扰及中国的维护,以古喻今,将美国的行为视为对中国主权的侵犯,而中国的行为则是捍卫主权的正义行动,如:

(9)当然,众所周知,中国在南海的天然主权在历史的烟尘中不停地受到干扰和质疑。甚至在很多时候,这种干扰只能通过战争的方式来解决。(3月12日,《国际先驱导报》)

(10)1946年11月,一位名叫林遵的海军军官带领4艘舰艇从广东虎门出发,驶入中国南海的深处??从那时候起,中国军人勒石西沙、竖碑太平岛,是现代中国第一次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3月12日,《国际先驱导报》)

Ⅳ.提出建议

美国报纸社论多主张对中国保持警惕,采取强硬手段,进行对抗,如:

(11)we must continually be on guard against the ridiculous butintentionally p rovocative actions of a number of world troublemakers.(我们必须时刻警惕世界上许多麻烦制造者可笑而有意挑衅的行为)(March 11,Cha ttanooga Tim es Free Press)

(12)We ‘d suggest that in the future our patrol aircraft havearmed fighter escorts and our vessels have U.S.warship s alongside inthe South China Sea.And let our ship s sail where they may.(我们建议,将来沿着南海,我们的巡逻飞机配备战斗机护航,我们的船只由美国战舰伴航。让我们的船舰行使在它们想去的地方)(March 12,Investor’s B usiness Daily)

(13)The next mission should be undertaken by a warship (or atleast have a warship escort over the horizon)with fighter p lanes oncall,and any in2terference should be swep t aside.(下一次任务应该由战舰承担(或至少有战舰护航),战斗机随时待命,任何干预都应一概扫除)(March 15,The B oston Herald)中国报纸社论则依循政府长久以来的政策,主张有礼地行使主权,同时也要求采取各种措施坚决捍卫主权,如:

(14)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在这个海域的主权主张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应该增强。而行使主权的方式虽然不至于强硬到剑拔弩张,但是也应当符合中国对周边外交的需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中,守土有责、视边疆如民族生命一直是一种神圣,这种神圣能否在一个国家的未来中继续延续和衍生,将决定这个民族未来的生存空间。(3月12日,《国际先驱导报》)

(15)因联合国限期各国5月13日前须提交海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方案申请,各国似都在紧锣密鼓做出动作;中国不能袖手旁观,须利用这一机会争取未来南海主权解决的法律制高点。(3月16日,《文汇报》)

(16)在未来的长时间内,中国宜在南海问题上继续恪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温和政策,遇到主权被侵犯则应以实际行动显示“强硬”,既有礼有节地宣示主权,又要让他国感受到中国的力量,从而不敢单方面升级事态。(3月19日,《华商报》)

以上关键词和推理模式表明,此事件在中美报纸社论中被分别建构为“主权”框架和“冷战”框架。至此,关于此事件的报道在中美报纸中呈现了三种框架:“对抗/冲突”、“冷战”和“主权”,而且中美报纸各自的新闻框架和社论框架也似乎出现了分歧。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中美报纸关于此事件所建构的媒体框架到底是什么呢?

三、讨论与结论

尽管报纸的新闻内容不一定受其社论立场的影响,新闻框架与社论框架也并不必然保持一致(参见Nacos ,1990),但就此事件而言,本文认为中美报纸各自新闻框架和社论框架之间并非本质差异,而只是框架深度的不同,中美报纸新闻中表面相似的“对抗/冲突”框架其实是分别隶属于更深层“冷战”和“主权”框架的,这两个框架才是中美报纸所建构的媒体框架,也是中美报道在各自社会激起巨大反响的主要原因,而中美报纸采取这两个框架显然是有着深刻社会文化渊源的。根据框架理论,框架的建构不是随意的,也不是媒体全凭自己的意志做出的决定。特定框架的建构既受事件自身性质的约束,同时也深受特定文化的影响。如前所述,愈是具有“文化共鸣”性的框架,影响也愈深远,而这样的框架常采用“文化中高度突出的词语和形象,也即显著的、可理解的和饱含情感的”(Ent2man ,2004:6),在中美各国,“主权”和“com2munist ”当属这样的词语之列,分别是“主权”和“冷战”框架的显著标志。

就美国新闻而言,“冷战”是具有较强文化共鸣性的框架之一。长久以来,在报道共产主义国家或与之有关的事件时,“冷战”框架就是美国新闻界的不二之选(Hallin,1987)。在苏联瓦解之前,冷战框架主要以美苏之间的冲突为主要内容,很多国际政治事件都诠释为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如上文所提到越战报道中的冷战框架。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巨变,许多人宣称冷战已经结束,认为在缺乏另一个超级大国与美国对抗的情况下,这整个框架已被削弱。然而事实证明,前苏联瓦解只是在形式上标志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但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利益的对抗并没有终结。

就中美关系而言,“意识形态因素在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中非但没有减轻,反而相对加强了”(范士明,1997:47)。就在苏联瓦解后不久,科博兰德等(Kobland et al.)(1992)研究指出,美国媒体所普遍使用的“中国框架”(“China Frame ”)总是关涉“反共”(“anti -Communism”)、“共产党的欺骗”(“thedeceitfulness of Communists ”)、“马克思主义政府的问题和失败”(“thep roblem and failures of Marxist governments”)等议题的。

斯通Xiao)(2007)比较苏联瓦解前后美国关于中国的报道后发现,美国对中国的报道在苏联瓦解后比瓦解前更负面,并认为其中的原因是,苏联解体后,中国成为现存最大的共产主义国家,成为美国政策中的主要敌人。中国学者也发现,只要报道对象是中国,美国媒体就像条件反射一样,在中国前面加上“CommunistChina ”(共产主义中国)、“the communist coun2try ”(这个共产党国家)、“the communist regime in Beijing ”(北京的共产主义政权)等具有强烈意识形态偏见的字眼(张健,2006;尹鸿彬,2002)。在具体报道中也往往用冷战框架来建构议题,影响受众的理解。例如,陈寒溪(2001)对《纽约时报》关于2001中美撞机事件报道的考察表明,美国媒体反复把撞机事件同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相提并论,把中国看成苏联这个“邪恶帝国”的替代者,强调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反西方特征;黄敏(2008)对CNN 关于2008西藏暴力事件报道的分析发现,“反共”依然是美国媒体报道中国的潜意识指标。因此,美国媒体在此次报道中所采取的冷战框架不过是固有思维模式的延续,既是报道中国议题的便利路径,也是迎合社会主流思想,引导受众诠释,调动受众反应的有效方式。

与“冷战”框架在美国社会的深度相比,“主权”框架在中国社会中其实更为深远。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主权沦丧,尤其是领土主权的被掠夺一直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从1840年至1916年,中国共丧失领土300余万平方公里,自从之后,“捍卫主权”,“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就成为中国社会一系列运动和革命的主要目的,更成为中国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即使在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发展至复兴型民族主义,所包含内容多种多样,但其中最普遍的仍是对恢复主权、领土的完整以及民族尊严的强调(Wang,2002)。而且由于中国民族主义所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使得中国人对任何知觉到的藐视中国尊严的行为都相当敏感(Gries ,1999)。

更重要的是,“针对外来压迫的回应情感是中国民族主义的起点”(Zhao ,2004:75),而且这种回应的强度与外来的不良刺激的强度是成正比的,鸦片战争后如此,冷战结束后也如此。根据赵(S.Zhao)(2004)的观察,中国民族主义自1990年代初以来就不断高涨,与冷战结束后中国一直处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强大压力之下有密切关系。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此次中美南海对峙事件正是1993年银河号事件、1999年中国驻南大使馆被炸和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后美国霸权的又一表现,自然激发了以抵抗外侮、捍卫主权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情感,中国报纸上的主权框架正是对这一情感的体察和反映。另外,从中国民族主义的以上应急性特点以及此次事件的发展看,中国报纸上的“主权”框架也是对美国报纸中“冷战”框架的回应,而“对抗/冲突”正是这两种深层框架彼此交锋的表层体现。因此本文认为,中美报道中相似的“对抗/冲突”不过是各自更深层“冷战”和“主权”框架的表象,而中美媒体所建构的“冷战”和“主权”框架正是与各自社会文化相呼应的。

“什么成为一个令人满意的,并因此易于被接受的框架?什么使得框架‘起作用’?在提供一个说明社会现实的有用和连贯方式时,它什么时候成功?”(Reese ,2001:15)框架研究者所关注的这些问题无不与文化息息相关。虽然研究者很早就意识到文化在框架建构中的重要地位(如Entman,1993),但由于文化中的框架难以把握而常常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试图表明,文化框架并非不可捉摸的飘渺之物,它既然是媒体建构现实的主导思想,就会以一定方式内嵌于媒体内容,只是越与文化相勾连的框架埋藏得越深,需要我们透过表象揭示其所隐含的文化意涵,因此“框架分析的目的不是评估文本中一些松散要素的影响,而是评估由这些要素所传达的隐性存在的作为整体的文化现象的影响,并将之与在其中社会现实得以建构的动态过程相关联”(Van Gorp,2007:72-3)。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美官方语言的文化差异及其语言策略研究”(项目号:06BYY015)、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事实报道与话语倾向:新闻话语中的元语言研究”(项目号:2007EZH001)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新闻话语中的言语表征研究”(项目号:08JC740014)的阶段性成果,并获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项目号:B403.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

  参考文献

  Blumler ,J.G.Gurevitch,M.(1995)The Crisis of Public Communication,London:Routledge.

  Clayman ,S.E.(1990)From talk to text:Newspaper accounts ofreporter -source interactions,Media,Culture and Society,12:79-103.

  Cohen ,A.A.(1987)The Television N ews In terview.Beverly Hills:Sage.

  Dim itrova ,D.V.Strmb ck ,J.(2005)M ission accomp lished?:Framing of the Iraq war in the elite newspapers in Sweden and theUnited States ,Gazette,67(5):399-417.

  Dim itrova ,D.V.et al.(2005)War on the web :The immediatenews framing of GulfWar II,The Ha rva rd In ternationa l Journal ofPress /Politics,10:22-44.

  Entman,R.M.(2004)Projections of power :Framing news ,publicopin ion,and U.S.foreign polic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Fallows ,J.(1996)Breaking the news:How the media underm ineAmerican democracy.New York:Pantheon.

  Garrison,B.(1990)Professiona l News Writing.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Geis,M.(1987)The Language of Politics.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Goffman ,E.(1974).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of experience.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Gries ,P.(1999)Face N a tionalism :Power and Passion inChinese Anti -foreign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ackett ,R.A.Zhao ,Y.(1994)Challenging a master narrative:Peace protest and opinion /editorial discourse in the US p ress duringthe GulfWar ,Discourse Society,5(4):509-41.

  Hallin,D.(1987).Hegemony :The American news media fromV ietnam to El Salvador :A study in ideological change and its limits.In.D.Paletz (Ed.),Politic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A pproaches,studies ,assessments.Norwood ,NJ :Ablex.

  Kobland et al.(1992)Influence of ideology in news reporting:Casestudy of New York Times coverage of student demonstrations in China andSouth Korea ,Asian J.of Communica tion ,2(2):64-77.

  Le,E.(2004)Active participation within written argumentation:Metadiscourse and editorialist ‘s authority ,J.of Pragmatics ,36:687-714.

  (2006)The Spiral of Anti -Other Rhetoric‘:Discourses of Identityand the International Media Echo.Amsterdam :John Benjam ins.

  MacDougall,C.D.(1968)Interpretative Reporting.New York :Macmillan.

  McComb,M.(1997)Building consensus :The news media ‘s agenda-setting role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14:433-43.

  Nacos ,B.L.(1990)The press,presidents ,and crises ,New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uman,R.,Just ,M.,Crigler,A.(1992).Comm on knowledge :N ew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meaning.Chicago :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

  NylundM.(2003)Quoting in front -page journalism :Illustrating,evaluating and confirming the News,Media Culture Society,25:844-51.

  Price et al.(1997)Switching trains of thought:The impact ofnews frames on readers‘cognitive responses.Communication Research ,24(5):481-506.

  Reese ,S.D.(2001)Prologue -fram ing public life:A bridgingmodelformedia research ,in Reese ,S.D.,Gandy,O.H.J r.,Grant,A.E.(eds.)Fram ing Public Life :Perspectives on Media and Our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World ,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A ssociates.

  R ichards ,T.(2001)Media and conflict portrayal :Findingalternatives to the “fighting frame”in news repor2ting.Retrieved from.

  Smith ,S.(1997,March 15).Develop ing new reflexes in framingstories.Paper p resented at the Pew Center /RT2NDF workshop “CivicJournalism:Doing ItDaily,”Chicago.Available at :http://www.pewcenter.org /PUBL ICATIONS/CATALYST/CCAPR IL97/reflexes.htm l

  Stone ,G.C.Z.(2007)Anointing a new enemy:The rise of anti-China coverage after the USSR ‘s Demise,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Gazette 69(1):91-108.

  Tankard ,J.et al.(1991)Media frames :App roaches to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Paper p resented to the A ssociation for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Boston.

  Van D ijk ,T.(1996)Op inion and ideologies in editori2als.Paper for the 1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Critical D iscourse Analysis:Language ,Social L ife and Critical Thought.Available from .

  Van Gorp,B.(2007)The constructionist app roach to framing:B ringing culture back in,J.of Communication,57:6078.

  Wang,G.(2002)Bind Us in Time:Na tion and Civilization in Asia,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

  Wolfsfeld ,G.(1997)M ed ia and Political Conflict :News fromthe Middle Eas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Zhao,S.(2004)Chinese Nationalism and Pragmatic Foreign PolicyBehavior,in Zhao,Suisheng (ed.)Chinese Foreign Policy :Pragmatismand Strategic Behavior,New York :M.E.Sharpe ,Inc.

  陈寒溪(2001),《美国媒体如何“塑造”中国形象:以“中美撞机事件”为例》,《国际新闻界》第3期。

  范士明(1997),《美国媒体敌视中国的原因》,《国际政治研究》第3期。

  陆晔(1998),《香港中文报纸中的中国内地新闻:新闻文本的框架研究》,《新闻大学》第2期。

  黄敏、张克旭(2000),《关注台海:网路媒体关于5.20事件前后报道的对比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第4期。

  黄敏(2008),《再现的政治:CNN关于西藏暴力事件报道的话语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第3期。

  金苗、熊永新(2003),《美国25家日报要闻版伊拉克战争报道新闻架构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第3期。

  樊永强、何芳芳(2004),《从揭丑警犬到舆情公器:美国主流媒体“虐俘”事件报道的新闻构架与议程流变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第4期。

  夏倩芳、张明新(2007),《社会冲突性议题之党政形象建构分析:以〈人民日报〉之“三农”常规报道为例》,《新闻学研究》第91期。

  尹鸿、李彬(2002),《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冲突。融合。互动》,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健(2007),《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分析》,《国际观察》第1期。

  周宁(2007),《美国四大日报涉华报道分析》,《新闻记者》第11期。

  注释

  [1]在《权力的投射》(Projections of Power )(2004)中,Entman 区分了实质性框架和程序性框架,前者“在报道政治事件、议题和因素时执行以下功能中的至少两个:将效果或环境定义为有问题;辨别原因、传达道德判断;赞同弥补或改善措施”(2004:5);后者则“基于他们的技巧、成功和代表性而表明政治行动者合法性的评价”(2004:6)。

  [2]参见3月12日星岛环球网(http://www.stnn.cc )民调和美国广播公司(http://www.abcradio.com)网上反馈。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4期

    进入专题: 南海问题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理论新闻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129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