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维:质疑“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085 次 更新时间:2008-07-11 13:29

进入专题: 乡镇  

潘维 (进入专栏)  

海选已经成为海选派的宗教和他们自己的“普世”价值观。改革政治体制本身并不天然具有合理性或道德优势,中国近年的成功是对政体改革迷信的一大讽刺。“乡镇政府改制”应该慎行

当前的“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有两个流行的内涵:(1)要求减官、省钱、减事;(2)要求“海选”乡镇长。本文质疑其用途,指出其代价,并为更换其内涵提出方向性的建议。

减人自然能省钱,据说省钱就能减轻农民负担。减人或许还能减事,但不如明确宣布减事直截了当和有效。减了官家的事,农民就自由了。据说农民自由了就能缓解政府与农民的矛盾。在笔者看来,靠减官、省钱、减事来解决“三农”问题是一厢情愿,而且与“体制改革”基本不搭边。于是,“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质要求是“民主化”,要“海选”乡镇主要官员。什么理由?因为“人民公社遗留下来的农村管理体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农村的发展要求”,“不能适应农村基层推行民主选举的要求”,不能适应“乡镇政权本身需要进行合法性转换”的要求。在笔者看来,靠海选乡镇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是异想天开。要求在全国农村做如此根本的变革,却缺少需要变革的理论和事实依据。(http://www.yannan.cn)

本文第一节评论减人、省钱、减事之策;第二节提出替代方案;第三节讨论海选农村政权的“合法性”。

“体制改革”和“民主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时髦的词。无论做什么事,贴上这个标签就代表正确。可是,环顾我们生活的世界,政府体制的革命性变迁,特别是改行普选,经常给社会带来灾难。在以往四分之一个世纪里,相对于那些改行“彻底”海选的地方(如俄国、日本、韩国、台湾,非洲、拉美),中国的成功是对政治体制改革迷信的一大讽刺。

笔者也是政体改革的热情支持者。但支配笔者写作这篇评论的思想有两个。第一,笔者主张为解决具体问题而进行改革,反对为改革而改革,特别反对出于某种意识形态目的而进行体制改革。相对于保存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本身并不天然具有合理性或道德优势。笔者认为:体制改革要坚持我国实用主义和渐进主义的优秀传统,对体制变革的代价保持高度敏感,即保持理性,绝不能从价值观出发进行体制改革,特别要警惕那些被称为“普世”的价值观。一旦有人祭起“普世”政治的旗帜,那就表示他们不准备讲道理、估代价、守理性了。当陈水扁口口声声“公投是普世价值”,那表明他开始混不讲理。第二,在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遍地讨伐声中,笔者为之辩护,主张尊重现有的基层政权。尊重基层政权体现对中庸、自治、无为这类伟大中国政治传统的理解。尊重不仅是对成绩的夸奖、肯定。宽容其错误,认真去理解其发生的落后社会环境,也是“尊重”的组成部分。美国之所以有联邦制和地方自治,源于对蓄奴和种族隔离这种野蛮制度的宽容。传统中国的乡绅自治也是建立在对农村落后宗法制度的理解、宽容、妥协基础上的,尽管宗法制度并不符合官方的选贤任能原则。(http://www.yannan.cn)

一.减官、省钱、减事?

的确,在有些地方,乡镇政府机构膨胀、充斥冗员,而且一些官员横征暴敛、胡作非为。但中国农村的现实差距极大,并非每个地方的乡镇政府都充斥冗员、鱼肉村民。对中国农村而言,全国一刀切的政策恒定不合理。改革二十五年来,除了农民自发搞起来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民自发搞起来的“乡镇企业”,哪个自上而下一刀切的农村政策产生过积极结果?对此,笔者在《农民与市场》(商务印书馆,2003年)一书中有系统的讨论。

官员多,并不总是坏事。社会发展程度越高,要政府办的事情也越多,官员的需求量也就越大,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管理工作就越重、越庞杂。香港经济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但早在1990年,香港的500万人口里就已经有20万公务员,每25人养1个。总拿清朝的官民比例来说事极为荒唐:大清朝不计划生育,不封山育林,不搞环境保护,也不养数百万军队,更无需一竿子插到底的中央政策去调控规范全国市场。(http://www.yannan.cn)

减少官员或许能省一点开支,减轻些农民负担,也或许不能。官少了,乡镇政府财政宽松点了,乡镇书记贪污的胃口会不会变得更大,与圈地势力和黑社会的勾结会不会更密切?一个刚进城的小农或许会对北京“养”那么多警察感到不可思议。可公务员并不都是饭桶,只吃饭,不创造产值。“香港奇迹”公务员功居第一。同样的道理,中国政府也高居“中国经济奇迹”的第一功。乡镇企业三分天下有其一,主要是基层政权的功劳。至于非要把乡镇企业一刀切地私有化了,那是九十年代末的后话。我好像没听说,因为中央政府官员砍掉了一半,中央人事开支就减少了,全国人均收入就增长了,腐败就减少了。相反,事务繁复到一定程度,中央政府的公务员数量很快就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甚至更多。

不仅如此,我国一些研究农村的知识分子还夸大乡镇政府臃肿,把乡镇政府负担或补贴的中小学教师也算入政府臃肿。糊涂啊,那叫“教育开支”,或者“人力资本投资”,不是乡镇政府的人头费。乡镇政府把一半的财政收入投入到基础教育中,是非常可敬可佩的事。义务教育本是中央和省政府的责任。无论因为中央政策错误还是中央没钱,只要中央不出钱,或者出的钱远远不够,基层政权就承担起了这个神圣责任。学者可以指责中央政策,但不能指责乡镇政府办基础教育、补贴教师、修缮校舍,不能指责乡镇政府组织农民出钱,送孩子们上学。百年树人,善莫大焉。因为乡镇政府竭力维持基础教育,中国才没有成为文盲的国度,外出打工的青年们才能写会算,为中国经济奇迹做贡献。基础教育是人口素质的根本保障,是中华民族的希望。羊毛出在羊身上,没有办学财力的乡镇政府当然仅负组织之责。迫使农民为孩子们交钱上学,依然功不可没。明治政府在1868年并没能负担日本学童的全部教育费用,1868年政策的关键不是“义务”教育,而是哪个家长不送孩子上学就把他关到监狱里去。(http://www.yannan.cn)

减官或许能减事,却也未必。关键不在减少官员做的事,而在官员们做的是什么事。减少官员做的事,农民未必就能致富,也未必与政府的矛盾就少了。减少官员管的事,病猪、瘟鸡、毒菜会不会更多?农民各村庄之间为争夺资源的械斗是不是可以没人管?有些人认为,减少官员办的事,老百姓就能致富。笔者听说过“自由主义”理论,可没听说过这么“纯朴”的自由主义理论!减少乡镇干部做的事并不导致中国小农增收致富,也不会减少他们与政府的矛盾。不自由的仁寿(四川)农民能修个大水库,自由的仁寿农民为自己修条路也会造反。农村没人组织修路,国家也不从城里人口袋里掏钱为农民修路,我想不出仁寿县的农民怎么能致富。不自由的燃灯公社(安徽)能修个大水库,自由的小岗村却无力维护本村灌溉用的池塘。农户们自由了,可这“自由”注定要被市场价格波动的巨浪所吞噬,被圈地运动吞噬,要么被市场边缘化。

在市场化时代,政府作用增加,才能规范市场,组织弱者、保护弱者,维护社会稳定,最终维持市场机制。市场越成熟、发达,政府要做的事也就越多,这是世界学术界的成论。在美国、加拿大,自家院子里能否晾晒衣服都有政府管着;新加坡政府管的就更宽了。没有农村基层政权,一个非典或者禽流感就能把我国农村搞得尸横遍野,更不用说水旱蝗灾了。所以,关键不在减少官员做的事,而在官员们做的是什么事,是有用的事还是没用的事,是好事还是坏事。(http://www.yannan.cn)

在我国的少数落后地区,乡镇官员确实太多了,加重了当地农民的负担。但是,中国农民穷,主要不是因为养的乡镇公务员太多,更不是因为乡镇公务员做的事太多。官多和官员乱收费不是中国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

中国农民贫困的基本原因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1)人多地少的一亩地经济;(2)市场经济(包括世界市场)导致农民的绝对和相对贫困化。

资本主义摧毁小型农业,导致贫富差别,导致农民与政权的矛盾,导致农民造反。这个道理被世界上无数的知名学者讲过无数遍了。自陈翰笙先生开始,我国学界也讲得让人耳熟能详了。最后,连我国的中学生都知道英国的羊吃掉小农。靠减少乡镇政府公务员数量和减少他们办的事情来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贫困问题,解决农民与政府的矛盾,那是缘木求鱼。

然而,部分地区乡镇政府公务员过多及其胡作非为的问题是应当解决的。为什么有些地区乡镇政府公务员超编,政府工作人员胡作非为?答案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党纪政纪以及人事和财政制度的纪律已经弛废殆尽了。(http://www.yannan.cn)

此类事由“上梁”始。不仅乡镇政府,更高层的政府不是比过去更腐败、更多胡作非为?去问问财政部吧,国家财政开支有多少属于“计划外”,多少属于“计划内”?据晓得“内幕”的人说,“计划外”开支占到三分之一强。1985年,中央派两千名中直机关人员(包括中直研究机构)组成“中央讲师团”,去地方学校“支教”一年。临行时总书记胡耀邦接见大家,询问有什么困难?大家要求发点出差补助。胡耀邦当场询问财政部长王丙乾,王部长没给总书记“面子”,当众回答说,今年的财政计划已经做完,没列入这笔开支计划,所以财政部没钱了。但每人每月5元补助还是要发的,全年每人发60元。财政部要求各单位从自己当年的财政拨款中自行解决。笔者当时就在现场,见证了那时中央政府的财政纪律。为什么要断言乡镇政府冗员和胡作非为属于“人民公社遗留下来的农村传统管理体制”问题?“人民公社”可没“养”很多拿工资的干部。郭凤莲当中央候补委员期间还属“农村户口”。提起这些往事,笔者恳求当前的知识分子,别把屎盆子全扣到人民公社体制的头上,包括破坏环境的责任。1970年,笔者生活在江西省至今还是最落后的峡江县山区农村,那里坚决制止砍伐毛竹、松树、杉树,违规者要被开大会批斗,游街。乡镇政府充斥冗员,基层干部胡作非为,农民大肆破坏环境,那主要是后人民公社体制的问题,今天,在巴西、阿根廷、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等民主国家都严重存在这类问题。

减少乡镇政府冗员的最简单方式莫过于中央政府自作聪明,下道行政命令,贫富地区一刀切,辖地面积大小也一刀切,限期按乡镇政府管理的人口数量裁减政府冗员。其最好的结果是:治标不治本,过几年,问题又回来了,与中央和省政府的数次裁员运动下场差不多。最坏的结果是:基层政权人人自危,工作没人做,中央的大政方针没人落实,处理乡镇政府冗员这个枝节问题反而引发基层政权瘫痪,农村发生大面积社会动荡。(http://www.yannan.cn)

减少乡镇政府冗员最粗暴愚昧的方法是干脆取消乡镇政府。为什么愚昧?因为政权延伸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乃是构成全世界所有“现代社会”的基本前提。我们知道,秦汉实行了郡县制,才有中国的大一统。我们知道,有了雍正血淋淋的“改土归流”,把土司的“自治”改成中央直辖的正式衙门,才有了今天的贵州“省”、云南“省”,才有了我国西南辽阔的领土和稳定的边陲。我们知道,没有共产党建立农村基层政权,就不可能动员亿万农民参加革命战争,参加现代化建设。我们知道,正因为有了基层政权,中央政府的一切政策才能落实到每个具体的农村公民。我们还知道,用我国的20亿亩耕地生产5亿吨粮食不需要5亿农业劳力、9亿农村人口;在现有的农业技术条件下,至多只需要2千万农业劳力,半亿农村人口。因此,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的“自由”取决于基层政权组织他们有秩序地迁离耕地,离开农村的宗法社会,加入工业市场,过城市生活,融入“市民”的法治环境。一言以蔽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就是农村基层政权。农村基层政权是先辈们经过两千多年浴血奋斗,由郡而县,由县而乡镇,由乡镇而村庄,一步步建起来的。最后这一步最难、最曲折,鲜血流成了河。

没有现代的农村基层政权,中国就会倒退到1900年。那一年,中国4亿5千万一盘散沙的农民被2万洋兵就给强暴了,男女老幼每人赔了人家1两白银。俄国在1867年以720万美元出售阿拉斯加,即便按照庚款算法,1美元折1.347两白银,4亿5千万两买46个阿拉斯加也都还有富裕。依条约这笔赔款被加上4%的利息到1940年付清,总共支付近10亿两。1950年,那浩劫仅过了50年,中国有了制度化的农村基层政权,还是4亿5千万人,却是组织起来了的4亿5千万人,他们齐心协力,保家卫国,一举就把美国打败在外国的战场上。今天,居然有人建议削弱甚至取消农村基层政权,把基层政权的财政收入掏空,让天然的宗法制度复辟,甚至不惜让黑社会控制我国农村。往好处讲,他们是被狭隘的小农心理蒙住了眼睛;往坏处说,如朱德骂李德的话,是“崽卖爷田不心疼”,是共和国的败家子。(http://www.yannan.cn)

加强基层政权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基层政权出了问题,解决的方法只能是改善基层政权,目的还是加强基层政权,不是削弱或者取消基层政权。

同时,专业学者们应当理解,现代农村基层政权是在宗法关系居主导地位的大环境里生存的,宗法社会里无法无天的事自古就有,从未断绝。文学家义愤填膺地拿城市法治的标尺来衡量农村社会;但对专业学者而言,重要的是:现代政权在我国农村已经有了正式的阵地,正在逐渐削弱宗法社会。现代基层政权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全部基础,是农村进步的希望,是绝对不能弃守的。

在遍地的悲歌声中,我们需要保持头脑清醒:乡镇政府及其官员不是农民的敌人。农民的敌人、或者说农村的基本矛盾,是人多地少以及市场风险导致的绝对和相对贫困化。组织人民与政府进行斗争,以基层政权为敌,那是“国家与社会”两分的西方传统,不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传统。中华的传统是乡绅中国,是国家与社会在基层水乳交融。可惜,今天国内外有些知识分子认定中国农村的问题就是农民与基层政权的矛盾,认定农民的主要敌人是基层政权,甚至是共产党政权。他们鼓吹农民自发组织起来与基层政府斗;宣扬“海选”,宣扬在中国农村建立类似“团结工会”那样的“独立农会”;为农村退伍军人串联“维权运动”唱赞歌;甚至荒唐到把农民共同富裕的成功典型说成是“庄主经济”;更有新闻记者以农民“个人权利”的名义挑动华西和南街村民把集体财产分光吃光。我们的一些知识分子是不是太习惯于“斗争哲学”了?难道是政府导致了“三农问题”,靠斗政府能解决“三农问题”?动辄考虑推翻政府,那是祸国殃民的认识,会把全中国都斗到地狱里去,断送我国的发展。(http://www.yannan.cn)

在遍地的悲歌声中,我们需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能只看到坏的方面,还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总体上说,我们的乡镇政府,村政权,一如全国其他各级政府,仍在履行着政府的基本职责,即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生产发展。所以,我国仍然继续着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维持着发展的良好势头。如果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农村“革命”的“条件”未必会“成熟”呢,改革家们还是耐心一些吧。

二.如何改善乡镇政府?

今天,正如我国的一些更高层级的政府,有些乡镇政府已经烂掉了。我国的党风、政风、意识形态和舆论导向,都长期存在严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并不取决于乡镇这个政府的最低层级。因此,农村基层政权的问题没有根本的解决方法,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要有耐心。

如何缓解乡镇政府的冗员及不干正事的问题?笔者已经提到过冗员和胡作非为问题是怎么来的;笔者还指出,专家们所热衷的解决方案代价高昂。(http://www.yannan.cn)

笔者在两个层次上提出替代方案,虽不能让改革家们“过瘾”,但实用。

第一,乡镇的上级政府该做什么?

在政治上是大有可为的。尽管中央和省的许多权力已经下放到基层,但我们仍有国法、政纪、党纪。上级政府应当监督乡镇党委和政府恢复党的纪律,恢复人事纪律,恢复财经纪律,严肃对待乡镇财政的审计工作,并执行《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以分权制衡来改善乡镇党委和政府,迫使乡镇党委政府在人事、财政事务上保持透明,制止其横征暴敛、胡作非为。这些措施可以逐渐缓解乡镇政府的冗员,减轻农民负担。

在经济上也颇有可为之处。笔者认为,“费改税”增加国家农业税,取消基层政府和政权的财务收入,其方向是错的。取消“三提五统”之后,乡镇政府和村政权财务空洞化,基层政权的稳固性受到严重影响。笔者建议,中央政府要么取消农业税,重新划定基层政权的财政来源,要么将征收的农业税全部返还给基层政权做财务收入,取之于农民,用之于农村管理和建设。同时,国家应当完全包下农村义务教育,由省政府和教育部把9年义务教育的责任承担起来,按学生人数发放教育经费,彻底取消基层政府的义务教育负担。(http://www.yannan.cn)

更宏观务虚的措施也是重要的。我们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我国四分之一个世纪里的意识形态和舆论导向,审视党建的失误,严肃党风、政风方面的纪律。如果不能约束乡镇以上的政府官吏,不能迫使他们以身作则,不能禁止他们去乡镇横征暴敛,胡作非为,乡镇政府的问题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不过,这关于“上梁”问题的讨论超出了本文的主题范围。

第二,乡镇政府该做什么?

聪明的办法的不是简单粗暴地硬堵,而是因势利导,把乡镇政府的冗员导向他们去做该做的事情。动不动就解雇人,甚至解雇政府官员,那不仅不代表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且表达的是专制、偏狭、不厚道。

市场经济催生了众多的新问题,需要基层政权组织农民去努力解决。上级政府的政策应当要求乡镇政府的注意力转向那些新问题,按照他们解决问题的考评成绩来进行升调奖惩。要做好那些事情,乡镇政府的发展方向不是民主化,而是行政化、公务员化、最终是法治化。(http://www.yannan.cn)

哪些事情是乡镇党委和政府该做的?大体可以分三方面工作:第一是农村的党务,第二是农村内部的政务,第三是本乡镇外流人员的政务。

1.努力恢复农村基层的党务。恢复农村社区的党建、妇女、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向韩国、日本、以色列学习,复兴农村社区的集体主义精神,为走共同致富道路的典型村庄撑腰打气,为那些大公无私,一心为集体的好干部鸣锣开道,为林县人民愚公移山,修红旗渠的光荣历史唱赞歌。

2.努力恢复农村内部的政务。医疗保障、环境卫生、道桥修建、饮水安全、环境保护、社会秩序、文化生活、房屋新村营造规划、农田水利设施维护、先进种籽和种植技术的推广、直至鳏寡孤独废疾者的基本生活保障,等等,这些都是市场经济兴起以来严重恶化了,而且还在恶化中的政务,需要乡镇政府挺身而出,把这些工作恢复起来,担负起组织农民的责任。这些公共事务,靠“个人自扫门前雪”的个体小农是办不到的。把农民们组织起来,办好这些事情,是乡镇政府公务员的正事。办这些事,就是乡镇政府人尽其用,就是在创造产值。(http://www.yannan.cn)

3.开拓扶助本乡外流人员的政务。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市场时代,农村小生产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用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来补贴农民——让城里人补贴农民,是杯水车薪,远不足以使9亿农村人脱离市场竞争的苦海。政府的任务是尽量减轻农民在转型期的苦难,带领他们安全地脱离耕地,脱离农村。在这方面,如果乡镇政府能发挥组织作用,我们的农民就能像林县农民,像华西、南街农民那样,抱成一团,扶老携幼,成建制地闯荡市场,去参与旧城的扩建,甚至成为新城市的主人,大幅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当一个乡镇有成千上万的“民工”涌向大城市的时候,他们在家乡的土地需要出让,他们的孩子要上学,他们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他们出门或返乡需要买汽车和火车票,他们需要在城市聚居、租房、办准住证、找工作、接受培训。在大城市里,他们往往是乡亲们在一起聚居,他们的聚居地需要组织清洁卫生、需要诊所、需要学校、需要秩序、需要抵抗当地的黑社会势力、需要集体与当地政府沟通。他们还需要抵抗城市资本家的压榨、得到他们应得的工资。出门打工的人们迫切地需要组织起来做这些事情,可他们自己无力组织集体行动。乡镇政府不应承担这些任务吗?在我们的乡亲们打工的城市,哪个市政府不希望维护城市的社会秩序,企盼那些打工者中间及其聚居地有基层政权的身影,有党支部?我们不能等着黑会社或者黑社会来“组织”自己的乡亲们。农村的党和政府与城市的党和政府是一家,代表的是工农联盟。什么叫“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这些事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当乡亲们需要基层政府的时候,乡镇政府的官员们就应当出现在那里,拿国家的工资,替乡亲们办事。

我们不可以简单粗暴地指责乡镇政府的“冗员”,说他们只知道找老百姓要钱,没干好事,轻蔑地让他们回家抱小孩。我们的政府应当引导基层政权的公务员们去做该做的事情。引导他们做了该做的事情,他们就不再是“冗员”,而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好干部。如果他们做上述事情,乡镇政府还是人满为患,光吃饭,不干活,不做好事吗?(http://www.yannan.cn)

当然会有人指责笔者“倒退”,“反动”,是变相鼓吹复辟毛泽东时代的“伪浪漫主义”。但笔者不这样看。相反,这是“为往圣继绝学”的事,是为那些今天还遍地存在的农村集体主义工业社区张目,是为八十、九十年代乡镇企业的辉煌唱颂歌,是通过复兴共产党组织农民的优秀传统来解决农民面临的新问题。在中国农村,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而言,这种二十年前的传统,比西方来的“普世价值”有用得多,实用得多。

三.海选的乡镇政府就有“合法性”?

选举不是农村的新鲜事。从延安到文革到改革,农村选举从没中断过,但也说不上普及,更说不上“程序严谨”,因为共产党的系统一直起主导作用。前些年,海选农村基层政权被吹得神乎其神。但是,民政部自上而下强力推行十几年了,连法律都有了,觉得猴子长得象人的美国观察员们也兴致勃勃地来了,十几万份鼓吹“海选”的研究报告也发表了,报上还说全国90%以上的村庄实行了海选,可结果呢?我们没看到海选缓解“三农问题”,农村状况反而严重恶化了,搞得老总理头疼,新总理睡不好觉。

村政权海选没折腾出个结果,现在又有人要折腾乡镇政府海选了。

我们在以往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反反复复地看到:选举,尤其是较高层次的选举,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实际的福利和进步。亚、非、拉美、俄国、东欧那么多例子摆在那里。我们中国没有跟“风”,却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有些人不看事实,也无意面对现实,一心一意地认定选举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根本手段,还搬出“世界潮流,逆之者亡”来吓唬向来就拥有世界独特政治文明的中国人。(http://www.yannan.cn)

当然,笔者说不服那些坚定不移的海选派。海选已经成为他们的宗教,他们自己的“普世”价值观,他们自己脑子里“合法性”的“法”。对那些学者而言,非海选出来的政权就缺少“合法性”。缺少合法性的政府,人民当然应当“依法”反抗。若选举不灵,不能让中国农民致富怎么办?好办,就说海选还不够“海”,不够“自由”,还受共产党操纵。如果选出了黑社会分子,出现了贿选怎么办?好办,就说是因为选举“程序”不严谨。实在没的说了,就赖我们农民“素质低”,不懂得通过行使自己的“神圣权力”去保护自己的“神圣权利”,需要他们去“启”而“蒙”之,需要进行更多的海选“锻”而“炼”之。

连李登辉都看出来了,海选能把中国大卸八块;美国人就更明白了。我无意触犯众怒,可事关国家前途,就不能不讲讲道理,说破这“皇帝的新衣”。(http://www.yannan.cn)

世界上选贤任能的方法有很多。从什么时候开始,按照“多数决”原则进行普选就成了选贤任能唯一的“法”,不海选的政府就“不合法”?最有诱惑力的断言是:只有海选才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权力。

海选并不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第一,人民做主与“责任政府”是个悖论。如果“由人民做主”办错了事,应当惩罚政府还是惩罚人民?谁有资格、有能力去惩罚本国全体人民?美国侵略越南,错在政府,人民不能为此负责。为了不让政府推卸责任,人民只能让政府做主。第二,在“代议制”时代,普选的任务不是要“人民做主”(决定政策),而是要人民选择“做人民之主”的人,也就是政府领导人。第三,人民是分成不同利益群体的,少数人也是人民。多数决程序下的当选者不代表少数人,就不能称为人民做主。而且,在人民分成两个以上利益团体的情况下,选举甚至无法保障多数决,只能保证相对多数决。既然相对多数决经常是绝对的少数决,就更不能称为人民做主。第四,普选与“人民作主”的权力基本不相干。如果一张选票代表一份做主的权力,那投给竞争失败者的一票代表什么?其实,单张选票不体现任何权力,选票的集合才体现权力。而且,选票的集合并不体现“做主”的权力,选票的集合仅体现“更换主人”的权力。即便是“更换主人”的权力,单张选票的“权力”也趋于零:空间上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甚至数十万分之一;时间上是你投一分钟票,别人做你好几年主。因此,“换主人”的权力不属于每张选票;换主人的权力属于能诱使大家去投票,而且能把选票集合起来,最终赢得相对多数票的能人。所以,知识分子说选票“神圣”,可老百姓不觉得手中的票“神圣”,反而觉得是在为做主的那个人锦上添花。在城里,您连您自己单位的主都做不了,遑论做国家的主!要老百姓相信自己手里的万分之一票“神圣”,就是“自己”在“做主”,需要把这话重复宣传一百万遍。重复宣传一百万遍,老百姓或许就信了,但也未必,尤其在不信神的中国。(http://www.yannan.cn)

更换“主人”这件事的确挺“神圣”。可是,谁说定期更换主人的办法只有“海选”一条?公司的“主人”不是海选出来的,学校的主人——教师——也不是海选出来的。即使在西方,法官和公务员系统也不是海选出来的,是考评出来的,是考试加评估。世界上选贤任能的办法多了去了,各地的土壤环境不同,办法也不同,怎么只有海选才“合法”?仔细想想,相对多数压倒相对少数的“强权政治”不一定“合法”,恐怕连是否“公平”都是可议论的。

笔者无意一概反对选举。在不同的土壤环境里,选举的功能大不相同。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选举是决策和选贤任能的方法。然而,说海选能解决中国农村的困境,不符合事实。(http://www.yannan.cn)

为什么很多农民非要“投票误工费”才去投票选举村主任?对一部分选民个人来说,那张选票“权”极小,“利”趋于无。没用的东西就不神圣,把没用的东西说成神圣就是“迷信”。城里的评论家们不屑参加居委会选举,因为选出来的“主任”不管给自己涨工资、分住房、提职称,升调奖惩。所以,选居委会主任的“权利”不“神圣”。同理,村官不能取消计划生育,不决定农产品价格,不能取消农业税和“三提五统”,也不决定农民在城里打工的机会和待遇(若让村官决定这些事,制造的麻烦就大了)。海选还不解决农村生老病死,卫生医疗、道路修建、饮水安全、环境保护、社会秩序、以及鳏寡孤独废疾者的基本生活供给。一句话,对一部分农村人而言,选谁都差不多,选票不“神圣”。

为什么很多农民非要“投票误工费”才去投票选举村主任?事情还远远不止于是否有用。在宗法关系居主导地位的中国农村,在李家村,我不幸姓了张;或者在张家庄,我不幸姓了李,我那张选票就更“没用”了。我的“权利”是给李家或者张家人“锦上添花”,做个“人民授权”的陪衬。然而,村庄里的“小姓”人家会问,“凭什么”花我的时间去给他当陪衬?

为什么很多农民非要“投票误工费”才去投票选举村主任?选票的集合才意味着权力,才有更换“主人(任)”的效果。在中国农村,谁有能力“聚集”我们每个农民个体的选票呢?好人有,坏人也有,一般贫苦农民没有。于是,“海选”为“好人”提供机会,却也为宗法势力、投机家、黑社会、以及新财主们提供了上好的机会。“海选”的鼓吹者们真的在意农民们的福利?“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吧?他们在意的是“海选”乡官、县官、省官、乃至总理的“权利”,即自由争夺政权的“个人权利”。就获得这种“权之利”的机会而言,知识分子们有指望,大款们有指望,农村的新富也有指望,就是普通的贫苦农民们没指望。

在法律的硬性规定,以及“投票误工费”的诱导下,农民们去投票了。在“多数决”这种“合法的强权政治”里,大款们花几十万买选票是当然的,而无奈的弱者卖掉选票,是他们所能得到的半合法的、可怜的福利。农民卖选票的原因就是这样简单、清楚。若让农民选乡官、县官、省官,卖掉选票的理由就多得多了。(http://www.yannan.cn)

在宗法关系和小农家庭占主导地位的乡村,多数决的选举可能导致宗法关系的“合法化”,“大姓”欺负“小姓”的“合法化”,甚至黑社会的“合法化”。正因为如此,自秦汉以来治理乡村中国的传统政府,从不提倡靠“多数决”来选贤任能。数千年的中国史,文献浩如烟海,无一处提出多数决,为什么?是我国的思想家对政治愚昧无知,还不如2500年前的古希腊人?逼着农民“海选”,跟在西方人后面东施效颦,想不出其他改善我国政府文明的办法了?

“发展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别显然不取决于是否有“海选”。在发展中国家,海选遍地都是,海选出的恶劣政府也遍地都是。在那里,海选引发贿选、暴力、社会分裂、以及国家崩溃的例子可不少了,最近的例子是格鲁吉亚。因为怕出乱子,“为民主”而侵略伊拉克的美国不允许伊拉克“海选”。在台湾的“海选”中,政客不去争论社会经济发展方案,而是为自己“作主”之“位子”的利益,把人民拉向战争的火坑。(http://www.yannan.cn)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海选能解决中国农民的贫困问题,或者能解决——而不是加剧——农民与政府的矛盾。竭力鼓吹小农“个人”的权力和权利,会伤害农村社区的团结,鼓励宗法关系和黑社会势力的复苏,激化政府(之统筹政策)与农民的矛盾。如果在南街村鼓吹彻底的海选,那个“中原工贸公司”会被立即消灭,那村里的一半汉人和一半回民就会被政客挑动起来彼此争斗。在这种情况下,南街的多数农民会走向贫困,也会有极少数人暴富,如果他们不被贫苦农民杀掉的话。对“海选”的痴迷者而言,这前景是不是忒“激动人心”,忒体现农民的个人权利和权力?——直到政府被迫派武装警察来镇压的时候。

组织农民是绝对必要的。但评估组织制度优劣的标准绝不可以是空洞抽象的“农民个人权利”。笔者主张的最低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农村社区的卫生医疗、道桥修建、农田基础设施维护、饮水安全、环境保护、社会秩序、以及鳏寡孤独废疾者的基本生活保障?笔者主张的最高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农民们大批地、迅速地、安全地离开耕地,离开农业?这两层标准不“神圣”,没有“普世价值观”那么华丽,但实用。

在市场机制下,个体的农民正面临灭顶之灾。但市场经济是我们民族的希望之路,不能因为小农的利益而改变。小农们只有在基层社区的基础上,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支部建在连上”,才能扶老携幼,齐心协力闯市场,杀出一条生存的光明道路。所以,我们不能削弱基层政权,更不能取消基层政权,而是要通过改善基层政权来加强基层政权。(http://www.yannan.cn)

在此,笔者螳臂挡车,呼吁居庙堂之高的知识分子和决策者们,慎行“乡镇政府改制”。

进入 潘维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乡镇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051.html
文章来源:燕南首发(http://www.yannan.cn)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