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齐介仑 上海报道
环球金融中心65层。从宽阔明亮的落地窗向外望去,整个陆家嘴的繁荣气派尽收眼底。高高低低的写字楼在这里如繁星般密布,大大小小的车辆飞快地穿行在纵横有序的街道上。东方明珠塔近在咫尺,在阳光的映衬下,投射出灰暗的不规则的光影。
毅然告别陈天桥、入主福建新华都集团一年有余的中国“打工皇帝”唐骏,盘踞在这片喧闹的都市丛林已经十数年,从2008年9月为老板陈发树选址租金高昂但彰显格调的环球金融中心作为上海总部至今,唐骏在这个800平方米的宽敞的空间里又已经生活了八九个月的时间。
颇为懂得工作与生活平衡之道的唐骏,每每从办公桌上抬起头来,从繁忙的工作中稍稍放松下来的时候,一边在办公室踱步,一边俯瞰眼前日新月异的浦东,总是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从中国到日本,从日本到美国,告别前后14年的海外求学经历后,1994年的唐骏成功进入微软并于七年后荣膺微软中国区总裁,至此,唐骏的名字便不间断地成为了媒体追逐的焦点。他的10年微软打拼历程、4年的“盛大网络”变奏曲,分别在资本市场上划出了华丽且生动的曲线,他自称“完美”。
从2008年4月正式接过福建民企老板陈发树伸过来的橄榄枝并高调出任该集团CEO迄今,唐骏经历了诸多的调整与努力,在短暂的蛰伏后,唐骏代表新华都陆续抛出力道动作,一方面为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热情鼓噪,另一方面为打造陈发树成为中国的“沃伦•巴菲特”而积极奔走。
可以看到的是,作为中国职业经理人优秀代表的唐骏,他的每一次工作变动,无不准确操控了舆论的步调并为下一步的腾挪做足了铺垫的功夫。
新华都购物广场的上市,紫金矿业的回归A股,青岛啤酒7%股份的收购,经由此系列动作,唐骏顺利将媒体的目光引至自己的新东家。接受南都周刊记者专访时,47岁的唐骏一脸的兴奋与谦和,他斩钉截铁地说,他要做的,正是为中国的职业经理人闯出一条路来,希望中国的企业家在不远的将来都能够真正认识到:职业经理人,确实是有用的。
与陈发树一见如故
2007年8月20日,正在浦东新区盛大总部忙于工作的唐骏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曾经的微软同事杨云霞打来的,杨云霞在电话中说,有个朋友想见见他。
这个名叫杨云霞的女同事,是唐骏任职微软中国区总裁时的下属,此前在微软美国工作过数年,后来回国并在唐骏麾下效力,但两人在工作期间的交流并不算多,而且并不涉及私人话题。当唐骏2004年高调离开微软后,杨云霞与唐骏的关系反倒走近了,两个家庭之间也经常沟通。后来,杨云霞也离开了微软。
作为定居上海的零售业供货商,仇非是杨云霞的男朋友,两人的感情很好,也经常参加彼此公司组织的活动,并共同拥有了很多朋友。
因为仇非是日本松下电器的销售代表,并负责将松下电器旗下产品放到新华都购物广场的具体销售事宜,仇非和陈发树一直保持着生意上的密切往来。凭借零售业起家的陈发树,因为工作关系,经常会出差上海,每次到上海来,陈发树总会联络并与这个上海的供货商喝茶或吃饭,两人成为了朋友。
2007年8月的一天,陈发树再度来到上海并与仇非小聚,饭局期间的陈发树对仇非漫不经心地提到,他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叫做唐骏的人,给人感觉还不错。
仇非早在此前多年通过女朋友的关系,对唐骏已了解甚深,当即说,这个人,我认识。陈发树闻听此言非常高兴地说,如果可能,能否帮忙引荐并认识一下这位唐先生,“有机会的话,一起出来吃个饭。”
随后,仇非通过杨云霞向唐骏表达了这个意思。
电话中,杨云霞说,唐大哥,我有个朋友,想找你吃个饭,可不可以?唐骏问,是个什么样朋友?杨云霞说,我跟这个人见过几面,感觉很好,要是时间方便的话,不妨随便聊聊,互相认识一下。唐骏说,这两天比较忙,后天也许才有时间。
杨云霞听后并无不快,她告诉唐骏,对方说了,可以等到您后天。唐骏楞了一下:咦,这个人怎么会这么好呢?
处理完一天的工作后,唐骏推掉了其他安排,决定就在当天晚上和这位热情的朋友见上一面。
8月20日晚,浦东新区富城路33号,上海香格里拉饭店。如约到场的唐骏在仇非、杨云霞的介绍下与陈发树一见如故,并一起用了晚餐。席间,双方言谈欢畅。陈发树慷慨地向唐骏谈起了他的创业史以及对新华都集团未来的战略构想。
唐骏静静地听着,没有发表太多观点,他也实在搞不清楚陈发树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具体含义。“其实也没打算去深想,那时候,我在盛大还做得好好的。”
第一次见面吃饭后,唐骏对陈发树的评价是:“这个人蛮真诚的”。
晚餐结束,意犹未尽,陈发树邀请唐骏到浦西喝茶,“毕竟时间还早”。唐骏不好推辞,爽快地答应了。
从香格里拉饭店出来,唐骏被约请同乘陈发树的车子一起去往浦西。一上车,陈发树就对唐骏感慨良多并坦言:过去的九年,他一直在物色公司总裁人选,但没有找到合适的,他兼任总裁一职至今,很累。
陈发树说,之前在电视上曾看到过你的故事,对你的做人处事非常欣赏,今天当面交流后发现,感觉确实是很踏实的——“唐先生,有没有没兴趣到我们公司来做总裁呢?”
饭桌上已认真听取了陈发树对于公司的详尽解读的唐骏,对于陈发树总裁一职的邀请,已有心理准备,未感十分唐突,他当即直率陈说:你的产业和公司发展方向,是很有吸引力的,这个总裁的职位,我可以去做。
如此干脆的回答让陈发树一时难以确信,言语中充满了怀疑:你的话是正式答应呢还是说只是考虑一下?唐骏说,我做人处事很简单,这就是正式答应,咱俩就可以这么定下来了。
当晚,陈发树与唐骏有了更多的交流,陈发树再度提及了他的新华都购物广场、他投资的紫金矿业和武夷山旅游,以及之后即将发生的系列兼并收购。陈发树直陈事务繁忙,自己的精力已捉襟见肘,迫切希望有人帮他把这个企业做大,他一直有着一个“大企业”的梦想。
唐骏说,好,我来帮你做,也许我们果真有这个机会把它做强、做大。
之后,陈发树向唐骏征求了具体的入职条件。“老实讲,只要对企业的未来有足够清晰和理想的判断,我不会对签约条件有过高要求,财富超过一定数字以后,金钱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从2007年8月20日到2008年4月1日这总计6个多月的时间里,在盛大网络的工作之余,唐骏与陈发树间或有过多次深入沟通,并结伴去了趟武夷山。新华都提供给南都周刊的材料显示,在此过程中,二人一起爬山,一起泛舟,互相之间增进了更多的了解。最后一次,陈发树盛邀唐骏到香港,双方在香港正式签约。
陈发树在签约之前对唐骏说,我们兄弟二人虽然靠的是信用,但总要有个合同,对你好,对我也好。“就这样,有了一个简单的签约,这个‘约’也是我起草的,很简单,就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合作。”
惜别陈天桥
2004年,随着陈永正强势出任微软大中华区总裁,加之微软内部制度设计上的诸多因素困扰多年,唐骏深感焦虑,在一番权衡后,唐骏果断从微软中国区总裁的位置上隆重“下海”,成为了盛大网络公司总裁。换回的,是陈天桥大度开出的260万股股票期权的入职大礼。
因“挑战微软霸权”而名噪一时的IT评论家方兴东与唐骏有过多次交道。方兴东认为,唐骏是一个将工作与生活分得很开的人,而他对微软的挑战并不针对唐骏个人。“唐骏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即便说不上中国第一,也起码是其中之一,在中国,唐骏有他的独特价值。”
在盛大网络上市未久的半年间,唐骏套现1000多万美金,此举曾引起过媒体的广泛关注。但时至2007年底,唐骏与公司创始人陈天桥只是签署了第一次的三年期合同,此后便没有续签,盛大新闻发言人诸葛辉向南都周刊记者证实了上述说法。
2007年11月的一天,陈天桥找到唐骏并有过一次深入对话。
一贯对员工直呼姓名却惟独对唐骏称呼“唐总”的陈天桥说,唐总,我们再签四年怎么样,或者再签十年可不可以?
此时的唐骏已经心有所属,通过与陈发树的数次沟通,他去意已决,内心已颇为安定,只是,这时,他还没有与新华都签订正式协议,于是不好将离职意愿直接告知陈天桥。
他回复陈天桥说:我们之间何必严格根据合约来走呢,有个信用就足够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希望自己能够认真地去想一想之后的职业规划,签约的事,先放一放再说吧。
睿智精明的陈天桥分明听出了唐骏的弦外之音。他对唐骏说,你为盛大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签约的话,合同不论是四年还是十年,只要你提出条件,我都会满足。
在IT王国微软做过,在民营企业盛大网络做过,唐骏对于下一步的人生履历曾试图以创业来添补,也曾接触到不少的基金公司,但后来作罢,对于跳槽的东家选择,唐骏亦曾被如GOOGLE等知名IT企业重金邀请,薪酬甚至高过盛大,但唐骏也未曾被打动。喜欢冒险与挑战的唐骏在内心深处希望去尝试不同的领域、去一个多元化的企业锻造一把,“能做成功最好,做不成功也是一个自己想要的经历”,但这样的机会一直没有碰到。
恰是在这样一个时空背景下,福建商人陈发树出现了,一个重大人生转折于是就这样轻易而利落地发生了。
从2007年11月一直到2008年4月,陈天桥再也没有提起过续约的事情。“陈天桥知道我的性格,一旦我做出决定,就一定是一个无可挽回的决定了,所以,他没有去挽回,其实如果真要挽回的话,反而让两个人都尴尬。”
与陈天桥的最终摊牌是在一场静默中发生的。唐骏对陈天桥说,我在盛大已经工作了四年,过去的四年,你有很多东西需要我打理和运作,对于过去的四年业绩,我问心无愧,但未来的四年,我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带来如此巨大的价值,于是自己觉得这样的工作缺乏挑战,希望换一换。
陈天桥怅然若失地望着窗外,以不置可否的态度,安静地表达了对唐骏离开的理解。
“我的离开,并非因为盛大或陈天桥与我在合作上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一点是需要首先明确的。”
一年做成三件事
与陈发树签约后的2008年4月1日,已经完成与盛大网络工作交接的唐骏正式进入新华都,开始了在上海和福建两地奔忙的生活,而这位掌控着七家子公司的内敛型民企老板,对唐骏的能力颇为赞赏也十分信任,给予了唐骏巨大的空间和权限。当然,似乎更为重要的是,陈发树向唐骏提供了优厚的物质回报。
对于坊间盛传的10亿转会费,唐骏对南都周刊记者说,这个说法也非空穴来风,但因为是“现金加股票”的形式,股市随时有涨落,于是具体数字可能并不十分精确。但到底陈发树给了他多少股份呢?唐骏呵呵一笑,耸耸肩,“现在还不方便透露。”
易凯资本首席执行官王冉在分析此中关系认为,陈发树提供的薪酬方案应该是以业绩激励为基础的,他并不相信果真会有这个10个亿的存在,另外,陈发树引入唐骏,绝非为了新华都整体上市这么一个简单目的,应该是一个综合规划,而唐骏说要打造陈发树为中国的巴菲特,很显然,唐骏更希望自己成为的是巴菲特的得力助手曼格那样的角色。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陈发树与唐骏是搭档和生意伙伴的关系,并非西方语境里严格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
在新华都的一年多,唐骏凝聚气力完成了三个主要动作,而这三个动作分别切中三个战略方向,一个是集团的发展,一个是产业的布局,再一个则是陈发树的个人定位,这三个层面的联合动作是三足鼎立的关系,成为了过去一段时间唐骏在新华都的工作重心。
“其实,只要能做好其中的任何一项,我就已经很满足了,但现在看来,这三项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
在集团的整体运营上,唐骏通过自己的声望和交游能力,从各个方面使得一向含蓄的新华都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特殊金融环境下,新华都集团旗下的两家公司——新华都购物广场和紫金矿业先后在三个月内成功上市,这是在业界并不多见的。按照唐骏的说法,在2008年,新华都取得的是“跨越式的提升、跳跃式的发展。”
自微软时代即担任唐骏助理的李欣与唐骏及唐骏的太太是非常好的朋友。李欣说,唐骏性格非常好,做助理七年间,从未见过唐骏发脾气,唐骏对他的太太说话也是轻生细语,对待员工或自己的孩子从未高声说过什么,即便对方做错了,也经常鼓励他,这一点让她十分感动。
为新华都未来发展而精心设计的产业延展方案也在过去的一年里编制完成并逐步付诸实施。早在此前许多年,陈发树一直希望将新华都打造成为一个多元化的集团公司,使之成为一个集投资、控股、参股为一体的企业。现在看来,新华都不但已经有了旅游,有了矿业,有了零售,在方案设计里,未来还将会有IT,有投资,有房地产,有系列子公司。
2008年5月8日,在唐骏的驱策下,新华都成功收购了一家金融信息服务商——港澳资讯,陈发树派出了唐骏担任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此举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将新华都的产业触角直接延伸到了IT领域。
除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发展规划,唐骏曾多次对媒体表示,他希望将陈发树打造成为中国的巴菲特。短短一年来,唐骏确实在朝着这个方向为陈发树精心包装策划着。
在新华都集团,陈发树具体做的,只是投资一项,对于实业上的具体操作,陈发树并不直接去管,而唐骏和陈发树对旗下七家子公司是充分授权的,七个总裁基本自行裁夺各自的运营策略。只是,每半年时间,子公司总裁会分别向陈发树及唐骏汇报工作情况。除此之外的更多时间里,两人的工作重点更多地集中在公司的架构设计和宏观把控方面。
陈发树最关心的是他的投资,于是,唐骏一直在幕后为之帮衬,不断地调研,不断地展开收购实践。“未来,大家还可能会听到一系列类似于青啤这样的收购,消息会慢慢出来,我们要把陈发树重新定位并打造他,来帮助他实现他的价值。”
与陈天桥招安唐骏的初衷类似,陈发树重金约请唐骏的目的其实也很明显,而唐骏进入新华都之后给自己设定的最大梦想与追求就是:在三五年之内将新华都雕琢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最优秀的民营企业之一。“我去盛大之前,盛大还默默无闻,但现在,如果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中挑选三五家出来,我相信,盛大一定是其中的一家。”
在唐骏看来,今天的新华都暂时还没有到达盛大的发展境界,但三五年以后再来问这个问题,他相信很多人会赞同这个观点。“以后,再谈及中国的十大民营企业,我希望,华为算一个,新华都也应该算一个。”
陈发树投资了数量众多的产业和公司,他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在唐骏看来是可圈可点的,比如他对投资对象始终保持长期持有的眼光,对投资目标也格外谨慎。但唐骏依旧觉得,要成为中国的巴菲特,陈发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他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对产业的精深了解。
“巴菲特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对所有的产业都非常熟悉,陈发树更多接触的是零售业,零售业是他的专长,但是碰到高科技,甚至其他新的领域,他有欠缺的地方,这也是我需要帮助他或者说共同学习的地方。”
对话唐骏
失手新浪成一大憾事
南都周刊:在你看来,比尔•盖茨、陈天桥、陈发树各有哪些重要特点?
唐骏:盖茨是我最敬佩的老板,我敬佩他的成功,敬佩他的眼光,敬佩他的为人,敬佩他的价值观、影响力、领导力,甚至敬佩他把所有的钱捐出来进行慈善事业。
陈天桥对商业的敏锐以及不服输的斗志,是非常优秀的,而盖茨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他希望自己永远是世界第一,所以总觉得有人在超过他,这是盖茨的一种模式,而陈天桥是“我不服输,我要跟你拼、跟你斗”的模式。
陈发树的闪光点在于他的谨慎,他的投资理念、战略眼光都很好,陈发树的投资不是冲动的投资,他非常看好长期,这在我看来是非常重要的。
南都周刊:回头看,在微软和盛大,有无遗憾?
唐骏:在微软,我没有太多遗憾,微软的这十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完美的十年。我觉得自己很辉煌。从一个工程师起步,最终做到了微软中国的总裁,应该也算是一个小小的传奇了,一般的微软员工是做不到的。我做到了,而且花了七年的时间,这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我是很满足的。
在盛大,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收购新浪计划的破产。这件事,其实是有机会做成功的,结果失败了。当时我想,盛大用户以青少年为主,而新浪恰恰是青少年往上的白领阶层,盛大如果扩大影响力,就需要把这两个群体都占下来,但重新建个网站又不现实,怎么办呢?只能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
通过研究,我发现新浪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中最有特色、最具长期影响力的一家,就像我现在研究青啤一样,当时我一直在研究新浪。只是说,进入新浪没有太多机会,只能等待。终于,在2005年农历大年三十的晚上,机会来了。当晚,我们在二级市场上大量购入新浪股票,一下子拥有它19.5%的股份,在所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一步,我们做得非常漂亮。这个动作,估计今后再也不会有人做到了。
但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们走了弯路,丢失了一些机遇。如果当时胆子稍微再大一点,直接去市场融资或者贷款十亿美金,可以通过现金的方式收购新浪剩余股票。我们的迟疑,导致新浪迅速出炉了一个毒丸计划,把我们的设想滞后了。到最后,我们不得不把先前买入的新浪股票再吐出去。虽然中间赚了一笔,但这笔钱与我宏大的计划相比,差得太远了。
老实说,如果当年盛大成功收购了新浪,或许,新华都我也不会来了。
外企不如民企更好沟通
南都周刊:与陈发树有无意见相左的时候?
唐骏:基本上没有。交流多了,分歧就不会太大。我们天天在一起交流,你的意见修正一下,我的意见修正一下,到最后,成型的方案已经看不出到底是谁的意见了,算是互补吧。我在盛大已经摸索到了一个和陈天桥相处的方式,那就是不断地交流,最后出来的意见是一个夹心的东西。
在我看来,一个企业,没有什么决定是非做不可的,都可以讨论。他反对,必然有他的顾虑,这个顾虑,如果我能帮他解除,那我就努力解除,解除不了,那就干脆不做,这是我行事的一个原则。
民企和外企不同,在外企,一定要强调自己的观点,而且要用自己的观点去说服别人,因为大家都是职业经理人,意见不太一样。在民企就不同,职业经理人和老板之间的矛盾相对较小,大家的目的是一样,都是为了把企业做得更好。在外企里面,职业经理人的第一目标是把自己做好,因为他还是要往上走的。
南都周刊:离开微软时,业界有很多猜测,比如内斗。真实情况如何?
唐骏:当时,黄存义是微软大中华区总裁,我和他之间是产生过很多矛盾的,其实我和他的矛盾,并不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完全是一个组织架构的矛盾。说得再直接一点,微软大中华区总裁与微软中国区总裁的矛盾,就像现在的市长和市委书记之间的矛盾。这样的矛盾是无可避免的。
在外企里面,很少有这样的组织架构,恰恰微软是这样一个架构:我是当市长的,黄存义这个书记在我的上面。他是不做事的,但他经常来干涉我这个市长,因为他没事情做嘛。
所以,我的前任,吴士宏也好,高群耀也好,都是因为这个原因离职的。我就任微软中国区总裁之后,不断给总部提要求。微软CEO鲍尔默并不认同我的这个说法。美国人的逻辑是,任何一个东西如果在理论上成立的话,一定不是架构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结果黄存义走了,陈永正来了,换汤不换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再加上陈永正更加强势,我的心就凉了,我觉得,已经没有意义了。为了避免和陈永正之间产生矛盾,我一走了之可能是最简单的方式。
选择惬意生活
南都周刊:你的工作与生活是如何平衡的?
唐骏:很多企业家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面,甚至与家人的沟通都没有了,更不要说待在一起了。我的工作确实比较繁忙,但我和家人的沟通,是很充足的。我和小孩待在一起的时间也很久。只要我在上海,我基本保障一周三天要在家里吃饭。如果有应酬达不到这个目标怎么办呢?我先回家吃顿饭,再去应酬。我宁可这样,也要一周和小孩至少在一起吃三顿饭。很多人觉得这不可能实现,但我做到了。其实,只要去做,是可以做得到的。
我把工作与生活分得比较开,因为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
南都周刊:你居住的酒店是买下来的?
唐骏:租下来的,这是酒店的一大套房子,250平米,面积是蛮大的。第一,我已经住惯了酒店,住了十一二年酒店的生活,你再让我搬出来,我有些不习惯了。酒店的设施很好,健身房、游泳池、咖啡厅、酒吧、餐厅,24小时的服务,24小时的恒温,这所有的这一切,如果住公寓是不可能有的。第二,作为投资来讲,我也不亏。这套房子,如果买下来,至少3000万。这3000万,我可以做其他的很多投资。
当然,选择这样的生活,主要还是因为我已经习惯了酒店,离不开酒店了。
南都周刊:你每天的作息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唐骏:每天早晨我七点半起来,然后我边那个的时候,边看看电视。洗吃看电视看看报纸。基本是一个小时,我八点半离开。八点四十就到公司了。到公司后,我的规定是,上午10点前,我一般不安排会议。我要处理一些邮件处理一些事情。
10点开始,一般是一到两个会。然后中午吃饭,看点新闻。一点半后,再有1个会。一点半到三点多中间会有几个会。晚上我会回家吃饭,吃饭完以后,一般还会有一道两档事情,我还是比较方便,因为我是住在宾馆里面的。所以我就安排我的客户也好,朋友也好,社会关系也好,就安排到我的楼上,我的楼上有咖啡厅有酒吧,我安排两拨人在里面,所以我吃饭完就上楼,就和他们交流。
这是一般比较正常的情况,中间可能会加上出去唱个歌啊,有时候会出去吹SAX,每两个星期我就有一个小时的SAX的课程。当然了,还会有出差的情况。晚上10点半左右,我就回家了。晚上六点半到八点,我是在家里的。八点钟上楼开会,开两个小时,10点半回家。然后和太太聊聊天,差不多11点钟11点半,我就洗洗睡了。
南都周刊:在你看来,中国的职业经理人群体与欧美成熟的职业经理人群体,还有多大差距?
唐骏:差距很大。我觉得中国的职业经理人还处在一个最初始的阶段,大环境并不是很好,大家也并不是很认同,中国的企业刚刚发展起来,公众对职业经理人的作用不是很了解,还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到现在,中国并没有多少职业经理人真正创造出了一系列的成绩使得大家相信职业经理人确实管用。
你去看,西方的企业,往往是刚刚做了两三年,就马上请职业经理人过来。中国的企业家是做到自己做不动了,再去找职业经理人,这是一个理念上的差距。中国需要更多的职业经理人,也需要更为宽松的土壤。现在的环境是,企业没信心,职业经理人也没有信心,我希望大家以我为例,都来尝试,其实,大家都可以做好。
(实习生唐笑天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 南都周刊
(本文为原稿,发表时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