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倒计时开始一阵子了,细细一算,从2001年12月29日申奥的举国欢腾到如今已经快六年了,倒计时显示奥运离我们只有400天。我们除了看看到在修路架桥以外,奥运文化的深度似乎在国人心中更加淡漠了。
有人曾问我,为什么奥运的会徽会做成一枚篆刻的形式?人们从中便是的是一个人在跑步?还是有更深的精神文化在其中?这个问题其实不好回答。
在自己的家门口开奥运,当然要尽可能体现当代中国形象气质,如何将中国文化巧妙地融入到奥运精神中,显示了东方文化的魅力,其中大有学问。当我们认同将中国书法篆刻意味融入奥运会会徽,表明了中国身份的集体自我确认。这方带有篆刻艺术趣味的设计,具有舞蹈的动态美和音乐的节奏美。它通过文字内容、章法结构以及刀锋运行造成的金石趣味来表现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具有丰富多彩的审美价值。
其实,日本1964年在东京举行第十八届夏季奥运会时,设计的徽章是五环在下面衬托的日本国旗,科委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了二战以后重新崛起的日本。不仅如此,而且大大显富,通过凸显东京这一引人注目的国际化现代化城市,而延伸到日本国家形象的重新世界化体认,对此日本政府和体育界对东京奥运会空前重视,不仅扩建城市改进交通网点,而且耗费近30亿美元巨款,不惜代价地大兴体育场馆和其他设施,开了奥运会主办者追求豪华大兴土木的先例。尝到甜头以后,日本准备第二次申奥,并打算抢在中国前面将篆刻作为其国家形象代表。很多人可能不清楚,中国已经足够现代化,使得老百姓差不多很少用图章,而是象西人一样签名了事。而整个日本国从上到下的信物仍然是图章。如果日本用了篆刻作为日本申奥的徽章,恐怕其影响不下于韩国将端午节申遗成功对我们的文化精神冲击力度了。
在这个大背景上来理解奥运设计的文化重量,就有新的体会了。可以说,从1894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诞生之前,在巴黎诞生了第一枚奥运纪念章。100多年来,奥运纪念章就成为传承奥林匹克精神和传达国家形象的双重任务。中国的奥运徽章设计中具有中国文字的多重含义:北京的“京”,文化之“文”,舞蹈之“舞”,比赛之“赛”(跑步),多样统一和而不同。这方篆刻紧紧抓住“汉字文化圈”的主旨,表现出东方文化中汉字文化的重要性。这方印文不仅具有古代的泥封效果及驳蚀而成的自然变化,在线条上又力求粗细变化,把笔法中的提按顿挫融入印章,使得线条产生一种涩动,既有刀味,又有笔意。
中国传统美学中关于“神”、“形”、“虚”、“实”的理论在篆法中形成具体的美学规范。篆刻把文字线条看作传神达情的对象,因而十分注重用笔使转的灵活与飞动。篆刻线条的生命意味讲究情、活、转、娇、丰。这种对篆刻艺术生命活力的倡导,表明了体育与艺术的生命意识表现,使古老传统与现代竞技在章法刀法美中的融合体现。
在现代性竞技活动中,以红色印章的方式传达中国文化精神,表明了一种传统的回响。篆刻讲究章法和刀法,通常强调宾主、呼应、虚实、疏密等形式美规律,印内文字排列的变化合度、和谐统一,界格的平衡均匀,自然生动,以及整个印面的气韵生动,中和浑穆。只有达到这种审美标准的印章方能臻达高格。 同样,刀法能雕刻出印章的笔墨效果,增添金石韵味。这方印文尽管还有些不如人意处,但其章法宽舒自然,在流畅中有生动的活力,在挺拔中有欢乐的氛围,在红色的印体上表征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
用中国古老的文化象征物篆刻来阐释中国精神的重新提升,其深意在于发现东方文化精神的中国声音。敢于在现代性竞技中,运用传统的篆刻艺术展示其精神,表明了中国人主动发出中国文化声音的意愿。“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痛苦的历史记忆,但又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语境。 当今世界,中国已经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代,这意味着各国之间在交换价值和经济制度上认同的逐渐整合为一体,表征为对以自由、平等为核心内容的民主价值的趋同,以及保障自由、平等、人权充分实现的民主制度的普遍化。参与全球化过程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已经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怎样选择时机和方式的问题。
“全球化”不是一个全球单一化的过程,而是一个逐渐地尊重差异性的过程。尽管差异性面临的处境很艰难,但是必须尊重它。这方奥运印章所传达的人文意蕴,绝非仅仅局限于体育的会徽上,而是通过会徽表征出的“中国性”,它涵盖了不断超越的追求和国际对差异的尊重,以及坚持跨越语言和文化差异的障碍的文化体验和记忆分享,都表明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对话的精神愿望。这才是中国举办奥运的真实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