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寒冰:中俄关系尚需平衡发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33 次 更新时间:2008-12-29 13:45

进入专题: 中俄关系  

孔寒冰 (进入专栏)  

比起各种争端不断的中美、中日、中欧关系来,中俄关系目前大概是最顺畅的。除了解决了东部边境最后一块领土争议,决定举行首次联合军事演习之外,最令世人瞩目的还是胡锦涛主席此次莫斯科之行与普京总统签署的联合声明。不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西方国家怎样说,如今的中俄两国关系的确处在近十几来最好的时期,有人甚至认为重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苏之间的“伟大友谊”。

确实,中俄友好、合作的“战略伙伴”大厦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但把这座大厦最终牢固地建造好,两国还有许多实实在在的基础工作要做。其中,平衡两国关系中的上层与下层、政治与经济、内容与形式、被动与主动尤为重要。

自打叶利钦时代起,中俄关系的“亮点”主要集中在领导人之间的频繁互访以及共同签署的一个又一个联合声明,充分表明了中俄领导人对相互关系的高度重视。但是,这种上层交往还需以两国下层民众广泛的认同和交往来支撑,可现在看来,后者与前者显然不相适应。不仅民间的正面交往力度不大,而且有些事件(如去年底发生的艾米拉利大市场查抄、今年发生的“3?12扣鞋事件”和伊尔库茨克中国工人遭殴打事件)更产生了很大影响民众情感的负面效应。

中俄政治关系的定位是非常之高的,如“战略伙伴”、“永远的好邻居”等等,几乎无可复加。毫无疑问,这种政治关系为其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不能代替其他方面的关系。比如,在经济关系方面,中俄双边贸易总额2004年勉强过200亿美元,而中美、中日、中欧之间的贸易总额都超过了1700亿美元,甚至中韩之间的贸易总额都近千亿美元。显而易见,中俄两国经济合作水平与它们的大国地位是不相称的,与它们的政治关系更不相称。

中俄关系的“最新进展”多半体现在大而虚的方面的“意向”或“共识”上,而在具体的、实质性的内容方面的进展总是不尽如人意。比如,俄罗斯拟修建的远东石油管道从“安大线”到“安纳线”,再到“泰纳线”,折腾了好多年,搞得中国人一会儿喜,一会儿忧,直到今天尘埃尚未落定。俄罗斯有自己的战略考虑无可非议,可形式与内容如此大的反差却示人以“吊中国人胃口”之嫌。

中俄关系还有很强的被动性,即两国关系受第三方面因素影响较大。面对着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扩大北约集团、强化美日军事同盟、鼓吹新干涉主义以及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等方面咄咄逼人的态势以及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中俄两国更是紧密地站在一起,因为上述这些既不利于俄罗斯的和平与安全,也不利于中国的和平与安全。这完全是必要的,但从长远角度说,中俄更应从相互需要角度积极地发展关系。

总的看来,中俄关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内容也需夯实。从这个角度说,胡锦涛主席这次访俄在很大程度就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把中俄关系实质性地推向前进。比如,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和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就是为了增进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改变贸易方式和结构,加大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就是,就是为了改变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发展不平衡。中俄关系若能一直朝这个方向走下去,那么,这次访问就成了中俄“新阶段合作”的起点。

进入 孔寒冰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俄关系  

本文责编:xingwei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374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