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藏密神圣礼仪一
宗教礼仪不仅是宗教行为的程式化和规范化,而且具有独特的功能。因为“宗教礼仪的形成和发展,无论对于宗教本身,还是对于宗教所依存的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由于宗教礼仪乃是宗教信念之外在形式上的象征性形式,这就增强了信仰者的宗教感情,加深了他们对宗教的兴趣,从而强化了对宗教的信仰。”(注:《宗教学通论》305页,吕大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从另一角度去观察,宗教礼仪可以使人接近神,也就是说宗教礼仪能搭成一条沟通由神到人或由人到神的道路。因此,宗教礼仪具有促进人转化为神或神化身为人的功能。这样以来,神人之间可以直接对话并作出应答。比如作祈祷时,单是来自人的方面的祈祷,不能叫作真正的祈祷,在祈祷中应该听到来自神的方面的回答,而且人要知晓神的意旨,从这个意义上说,宗教礼仪应该是一种接受神的启示和佛的慈悲的方式,是一种聆听的方式。正如“在原始社会中,宗教生活使人类的生活和行为围绕着神圣的信仰而规范化,终于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控制,原始宗教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巨大的社会组织力量,它把个体组织进一步稳定在以图腾制为标志的宗教集团中,共同反抗着苦难和死亡。”(注:《原始文化研究》790页,朱狄著,三联书店1988年版)。可见,宗教礼仪充当了人们特别是广大信徒自我控制的工具。
藏传佛教在重视显宗(理论学习)的同时,尤其强调密宗(实践修炼)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宗教实践必须遵循的宗教礼仪就被藏传佛教更加注重起来,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创造出符合自己宗教信念的一整套千姿百态的宗教礼仪。
由于藏传佛教具备全面系统的宗教礼仪,在举行每一宗教活动时都要按照具体规定的宗教礼仪进行。比如每年、每月,甚至每日都有不同的宗教礼仪,就拿寺院里长住的僧尼而言,他们除了参加宗教活动时需要严格按宗教礼仪行事外,还在吃、住、行,以及穿戴上也要符合宗教礼仪中所制定的规则和要求。因此,藏传佛教礼仪,从内容到形式,丰富多彩而极为庞杂,而藏密礼仪又是藏传佛教整个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也十分繁多,在有限的篇幅内不可完全,系统的叙述。下面只选择与修待密法极为密切的三种藏密礼仪作简单介绍,意为以一斑窥其全豹。
一、接受神力——威仪
藏密威仪是藏传佛教礼仪中较明显区别于其他佛教礼仪而独树一帜的一种宗教礼仪。而藏密威仪中又以灌顶威仪最具特色。因此。首先将灌顶威仪作具体介绍:
灌顶威仪在藏密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因为它包含着“授予神力”的神秘意义。从严格意义上讲,藏密信徒或修炼者在诵咒以至供养设坛等种种修行仪式上都有一定规范、不得任意妄为外,还必须经由传法师金刚上师给受法人举行“灌顶威仪”,传授密法,然后修炼者才能正式进入密教的修炼阶段。
所谓的灌顶威仪,简言之,就是用圣水浇灌受法人的头顶,这种以圣水浇灌头顶的作法与基督教的洗礼以及为君主加冕的印度教礼仪形式上极其相似。但藏密的灌顶威仪则具有特殊的功能,它能祛除修持者无始以来身心的无明烦恼之垢秽,引出本来具有的自性清净心,同时还给修持者授予真言、秘印、秘意(明)。修持者如获得这些密诀,就可大大缩短修行成道的期限,可以即身成佛。藏密修持者也有这样的感觉,经灌顶后一种神通力便进入他们的心中;而且永固地停留在那里。可见。灌顶的意义在于开发佛性,正如“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只是因为凡夫与佛的分别在于佛性的显露与否罢了。
根据佛教经典,在释迦牟尼取得最后身(佛身)前,已是十地菩萨,经灌顶后成佛,而以化身示现人世。这种示现,已是佛的示现。由此得知,释迦牟尼也是经过灌顶后才成为佛陀的。
另据大乘佛经,菩萨修行到达第九地时,十方诸佛为其灌顶,以手摩顶,视其“入诸佛界”,但并未形成一种现实的礼仪。佛教发展至密宗阶段,才把灌顶礼仪化。后来灌顶在藏密中得到发扬光大,藏密视灌顶为最庄严、最神圣的宗教礼仪。藏密还强调未受灌顶者,不得听闻受学密法,更不可擅自阅读密教经典,否则,即使依法修习也不可能有所成就,甚至还有“盗法”之罪,死后会堕入地狱。正如宗喀巴大师在《密宗道次第广论》中所讲:“欲成闻修大密之器,要得清净灌顶,是故灌顶即是成就根本,若无灌顶,纵能了达教义精进修习,终不能得殊胜悉地(成就),非但有不得大悉地之失,纵得诸小悉地师资亦惧堕那洛迦(地狱)。”由此可知,修炼藏密必须经过灌顶这一关。
按一般传统规则,为密法修持者举行灌顶仪式时,首先要请一位金刚上师或根本上师作为仪式主持人,修持者向这位金刚上师宣誓保证:立志修习密法,永不向外人泄露,否则,愿承受佛的惩罚。灌顶仪式必须在庄严的曼陀罗前举行,第一步,受灌顶的密法修持者采取沐浴等方式清洁身体,并依照密宗礼仪身着崭新的僧衣。其次,金刚上师用一个盛满圣水的宝瓶,向受灌顶者的头顶上洒少许圣水,之后,再用一个盛满青棵酒的噶巴拉(用人头盖骨作成的碗),让受灌顶者喝几口。至此灌顶仪式算基本完成。
灌顶仪式完成之后,金刚上师根据密宗修持者的性格、生理等特点,为他选择一尊本尊(神),还要传授如何修习本尊法,以及设立坛城或曼陀罗等密宗仪轨。然后,除了灌顶等特殊仪轨必须由金刚上师主持、指导外,密宗修持者可以自行修习密法。
自行修习密法时,修持者首先要清净坛城,即选择一处寂静的场所,设立坛城,安置佛像、经卷和佛塔(以小铜塔于佛像前供养,此塔如法装藏,不可供空塔),此三种供品代表佛、法、僧三宝,也是身、口、意三密的表义,三者缺一不可。坛城布置要求井然,每日必须清扫干净,这样,使人肃然起敬,乐于久坐静虑。为庄严坛城,则以白土或白米作卐形绘制在坛城正前方地面。在修持者的座位上铺厚垫,其座后背须高二寸许,如此,修持者炼功时气脉平安顺畅。其供品用具也有讲究,如所有供具以金、银、赤铜为最佳,大小可随意,但不能小或大到极限,就拿供圣水的碗来说,一般以能盛一二两为标准。供献圣水以七碗为一份,多至可达上千。所谓八供包括阏伽、濯足水、妙华、烧香、明灯、涂香、饮食、音乐,如果修持者没有条件或能力供养八供,可以圣水替代。七碗圣水,再以一枚海螺或铃替代,合为八供。圣水必须整洁,每日换一次净水,并念诵“唵、阿、吽”加持净水,成为甘露之后再倒入碗中,这就是所谓的圣水。碗中圣水既不能过满又不得过浅,分量必须适度。否则,过满感一切无厌足果,过浅感悭吝心增长及诸事不称心果。而且圣水碗要排正,不可偏斜,如圣水碗偏斜,感心不正果;圣水碗相距过疏,感不与大德相近果;过密感常与上师相近,觉察上师习气过失,不见上师功德果。圣水供完后,到晚间将碗中圣水倒入净水桶中,倒时自左至右、向内勿外,同时作观诸佛福德智慧、一切悉地皆摄入自己身内,如向外则感贫乏果。将倒入桶中的圣水可用于洗脸或手,或洒于干净的地方。
密宗修持者除了供献八供之外,还要加供朵麻(汉意为食子),它是用炒熟的面掺加三白(牛乳等)三甜(白糖、红糖和蜂蜜),并加少许六香(草药、花等),揉成三份食子,其食子形式,随各法不同或由上师传授定制。之后,食子正中一份供本尊,右边的供护法神,左边的供地神。同时准备一个净水壶,壶上插孔雀羽毛,凡加持供品食子时,一面念诵咒语,一面用孔雀羽毛浸净壶内之净水,向食子上面挥洒,消除食子上的邪魔。如按无上瑜伽密法,则须准备一个天灵盖,即人头盖骨制成的形状似碗的供具,还要准备铃和杵,以及一个小手鼓。从无上瑜伽的角度看,这些法器或供品是每一位修持密法的人必不可少的法器。由此可得,藏传密宗的礼仪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每一项、每一种礼仪都有各自不同的严格规定,修习者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从而说明了修持藏密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外,在举行灌顶威仪时,密宗修持者将从他的金刚上师那里接受一个新名,这是修持者用于修炼密宗中的法名。密宗修持者在完成近两年的加行修持之后,他不再是一位纯粹的弟子或信徒,而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密宗修持者。但是近两年的修习只是基础性的训练,如果修炼成为一名真正的金刚上师或根本上师,密宗修持者需要花费二十多年的艰辛修习过程,在这漫长的时间过程中尚须敬请金刚上师举行多次灌顶威仪,每次举行灌顶威仪之后,金刚上师对修持者还要“授记”,即金刚上师向修持者传授今后可允许研读的秘密经文。这一仪轨要在连续一个星期内每天持续近八小时,随着金刚上师的“授记”而开始的口传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而且这种口传也能够持续数年或更为长久。
作为一名密宗修持者在他的密法修炼过程中需要接受多次不同的灌顶,如瓶灌、密灌、智慧灌顶和名词灌顶。这是密宗修持者从初入密门到最高密法,即依照密宗次第步步提升时所要进行的不同级别的灌顶,因为不同级别或不同形式的灌顶具有不同的功能。比如,瓶灌是消除初入藏密者的那种坚固执着的凡夫心理,第一次开发修持者的佛性。瓶灌又包括五种灌顶,五种灌顶完成之后,可以进入“生起次第”的修习阶段。这也是修习无上瑜伽密的初期阶段。生起次第的主要修持方法是观想,观想佛身尤其是本尊形象。如果从藏密的角度讲,密宗修持者观想本尊(神)时,有粗、细两种生起次第,也就是说修持者最初粗观本尊的大致形象,然后细观本尊的每一标志。如此观想直至本尊形象像幻影一般出现在修持者的面前或梦境之中,这时修持者如同见到了真实的本尊(神),可与他直接对话,最后将自己的身、口、意修成和本尊的身、口、意完全一致,即合而为一。这是一种运用意念的观想法,在密宗中属于难度较大的修持,其观想的目的在于达到心空,获得神与人的合一无二。至此完成了无上瑜伽密的初级阶段的修持任务。
密灌是第二级灌顶,经过密灌之后,修持者能够掌握脉、气、明点的修习方法。密灌也是对修持者如来藏(佛性)的进一步开发,从此修持者可进入“圆满次第”的修习阶段。圆满次第是藏传密宗最后、最高的修习次第,其修习方法主要以脉、气、明点的修持而获得成就,即成就报身佛位。
智慧灌顶是第三级灌顶,这一灌顶的作用在于对前一级密灌的进一步发挥,也就是藏密“双身法”的修习。藏传密宗认为,以男性的脉表义“方便”,男性的气表义“智慧”;以女性的脉表义“智慧”,女性的气表义“方便”,倘若男女双方均经过第一、二级灌顶而获得成就者,在第三次智慧灌顶时,可发挥脉、气、明点的功能,由二性脉与脉的相触,气与气的相合,明点与明点的相融。这就是智慧与方便的双运,这样可收彼此互利之效果,迅速获得最高成就。
名同灌顶,是第四级灌顶,也是最后、最高的一级灌顶。在这一灌顶阶段,修持者距离藏密的极果,只有一尘之隔。因为处于这一阶段的修持者已经是肉身的圣者,而不是待悟的凡夫。其修习途径在藏传佛教宁玛派中称为“大圆满”、噶举派中称为“大手印”,而名词灌顶则是格鲁派命名的称谓。
简而言之,每级灌顶都为修持者带来福德,诸如清除疑难、传授法力、允许进入教义或修持的角色、允许修持者以特殊的方式祈求坛城中的神佛等,而且,举行过灌顶威仪的修持者都清楚地懂得每尊神佛那真实的身份。实际上,每一种特殊的灌顶威仪,其具体目的恰恰在于为密宗修持者清除烦恼和传授神通力。
二、心诚则灵——磕长头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礼仪中普及面最广的一种十分有益的“礼拜”。藏族信徒以磕拜长头(简称“磕长头”)所著称,在藏族地区,无论男女信徒每天都要在百忙中抽出一定时间作磕长头的礼拜。由于做这种礼拜会给人们带来身心安康,在社会上不但经久不衰,而且越来越盛行。藏密对这一礼拜也非常重视,并纳入自己的修持范围,如《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记载:“藏密瑜伽行者在修气脉明点时,还强调须打拳、行大礼拜(磕长头),以活动肢体,流通气血,打开脉结,散化明点。大礼拜时,观想三字总持咒在中脉内升降,有的礼拜者一拜就是几个小时,这种配合观想升降气、明点的全身运动,无疑有体操及气功动功强身之效。”
但需要提出的是,藏密中的大礼拜磕长头比普通的磕长头严格和复杂,详见本书第八章第三小题。
在修持藏密时所要进行的磕长头,实际上是一种大礼拜的形式。从严格意义上讲,磕长头这种大礼拜属入藏密如行道的范畴。藏密修持者要在自己的金刚上师和坛城中的佛像面前磕拜长头,一般情况下每次磕三次长头即可,但有时多达几百、几千甚至上万。磕长头在藏密修持中已成为所有仪轨的开始和结尾的组成部分,因此,英国人布洛菲尔德在他的《西藏佛教密宗》一书中指出:“伴随磕长头的祈愿语和现观成了一种真正的虔诚修持,无论大家在哪里完成这种修持都完全一样,祈愿语一般都是:‘我是某某人,以众生之名义和完全自愿地奉献我的身、语、意,我跪在上师和三皈依面前’。信徒在发这些愿的时候会现观或意见到与在皈依时召请的神相同的一大批神灵。出自他们那闪烁光芒的外形的光线陷入了十方为六道众生提供帮助和安慰,并进入信徒自己那已变成发光的水晶体的身体中去。在这样的背景下,三皈依是对闪闪发光的空之人格化、并寻求与之神秘地结合起来的媒介。随着大家的修持向前发展,现观变得越来越清楚和详细了。
“磕长头授予了相当数量的恩德。在体位方面,它恢复了每天在三昧现观中度过很长时间对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某些信徒终身一直坚持这种仪轨的原因。对于身强力壮的藏族人来说,每日磕四百个长头者并不罕见。毫无疑问,古代的那些创造了这些修待法的佛教徒头脑中就具有这种恢复体力的作用。然后就是这种行为的象征性谦卑,它为结束自我之幻作出贡献。因为谦卑是傲慢之后果,而傲慢又是自我的主要精神食粮。”
以上所说的磕长头属于藏密中的大礼拜,可谓正统的磕长头法。其要求比较严格,所礼拜的对象除佛教三宝外,还有更重要的金刚上师。因此,其行使者或信徒不多,只有那些数量有限的修持藏密功法的弟子。
但另外流行着一种简便易行的磕长头法,由于它没有时间、地点、对象等条件的限制,深受藏族广大信徒的青睐,并拥有众多的信徒。因此,这一磕长头法可叫作普通的磕长头法。
这种普通的磕长头法,其动作依旧与正统的磕长头法一致,行者站立后将双手合十并置于头顶,紧接将手印置于喉际,再置于心际,然后散印,俯身双手著地,向前平伸推出,即五体均着地,又再合掌于顶,后起身立正。如此循环,多多益善。作此礼拜时,可以默念或出声诵六字真言等圣咒或赞颂词。这种礼拜既有信仰的一面,又有健身的一面,做这种礼拜,可谓一举两得。正如上面指出的那样,这种大礼拜法是藏密气功的一种动功,它以礼拜的方式,反复性地做五体投地的全身运动,有强身健体的作用(注:可参见《藏密气功宝典》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由于普通的磕长头法没有个体的条条框框限制,随时随地人人可做。所以,在藏族地区,只要一留心,随处可看到人们在磕长头的各种情景。“进入拉萨市区,老远就看见寺庙的金顶光芒四射,旁边是金光闪闪的法轮。这些最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的建筑座落在市中心、闹市区或“风水好”的山坡上。走近寺庙便可听到喇嘛的诵经声;各寺门口和佛像前都有虔诚的信徒将整个身体贴在地面“磕长头”,有的三步一匍匐;有的在耳旁放上一堆石子,磕一个头拨过一个石子(以计数——编注)。……寺庙的石砌地面被香客们磨得镇光透亮。”这是一位首都记者在西藏拉萨市内所看到的藏族佛教信徒在磕长头的情形(注:详见《西藏万里行》一书)。
另外在《西藏万里行》中还有一段磕长头的细节:
拉萨市中心的大昭寺,香火最旺。上万盏酥油灯将佛殿映照成为一个神秘的世界,佛钟当当,香烟袅袅。寺内从清晨到晚上挤满了顶礼膜拜的香客。晚八点寺门关后,依然有许多人在门前磕头。一千多年来,寺门前的石板地被磕头者的双手磨出了一道道光滑的石槽。在环绕寺庙的八角街上,早晨、中午和傍晚,转经的信徒们集结成的人流,就像一个大法轮套着大昭寺旋转,很是壮观。转经者一边手摇经轮,一边口中念佛,首尾相接地绕行。
一天傍晚,我们看到八个来自昌都的喇嘛,光着上身,身背佛盒,在围绕大昭寺磕“长头”。“长头”也叫“等身头”,就是先双手合十,高举过头,双膝跪地,然后手擦地向前伸。全身都趴倒在地,甚至连前额也碰到地面,真所谓“五体投地”。就这样以身体量地皮,因此叫“等身头”。这八个喇嘛尤其虔诚,面向前进方向磕“等身头”后,改为垂直于前进方向磕“等身头”。人的身材横不过一尺有余,这样横着一尺一尺地量地皮,绕一圈大昭寺该花多少时间!
以上引言只是描述了千千万万藏族人磕长头的一个侧面,因为绝大多数藏族人喜欢在自己的住所磕长头,这样,一来时间上可以自由安排;二来比较安静,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磕长头的无限憧憬之中。比如,笔者小时候在家乡时邻居有一位体弱多病的老妇人,她每天晚上睡觉前必须在自家屋内,朝屋中央设立的佛龛磕一百个长头,这样每天不间断地长期坚持下来,后来她那病弱的身体逐渐康复起来,成为一名身体健康的幸运人。从此磕长头给我留下一个好印象,至今依然如故。目前,笔者由于工作需要。从北京进藏住在圣城拉萨,恰好对面邻居也有一位藏族老妇人,由于对面邻居住在一个四合院,笔者住二层楼房,有时笔者起床早一点就有机会看到邻居老妇人在自家院内磕长头,看来她习惯在早晨磕长头。这位老妇人不仅身体很健壮,而且每天面带慈祥的微笑。由此,我又联想到青海家乡的那位磕长头的老妇人,最近打听到她依然健在。
通过以上所举实例,可以反映几点情况:第一,磕长头是一项不分僧俗、男女老少,人人可行的藏传佛教的大礼拜;第二,大多数藏族信徒磕长头主要是出于宗教信仰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单纯的健身。当然也有一些人具兼而有之的想法,特别是那些体弱多病的藏族信徒,多采取磕长头的途径来祛病健身,病痊愈后,又都要归功于得到佛教三宝的保佑。目前,藏族信徒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体验到磕长头能够医治慢性胃病的奥秘。广大读者,如有兴趣,不一妨试一试。如果确实有极佳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磕长头除了宗教信仰上的深远意义外,它更是一种锻炼身心安康的运动,应推广于人民大众,受益于人民大众。这样,磕长头才能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有益的精神食粮。
另外,借此值得提及的是,藏传佛教提倡广大信徒开展“转经” 活动。“转经”,顾名思义,就是围绕一座寺院、一座佛塔、一座佛殿、一座神山等,从左向右转一圈或几圈,甚至上百上干圈。这就是大致意义上的转经,而且,藏传佛教对“转经”还赋予特殊的功能或含义,从而“转经”不仅简便宜行,人人能够做到,而且功德无量,深受广大信徒的喜爱。为此,转经在藏传佛教中成为普及面最广的一种特别礼仪。如果稍微一留心,就会发现藏传佛教的每座寺院都有特定的转经路,而且不少寺院还在转经路配备经轮(或经筒),广大信 徒一边走一边用手将不同规格的经轮转动一下,其功德又加倍增长,因为每个经轮内都装有一定数量的经咒。众所周知,藏传佛教对密宗真言咒语的功能极为重视,故经轮内的经咒大都以六字真言为其主要内容。广大信徒每转动一个经轮就等于念诵了数百遍经轮内的经咒,其功德就在于此。目前,在藏族地区规模最大、路程最远、人数最多的正规转经路就形成于西藏的圣城拉萨。这一转经路从大昭寺外围作为起点,最后又在大昭寺门前结束,将拉萨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下密院、尼姑庵等许多圣迹都纳入转经路之内。徒步转经一圈需要二三个小时,但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转经信徒,以早晚最多,每遇藏传佛教的大小宗教节日,转经人数更是猛增,其规模可谓空前,甚至发生许多路口被众多转经信徒堵塞的现象。
三、舍己为人——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藏传佛教的核心内容,也是藏传密宗极力提倡的主导思想,遂成为一门人人皆知的高深礼仪。菩提心,“菩提”意为“觉”,“心”则同时指思想与心之意思。因此,整个词在字面上可以理解为“觉心”。但解释仪轨名称的最佳方式则是“实现一种由佛陀的智慧和菩萨对众生的慈悲形成的心之状”。其中第一阶段在于培养大家所说的“四无量”或“四梵住”,这就是一慈二悲三喜四舍。
著名佛学家赵朴初先生在他的《佛教常识答问》一书中指出:“志愿自度度他、自觉觉他,叫做发大心,又叫做发菩提心。初发大心的人固然也可以称为菩萨,但没有得到实证以前仍然是在凡夫的地位。发了大心,依照戒定慧三学修习,实行六度四摄,经过无数的生死,最后才能成为佛果,其间有三贤十地五十二位等阶梯。文殊师利等是居于菩萨的极地的,是等觉位菩萨。大乘经典特别称道文殊师利大智、普贤的大行、观世音的大悲、地藏的大愿,所以这四大菩萨特别受到教徒的崇敬。我国五台山被认为是文殊师利的道场、峨嵋山是普贤的道场,普陀山是观世音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的道场,称为四大名山。由此可以看出四大菩萨在我国佛教徒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虽然发菩提心的最终果位是佛果,但更关键更困难的乃是获取菩萨位并修行菩萨行。因此未来的修持者在其修持中首先要发菩萨愿,保证极力全心全意地达到觉的同时,只要其他生灵还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中挣扎,自己就不能进入涅槃,仍要留在菩萨位,继续“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众生”。
可是菩萨迦不太容易获得,因为它要求对六道众生都具有无限的慈悲。修持者在发菩萨愿之前,应该下决心获得六度。首先是布施,在此背景下意味着信徒为实现其大愿而要完全放弃自我。其二为持戒,这不仅仅有其弃恶和不伤害他人的常义,而且还具有密教的特殊意义,即任何失败的思想都应该如同不道德一般而被抛弃,因为它会引起对修持者清净佛性的怀疑。其三为忍耐,它允许修持者忍受任何辱骂或任何挫折失败,而又不会因此而使其慈悲或其安全感受到减少。接着是精进,它可以同时克服障碍和麻木迟钝。其五是禅定,它会继续趋向圆满。最后是智慧。在清除了不净的废物(执著和厌恶)时,修持者应靠智慧度来清理其心以便向智慧的进入开放。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修持者便可跪拜在圣像或三宝之前,虔诚地发愿将其本世本生和所有的来世都用于解脱众生。
至于如何发菩提心,在一部藏传佛教宁玛派的经书里有一段论述:修持者首先想到其朋友和敌人,指出了如果善于行事的话,敌人是可以变成一种福源的;而朋友也可以变成进步的障碍,因为对他们的无限爱可能会引来未来的转世,修持者以联想到一两个人而开始,然后逐渐将其感想发展到包括世间一切众生,同时也培育一种对待他们的公正态度,从而使在亲密朋友和远方的熟人之间或在敌人和朋友之间的差别消失。这样一来就逐渐实现了公正。修持者接着观想世间的所有众生,以一种如同父母对待他们那些失去理智的孩子们般的充满温情的冲动,热切地追求他们个人的福利。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向往以所有办法利益众生的慈爱。其次,为了加强慈悲,修持者在观想某些残忍打击生灵的命运时,就如同一名作恶者的被处决前夕或一只落入屠夫那尚冒有其可悲种类之鲜血热气的手中的动物。修持者想到了这种不幸者,就如同一个母亲想到了其儿子一般,心中充满了一种如此强烈的爱和怜悯,以至于几乎是不可忍受的了,修持者便会自言自语地说:啊!如果他能摆脱这种暴行该多好啊!接着修持者逐渐将其心转向那些处于其它悲惨生活条件下的人,以及那些在痛苦的环境中清除其羯磨的人。这一部分禅定三昧修持将直接导致大家在现观中亲见苦厄众生界时所达到的三昧,它越来越发展,直到无限的空。出自三昧的心会实现指向一切众生,特别是现在正享受福乐的敌人。修持者不怀有嫉妒,为他们的欢乐感到高兴,热烈地希望这种欢乐能得到增长,并能持续一段时间。在将自己观想的幸运众生的数目扩大到无限时,以便重新进入三昧。
当修持者第二次出现三昧时,菩提心的真正发展便开始了。信徒在强烈地希望众生都获解脱以及最后自己也实现解脱而进行祈祷时,会看到由无数在前世中曾为其父母的生灵组成的世界众生,其中包括天神、阿修罗、人类、各种畜类和鸟类、爬虫类和昆虫类以及魔怪和地狱中的生灵,即六道轮回中的所有有情众生。
修持者的心中充满了深刻的慈悲,于是便思考:在这所有的众生中,没有一个过去曾是我的父母。我现今的双亲慈爱地将我抚养大,慷慨地给予我食物和衣着。只要他们与我的前世父母始终停留在生死轮回中时,为什么我自己重解脱呢?我应该将我的心固定于最高的觉中,这样也算赶得上一尊菩萨的神圣行为了。我将不遗余力地为此而努力,一直到达再没有一种生灵仍停留于生死轮回之中。
修持者于是便念诵了一段表达其向往的经文,作为完成加行修待所作出的贡献。其经文如下:
啊!
以类似月亮在水中那倒影的虚假反映的多种面目出现,
被禁锢于生死轮回之道中的众生在游荡。
为了使他们的心停留于其自然的空——光明之中,
我身上的菩提心自四无量中诞生。
当修持者念诵完这段经文之后,他便会看到坛城中的神出现于自己的面前,然后又融合于自己的身体中。一旦当菩提心如同一道闪光而于其识中出现,三昧便会第三次出现。
为了结束仪轨,修持者可以进行修持练习帮助其他人的方式,以及在对所有实物的内在空(法)进行修持禅定,并获得般若智慧的方式。这样一来,初学者便会迅速产生菩提心。
关于修持菩提心,《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中则作有记述:密乘认为四部密法的本尊法有相瑜伽,皆属修止,只可入“世间三昧”,成就治病、事业法、八中悉地及化身等世间法。即无上瑜伽的圆满次第。在证义光明之前亦属道前世间境界,俗谛所摄。下三部密法强调,须在有相瑜伽的定心中以智慧修观,尤其是观心而见心真实,入于无相瑜伽,方得出世间。无上部圆满次第也须在气入住融于中脉后所生心寂上观菩提心而见证义光明。
密乘瑜伽之宗旨在于止的定心中观空性而见证菩提心,这与显教止观其实同一义趣。密乘自称其法的殊胜于显教处,主要在于自观为本尊身而成就“报身”,为法身(菩提心)与报身双修、方便与智慧双运。
密乘不但强调止后修观,而且从一开始就观修空性及菩提心。下三部密法,尤其是行部法,以观修净菩提心为全部瑜伽的基础,不过其观法与显教之理论推察不同,是把众生本具菩提心具体化、形象化为一轮满月,取其圆明、清净、清凉之义为喻,作为观修对象。这种观法虽然主要运用形象思维进行观想,类似修止,实际上是以月轮相比喻菩提心,寓哲理于形相,可称特殊的修观。
格鲁派也特别强调在修气脉点所生空乐不二之定心上,以闻思慧思择,观修人法二无我义及菩提心。说明真实的无我正见及出世间智慧,必须经理性思维所得闻思慧之扶择而证得,方称无分别慧。
菩提心的这一观念正是形成佛教博大胸怀的基本因素。从藏传佛教的角度讲,只要修持者努力修持发菩提心,一定会大见成效。因为释迦牟尼也在付出无数次牺牲和经过一心一意的巨大努力之后,才获得了菩提心。于是他行的是菩萨的功德,始终不渝,这样他就逐渐积累了功德和智慧。最后终于成佛,也就是说释迦牟尼已从由眷恋尘世而产生的苦难中解脱了出来,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安宁之境,如此安宁之境源出于称为涅槃的最终的、不可言喻的安宁。
但为了获得这一不可言喻的菩提心应深刻认识到;“我必须实现至高无上、无所不知的佛陀境界,这样我也就可以将天下芸芸众生全都从生死轮回的苦海中拯救出来,让他们都进入最终的涅槃乐土”。这一激励性的认识会产生无穷力量使有情众生对佛教产生渴望之心,并纷纷将自身的精力全部奉献给既深刻又广泛的成道之上。
为实现菩提境界而进行这实践之根源也就意味着慈善、道德、耐心、毅力、修行和智慧。进一步讲,从慈善、道德和耐心这三种品质之中产生了整个的善德之行;从修行和智慧中产生了全部的崇高智慧;而毅力引导有情众生获取整个的善德之行和全部崇高智慧。要严格遵循藏传佛教的修道之规,关键就在层层实行双重配合,也就是想行和智慧的配合,方法与知识的配合,密宗与显宗的配合,相对与绝对的配合。同时,还必须认真注意佛陀全部教义内在的道德含义,即不要伤害其他生灵,而要培育慈爱之心。从菩提心的角度看,其最终目标在于对天下所有生灵无条件地表示怜悯。这样,世界人类在菩提心的激励下,一定会自然、自愿地尽力去创造一个和平、幸福、安详、进步、文明、智慧的人间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