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劲:总统大选与轻喜剧电影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818 次 更新时间:2008-11-05 00:02

进入专题: 美国大选  

张小劲  

10月23日下午,我和同事唐军登上了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UA898航班,计划从北京直飞华盛顿,再转机到纽约。在交运行李、签定座位时,我们“受命”坐在飞机中段的“紧急逃生舱门”所在位置。这样一来,座位前方的空间较之其他旅客的位置大了很多,可以自在地舒展双腿,因而我们就座之后便打算借“机”养精息锐,却不料在“临睡一撇”的观看中却发现联航10月航程伴行放映的电影大片之一,就是《关键投票》(SwingVote),由著名动作电影明星凯文科斯特纳主演,情节简单却有深意在焉,有政治宣传意图却未令人生厌。因观大选而赴美,却因赴美而观大选大片,这多少有些令人感到怪异。且观后一时难以入睡,遂有此文草成。

以美国总统大选为题材的电影在好莱坞并不少见。惟因近十年来选情复杂、选战激烈,而选举结果出人意料,当选者施政颇有争议,因而好莱坞不惜投入人力物力,拍摄多部涉及美国总统选举的影片。这些影片汇集在一起,竟有成为新的类型片之势。大体说来,这类影片又可以细分两个小类,一是纪实片类型,尽管与一般影片一样,有剧本也选演员,但这类影片的情节来自实际发生的情形和故事,其人物直接拷贝自真实世界中的政治人物,选取演员的标准则是其模仿原型的能力和效果。因此,这类影片可以说是“模拟片”。HBO电影频道投拍而于今年5月25日首映的新片《选票风波》(Recount,也可译为“重新计票”)和今年10月17日刚刚在全美上映的《布什》,都属此类。

特别是其中的《选票风波》一片,全面回顾了2000年那次美国历史上最富争议的总统大选。当时,竞争双方小布什与戈尔在全国展开竞争,选票难分高下,实际上,戈尔在全国选民票中占据领先地位,而布什却在选举人票中获得微弱多数。在民主党的质疑下,佛罗里达州不得不展开重新计票的工作;但五周之后,佛罗里达州最高法院做出裁决,宣判小布什获胜时。这又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和政治风波。这部电影就从选举日当天发生的事说起,逐步展开直到最后戈尔认输和小布什上台。在这部影片中,既有谋划于密室、争斗在公共场合的上层政治人物,又有不少具有代表性的小人物“男人、女人、丈夫、妻子……所有那些不由自主卷入那场事件的人”。影片的叙述框架既涉及上层内幕,又着眼于普通民众的一般心态,希望能够由此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地刻画重新计票事件的复杂情形。当然,举凡在当年的事件中扮演过重大角色的人物,这回也都在影片中占据了显赫的地位,例如时任佛罗里达州州务卿凯瑟琳•哈里斯,以及美国前国务卿沃伦•克里斯托弗等等。尽管这些被模仿者大多否认其自身的“可表演性”,几乎众口一致地批评此类影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一般民众却对这类影片趋之若鹜,大有一睹内幕真情的快感。无论如何,这类影片有历史记录之意,有立此存照之效。

二是自由编撰的故事片。这类影片以情节曲折见长,但会意者可以轻易发现其间的故事脉络、人物性格乃至角色面容皆有所本。因而可以说是“影射片”。但因其自由编撰,故演职人员的创造空间更大,内容亦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年度人物》、《关键投票》、《摇摆狗》和《乌龙元首》便是近年来赢得好评如潮亦获得骂声一片的典型影响。

《年度人物》(TheManofYear)讲的是一位脱口秀主持人汤姆o多比斯如何因缘际会几乎当上美国总统的故事。多比斯原本是一个脑袋精灵古怪、说话尖酸刻薄的人物。作为脱口秀的主持人,他的职业追求,他的快乐人生以及他的聪明才智,都用来对那些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的政客进行攻击、讽刺和批评;更确切地说,他个人的成功是建立在那些遭到他指责的政客们的痛苦之上的。他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欢笑,观众也为他的幽默和才智所折服,以致在某一次脱口秀的节目中,一个观众在大笑之余向他提出,你为什么不去竞选总统呢?多比斯也突然产生了新的想法:与其在这里嘲笑那些竞选者,不如干脆就去竞选美国总统;与其听着总统候选人的老生常谈,不如干脆用脱口秀的方式开始新的竞选。在同事和朋友以及大批观众的支持下,多比斯真地被推上了竞选总统的舞台上。特别是在候选人的辩论会上,多比斯大出风头,不仅是因为他头脑灵动、伶牙利齿,而且是因为他说出了那些对当选者已经绝望、对现在的候选人仍然失望的选民的意愿和意见。选民中的名声日隆,加之以刚刚启动电子选票机出现系统误差,多比斯在选举日那天竟然获得压倒性胜利而当上了总统。就在重兵保护奔赴就职演讲会场的途中,深知内情的一位新闻记者终于将电子投票机出错的消息告诉了多比斯。面临着艰难的形势,多比斯选择讲出真话,不去就任美国总统。

著名笑星罗宾o威廉姆斯将这位脱口秀主持人演绎得活灵活现,惹人喜爱。而整部影片令人印象最为深刻之处在于其中那些多比斯讲出的几乎是警句式的说辞,例如:“政治家就像尿布,勤换才好!”,“电视竞选广告就是狗屁,腐败华盛顿的又一笔软性支出。”同时,影片所设计的电子投票机的情节更是令人心生惕厉,那些高科技的东东真能代替书面手写选票?真的不会被某个科技怪人用来操控整个选举。最后,影片其实还在提示人们,现在的选举简单如同搞笑,真的能够选出真正优秀而愿为选民服务的政治家吗?

《关键投票》(SwingVote)则以一个名叫恩斯特•“巴德”•约翰逊的失业者与其女儿莫林为主角,讲述了一个有关大选投票的故事。影片的开头,正在上小学的莫林在公民课上发表演讲,她对参加总统大选投票尤其重视,以为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开始,“若想避免,就必须打破循环。”同时还讲不去投票也许就是一切麻烦的开始。因为从无知、到冷漠,接下来就会是奴役。但他的父亲,却因失业而酗酒,对投票毫无兴趣。投票日那天,他又是一场大醉,睡倒在地,根本无法履行投票行为。莫林却赶在投票站关闭之前偷偷代父投票。插入选票后却突遭停电,选票无法完成选项。这原本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却因为这年的选战激烈,谋求连任的共和党现任总统与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赢得了同等的选举人票,在新墨西哥州也打成平手。这时才发现,泰克斯柯镇的巴德因那张未完成的选票而必须在10日后补投一次选票。这一票在“多数获胜”且“赢者通吃”的规则下将成为“关键投票”,将成为确定总统人选的关键一票。消息走漏之后,全国新闻媒体蜂拥而至,各种政治团体和NGO齐聚巴德的门前,共和党的现任总统和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也专程起来拉关系、套近乎。

在这种情况下,巴德的一句评论或一个说法都成为总统候选人的政策和关注点。结果弄出了不少笑话。而巴德也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于是,他要求再举行一次候选人辩论会,由他自己担任提问者而向两位总统候选人提问。电影在这里嘎然而止,却又给人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近些年来的美国总统大选多次出现普选票与选举人团票不一致的情形,而最后的结果又往往取决于微小的选票差距。这不仅难符民主制度的原旨,且会伤害大多数选民的感情和情绪。然而,影片的整个故事却又暴露了另一个问题,即所谓同样的选票也许会有不会的“票力”即选票的效力。一般来说,票力越大则票力拥有者更愿意参与选举,否则,选民就会走向冷漠。当然,影片中的说教不在少数,但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其可接受度有极大的改善。尤其是通过莫林的演讲方式,介绍了不少公民知识,但并不令人生厌。

相对于上两部影片而论,其他一些影片则未能直接联系上近年来所发生的总统大选新形势。例如,1997年上映的《摇摆狗》(WagtheDog)讲述了一个以国际危机解决国内危机的故事:正当美国总统选举临近,谋求连任的现任总统却卷入了一起性丑闻之中,这使谋求连任的计划受到巨大的威胁。总统特别顾问、专职撰稿人被紧急召进白宫,与总统助理及其他白宫宫员一起商讨对策。经典的对策终于出台:制造一场世界性的危机,用以转移公众对性骚扰事件的注意力。白宫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总统顾问飞赴洛杉矶,找到大名鼎鼎的好莱坞制片人斯坦利莫斯,期望能得到他的帮助。后者马上决定虚构一场战争。他召来一批得力属下,借助来自白宫的大笔资金,利用先进的数字摄影技术制作了一盘名为“饱受战争蹂躏的阿尔巴尼亚”的录影带。录影带在新闻频道播放后,“阿尔巴尼亚危机”果然让大众信以为真。各大媒体开始不停地炒作“阿尔巴尼亚危机”,年轻的中央情报局调查员扬却对此提出了质疑。几经周折,他终于查出阿尔巴尼亚并未发生战争,也没有所谓的“恐怖分子”。于是,中情局出面阻止了布里恩和艾姆斯的行动,并在电视节目中公开宣布“阿尔巴尼亚战争”已经结束。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白宫又编造出另一场闹剧,宣称一名叫施马恩的美国士兵被滞留在阿尔巴尼亚。这个施马恩很快被新闻界吹捧成传奇英雄。为了让施马恩再度吸引公众的关注,布里恩和莫斯决定演出一场“英雄回国”,白宫为此挑选了一名犯人来扮演施马恩。载着“英雄”的飞机在飞往华盛顿途中却不幸失事,罪也随之身亡。白宫干脆顺水推舟又导演了一幕隆重的葬礼。几次异乎寻常的“创作”终于使总统连任的计划得以成功。而中间的血腥和死亡却令人胆寒不已。

2003年推出的《乌龙元首》(HeadofState)则意在揭露人性的卑劣和可怜。这部影片讲述了名叫梅斯的政治暴发户的故事。一位长年混迹华盛顿却前途渺茫的小议员,由于各种原因,亲人和未婚妻先后弃他而去。正当他自怜自叹之际,恰好总统大选临近,而代表民主党参选的候选人却突然遇刺身亡。情急之下,梅斯被推上了前台,委以竞选下届美国总统的重任。小议员一夜之间成了总统候选人,简直象一步登天。于是梅斯的哥哥和未婚妻重新回到了梅斯的身边,所有的人都对他堆满笑脸,台前、幕后,形形色色的人怀揣着各自的目的上演了一出大选闹剧……

拉拉杂杂列举了上述这些有关总统选举的影片,足可以说明,好莱坞实际上已经深深地送入了美国总统选举的过程。好莱坞所产生的“总统选举”类型影片,以其政治轻喜剧的方式,既调侃着美国政治中的缺陷和不足乃至失败,批判着总统大选中的弊端和丑陋甚至罪恶,因而表现了左倾的政治取向。但同时,所有这些影片又都会保留光明的“尾巴”即结局,或是光明的元素如某位理想者、揭弊者和改革者,因而表现了好莱坞对于美国社会主流意识和主体价值的认同和肯定,对于整体制度的赞扬和自豪。然而,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通过观影片而了解美国总统大选,无疑是一条可以肯定的方法。

    进入专题: 美国大选  

本文责编:zhangch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比较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197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