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后是否继续实行单双号限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对于争论的双方来讲,都有自己的道理。这样的问题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当然也就很难据此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
不过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继续实行单双号限行的代价问题,我这里不是指便捷的交通、清新的空气,主要是指财政问题。
现在的单双号限行既适用于私家车,又适用于公务车,不适用于公交车和出租车。就公车来说,它的拥有量是一个相对的定量,因为有那么多的公务需要处理。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么一个数量的公务车是否合理,而是假定这些公务车对于用车单位来说,在主观上他们认为是合理的、必要的。比如说一个单位需要30台车。
为了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实行单双号限行,这样短暂的限制,对于公务车用户和私车用户都是可以忍受的。但是如果把这项政策长期化、固定化,那么必然会出现公车购买财政支出翻番的问题。因为一家单位如果现在的公务车拥有量是30台,而且这30台车正好满足其公务要求,那么如果正式长期实行单双号限行后,这个单位的公务车拥有量必定会增加到60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他们原来只需要30台车就可以满足的的实际用车需求。
那么北京现有的公务车一共有多少呢?据说北京的机动车总量已经超过300万辆,我们假设公务车只有100万辆,那么实行单双号限行必定会导致公务车翻番至200万辆。如果以每辆车20万人民币计算,那么国家财政和北京市财政至少就要多支出2000亿元人民币。这还没有算扩建车库、每年买保险等养车成本。
这2000亿谁出?财政出。财政的钱哪里来?税收。税收的钱哪里来?老百姓。
换句话说,如果你选择单双号限行,那么意味着老百姓多出2000亿。在蓝天白云、不堵的公交车和2000亿之间你选择谁呢?这是一个公共选择问题,是一个你的偏好问题。
更要命的问题是,美好的愿望或许会落空。单双号限行就一定能够像奥运会期间那样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吗?
首先,在目前政府部门的支出没有受到老百姓有力的民主制约之前,公务车的拥有量肯定是会翻番的。公务车的数量一台都不会少。
其次,对于私家车主而言,他们会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呢?有的人可能会拼车,有的人可能会转乘地铁和公交车,有的人可能会打车,有的家庭可能会再买一辆车。基本上就这几种选择吧?
拼车是个好主意,可是有多少人有那么好的运气正好在一条道旁边的大厦里上班呢?乘坐地铁和公交车在奥运期间是很舒适的,奥运之后会怎么样呢,想想奥运之前怎么样就可以明白了。很多人买车就是因为不堪其拥挤才不得不买的,估计私家车主没有多少会转乘地铁和公交车。打车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对于打车的需求多了,出租车相应的增加了。如果不计算拼车和转乘公交地铁的,可以说减少了多少私家车的上路量,就增加了多少出租车的上路量。出租车数量相应会猛增,出租车公司要高兴死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车价的不断走低,许多的家庭会选择购买第二辆车来应对单双号限行。因为现在五六万、七八万的车太多了,再购买一辆汽车也不是什么太大的负担。
这样算下来,路上行驶的汽车数量能够减少10-20%就算很不错了。减少这么点数量,北京的天就蓝了?汽车行驶就畅通了?何况至少要多花2000亿。
汽车厂家中彩票了!最大的赢家会是哪些呢?第一是生产公务车为主的汽车厂家,比如一汽奥迪、上汽大众等;第二是生产小型车和紧凑型车的厂家,其产品适合家用和出租车公司使用,比如长安汽车、东风雪铁龙、一汽大众、北汽现代等;第三是出租车公司,规模必然相应扩大;第四是税务部门和交通部门,可以多收汽车购置税、养路费之类的。
老百姓会得到什么实惠?可能会有,但只有那么一点点。打个比方,就像从地上滚到芦席上,高了那么一篾片,而且还要花2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