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及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492 次 更新时间:2008-07-11 13:07

进入专题: 时殷弘   政治  

时殷弘 (进入专栏)  

时间:9月24日 地点:光华楼118

主讲人:时殷弘(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学术专长:美国历史、中美关系)

一、事件发生后美国的政策目标的动因

就现在形势来讲,如果要合理地估计911事件对美国世界态势、战略目标、战争的选择有什么影响,我们就必须要对随着这次恐怖事件而来的美利坚民族的情绪、心态,以及美国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在这个世界上的处境有大体的了解。

这次恐怖事件从行为方式上讲有3个特点:

1、突如其来性。这次恐怖主义袭击是所有人(包括那些几乎天天讨论恐怖主义威胁的美国政府官员们)都没有预料到的。

2、空前惨烈的杀伤作用。到昨天为止美国报道已经有6800多人失踪。

3、是对所有道德伦理的决然践踏。

这次恐怖事件对美国公众产生的心理影响是什么呢?可以说美国公众遭受了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异常深刻的心理冲击以及由于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使他们很少感觉到的虚弱感。美国在过去很少有虚弱感。此外,美国有世界首屈一指的经济、军事、技术实力,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这些给美国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安全感也被动摇了。我们所能看到、设想到的他们的真正的虚弱感和不安全感要少得多。美国人在国内的感受会非常深。而且有可能造成有些的人神经质。考虑到这次恐怖主义事件的大规模的杀伤性质,再加上美国人在海湾战争后自满自得的心态,我们可以说,即使是60年前的珍珠港事件也没有给美国人造成那么大的心理负担。珍珠港只是美国的军事力量遭到袭击,没有伤及平民;而且当时美国也知道自己的实际可动员的军事力量在世界上并不在前列。而现在的美国,军事上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但是还是遭到了攻击。我们只要体会到这么一个词的含义,我们就可以完全明白现在美国人的心态。这就是:战争行动。美国人认为他们现在处在战争当中。因此我们可以说,当前在美国,无论是对公众还是政界、对外政治思想界,最带普遍性的情绪和心态就是急剧加剧的不安全感。美国之所以要一做好军事准备就发动军事打击的原因,除了能在长远上保证美国安全之外,还在于,对美国来讲,尽快摧毁恐怖主义组织对美国进行较大规模袭击的能力是当务之急。这种不安全感对于当今美国世界态势、对外政策的趋向是最有影响力的因素。美国的《纽约时报》刊登了一位美国政论家的文章,它带有相当的代表性。文中认为这次反恐怖战争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由于911的大规模的恐怖主义行动,再加上美国人认为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仇视美国的权势、美国体系,乐意看到美国遭殃、美国衰败的人。美国群众因此很容易产生过头的思想意识。实际上美国也确实有危险,他们不是已经死了6800多个人了吗?所以美国的民众现在受困的心理十分严重。美国人民现在已经觉得,在世界上,除了萨达姆这类公开反对美国的人以外,到处都潜藏着对美国的威胁。而且这些威胁中有很多是难以明查,难以预防的,所以对美国人普通人来说是致命的。但是这个恐怖事件发生后,美国得到了异常广泛的国际世界的支持,这从某种程度上有助于缓解美国民众的紧张心理,但是这个缓解的能力是相当有限的。美国今年来有这么一个现象,就是大量地拍摄灾难电影,而且许多美国人也很喜欢看。实际上,我们从美国的这个现象就可以感觉到美国人心中的不安全感。另外,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体系自从98年提出来以后,一直在美国老百姓中得到广泛的支持。原因是,他们都觉得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就有可能会遭到无赖国家或恐怖主义者的核生化导弹的攻击。而战区导弹防御体系是为了防范20或30年以后中国的威胁,但这只是美国精英们的想法,而不是美国老百姓的想法。此外,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威胁论在美国也很有市场。所有的这些都和美国人表面上的或是潜在的不安全感有关。而且这次恐怖主义事件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强烈。所以很正常地,美国人民会因为这种过分的恐惧造成以下倾向:过分疑虑,过分恐惧,以及由此而来的对世界的简单化的想法。

二、美国在此事件后的世界态势和战略趋向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对自己利益的估计,对外关系的目标的轻重缓急次序改变了。原来仅仅是口头上说要做的事情现在已经真正排到主要的位置上了。从11日后来自美国的所有信息都表明,美国人现在除了悲伤、惊恐、下决心要复仇以外,他们还要做6个范畴内的事来加强突然发现并不安全的自身的安全。

1、美国公众支持政府使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的力度和宽广得多的手段和范围来打击恐怖主义。此外,美国公众愿意承担越南战争以来所没有承担过的自身的资源的代价来支持政府的行为。他们要以此对他们认定的恐怖主义进行猛烈的打击。而且很明显,打击塔利班仅仅是第一步。美国的国防部长已经表示,美国已经在全世界部署军队,只要美国总统下令,美军就可以随时打击世界上任何一个恐怖主义地点。

2、美国行将打击阿富汗以及其他恐怖主义国家和地区。我们可以下结论,美国对于恐怖主义是一定要打到底的。美国战争目标并不是要消灭所有的恐怖主义分子,而是要粉碎目前已经被认定是主要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组织对美国发动较大规模袭击的能力。美国已经估计到对阿富汗以及其他这些恐怖主义组织进行打击将遇到的困难,包括军事,外交,财政上的困难。随着事态的进展,美国的行动会慢慢地干得越来越具体。这样一来,矛盾也会越来越明显,麻烦也会越来越多。估计美国将遇到的问题会非常多。现在中国学者中还没有人好好想一想阿富汗的抵抗能力如何。实际上阿富汗的抵抗能力还是很强的。我觉得,如果美国军事行动的目标是要粉碎恐怖主义组织对美国进行较大规模的袭击的能力的话,以美国目前民众的决心和情绪来说是可以达到的。当然,恐怖主义分子是行踪难觅的。而且许多宗教主义分子是蔑视死亡的。同时,阿富汗的地形也不利于常规战争。昨天美国的一个政界要人说过:“要干成这件事,光是拉登本人是根本不可能的。”支持拉登的可能有其他国家政府,非政府组织,公司企业。但是,要想对美国进行如此大的袭击,可以说,需要一个足够精细,足够复杂,足够规模的恐怖主义战略联络网络。而这个网络越精细,越复杂也就越脆弱。只要把这个网络给粉碎了,即便是抓不到拉登,他对美国发动攻击的能力恐怕也已经丧失了。

3、美国民众愿意为了打击恐怖主义限制自身的公民权利和自由(比如愿意接受烦琐的安全检查,将来可能还会检查电话,信件等)。此外,民众还允许以前曾被大家所警惕的过分膨胀的政府权力和人身控制权。此外,政府内部也将允许以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有控制其他部门的权力。这很容易理解,因为美国人认为他们现在所处的是“战争状态”。因此公民愿意以一部分公民自由为代价换取安全。

4、美国民众已经广泛地支持广义上的防务预算和巨量资源。广义的防务预算指,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防务战争开支外,其他的用以加强国内安全的长远开支。目前美国国会为了救灾已经一次性拨了400亿美元。此外,民众也将支持为了获取国际反恐怖主义的合作所要花费的资金。

5、美国政府尽快通过外交活动(包括外交协商,许诺酬赏,示意威胁三种方式)构件一个全球反恐怖主义体制。这个体制当然是由美国主持的。而且,这个体制为了尽可能全面、有效,因此体制将会有许多具体的规范,各国都要承担很具体的义务。这样一来,各国的国家主权,各国的特殊观念,各国自身的国家利益都将受到冲击。美国不可能将各国的这些利益看作是美国打击全球恐怖主义的障碍。鲍威尔最近两次谈到了美国新的对外政策的原则和信条。我称之为:鲍威尔主义。它包括了2个内容:①美国要根据一国对于恐怖主义的态度和是否提供反恐怖合作来决定美国对该国的态度。如果一国不愿意提供反恐怖合作,美国将对其采取不友好的态度,甚至会考虑对其进行制裁。这是美国区分敌友,区分国家关系远近的头条标准。②美国要在世界上一切发现恐怖主义的地方打击恐怖主义。这个原则如果实施,其影响是: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行动中,不允许有中立国的存在。此外,从理论上讲,打击恐怖主义将没有国家和地区的界限了。即,任何一个被美国认为是有恐怖主义活动嫌疑的国家都将受到美国的打击。

6、美国要以长期性地对付所有可以想象的突然袭击为重点,要调整,改造和加强美国的整个国家防务机器。

以上几点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是5、6项。此外还要当心在所难免的“溢出效应”。也就是说,美利坚民族的不安全感骤然加剧,它会引起和加剧美国人不分青红皂白的国际眼光和简单粗糙的思想方法。这可能会导致美国政府在处理对待哪些存在潜在威胁的国际关系的时候倾向于更为强硬的态度。也就是说,对于一些与恐怖主义无关的军事、安全问题产生一种连带的戒备心理。我们考虑到美国政府的鹰派色彩和单边主义倾向,更应该对这种溢出效应有所提防。

三、美国的政策趋向对中国的影响。

1、 有利影响。

我国面临的某些战略压力减轻了。因为,美国现在的目标重点主要是放在中东、阿拉伯等恐怖主义猖獗的国家。也就是说,美国在战略关注和战略部署上要“加强中央,收缩两翼”。“中央”即西亚、中东,“两翼”即欧洲和东亚。因此,从克林顿第二任期开始的美国战略中心转向东亚西太平洋的趋势受到重大阻碍。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终于可以在这个方面喘一口气了。我想对我国的好处在于:如果我们利用好这个时机的话,我们就可以有一段外来威胁较少的时间好好地总结经验、解放思想、创设我国的大战略。因为我国没有世纪性的大战略。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近十年、二十年根本目标是什么,不知道为了这个根本目标根据大战略如何来动员和应用我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源。此外,我们还应当优化政策、战略能力、武装力量。此外,我们还应趁此机会设计出一个卓有成效的微机决策体制。

2、 我们遇到的重要外交机会

如果我们能利用好这个机会,对我们提高国际地位以及处理很多问题都是很有好处的。这个机会就是:美国因为要打击恐怖主义,就需要要求国际合作,中国的合作对美国来说很重要。合作有两种:短期的合作。比如,美国要打击塔利班,它就需要中国向它提供情报。因为情报在战争中是极其重要的。此外,在军事方面中美两国可以合作的地方还有很多。长期的合作。美国要建立世界反恐怖主义体制,如果中国不加入,美国就会有很多事情干不成,它的面子也不好看。比如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美国就有可能受到阻挠。此外,在军控问题上美国也需要中国的合作。因为美国当然希望中国再也不向中亚地区出售武器。美国今年的经济时一定会衰退的。一旦美国经济衰退,国内需求量减少,对外投资间减少,东亚地区会不会再次出现经济危机呢?是有可能的。中国的经济也会受到冲击。比如,我们的出口、对外投资都会遇到困难。由于中国经济抗冲击的能力比美国等一些国家要强,一旦经济危机发生,美国一定会需要要借助中国的力量来复兴美国的经济或稳定东亚的经济。

3、 不利的影响

①中长期的不利影响:就是我前面所讲的“溢出效应”。我们如果能够审时度势,利用好机遇,就可以把这个不利影响缩小到最小程度。

②美国的最新政治信条(鲍威尔主义)的提出对中国十分不利。首先,这个信条的提出以我们的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来判断,我们都是很不愿意接受的。但是,如果中国不接受这个信条,而其他的国家却接受了,建立了一个体制,中国却不在这个体制之中,中国的处境将会非常被动。此外,中国本身确实也有恐怖主义。而且即使是中国国内没有恐怖主义,只要美国说中国有恐怖主义,它就会以治理恐怖主义为由进入中国,插手中国事务。此外,我们可以反对美国新的政治信条,但是国际上有的国家却接受它,这会影响我国同那些国家的关系。

4、 目前形势给我国带来的直接的对外政策的困难。美国要打击阿富汗,就有可能在 中亚各国建立起美国的军事存在。这些军事存在溢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都有可能造成对中国挑战。即便美国只有打击恐怖主义这个最单纯的动机,随着打击恐怖主义还是会产生地缘政治、地缘战略的副产品。况且,美国的动机不会很单纯。此外,我国有一些人常常会把危机想象的比事实更大,这就会给我们带来心理上的沉重压力。这一思想也会反应到国际关系当中。具体来说,美国可能会要求中国提供军事情报。由于情报是很复杂的,提供出去很难说就不会影响到我国本国的利益。也就是说,美国可能会提出让中国难以接受的合作要求。我们要抵制这些要求的难度会很大。所以说,中国既要坚持反对恐怖主义,又要防范霸权主义,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得罪了阿拉伯国家,也不能使得恐怖分子把矛头只想我们自己,这些都是很严重的问题。

四、美国当前的总体形势。

国际社会形势对美国当前狭义和广义相间的战略目标十分有利。狭义目标是预防和冻结恐怖主义对美国发动较大规模袭击的可能性。广义上目标,紧随着打击恐怖主义而来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上的意义。此外,通过构建国际反恐怖主义体制的优势在美国。因为,目前,美国国内的民众舆论给美国实行它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保证。首先,美国国内群情激奋,积极服从政府的统帅,甘愿承担目前可以想象的一切代价。与此相关,美国政坛上骤然出现了久违了的两党一致的态势。其次,美国得到了异常广泛的国际支持。虽然这些支持大多数都是口头上的,有许多附带了保留性的意见和希望,但美国这次得到的国际支持是1945年以后所没有过的。最后,美国这次的战略目标明确、集中。一国的战略目标越明确,越集中,它的效率也就越高。而且,美国当前的战略供给及其充裕。再次,由于美国大的战略目标明确,使得美国战略调整得到了便利。

六、中国今后应该怎么办?

中国应该坚决支持反恐怖主义,有保留地支持美国的反恐怖主义战争,同时又要提防霸权主义。我们要准确地预测我们将会碰到的具体问题,来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认为总的原则是:我们尽可能地积极参与国际反恐怖主义合作。因为只有参与进去之后才会有发言权,而且参与了之后,中国提出的意见、作的斗争在美国国内受到的支持才会更大。

进入 时殷弘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时殷弘   政治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003.html
文章来源:本站首发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