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铱:积极老龄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485 次 更新时间:2002-09-16 10:26

进入专题: 老龄化   齐铱  

主讲人:齐铱  

主讲人:香港大学老年研究中心主任 齐铱

时间:2002年9月1日

地点:北京大学

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高兴能够来到北京大学,这首先要感谢郑小瑛老师的邀请。因为我个人时间上的问题,虽然去年就答应了要来,但是直到今年暑假才得以成行。

我今天会给大家讲一讲关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讲一讲2002年联合国国际老年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人口老龄化的一些新想法。我们可以看到从一开始的健康老龄化到后来的成功老龄化,再到后来的效益老龄化,然后是现在的积极老龄化。这么多的变化,这么多的转变,这中间有什么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吗?另外,我还要集中讲一讲这主要是个人责任还是社会力量。

我们可以说20世纪有两个最大的成就,一个就是人的寿命延长了。50年代的时候人的平均寿命只有45岁,20世纪末的时候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5岁,当然有的国家长一点,有的国家短一点。另一个成就就是人类健康状况的提高,慢性病成为主流。在这以前,传染病是医学上面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但是现在传染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大家可以来看一看这个表,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60岁以上的部分的慢性病的比率越来越高。我们大家都喜欢有一个幸福的健康的晚年生活,那么什么样的晚年是健康的呢?我们所说的就是“健康颐年”呢?

所谓“健康颐年”它的重要主题是什么呢?它的重要主题就是说一定要把老人家的老化的过程看成是一个积极面对的,正面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成为一个主题呢?因为虽然我们人口年龄增长,人长寿了,但是很可惜我们对老年人口有很大误解,很多时候想起老,就想起死,就想起病。所以以为人老了,老人多了,老人长寿了,就把老人家看成伤残。事实上呢,不是这样的,全世界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他们作出来的研究呢,我们看出来,虽然老人家比较多,有一些慢性病,或其他的疾病,但这并不表示他就是伤残就是家里的负担。而且大概是老龄人口(城市)里面呢不超过20%,是需要人家在生活上照顾。就是说基本上80%的老人是能够自理,自己照顾自己。所以怎么样去看老年人。如果你把老年人都看做是病人,那当然整个社会、家庭、每个人都会对老年人感到非常恐惧的,而且制造很多压力给社会。事实上,所有的数据表明,80%的老年人不是像想象中这样子。

第二个呢,就是说是不是有病就表示他不是一个健康的人?这个观念也要开始(转变)。以前传统观念就是这样想,有病就是不健康,但是如果这样子的话,就像我说的,85%以上65岁的老年人都会有一种或以上的慢性疾病,那是不是就表示说所有人一进入65岁,就是病人呢?这个观点一定要改过来。事实上,很多老人家都会有一种或多于一种病,但是慢性病和急性病和以前都是不同性质的。慢性病是可以控制它不要恶化,所以慢性病虽然不能根治,但是不表示你一定生活指数要差,常常有很多医护的人员,比如(病人)有高血压,当然要留意他的生活。有的家人是呵护老人,尊敬老人或者爱护老人,但是爱护到已经把他当成病人了,这个呢反而效果是不好的。所以说其中一个重要主题呢就是说,既然他这种病你不能医,他这种病也不至于说致命,他可能还有30年或40年的岁月。带着这种病,他应该是种什么样的生活呢?所以就应以改善他们的生活素质为主题,而不要在主?,老是在发明医治糖尿病或者什么病什么病(方面)。

图(健康的概念)

健康的概念呢,既然大家都是搞健康(研究)的,大家应该晓得,联合国早在20世纪中的时候就提出来这个定义,健康不只是人的生理,也就是我说的不是单单只是有病没病。定义是定义,但是很可惜,你到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他健不健康,他第一个就是想的他有没有病,然后没病呢,他就说:“我健康。”他要有点病,他就说:“我健康不太好。”他没有从心理健康这方面回答你的问题,更不要说从社交健康,社会健康这个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了。不但普通市民这样理解,就是医护人员,其他专业人员也是有这个毛病。举个例子,有时候在香港培训与老人工作的社会工作者,跟他将你也要懂一点老年人学,要知道一点老人家患的病的特色是什么样的。那他就会给你回答呢,这是医生护士的事,我和医生护士合作,我自己不需要(了解)。我继续讲你就会明白,健康这个概念呢,还没有深入民心。当然有时候我们学者就会讨论,是不是健康这个词本身就有问题。因为健康这个词开始创造的时候本身就是指生理健康,并没有包括其他的(方面)。其实在老人?、很多数据都指出来,他们的生理健康不差的,要差也不会那么长寿对不对?他们很多时候是心理方面问题比较大。在香港,我刚才说过,老人患忧郁的(比例)非常高,百分之二十几(22%——25%左右),自杀率非常高,自杀率在全世界和年龄成正比,年龄越大,自杀率越高。中国情况非常严重,到了一个很严重的情况。但是很奇怪,我和国内的学者谈起来,他们还不晓得中国老人自杀率在世界上是排的非常前的。其实,在1974年,加拿大卫生局有一个健康报告,美国卫生局1979年也发表了报告,1995年联合国的卫生组织也发表了报告。基本上是差不多的,虽然百分比的分布有微小差异,但他们这几个报告都指出来:促成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四大类,遗传因素占20%,环境因素占20%,医疗卫生因素占10%,个人生活模式是最主要的因素,占50%。

这四个因素里面,我们看看,有哪样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作为个人,社会?遗传,爸爸妈妈基本上已经替你决定了,自己没办法改,现在国际上很流行遗传基因的研究,甚至你跟研究遗传基因的科学家谈呢,他就说人可以活到120岁,每个器官都可以保持年轻,就是说120岁还可以有20岁的眼睛,哪个部分不好都可以换,年轻化,很多病都可以完全消除,发表还没发表,因为基因研究是个很大的伦理问题。现在很多国家花很多钱在做,很多学者在做,做的也不太成功,因为很多国家政策上是禁止的,虽然禁止,还是很多人去做,因为他们看的出来将来这个是很赚钱的,但是遗传基因在政府方面为什么会禁止呢?因为我们整个社会,和人群还没有解决这个伦理问题。就是说这个人用其他人的基因换在自己身体上那你是不是还应该叫这个名字呐,你的identity(身份)是不是还能维持原样?我不知道在国内这方面有没有讨论,在国外法律和医学界有讨论,其他人还没有。环境因素,不是一个人的事。比如空气污染,北京这几年还好些了,以前天都是灰灰的,大家都知道汽车废气对环境污染,但不开车不行呀,怎么去处理呢?这个政策是靠上面的,不是单单卫生部能决定的。医疗卫生因素,有人看到很失望。“啊?只占10%啊?”你要了解像加拿大这种国家,花费在医疗卫生上面的GDP非常的高,每人的薪水,发薪水的时候1/3不见了,大半都为了维持大家的健康呀,维持一个很庞大的医疗系统呀。但是,如果你知道,原来可以促成你的健康才占10%。个人生活模式才是最主要的,这其实是好事,就表示健康是控制在你手上,如果你希望保持健康,肯运动呀,留意你的生活方式呀,基本上你比医生还有用,比吃药还好。这个原理很简单,是老生常谈的事啦,但是并不表示很多人清楚的了解这些因素的关系。

这些国家也提出,定了政策后,用什么策略推行。从策略上就带出一点信息出来。首先,政府要起领导作用。我们国内,香港也有这种倾向,一讲这个起领导作用,就以为所有的事情政府都要做,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为政府要把它看成是很重要的政策,在方向性上做一个带领,但不表示所有事都要做。主要是如何推动,其中包括如何推广健康生活方式,这个策略每个国家都定,成功的不多,在香港5。6年前,有个很大的推广宣传活动,花了很多钱,其中就有推广健康生活方式,讲来讲去都是运动呀,吃东西留意呀,体重留意呀,中学小学的时候,很多健康常识重新再讲,推广活动3年以后呢一点效果也没有,所有指标都没有改变。香港我们当然觉得钱花的可惜,但是很多国家做这方面推广成功的机会不是很高。

图(共同的策略)

还有共同策略,以前比较少讲,现在也看得出来了,还是讲如何鼓励个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有的国家从“政府起领导作用”这个定义出发,他以为政府要做,专业的人要做,到头来个人自己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责任,自己不做还是不行的。推广环境的改革,环境占20%,我不晓得国内禁烟做的怎么样,本来空气很好的冷气房,我在里面休息很舒服,突然进来两个人抽起烟来了,我马上咳嗽,“不好意思请到外面抽烟。”因为冷气房空气没办法清新。我知道现在烟民是很辛苦的,坐飞机基本上不能抽烟。在香港开始推行的时候也是吵的不得了,你的权利还是我的权利。为什么你不抽烟要管我抽烟。但是到最后,因为你抽烟造成我健康20%受损,你有什么权利损坏我的健康?但最后政府还是要带头去讨论,怎么做推广,不是很容易的。抽烟或者吸烟呀,已经做的比较有系统了,其他方面,比如污水呀呢,做的并不多。

策略中还有几项是以前没有人提的,健康完全从生理上看,是不用讲这些的,但做了许多事后,发现没有用,到最后还是要老人如何积极的参加活动,老人心里问题,很多都不出门,甚至一天到晚穿着睡衣,他就想反正我也不出门。那天,有人讲外国许多老人家,七八十岁了,还每天早上,挑衣服呀,很花心思,头发弄的很漂亮。如果忧郁,肯定不做这个的,因为他不参加活动在社会上没有角色,排斥他。参加什么活动都认为这么老了还干什么。那么心理的健康就没有照顾到。推广老年人的正面形象。有许多老年人自己没事,但社会对老人的形象负面的,觉的他没用,他不是病人把他看成病人。这种情况下,就使本来没问题的老人产生问题。中国讲个人“修身,齐家,平天下。” 什么都是个人做起,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健康照顾好了,都负起责任,社区把环境搞好了,那整个社会就健康了,那最基本的元素就是个人。说起来很容易,个人如何主动想办法承担自己的问题,”ENPOWER”发挥自己的POWER,很多老人自己感觉没有这个POWER,因为老化,很多事情不行了,就要鼓励老人发挥POWER,这个是很不容易做到的。社区健康训练经常谈到这个字,学生经常误解这个字,专业人士和你服务的对象身份地位往往不一样,老人认为你年轻,懂的多,请你帮忙,他是受助者。经常看到有的学生去实习,报告回来写怎么ENPOWER,其实学生做的事情往往都是”DEPOWER”。如何ENPOWER,你要平等的和他,甚至他的地位要提高一点,也就是说你要尊重他的意见,你要问。一般,医生和你的地位怎么样?医生说吃什么药,你就得吃什么药。你不敢说什么。平等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执行健康生活方式不是那么简单。健康知识的传达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全世界健康教育的钱和资源,加起来是非常非常多的,但是健康知识最后发挥出的作用不成比例。大家不要误会知识不重要,但靠知识是不够的。因为从心理学的理论可以看出,人知道这件事好,要做,不表示他实际会做出来,从他最后的行为与他知识的配合中间是有一个过程,全世界最不遵守健康规则的是那些人?答:“医生。”对,医生是搞公共卫生的一天到晚说不准抽烟,他自己在抽烟,喝酒不好,他喝的可凶了。所以他懂的多为什么不做呢?从心理学角度讲,他吸收知识只是理性上接受,感性上在排斥,行为上就不会抑制。

(图)醒觉与实行

我这里用的是抑制力,因为我觉得,知识和行为的不协调,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 对健康的误解。很多人还是这样想,有病就看医生,有病再吃药。平常做这么多预防,有用没用呀?他对刚才的10%的作用过分夸大了,以为是最重要的。刚退休的美国健康总监吧,发表了很多有关健康的文章,他发表了许多数据,我觉得很有趣。他说假设,你患病最后要死,你自己对自己的救治机会是85%,医生对你的救治机会只有15%。他还是想给人信心,你不要迷信,这里不要误会为有病不要看医生,有病还是要看医生的。只是说平常你做的好,根本就没这个机会,根本不需要去看医生。甚至你去看医生时,你平时做好85%的事情,就已经医好自己了。

图(意志力)

第二, 就是对健康生活模式或个人健康的重要性缺乏全面的理解。有的时候个人责任还是没有承担。意志力方面呢,常常看到维持现在的生活模式,很多时候很奇怪,我们看到一般小孩,家里有大人抽烟或喝酒,小孩会跟你说:“爸,是不是不应该抽烟,老师说抽烟不好。”我们的健康教育对小孩很有效,坏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不是小时候,当然像抽烟也有年轻化趋势。国外研究表明,一般来讲,我们所有的坏习惯,一般从大学开始,所以大学应该加重讲健康,我们的微积分少上一堂,没关系。很多大学的时候,抽烟喝酒,早上不吃早饭,不运动,这种生活习惯都是从这时养成。生活模式形成,再改非常困难。吃好的东西很困难,资源物质缺乏,以前过年吃的很多,现在物质丰富,吃的好的一年一个月有一次都不奇怪。庆祝生日会一定要有大蛋糕,一般都是小孩吃,大人,尤其是女士一般都不吃奶油,但是生日不吃蛋糕好像不对。群众的压力也很奇怪,我常举小宋的例子,在香港不抽烟,回来又开始抽了。他就说:“齐老师,没办法,人家给你递烟,你不抽是不礼貌的。”原来有群众压力。你要认同呀,就要牺牲健康。还有就是误解,均衡的饮食。一次我开国际会议,宴请你,会议主题健康方面,主持就说我们既然讲健康老年,我们就要身体例行,今天我们就吃的很清淡,但很有营养。按说我们都是搞健康的,应该很接受,但和我同桌的就在底下讲,要不要这么省钱呀,都是青菜,肉都没有。他们参加会的人虽然讲这个主题,都没法把这些事做好。

(图)障碍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障碍,因为健康行为很难在短期达到成效,是不是运动马上血压就降低,体重马上就减了?很多人说我不是没有做啊,可是没有成效啊。所有健康行为,短期很难见成效,那么怎么有意志力坚持呢?缺乏有助健康的生活环境。香港总是讲跑步,到哪里跑步啊?在街上跑,废气都吸进去了,没有公园,要跑步还要坐车去郊外,你要人家健康生活,又没有这个环境,这个在国内问题少一点。整个城市计划就应该把这个考虑进去。

再就是缺乏朋辈支持,你问外国人吃什么,他们就说要吃素。问中国人吃什么,为了尊重人家,我们就说什么都吃。人家就想啦,大老远来的怎么能让客人吃素呢?国内喝酒抽烟的文化,旁边的人对此支持不支持啊,理解不理解啊。图(照片)香港有一些老人家,年轻时因为战争来到香港,本想赚了钱,就会乡下娶老婆啊……,结果没机会回去。有一批老人家就没结过婚,都是同乡,经济条件不好,他们就住在笼屋,就一张床,周围都是铁丝网。这些人很奇怪。看他们生活条件太差了,香港政府有一阵子就给他们盖了很漂亮的宿舍,每个人都是单间还有洗手间,可他们就不去。为什么不去呢?因为他们认为人都分散掉了,环境好是好,朋友间的支持就没了。

图(社会的力量)

翻过来看,其实个体老人能不能有积极的晚年受家庭、朋友、政府、社区服务的影响。前面注重讲个人,但要明白个人为什么做不到呢?既然是这样子,还需要社会去配合他。怎么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啊,给他支持啊。有一个外国医生就提出,很困难,老人不合作,不按照我的吩咐吃药。分析他的问题是什么,因为吃药是定期的,外国的药为防止小孩误食,开一次包装对于患了风湿的老人是很痛苦的,很多原因令老人家要不忘记吃,要不不想吃。我们也不能一天给他开三回么。这样的老人,他们身旁没有人,或者人际关系不好,家人不理他,他也不跟家人开口有什么需要。这样即使有很好的医疗体制,他本身有很多限制。社会力量还想提一提环境,其实老人有几种情况,刚才我们说为什么说老呢,老我们就觉得他病,不能发挥作用。其实观念上不清楚。老化是功能退化,不是功能缺损,疾病会带来功能的缺损,这是两回事。如果80%的老人虽然有病,其实是健康的,是正常老化,走路可能慢一点,听东西不清楚,眼睛看需要老花眼镜。我们如果人口里面四个中有一个是老人,北欧啊,一些国家,记得第一次我去外国读书的时候,学生都没钱,搭巴士,一看只有我一个头发是有颜色的,其他旁边站的都是银发,一问都八九十岁,因为外国年轻人自己开车,老人自己开车有危险。虽然有时老人只占百分之三十几,但在某些情况之下,老人还是很集中的。新加坡的老化速度非常快,二十年后它的老年人占人口很多,新加坡政府发现这个问题以后,他们第一个提议,他们以前的地铁是没有电梯的,如果把手扶电梯调慢,年轻人就会跑,老人就会撞到。政府就决定五年之内,把所有地铁站装上电梯。如果以后和欧洲一样,四个人里面有一个是老人家,他们的地铁是主要交通工具,如果四个人里面有一个不能出门对社会家庭是个很大的负担。他要去哪里,做儿女的就要请假,就要带他去,因为他自己不能去看医生,就要想办法,城市规划中,怎么样让80%的老人还能是健康自由的老人。如果我们社会不做一些调节,照样不理他,被逼的把80%本来可以自由的老人变为依靠人家的老人。所以一讲到老人问题,我刚才举那个例子你的医疗系统怎么好,我们暂时还不能够,很多国家还没发展到老人有病上门来看。现在澳洲已经开始在实施了,尤其是在农村,因为老人家你有医疗系统他也来不了,除非你有一套东西来配合它。所以在香港,几年前就已经对城市的设计啊,盖的房子啊,通用设计现在在国际间很流行,很奇怪,每人一生住房子有三个阶段,年轻人一般买两层的,有小孩间,用大理石,玻璃的,光滑的,很漂亮。单身贵族和有小孩的买房子要求就不一样的。老年人需要的房子就不一样的,大理石就是害你的,摔一跤就不得了了。灯啊,各方面的设计在外国就很讲究,外国有钱的老人他自己晓得,你们千万别介绍一种叫做“高危尖”的厨房,他不会买的,他要买有安全感的,不要造成危险的,所以外在的条件也要配合

图(推动社会积极参与)

推动社会积极参与呢,就不是少数人了,要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什么医疗界学者啊,媒体啊,各阶层都要参与了。传媒是很重要的,我这次有机会和“夕阳红”交流一下,传媒对这方面推广。商界是最难的,我们在香港讲健康生活方式啊,一般对商界是对抗,他们净出不好的东西,比如麦当劳,如果每天吃的话就造成很多健康方面的问题,但是他们会做宣传啊,我的小孩10岁之前,你一问他吃什么,他就说麦当劳,要不然就是肯德基,都是你不想让他吃的,所以商界,我们现在鼓励他,你能不能弄点东西又好吃又有营养,又健康的食品,只能这样鼓励他,创造健康生活的环境,如果你记得刚才那个有圈的图,你就可以想象,老人家他是生活在社会上的,社会上每一个圈都是影响他的。

图()这张图是在不同的年龄组别里,自我照顾的功能。这一条黄色的地带是说基本上还需要人照顾的,可以看到小孩很多年还是需要人照顾的,他自己的功能还不能发挥出来,但是慢慢脱离依赖,进入老年以后就开始下降,下降有两条线,有人降的快,有人降的慢,蓝线怎么降都没有降到黄色的地带,蓝色线就表示呢,我们并不追求长寿,我们希望健康的长寿,如果一个人长寿一直到他结束生命以前呢,他其实都没有跌到要伤残的程度的话呢,这个长寿是一个好消息,对不对?反过来,有的人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进了大学以后坏习惯就来了,以后就跌到黄线底下。有一个人这样子,我们社会就要负担他的伤残,有10个我们的医疗就要承担10个人。如果25%的人口都是这样,那就像我前面说的一样了。

图()这个图呢,就像我说的我们其实可以控制健康的,不过在不同的年龄里有不同的重点,婴儿、成年、老人时都不同。这有连贯性,你越早开始注重自己的健康,越早开始留意各方面,你这条线就会变化越慢(指下面的线)反过来,你还没出生的时候,妈妈就营养不良,婴儿不足磅,你就已经有一点危机了,你后天不留意,危机就会扩大,国内小孩就已经肥胖症,需要治疗了,很小的时候有问题不去处理,危机更大了。这里举两个和健康不相关的例子,一个是说心理学表明,一个人进入成年,他的行为,他的心理卫生到底好不好,在六岁以前就已经有决定的因素,所以小孩的时候有没有快乐的同年影响以后会不会有急躁症,忧郁症啊。社交方面的健康,老了要存钱,很多人都明白。你的社会支持,或者说你有很好的朋友圈,要投资的,外国研究表明,几年前他帮别人,几年后,他需要别人帮助,这批人都来帮他,所以这就证明这是相互的。有的老人在能做的时候,这个不做那个不作,其实这些都是相互的,你帮其他的人到头来你就会有社会支持,这一点在城市家庭中开始减弱了,年轻人不希望老人参与他们的事,老人家也嫌麻烦,比如不希望老人带孩子,老人也希望出去旅行。现在新加坡几个学者在讨论这个问题,到底应该都接触呢,还是不应该。接触就常常吵架,怎么样接触又维持一个好关系呢,到老了又投资了很好的社会关系来维持自己健康对整个社会和学者都是很大的挑战。

(图)提高长者形象,在国内做了不少工作,怎么样消除偏见啊,怎么样正面老人的形象,活跃积极的晚年,终身学习。继续工作的灵活性,这一点呢,在国内这个题目不能讲的,你一说老人家该退休了愿意工作继续让他工作,年轻人一定反对。这个问题在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的国家,基本上不成问题的,有些国家取消退休年龄,老人家有能力工作,愿意工作,最好让他工作。有些国家生产力不够,尽量让老人家工作。但是也很奇怪,所有的研究发现,只要有退休保障的国家,老年人都不愿意延期工作,都愿意提早退休,年轻人不要怕,老人家不是说愿意占在这里不走,而且研究清楚的表明老人做的工作与年轻人的工作性质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存在互相竞争,但社会对这个问题很敏感,尤其是中国。所以有条件的,还是要积极参与工作。

(图)讲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出,健康老年这个定义讲到现在已经扩充了,就讲健康老年人,现在基本上不用这个字,用“积极老龄化”。健康只是一个方面,所以达到积极老龄化,健康固然重要,但是它只是其中主要方面。发展中国家经济条件,到底够不够钱过日子和健康同样重要。不像以前把生理健康看成决定性的。可以看出国际差异很大,中国城乡差异很大,农村和农村差异很大,所以怎样因地制宜?刚才我讲的都是在一个中央的城市,大城市,但都是很空泛的。实际要推行出来,你面对的社区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你要自己做分析,对不同层次提出不同对策,或者优先次序。有人说:“你这样讲,那整个社会都要动员起来了!”就是这样,整个社会都要动员起来。有的社区,小孩都照顾不过来,还有这种问题。怎么优先次序呢?要有一个弹性。但有一个好处,每个社区都做到协调,制造一个社会照顾到所有人。不要老人和小孩争资源。要做到好的策划,都要考虑到里面。

最后结论,很明显21世纪是全球老龄化,发展中国家也逃不过,老人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要将来老人都成为积极的老人,不会成为社会的负担,这是一个跨学科、跨部门、跨专业的事情。很可惜,我们国家我们国家不能做到“跨”,不知是不是知识发展越来越精细,各部门都自己做自己的越来越难跨。现在问题很清楚、目标很清楚、数据很清楚,只有一个办法来面对老龄化,就是要“跨跨跨”我们的所以我希望年轻人记住这个,如果以后你希望在这方面贡献社会的话,一定要摒除不能和别人合作的观念,现在就要()我们的同学很奇怪,和自己系的同学讲的很好,我说你和工商管理系的同学讲讲,他讲完说不行,他们一点社会良心都没有。我说你们将来出去,你们专业是少数,香港是商业社会,你怎么让人家明白理解你讲的问题,如果你做不到,你的工作是不成功的,你要晓得人家怎么想,才能跟人家合作。

另外一个层面讲专业,中国一直走专业的路线,以前讲PROFESSIONALIZE, 但是现在所有讲老龄化的国家都在前面要加一个DE,DEPROFESSIONALIZE,就是说要把专业打掉。并不是说不要专业,只是说要做到积极老龄化呢,你要记住你的专业和服务对象是平等的,真的选择做某某专业的话,你不能有专业这样的想法。这个是很困难的,很多人选择作为专业人士就认为薪水比较好,地位比较好,工作条件比较好,环境比较好,接触的人比较好,但是将来连这一点也要受到挑战。如果你总认为你是专业的,把你服务的对象看成不平等的,基本上他们就不能达到自我照顾。因为我们开学会的时候一般都是专业人士在参加,所以学者讲这个是很吃力的,很多专业人士如果明白你在说什么他可以接受,但是也有些人是不喜欢听的,你是不是想要拿掉他现在有的一些权利啊?如果我们要达到这个目的,专业人士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都要改变。现在最重要的是从教育方面开始改变。很多国家在他专业培训的课程里面,首先要改,希望在新一代中肯为更大的理想做。

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不知道是不是讲清楚了,我尽量把重点带出来。因为这个题目本身很宽,所以有个缺点,好像讲的没有边际。

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齐教授您刚才讲到在香港做一些健康促进这些运动没有收到什么成效,这个我不是特别了解,社会要发起一个运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效益可能要几十年之后才能看的出来……(没有了)

答:香港只是灌输知识,一般市民你问他心脏病发病原因,他都知道,你问他戒烟了没有,他说没有。我是指那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你问研究的困难。这种研究非常难做,时间很长,很多国家在做。最明显指出健康生活和健康的关系,是吸烟。有关吸烟的运动做的最多,推动的最多,累积了不少成果,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好的事情。至于喝酒,就很难有结论,酗酒肯定不好,但酗酒很早就死掉了。但在法国呢,去欧洲他们认为喝一点酒是有好处的。吃不吃早饭,这个也很奇怪,按照营养学应该吃早饭是好的,但是在研究的结论上还没有出来,睡眠是睡的多好,还是睡的少好,这个很难讲,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老人中午打瞌睡,但你问他,每天晚上睡多少,他说每天晚上睡四个小时,所以怎么计算,研究上作出来很难,再有就是你讲的,不见得见成效。整体来说,就算二三十年前,证据还不充足,各国都把健康作为政策的主要一环,就是说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你可以等,等最好的RESEARCH,最清楚的结论才去推行,或者马上就进行,进行预防。有些国家就拿这个做借口,你还没有提供百分之百的证据。但是如果等的话会对你的国家的将来造成危害。为什么2002年要召开老年人年会,把各国首脑集中在一起,就是要告诉他们进入21世纪,你不可能回避老龄化,如果要社会长期持续发展,人口都要健康,积极生活。当然开会的时候,有很多学者是最重研究,大家会吵,我们作为学者,应不应该支持,当然需要所有的学者都支持。现在虽然没有100%的证据,但是现在我们有责任把这个知识传播出去,当然我们要继续验证我们研究出来的东西,其实你看发达国家的经验,有一部分已经可以验证的,可能你说不科学化,或者说不能达到科学化的要求,但是基本上,如果所有的国家的预防都做的好了,每个人在个阶段都做的好了,他的长寿的老龄化的伤残人数不但没有升,反而下降了,你反过来看他投资多少,像美国为什么要做戒烟的法令,在法律上这么强硬,美国本来是个自由的地方,但为什么做这么多法律出来保障不同的人的健康呢?因为他已经知道这个代价太大了。信息是人说出来的,你要不做的话,永远有这个理由,其实我觉得做这方面研究的钱,应该都投入点,就能做的更加好,但很多国家的钱都放在,我刚才讲的基因的研究上,那个研究是很贵的,但是我们看哪一个回报高?今天我讲的健康数据呢,普通的人除非他抽烟喝酒,要用这个(数据的科学性)做一个借口,但是普通的人也没有要求一定要有科学的证据。他本身也感受到了这些对他的健康不好,我反而担心一些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这方面投入的研究更少,比如我刚才提到的环境的改变呀,住房和你的积极关系啊,这方面找研究报告更少。

主持:谢谢齐老师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谢谢大家参与。

    进入专题: 老龄化   齐铱  

本文责编:费溢群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89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