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汶川地震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30000,据说最终的死亡人数可能达到50000以上。每天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或收音机,都会有新的死亡数字映入眼帘,让人揪心。
在中国新闻史上,像这样详细、准确、及时地公开死亡人据说还是第一次。因为在中国,不管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历史动荡造成的死亡人数从来是一个不能公开谈论的禁忌,一个无从了解的秘密,一个打不开的黑箱,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这的确反应了中国的巨大进步,我们理应为此感到欣慰。
但是,我认为这还不够,我觉得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建立中国的灾难反思制度和死亡者纪念制度。每次重大的自然灾害(在当代条件下完全的、纯粹的自然灾害是没有的,因为这样的纯粹自然已经不复存在)、社会历史灾难之后,都应该建立相应的纪念馆以便人们进行历史的反思,悼念死者,激励生者,安慰前人,警示后人。
记得在2003年在华盛顿参观越战纪念墙的时候,看到墙上刻着所有死亡战士的名字,感到很震撼。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在中国的“抗日战争纪念馆”、“解放战争纪念馆”中为什么不能看到所有死者的名字和其他资料?难道中国人的生命不值钱么?当然,这个疑问很快就被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疑问所强化。我们知道我们中国有太多的所谓“无名英雄”“无名烈士”。不说别的,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死亡人数就不计其数,不知道是美国越战死亡人数的几倍。但是,至今没有人知道这些死者的名字,连准确的数字也不知道,当然也没有可以查找这些死者名字的地方。
这好像也是中国特色。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中死去的人数至今是一个谜(而且文革纪念馆至今建不起来)。历史好像对死人的名字根本不感兴趣。他们的死和他们的生一样是如此的轻如鸿毛。但是,生活在一个有太多“无名英雄”、“无名死者”的国家总让人觉得不踏实,没准有一天你也成为“无名死者”中的一员,像灰尘一样随风而去。这样的国家一定是一个不尊重个体生命的国家。现在大家都讲“以人为本”,窃以为,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不应该是一个四处游荡着无名死者的阴魂的国家。
在重复一遍,在这次的地震报道中,我们看到了信息的公开程度和透明程度空前提高了,而且我们也不能把自然灾害等同于社会历史灾难。但是,即使是在自然灾害中死去的人们,也应该在大地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抢救生者固然重要,记住死者也同样重要。为此,我倡议此次抗震救灾结束后,应该建立“汶川地震纪念馆”,纪念馆内应该尽可能周全地陈列所有死者生前的照片和资料,或者至少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名字。
这样的纪念馆还应该建立很多,比如大跃进纪念馆、文革纪念馆、非典纪念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