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汶川特大地震3周年。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灾难,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在夺取抗震救灾重大胜利之后,迅速投入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的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成功解决了规模空前、难度空前的世界性难题,创造了科学重建、跨越发展的人间奇迹。今天,曾经满目疮痍、瓦砾遍地的灾区,如同浴火重生,到处焕发着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灾后恢复重建所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铸就了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奋斗史上的又一座历史丰碑,再一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
坚强领导 中流砥柱
3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留给我们一连串冰冷的数字: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灾,数以百万计的民房受损,波及4600万百姓,直接经济损失达8000多亿元。赈灾难度之大,需救济人数之多,重建工作之浩大复杂,世所罕见。疾风知劲草。“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是胡锦涛总书记站在汶川地震废墟上发出的铿锵有力、饱含深情的宣示,给奋力抗震救灾中的全国人民以极大鼓舞,也是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的真实写照。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迅速在废墟上恢复重建美好家园,成为凝聚起灾后恢复重建力量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灾区各族人民最值得信赖的依靠,是灾区各族人民真正的主心骨。党中央总揽全局、周密组织,科学决策、协调各方,确定了灾后重建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工作部署,明确提出了恢复重建的目标任务,建立起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区域协作、全民动员的运行机制,凸显了强大的群众动员能力、资源调配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地震发生后,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灾后恢复重建和对口支援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地震灾区、心系灾区人民,胡锦涛总书记和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相继到灾区第一线考察指导恢复重建工作,给灾区广大干部群众送去巨大的关怀和鼓舞。灾区和援建单位的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以民生优先为基点,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奉献在先,奋不顾身地冲在灾后重建第一线,充分展示了敢打硬仗、勇于奉献的良好形象,带领灾区群众抓紧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成为灾区恢复重建的中坚力量和中流砥柱。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特别是奋战在灾后恢复重建一线的广大官兵,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在安置受灾群众、抢修基础设施、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受到灾区人民的高度赞誉。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的斗志,坚定了夺取恢复重建胜利的信心。
灾后恢复重建所创造的世界救灾史上的奇迹,是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的生动体现,也是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恢复重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造福灾区人民群众的理念贯穿于恢复重建的各方面、各领域和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重建为了人民、重建依靠人民、重建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每一个建设项目,都体现着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凝结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关系着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灾后第一个冬天,没有一个群众挨冻受饿。灾后一年,灾区首个县级心理卫生服务中心在北川县新址的卫生局内落户,居民得到了持续的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灾后两年,进展最快的是民生项目,提升最大的是公共服务设施,受益最广的是灾区群众。现在,走进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震中汶川,建设项目100%竣工,灾区群众100%搬出过渡房,新建房屋实现100%入住。甘肃陇南,22万多户农村居民都搬进新房,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农村基础设施、水利设施等工程全面完成。陕西汉中,对口援建项目全部竣工。灾区群众动情地说,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党员干部的关心和支持,就没有灾后的新家园,就过不上灾后幸福安定的新生活。
巨大优势 强大合力
一个国家处理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往往是衡量其制度优劣的重要标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是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目标,在科学决策与民主程序的基础上,广泛动员和科学调配全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实施全国性的统一协调行动。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也创造了灾后恢复重建的特有优势。灾后恢复重建中,从中央到地方步调一致地动员和组织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党中央科学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出立法建议,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了党的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审议通过国务院提出的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安排,为集中全国力量支持灾区恢复重建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国务院颁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明确要求19个省市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县市3年。全国政协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发挥人才和科技方面优势,捐款捐物,建言献策,以各种不同形式积极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东部和中部19个省市的援建大军,分别对口援助四川18个受灾县(市)和甘肃、陕西两省受灾严重地区。“一省帮扶一重灾县”对口援建机制,释放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能量。这样的规模和成效,为国外舆论所赞叹:中国在短时间内动员巨大的力量投入,这是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做到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能够有效应对巨大灾难和突发事件的挑战,具有举国同心、共克时艰的巨大优势。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不仅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而且也为灾后恢复重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从1978年到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加到39.7983万亿元,财政收入由1132亿元增加到8.3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的极大增强,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8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灾后恢复重建投入超3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直接拨付达2330.88亿元。各级地方政府及时调整年度财政预算,不断增加恢复重建资金投入。截至2011年1月,灾后重建项目完工90%,完成投资90.6%。灾后恢复重建既是对国家财力物力的大考验,也是对国家科技实力和水平的大检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科学重建提供了科技支撑。都江堰至汶川公路,3个多月实现通车;上海援建者在都江堰创造了20多天开工建设11个援建项目的上海速度;受地震严重影响的东汽集团,震后第8天第一批产品起运出厂,震后半年,圆满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空前提高了灾后重建的能力和效率。我国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所形成的强大综合国力,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技术支撑。
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灾后恢复重建中,党中央、国务院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4万亿元投资中,安排1/4用于灾区恢复重建;2000亿地方政府债券中,四川核准的份额最高。对口支援方案公布1个星期之内,来自祖国各地的援建工作组就全部到位。援建大军里,有参与建设北京奥运会场馆的主力,有参与建设上海世博园的突击队,有曾参加唐山大地震灾后重建的特级企业。国有企业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主力军,以雄厚实力和高效率,使对口援建成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市场经济体制优势有机结合的成功实践。如果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没有不断发展壮大并牢牢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经济,这一切显然都是不可能的。同时,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拓展了国内外支援灾后恢复重建的渠道。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重建协作机制的建立,使多种信息充分共享,资源分配协调运行,吸引了大量民营企业和外商外资的参与支持。在灾后重建中,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四川,使这3年成为四川省历史上利用外资数量最多的时期。海内外非公有制经济力量的广泛参与,构成了灾后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事实充分证明,我国之所以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关键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这是我们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的制胜法宝。
自强不息 精神永存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也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抗震救灾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增强灾区自我发展的能力;把国家支持、社会帮扶同生产自救结合起来,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推进物质重建同建设精神家园结合起来,坚持“两手抓”;把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建设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使灾后重建从更高起点、以更高水平快速恢复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标准,使灾后恢复重建形成了与修复生态环境相结合、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与援建省市长期合作相结合的新格局。按照统一部署,受灾各地科学规划,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北川新县城选址规划论证,几经比选,耗时半年,最终选定为安昌镇东;汶川新城建设经过反复论证后,确定了“重建分两步走,八度地震设防”的原则。城市和农村统筹,眼前和长远兼顾,应急措施和完善体制机制并行,各类基础建设与大自然和谐统一,恢复重建与建立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现在的地震灾区,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产业发展实现再生性跨越,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改变,人与自然相处得更加和谐。灾区群众深有感触地说,“地震使我们倒退10年,重建起码让我们更先进10年。”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美好新家园,在一片片废墟上迅速建立了起来。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孕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又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并在灾后重建中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展现出世所罕见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社会各阶层、各民族,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在灾难面前空前团结起来,仅捐助款物就达767亿元。“万众一心、共克时艰”,从中央到地方,为了灾后重建这同一个目标,各族人民携手共进。近2800名援建干部,31万多人的援建队伍,与受援方协同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这是灾后重建启动不久,四川青川枣树村受灾群众张贴在自建住房上的两幅标语,更是灾区人民在恢复重建中弘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写照。灾区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生死较量不退缩,千难万险不放弃,巨大困难不低头,在灾难中奋发,在废墟上崛起,在重建中创造奇迹,与全国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连心曲,奏响了团结就是力量、拼搏才能胜利的时代强音。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催生了崭新的重建模式。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带来了全新的灾区恢复重建模式。勇于探索、勇于改革,积极吸纳来自各地创新的发展思路、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难题,有力推动恢复重建工作实现跨跃发展。山东利用寿光蔬菜的品牌,在北川开设辐射周边地区的农副产品物流园区;辽宁在安县开辟工业园,一批高新技术项目陆续入驻;上海同济大学将在都江堰建文化创意园区。随着重建计划如期完成,灾区又与对口支援省(市)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探索变单向受援为互利共赢、变对口支援为对口合作的新途径。这一切不仅创新了灾后重建的新模式,而且有力促进了经济的大合作、文化的大融合和民族的大团结。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经过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洗礼,人们越来越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中流砥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展望未来,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和考验,只要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胜利实现“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再写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课题组:吴杰明 吕虹 秦利 杨煌 范晓春 刘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