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昭根:希拉里与奥巴马之初选“生死决”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915 次 更新时间:2008-10-26 00:06

进入专题: 美国大选  

储昭根 (进入专栏)  

2008年美国大选初选拉开帷幕两个月来,共和党一开始不被人看好的约翰·麦凯恩在赢得得克萨斯州初选之后,已经得到1191张选票,稳获共和党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现已提前锁定了党内候选人的地位,并将在今年11月角逐白宫宝座。而民主党两位超级明星式的人物—纽约州联邦参议员、前总统克林顿的妻子、60岁的希拉里·克林顿和伊利诺伊州的非裔联邦参议员、47岁的贝拉克·奥巴马至今难分胜负。据估计,如果没有人主动退选,希拉里和奥巴马之间的胶着状态,恐怕持续到6月份民主党的预选结束都无法分出胜负。

坚忍不倒的希拉里

整个2007年,几乎所有的媒体都认为希拉里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民主党的总统提名人—她有充沛的捐款、广博的人脉、专业而忠诚的竞选班子、宾夕法尼亚大道两端的经历和深受欢迎的、做了八年总统的丈夫克林顿。可是希拉里在民主党1月3日的首场初选—白人人口占90%以上的艾奥瓦州基层党团会议中竟然仅名列第三,以29%的支持票分别落后于拥有38%支持票的奥巴马和拥有30%支持票的2004年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前参议员约翰·爱德华兹。

首仗落败后,主流媒体便预言希拉里在1月5日后的新罕布什尔州初选如再败,她的白宫梦便要提前终结了。《华盛顿邮报》1月7日的标题是:《时日无多,希拉里在挣扎改变策略》,言下之意,认为希拉里一定要输。结果,希拉里神奇胜出,大跌眼镜的电视台新闻主播与评论员当晚无不频频摇头,几乎一致认为是希拉里在选举前夕靠眼泪博得同情。

美国民主党在进行了艾奥瓦、新罕布什尔、密歇根、内华达、南卡罗莱纳5个州的初选后,民主党的辩论台上就只剩下了两个人—希拉里和奥巴马。2月5日超级星期二前,依据民意调查显示,希拉里全线告急,甚至连稳胜的纽约也几乎与奥巴马打成平手,选前一日的民意调查更显示奥巴马在加州领先,一些评论员因而预言奥巴马可以重击希拉里令她没法再竞争下去。结果,希拉里不仅保住了所有大州,而且所得代表席位更与奥巴马不分上下。

可是,在“超级星期二”之后,希拉里整个2月没有一场预选有优势,她甚至连输了11场—路易斯安那、马里兰、弗尼吉亚和华盛顿特区,还输掉了威斯康星、缅因、内布拉斯加、夏威夷、华盛顿州。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奥巴马不仅让希拉里足足领教了“牛犊”的厉害,还将她逼入了输不起的绝境。随后,《新闻周刊》专栏作家JonathanAlter撰文要求希拉里立即退选,以避免耻辱。接着,党内倒希派的劝退声音更是响亮,似乎一切已成定数,甚至连希拉里的丈夫比尔 ·克林顿也都承认,如果不能拿下俄亥俄及得克萨斯州初选胜利,希拉里的竞选游戏将无法继续。

但又一次人算不如天算,希拉里出人意料的绝地反击成功,竟四而取其三,勇夺罗德岛、俄亥俄、德克萨斯三州,而其党内对手奥巴马则仅拿下佛蒙特州。更为重要的是,从最近的历史看,凡是入主白宫的民主党人,都必须在初选时赢得俄亥俄。希拉里3月4日的胜利粉碎了奥巴马一举称雄的美梦,希拉里至少是找回了她近来失去的部分“势头”,再次使民主党初选进入胶着状态。有人惊呼:奥巴马到了周末就胜,希拉里逢星期二必赢!但好景不长,奥巴马随后拿下3月8日怀俄明州和 3月11日密西西比州的预选,并且其手头的党代表票仍领先希拉里100多张。所以尽管希拉里凭借其超乎常人的毅力屡涉险关,但要赢得最后的提名仍需一番惊天动地般的苦战。

改变与经验大PK

“经验”和“改变”的争论几乎一直贯穿着民主党竞选的整个过程。奥巴马的竞选主题是“变革”。奥巴马以政坛新鲜人出马角逐民主党总统提名,一开始就摆出改革的姿态,攻击的是“照旧营业”的华盛顿官宦势力。他一再声称,入主白宫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现在把持华盛顿的政客赶出去。因为“华盛顿的领袖们似乎不能以实际的、合乎情理的方式携手工作。政治变成如此痛苦的党派纷争、如此受金钱和势力的影响,以至于我们无法解决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奥巴马称希拉里开展的是“老套的华盛顿教科书似的”竞选,而自己则代表了一种新型政治。

据《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007年12月中旬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71%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已走入歧途,对现政府和两党斗争激烈的现状感到不满。为了顺应民众的这种心理,奥巴马提出“改变、改变、改变”的口号,唤起民众对现状的不满。他还向选民表示,美国问题重重,提出不仅要“改变现状、改变政党,还要改变美国的政治”。再加上美国历经多年伊拉克战争的困扰,目前又处于经济危机的边缘,美国政府近年来在解决重要内政问题,如非法移民问题上的不力,也使得美国民间积聚了相当大的不满。因此,奥巴马提出改变和改革的主题深入人心,在群众中一呼百应,很快成了一股政治浪潮。

而希拉里的竞选主题是“经验”,强调的是她数十年公众服务的积累,突出的是她同共和党搏斗的顽强,展现的是新女性自信铁腕的一面。希拉里阵营拿“经验”说事,指责奥巴马有能力竞选总统却没能力担任总统。希拉里向选民诉求自己丰富的从政经验,包括8年第一夫人任内推动的各项福利政策、关怀女性权益议题、国会立法记录,甚至国际事务议题的参与。她表示自己访问全球各国的次数多过丈夫前总统克林顿,而且曾参与北爱尔兰的和平协议,在中国北京发表的演说也引起广泛回响。她曾经到过80余个国家,担任过美国出席国际会议的首席代表,这些都是其他候选人望尘莫及的。而且希拉里还说,民主党参选人中只有她有能力阻挡共和党的任何企图, “只要你们选我,当前一切问题都会解决”。

而奥巴马则得益于“阳光男孩”的自身形象。他从一个普通的混血小孩,到哈佛大学的高材生,再到美国联邦参议员,这样的成长背景让奥巴马有别于华盛顿政治圈中精于算计和作秀的政客,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奥巴马的演讲更是激情四射、振奋人心,且言简意赅、主题突出。这种集传道士和推销员于一身的演讲技巧,再经过媒体的放大,便能产生明星效应,让他仿佛成了大众情人。而相比之下,希拉里虽然擅长辩论,效果却稍逊一筹。比如奥巴马在竞选中不断重复“改变”、 “希望”和“相信”这几个关键词,或者领着他的支持者在一遍一遍地呼喊:“是的,我们能够!是的,我们能够!”(Ye s,wecan!Yes,wecan!)

其实,奥巴马并没有拿出什么上得了台面的实质政策—比如希望该怎么落实,美国蓝领该如何得回工作,伊拉克又该如何善后?但他还是成功地让他的支持者们流泪,让他们疯狂,让他们崇拜得五体投地,并把自己变成了肯尼迪的接班人、新美国的象征。

正因为如此,媒体不仅让奥巴马“搭免费车”,而且也对他却“青睐有加”。据非牟利组织“新闻及公共事务中心” 在2007年12月16日至今年2月19日,对美国三大全国电视网络(ABC、NBC、CBS)的统计,绝大部分关于奥巴马的报道是正面的,而希拉里的正面报道却远不及他。早在艾奥瓦州首站告输后,希拉里就曾激烈地抱怨说:“媒体轻易地放过了奥巴马!他在连续15场辩论中宣扬自己多年来一贯反对伊拉克战争,可事实上,他在2004年说过,同意布什总统的战争立场。然而,没有一家媒体为这个漏洞质问奥巴马!媒体正在为奥巴马编织一场盛大的童话。”

对于希拉里,她的第一处“命门”恰恰在于她风头太盛。2007年1月20日,希拉里正式宣布角逐2008年总统宝座。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她的民意调查完全把奥巴马等竞选人甩在了身后,俨然半只脚已经踏进了白宫的大门。可是盛极必衰,希拉里最终被一场“持久战”拖垮。由于主动让自己站在了“擂主”地位,希拉里无可避免地成为奥巴马等人围攻的对象,而她自己则采取守势,以巩固现有地位为宗旨。美国选民对希拉里的态度是很矛盾的。她的支持率曾经高居榜首,而她的 “讨厌率”也一样长期领先。若论希拉里的能力、智慧和野心,她绝对是一名天才政客。但这份精明劲却引发了美国选民对她的怀疑。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戈尔喜欢吹牛,克里以贵族精英自居,布什是个亲切的“呆瓜”,而希拉里八面玲珑,就显得不那么可爱了。更严重的问题是,精明的希拉里让选民怀疑她的诚实。出于政客的本能,希拉里在政见上也是见风使舵:她在美国遭受恐怖袭击、民情沸腾的时候,为伊拉克战争投赞成票,战争政策失败后又转而支持撤军;在民主党同僚面前,希拉里是维护劳工权益、支持干细胞研究的自由派,可是近年来在美国社会思潮趋于保守的背景下,她又大谈宗教,主张妇女不要堕胎。希拉里这些前后不一的论调也成为奥巴马等竞争者攻击的焦点。

从竞选手段看,奥巴马竞选阵营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出的各类竞选广告、宣传短片都颇受年轻选民欢迎。有美国政治学家指出,希拉里和奥巴马竞选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一门心思将上世纪总统竞选手段发挥到极致,后者已把选举引入了21世纪。显然奥巴马要比其他总统竞选人“进步”一个层次。

总的说来,2008年民主党人在希拉里与奥巴马之间的选择,其实就是一场政治圈内人和外来者、第一位女总统和第一位黑人总统之间的选择,也是一场经验与“变化”的选择。

希、奥成为梦幻组合?

奥巴马和希拉里对决是一场谁也无法把对手击倒的拳击赛。这场比赛难解难分的原因一方面说明两人各有千秋,另一方面则表明两人的互补性很强。一个白人女性加上一个黑人男性,既能照顾黑人的感受,又能缓解白人和拉美裔的担忧。《华盛顿邮报》评论员文章指出,在一个层面上,希拉里和奥巴马的历史性之争,已经激发民主党的活力,提高了初选的投票率,吸引了新选民和竞选义工。至今为止,每一州的初选,民主党人的得票都大幅超越共和党,两个候选人都募集到了惊人数量的竞选金,赢得了全球媒体史无前例的关注。

但在另一个层面上,民主党人的问题就在于,他们的初选和党团小组会议已经显示出工会分裂、种族和民族分裂、性别分裂、等级分裂,这是一场正变得越来越糟的竞争。而更令人遗憾的是,在希拉里和奥巴马斗个乐此不疲的时候,他们却看不到他们已经走上一条自伤自残的路。随着媒体的渲染扩大,各自的支持者变得更加死忠,希奥两人已经骑虎难下,必须决一死战。正如没有卷入竞选双方的民主党人艾吉尔(JohnEdgell)所说的那样,“这列火车正遭到破坏,无论谁获胜,你都将划掉一半的支持基础。”如果强制打掉其中一个,都可能造成民主党内部的分裂以及输掉11月的大选。包括前副总统戈尔在内的许多民主党资深人士都表示,如果这样的恶斗继续下去,可能会破坏党内团结,更不利于民主党对抗共和党。

奥巴马最大的劣势是经验不足,而前总统克林顿夫人希拉里最大的强项是“有35年的政治经验”。一个女性一个黑人,都是难得的总统候选人。支持希拉里的,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民主党。她的骨干支持者是收入为中等偏下,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蓝领工薪阶层,以及有工会成员的民主党家庭。支持奥巴马的则是一个非传统的民主党,他的核心支持者是收入为中等偏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中产阶层,包括相当数量的独立派选民甚至是共和党人士。从世代交替的角度来看,支持希拉里的是一个中老年的民主党,而支持奥巴马的是一个中青年的民主党。希拉里在得州赢得了68%的年长人士(65岁以上)选票,在俄州赢得了73%的年长人士票。奥巴马则持续在各州以70%甚至是85%的大比数,赢得30岁以下选民的支持。就性别来说,希拉里作为女性得天独厚。而奥巴马作为非裔美国人的英雄,可以依靠同族兄弟的铁票,让他在得州赢得了超过八成的非裔选票。也就是说,奥巴马和希拉里搭档竞选的确有着他人不可比拟的互补性。因此,许多人呼吁希拉里和奥巴马组成一正一副搭档的“梦幻组合”。从民意调查看来,65%的民主党选民赞成希拉里找奥巴马担任副手,而赞成奥巴马做“一把手”的占35%。由此,希拉里在3月4日赢得关键的俄州与得州初选后,第二天她在回答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早间秀》节目主持人梅雷迪思·维埃拉的提问中暗示,如果她胜出,愿与对手贝拉克·奥巴马组成竞选搭档共谋白宫。随后,希拉里的丈夫、前总统克林顿再次表示,希拉里对两人组合竞选拍档持开放态度,她明确地回答“是”。克林顿又指出,奥巴马获城市地区和高收入选民支持,而希拉里则获传统的农村地区支持,若两人组成竞选拍档,将锐不可当。

当然,对于“梦幻组合”,奥巴马和希拉里的支持者也有不同的看法。奥巴马的支持者中大约有6成表示,如果奥巴马胜出,应该选择希拉里作为竞选搭档。希拉里的支持者中只4成认为,希拉里获胜后应该选奥巴马作为竞选副手。不过,“ 希奥配”更多只是希拉里的一相情愿。奥巴马在希拉里提议的当天就表示不情愿,奥巴马3月10日在密西西比明确告诉支持者:“我没在竞选副总统,我在竞选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甚至首次如此直接地嘲讽希拉里,“哪有第二名请第一名担任副手的道理。”而且奥巴马“我赢得的州数是希拉里的两倍。我获得的直接投票票数超过希拉里。我获得的代表名额数量超过希拉里。”据分析,克林顿夫妇近期反复提议希拉里与奥巴马搭档竞选,至少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不留痕迹地贬低奥巴马,是一种 “捧杀”策略;二是麻痹选民,意在争夺支持者。这是暗示奥巴马的部分支持者,给希拉里投票就相当于给奥巴马投票。

当然,从历史上看,两人联手成功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比如1960年总统竞选,肯尼迪和约翰逊在民主党内初选时,也是争得不可开交,但最后两人联手赢得了竞选,后者果然成了他的副总统;另外老布什也曾从竞选对手转为里根的竞选搭档。

既然二选一的残酷战役必大损民主党的元气,那么号称“梦幻组合”的“希奥配”又能否保持民主党在11月大选中的强势呢?有分析指出,这也是一个疑问。第一,这个组合的组成难度相当高,奥巴马已经决绝的拒绝了任副手的请求,希拉里也势难屈就,即使勉强合作也只会貌合神离;第二,尽管希奥现时人气都相当高,但这个组合危险性同样也相当高,因为对于美国这个白人比例占七成的国家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认受性挑战,民主党亦未必真的乐见其成。

所以,既然希拉里与奥巴马联手入主白宫的可能性不大,那么民主党预选的战斗就得依然按照现有的游戏规则进行下去。

进入 储昭根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美国大选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819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