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泳:新一轮思想解放当为思想实践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872 次 更新时间:2008-09-18 15:48

进入专题: 解放思想  

谢泳 (进入专栏)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整个社会,对这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变革,虽然各有评价标准,但基本是肯定和赞扬的。这三十年,各种社会问题时有出现,但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也越来越进步,越来越民主。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候,我们又重提思想解放,这是今年最引人注目的口号。重提思想解放,说明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需要解决,但还没有勇气面对的问题。

思想解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最鼓舞人心的口号。那个时候,提倡思想解放,主要解决的还是观念问题。因为在长期的封闭环境下,中国人在很多方面已经缺乏常识,所以从当时的社会环境观察,是要把一些简单的道理讲清楚。比如妇女可不可以烫头发、学生可不可以跳交际舞、电影中能不能出现接吻的镜头等,都是需要解放思想才能完成的。当时的冲破禁区,主要体现在观念变革方面,思想解放的特征是观念变革。

我个人以为,我们今天重提思想解放,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从观念到实践。用老话说,就是在知行问题上,我们已经过了知的阶段,主要是行的问题。过去是说知难行易,现在我感觉是知易行难,所以我理解,现在的思想解放主要是从具体事情做起,而不是停留在空对空的言论上,是从坐而论道到起而行事的时候了。

改革三十年,我们基本是生活在国门打开的时代,特别是在这三十年中出现了国际互联网。如果说在以往的时代,我们变革的步伐总是落在西方的后面,但在这一次影响人类生活发生根本变革的技术革命中,中国没有落后,我们的发展是与世界同步的,甚至在有些技术方面还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中国真正开始融入世界,开始走向世界。在这个时代中,人类文明的共同结晶,特别是人类政治文明基本实践中显示出的共识,已为世界公认。虽然国情可以有别,可以有特殊性,但在人类政治文明实践中创造出的理论和实践中形成的模式,为任何对人类文明保持敬意的民族和国家所接受,这是世界潮流。在思想和理论方面,我们必须把握先借鉴再创新的原则,因为我们的创新不是凭空而起,也不可能凭空而起。这是今天思想解放的基本前提,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思想解放,关键是在实践中接受和运用人类文明共同的经验,努力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民主政治道路,中国不能自外于世界政治文明的主流,这是历史的基本常识。

思想解放,关键是行动,是我们努力从一些小事做起。只有具体的思想解放,没有抽象的思想解放。做了具体的创新实践,就是思想解放,完成了过去不可能完成的实践就是思想解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文汇报》的思想解放体现在何处?在文艺上,就体现在他们可以从复旦大学的墙报上把当时还是大学生的卢新华的一篇小说《伤痕》拿来发表在副刊上。《人民日报》的思想解放体现在何处?就体现在他们可以把当时的四五运动说成是正确的行动。思想解放就是在这些具体的行为中,让社会对这些媒体产生了敬意。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创新精神。对那些早已在理论和行为上被社会认为是不合理的事物,就要在行动中破除。比如对高等学校进行的评估,基本成为老鼠过街,为什么不能果断宣布取消?对于书号制度的管制,为什么不能果断变革?现在没有不卖书号的出版社,但为什么还要垄断这个资源,加大读者的阅读成本?高校学术评估体系已到荒唐地步,许多全国知名的高校太没有骨气,为什么要对没有道理的命令惟命是从?等等。现在提倡思想解放,其实就是思想实践。

上世纪八十年代,从上到下,鼓励的都是那些敢于做事的人,后来则形成了不做事最安全的人生哲学,而且越来越流行,几成于官场定律。但近年的思想解放中,像仇和这样的官员不断得到重用,就体现了国家提倡勇于做事,而不是勇于做官。仇和的创新精神和他的所作所为,容有可议之处,但他是敢于做事的人,敢于负责的人,这就是国家的福气,国家的中兴之业,就需要大批做事的人能出来。国家需要努力做事的人,需要救火的人,不需要趁火打劫的人。

从思想解放到思想实践,最需要的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具体的行为。从做小事、做具体事来完成思想解放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我们已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们现在需要勇气。

进入 谢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解放思想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798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