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大讨论

————燕园评论学友讨论合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023 次 更新时间:2013-12-08 15:30

进入专题: 英语  

本站网友  

 

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若要论究起来,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国力不够强大,我们对于汉语哭泣又有什么用?对外来语的排斥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关键还要自强,振兴中华,让外国人来学习我们的语言。

作者:伊灿 2002-07-24 19:26


想对伊灿学友说几句


我想,目前我们国家落后当然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对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持一种虚无的态度去畸形地崇仰别人。文中并没有排斥外来语的意思。我更想到,这样从上到下一味虚无下去,我们的文化身份能够保持吗?即便哪一天我们真正强大了,如果这种强大是以丧失我们的文化身份为代价,那么这种强大又有什么意义?况且,一个对于自己的语言文化保持如此虚无态度的民族,她能真正强大吗?“哭泣”,在我是一种真实的心理冲动,我认为不应该成为你揶揄的口实,我真诚地呼吁学友们严肃地讨论这个问题,谢谢。

作者:叶君 2002-07-25 08:21


一个民族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理性


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从这个角度讲,中国人学英语无可非议。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在国内讲授中国历史、中国文学都要用英语,那的确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凡事都有个“度”,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需要英语多的专业,考核的要求自然就高些。不能“一刀切”!我们这个民族最喜欢“走极端”,而最不能做到“实事求是”。

作者:实事求是 2002-07-25 10:25


叶君不必“杞忧”--- 汉语与迎客松同在


如果一味拒绝真正民主化,那“引以为骄傲的延续了几千年的文明,将不是毁于火山的爆发、地震的颠覆、沙漠的入侵;而是毁于我们自己自虐式的糟鄙”岂非“活该”!看看那些民主国家养出的所谓“人才”,一回到这泱泱文明大国,便入乡随“俗”,将“真正民主化”的使命早早抛到脑后,去接受一串串非民主化养尊处优“同化”。作者若以为小人的汉语水准不低的话,大可不必“杞忧”了--- 北大人中想必不只我一个是“科学的”。

作者:科学北大人 2002-07-26 05:55


小道理与大道理之分


兄弟,不知道你是不是外地人(北京人对所有非“周口店人”的称呼)?如果是外地人,你为什么不讲属于自己的方言,而要讲普通话?你为什么在别人称赞你普通话发音标准时有点自鸣得意?这点小道理一经放大,你就会明白你干吗要学好英语了。

试想在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政策下(宪法中有明文规定),有多少方言面临着灭亡的危险?!西方老牌杂志Economist2000年某期上就有洋鬼子撰文指责中共政府的这一作法,细想也有道理啊!

另,想起读书杂志90年代某期上一篇文章中的细节,说有蒙古族姑娘某某,美丽绝伦,但作者注意到她在说汉语的时候“面目狰狞”,———作者大概是想说她在说母语的时候更加美丽吧。

世界的事就是这么荒唐,我那在大学教英语的妻子去年就曾为参加普通话考试而忿忿不平,她说:“我在课堂上总共说不了几句汉语,为什么要让我参加普通话考试呢?“

作者:夏之花 2002-07-26 13:49


不是英语的错


英语是的交流工具,不是洪水猛兽,错不在英语,应思考我们的社会教育,不是仅在学校,因为学校的教育是社会大教育的缩影。事实上面对学生受外来流行文化的影响,学校能做的事情很少。在对外来文化的冲击,碰撞下,我们社会没有足够的实力让人民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巨大的信心。一味在过去历史寻找那一点荣耀,无法改变当下我们弱势文化的现状。

作者:老老子 2002-07-26 16:11


勿舍本逐末


勿舍本逐末 语言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积淀,凝聚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一个民族的内在标志。新家坡总理李光耀说过:五十年后中国还是中国还是中国,印度也还是印度因为它们有自己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但星家坡却说不准会成什么,因为它没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就是民族凝聚力。

作者:我 2002-07-26 18:30


其实英语只是“国际普通话”,


对汉语没那么大负面影响,用不着汗流浃背紧张兮兮的。文中有一些观点我不同意,在国际公共场合当然是用英语合适,要不然张三说汉语,汉斯说德语,龟田说日语,娜塔莎说俄语,穆罕穆德说阿拉伯俄语。。。。。。,那你说大家怎么沟通?国内的道理也一样,你说在武大,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发表论文演讲,不说普通话,教授们肯定不会同意的,湖北人说襄樊话,上海人说闸北话,山东人说枣庄话,江西人说安源话,广东人说汕尾话,东北人说夹皮沟话。。。。。。,那有百分之几的听众能懂啊?所以说中国人学英语和香港人学普通话没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作者:新药 2002-07-26 19:03


也谈“民族文化生存前景”--- 与本文作者商榷


作者叶君通过对当下英语大肆入侵中国这一现象的动情描述/哭诉,顺带提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生存前景”这一议题,其忧患意识令人感佩。其实,我们这些叫嚷“民主政制”的人,何尝不也是在忧虑中华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看起来,好象一个“拒狼门外”一个“引狼入室”,实则殊途同归。只是关于汉语的命运我有一点不同看法:日文因杂而不纯而令人无法肃然起敬,相反,法文因纯且严谨而让人敬畏有余。然谁在国际经援上更有发言权(也即语言更好听)/吸引更多的中国留学生?

作者:科学北大人 2002-07-27 11:43


英语对我们的价值


英语对我们来说,只是升学拿文凭的通行证.现在我们学的英语只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毫无实用价值,在试卷上拿高分,到现实中,却是哑巴,瞎子.我们不能否认,21世纪是知识与人才的竟争的时代,再加上我国又加入了WTO,语言不过关作什么都很困难.但如果我们拿应试英语去与世界接轨,其不是掩耳盗铃,所以哦我认为英语要好好学,要学应用英语,而不是应试英语.

作者:老蔡 2002-07-29 12:25


我的想法


我非常赞同兄台的一席话,英语的学习热情源于民族的落后,落后在科学技术上,也拙见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上的现有浮躁,人文学科上的捣浆糊,能是一个民族的进步吗?我们总在希望强大,但我们也需付之以行动。英语要学好,汉语更是要学精!

作者:上海交大农学院?2002-07-29 12:40


主动比被动更悲哀


自觉地被同化。

落后的一些民族或国家遇见对己有利的文化时,会主动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和行为习惯。赵武灵王的胡化改革、拓拔宏的汉化改革、清满族的汉化改革都是这种情况。

被动同化。

有人讲,汉人最善于同化异族。以汉族为主的中国从来就没有怕过失去对国家的统治,从来都自信自己文化的同化作用。历史上无数次外民族对汉族的统治都是以被汉文化同化告终的,所以从来就没有人担心过。

但现在,汉语言受到了外语言的挑战。可怕的是!是我们这些操着母语的人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学习着外民族的语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抛弃着自己的母语。这种主动被同化的热情究竟来自何方?

叶君此文回答了此问题的一半。

作者:惠东 2002-07-29 13:22


是我们自己放弃了汉语


多年前在长冈科技大学玩的时候,看见他们研究生的课表中,高级日语仍是必修课,英语是选修。现在各领域的发展非常快,语言跟不上就是一大弱势。依我看来,汉语已经很久没有进步了。至少大学生的汉语水平与高中生没有差别。

作者:高山翁 2002-07-29 13:56


也谈民族性


原子弹也许可以轰平日本列岛,可是无法轰垮小日本的精神。他们只会发起再一次的战后重建设和神话般的高速成长。可是中国人也许不需要什么原子弹一门外语大概就能摧毁民族性吧。在东亚三国中,国外最能抱成团的是韩国人其次是日本人,中国人不但是散沙,还同根相煎令人寒心。

作者:江湖之远 2002-07-29 23:02


对所有参与讨论学友们说


作为一个“上路新手”,北大论坛我素未谋面的学友们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他们严谨、踏实、有求必应的作风,在让我感佩的同时也增强了我在此言说的严肃感,使我认为北大论坛以及燕园评论绝不是一个抒发牢骚、意气争论、无赖抬杠和泼妇竞骂的地方。我的文章写得十分粗疏,我只是急欲“说”出我所亲历的事实,文字间胀满了“说”的急切,来不及作学理上的分析。漏洞和缺憾是不可避免的。抛出一块砖想引出更多精美的“玉”,我期待有学友能以更理性的态度深入分析这个问题。在对本文主旨的理解上我一再强调的一点是,我并没有排斥英语等外来语的意思。我反对的是一种极端当然害怕自己也陷入另一种极端。我只是质疑我们对于英语和汉语的态度是否理性,以及我们的英语教育方式是否理性。这一点在文中有比较明确的表述,如把英语比做“一条我们不能赶走也无法赶走的狼”等。对英语产生了质疑,于是便有人据此推断文章的作者英语一定“很臭”。这实在是一种极其幼稚的“中国式”的逻辑。我当然不知道这些学友们划分英语“很臭”、“臭”还有“香”的标准是什么。不过我有一点可以透露的是,不管怎么说,我终究是中国考研、考博游戏的胜利者。本文的写作我自认为并没有太多的私心,只是表达我的一点忧虑而已,仅此而已,哪怕在别人看来这是一种很幼稚的“杞忧”。而,那些学友们的言语中所流露出的恰恰是精通英语的优越感。但是他们恰恰丢弃的是西方人逻辑上的严谨和宽容。而从这一点上说,他们却正好是我文章的有力反正。至于有人把汉语和英语的关系比做武汉话和普通话的关系,我想只要这些朋友们稍稍冷静地想想便会发现它们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语言是一种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工具。总之,广大学友们对于本文的如此关注是对我的最大回报,哪怕是讽刺、挖苦、鄙夷我都感到欣慰。我再次诚挚地呼吁更多的学友以一种更理性的态度更加深入地讨论这个问题。

作者:叶君 2002-07-30 13:07


最后的话


各位,你们看,叶君不高兴了,因为有人猜测他英语臭。但他似乎不太同意这一点,因为他考研、考博都过了。老实说,仅凭通过这两项考试,根本就不能证明你如何如何。我们中间有太多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英语高手。--不知你老人家是不是?但愿你不是!

当然,这个话题的确有点无聊。我想再说点别的。同样是Economist杂志,去年某期的一篇文章曾讨论了英语到底还是不是英国人的英语这一话题。美式英语风行天下乃为不争的事实,但让人更加起疑的是:就连北欧一些国家如瑞典、丹麦人的英语都顶呱呱直叫,甚至超过了英国人的水平,这就难免让英国人的脸有点过不去。--我不知道人家北欧人是不是也在讨论语言的工具性和文化性问题。也许,人家自甘堕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中国人这里就这么特殊?不见得吧。

其实,我倒觉得中国人学英语真正的痛苦在于不把它当作一门工具,而把它搞成一门学问。该学的方法不对头,不该学的也在学,--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说一句正经英语,语法规则记得比鬼子还熟。这些无谓的学习属于浪费生命,而且属于制度性的浪费,真的应该批判;否则,到2008年奥运会时,笑话一定少不了。就此彻底告别这个论坛。祝你们好运!

作者:Flower 2002-07-30 22:56


我对英语的看法


我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细致,也可能是我曾经想过此类问题,但是我却没有大家这么的感叹。我非常的爱英语,虽然现在已经工作了,但我仍然在自学英语。我的目的其实很明确,其实就是为了能够像英国人那样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再说的透彻一点,就是为了能够使自己多一门谋生的手段。当然这在学这门课程之前自己还必须得有十分的举趣,那样才更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被困难所吓倒,因为这是自己所衷受的。

我看了别人的观点,我不大同意叶君的看法,我觉得其实每一件事情往往可以想想的很简单,但同时也可以把它想的很复杂,最主要的是在于各人怎么看了。至于关系到国家的尊严这方面的一些问题,这当然首先得维护国家的尊严。不知道我的这个观点是否歪曲了叶君的意思,但看了她的评论后,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

作者:龚春林 2002-07-31 12:46


英语的作用和英语教育是两个题


我是工科的,只谈工科,大量的资料是以英文发表的,不懂英语怎么办?不能用英语写作就不能把文章发表到国际上,别人就不了解你的工作,不懂英语怎么办。

不容否认的大量的知识是以英文为载体,学习英文是必要的。至于是否应该用入学考试的方式就是另外的话题。如果英语考试对研究生以后的学习没有用,其他的那几门难道又强到哪里去?

作者:匿名 2002-08-01 01:51


谈论问题的关键是........


分清手段和目的!如果仅仅从事情的表面或从“我”谈起,就没有论的必要!

汉语成为“弱势语言”的趋势涉及到民族的问题,而有些学友谈的仅是“我”自己的一些肤浅的问题,深些的也仅论了过程和手段。这点令人失望!上世纪飘荡在中国上空的硝烟刚刚散去,应有的民族警惕感就在年轻一代中无存了,这才是令人担忧的事情!叶君的忧思精神令人敬佩,而有些学友的冷漠让人......

作者:惠东 2002-08-02 12:12


“度”是关键


能掌握英文或其它外语自然好,但要算一下投入,一个人从小学到硕士毕业,花在学英语上的时间少说也有三五年,全国这么多人学英语需要花费多少?省下这些时间与金钱我们能干多少时?最后工作中离不开英语的有多少?很多人只要一般掌握就可以了。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有识之士们要把握好导向,掌握好“度”。

作者:中国人 2002-08-03 14:42


爱国-爱家-爱学习


中国人在学好母语的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英语很有必要!但应从小培养孩子们英语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在玩中学习,在实践中感受英语,兴趣感知实践合作学习创造性发挥都很重要,而且学习语言最佳期是6-12岁,此阶段学习英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希望家长朋友们也要在家多用英语和孩子进行交流!要有耐心多鼓励,并希望您和孩子一起在英语学习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另外教育孩子要爱国爱校爱家爱父母爱自己,不要一味追求英语而忽略母语的教育,母语英语都学好,,这样的孩子才OK!

作者:英语研究 2002-08-03 23:11

    进入专题: 英语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629.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