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鼓应:老庄思想的时代价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9 次 更新时间:2024-12-24 21:13

进入专题: 老庄思想  

陈鼓应  

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在《大哲学家》一书中谈论老子思想的独特性时,特别指出:“从世界历史来看,老子的伟大是同中国的精神结合在一起的”,“跟人类社会上所有最伟大的哲学家一样,老子并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囿于已知的事物上,而是从统摄中捕捉着思考的源泉。他那延伸至最深处的思想真可谓统摄”,“老子的道乃是在超越了所有有限性时达到的最深层次的宁静,而有限本身,只要它们是真实的、现时的,也都充满着道。这一哲学思考便活在了世间,进入了世界的根源之中”。(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1月,第780页)老子的思想既进入世界的根源之中,也活在人间。两千五百多年来,老子的思想就像取用不竭的泉水,给各个时代、不同阶层的人以精神的滋养与智慧的启迪,盖因老子思想中蕴含着历久而弥新的时代价值。

“上善若水”之“水德”

老子以“水”来喻“道”。《老子》第八章写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一章,全面介绍水德,“水”在道家学说中是非常被看重的,我们甚至认为道家就是以水作为自身品德气质的象征。比如我们说儒家用玉来代表君子温润如玉,佛家用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来代表出世与入世不二,而道家就以水作为品格精神的典范,水是道家精神气质的体现。

我们都知道“上善若水”这句话,那么,水之“上善”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是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水四处流溢与无意识地给万物以生命的意象,在《老子》中有明显的体现。其云‘上善若水’,水,这里等同于‘道’,被称作‘上善’。”(艾兰[Sarah Allan]:《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商务印书馆,2010年11月,第35页)其次,水停留在卑下的地方。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水去;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水做。“道”就是这样。

接着,本章列出了水的七种德行:

善于选择居处的地方。水是液态的,进入圆的容器,它就成为圆的;进入方的容器,它就成为方的。遇到阻碍的时候,它就停下来等着;能走的时候,它就向前走;直着走不通的时候,它就绕着走。

心思善于保持沉静。水的心是安静的,宁静清澈,映着天空日月,顺着阴晴四季。不急不躁,自然从容。

待人真诚仁爱。水是善于以仁德爱人的。可见,老子倡导仁,并不反对仁。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仁”字出现于《尚书·金縢》中:“予仁若考。”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仁爱如同先王”。可见“仁”的思想早在西周初年就有了,远早于老子和孔子的时代。《诗经》中也有两处写到“仁”,指温厚、慈爱。

善于守信。水虽然无欲无求,宁静内敛,自然而然地流动,但它有着坚定的目标,那就是流向大海,这个目标从来不曾放弃,无论经过多少曲折与险滩,无论需要多长的岁月,它矢志不渝,所言必信。

为政善于精简处理。水不需要做繁杂的装饰,不需要加入任何颜色和味道,它用最简约、最本质的方式处理事务。

善于发挥所长。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是水的风格。

行动善于掌握时机。

以上所述是“水之七德”,如果能够仔细体会,并向水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会大有禆益。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多重冲击与考验,我们当代中国人中的大多数对于自己的传统经典是陌生的,尤其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我们问年轻人读过《道德经》吗?很多年轻人会回答说“没有读过”。其实,古老的《道德经》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可以给年轻人很多的人生启迪。

《老子》“动善时”的思想

老子的思想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时”。

水之七德的第七德就是“动善时”,非常重要。无论是《老子》、《庄子》还是《周易》里面都强调这个“时”。儒家的孔子被孟子称作“圣之时者也”,可见无论儒家道家,对于“时”都非常重视。

《老子》中“时”的概念只出现了一次,就是第八章中讲“动善时”,意思是行动要把握时机。“时”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人在选择做决策时,是动还是静?是进还是退?是用还是舍?是行还是藏?关键就在于“时”。在《老子》中,水是知“时”的,当行则行,当时则止。

在《庄子》书中,“时”出现四十七次之多,而且很精彩。庄子讲到两句话,叫作“一龙一蛇,与时俱化”“一上一下,以和为量”。龙跟蛇一显一隐,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时机,一上一下,一前一进,要以和为量。所以,这里面是关于“时”的动静关系,掌握时机与否,利害攸关,这个非常重要。《庄子·山木篇》说到两件事,一件是树木因为其不成材而得以保全性命,没有被砍伐而得终天年。另一件是主人杀雁以待客,家中那只不会鸣叫的雁被杀,因为不材而被杀。弟子就问庄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日主人之雁,以不材而死。老师,人生要成为材还是不材?庄子说还是介于材与不材之间吧,走中道的意思。

黄老道家也非常重视“时”,比如稷下道家作品《管子·白心》开篇:“建当立有,以靖为宗,以时为宝,以政为仪,和则能久”。《管子·宙合》中已提出“时则动,不时则静。”所以,“时”在道家学说中很重要。

老子的“动善时”与《周易》中的“动静不失其时”可谓一脉相承。“时”在《周易》思想中是非常重要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这个“时”不是一个单纯简单的时间概念,而是指外在条件综合形成的情境或客观形势,表示时态、时机、时运等。人的行动是否符合当下情境?在这个时态下是否可以做到与时偕行、通晓时务?以此来判断和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就叫做“动善时”。《周易·彖传》强调:“损益盈虚,与时偕行。”什么时候损?什么时候益?要根据盈、虚来进行判断和调整。因此,这是最考验决策者的素质和能力的一德,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制宜,还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要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权变,这一德贯穿运用于前面六德之中,以这一德来调节和辅助前六德,这是需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具备的能力,对于“时”的把握可以说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动静相养 虚实相涵

《老子》书中非常注重刚柔的问题。老子思想中“虚实相涵”“动静相养”“进道若退”“祸福相倚”“有无相生”“阴阳相和”等观念,可以指导和帮助我们面对人生的起伏与荣辱,开阔我们的心胸。王维的诗写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以超然达观的心态看待我们所遭逢和经历的一切,世上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老子看问题往往一句话,正言若反,有的时候你要从对面来看,或从长久来看,那就是“反者道之动”;有时候要转个弯儿来看,那就是“曲则全”。

《老子》第十五章写道:“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老子描写体道之士心性修养的功夫,“浊”是动荡的状态,体道之士在动荡的状态中,透过“静”的功夫,恬退自养,静定持心,转入清明的境界,呈现了一种动极而静的生命活动过程。而在长久的沉静安定之中,体道之士又能生动起来,趋于创造的活动,呈现出另一番静极而动的生命活动过程。动、静之间,透露着“动静相养”的辩证思维。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很欣赏《老子》中动静相养的思想,他请人把这两句话写下来,挂在他的山庄书斋的墙壁上。

《老子》第三章写道:“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本章的“虚”是辽阔、开朗的意思。“虚其心”教人心胸开阔,“虚”是修养与认识方法上的重要功夫,与老子在形而上学的层面讲的“无”体用一贯。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描述主体透过修养功夫所达到的开阔的心灵境界,这一排除了主观情欲与知见的澄明状态,同时正是认识“道”的路径。“虚其心,实其腹”语句中的“虚”“实”相对,更成为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并发展出“虚实相涵”的重要命题。如《黄帝四经·道原》所说:“知虚之实,后能大虚”。此后,经过魏晋、宋明的发展,至明末清初,王夫之提出“实不窒虚”“虚之皆实”(王夫之《思问录·内篇》)的观点,更具体地说明“虚”“实”交互为用的辩证关系。如果能够领悟“虚实相涵”的意蕴所在,对于我们现代人的修养功夫和精神境界都将有极为有益的提升。

历史的连续性和时代的关联性

中国历史从古至今,有常有变,其内在的历史连续性是常,时代的关联性是变。《老子》第十四章指陈了“执古御今”的历史连续性: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第十四章)

本章的“执古御今”和第二十一章的“自今及古”,都既有历史意义,又有时代意义。以六经与老、孔的关系为例。孔子编定六经作为授徒讲学的教材,在了解古代文献的历史意义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回应时代的现实议题,这样便是“执古御今”的具体运用。与此同时,不只有孔子进行了这样的“执古御今”,《诗》《书》《易》对于老子也产生了隐含性的影响,尤其是易学与老子的辩证思维有着紧密关系。老子与孔子,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与借镜中,展露出他们洞察事理的眼光与智慧。

《老子》第二十一章,是与十四章有着重要呼应的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前面第十四章是“执古御今”,而这一章“自今及古”,这两章互相呼应。在和西方思想的对比中,方东美先生注意到:“中国哲学的传统,自先秦、两汉以至于汉唐、宋明,都有一个共通点,这个共通点,用司马迁的话来说,就是‘究天人之际’。另一方面,无论是哪一派的中国哲学,都不像西方的思想,往往是以个人为中心,而后各自形成一个独特的思想系统。……这在中国哲学可没有这一套,我们又可以用司马迁一句话来说,就是‘通古今之变’。这个‘通古今之变’,就是一切哲学思想。无论是个人的、学派的,或是产生自任一时代的,都要表达出这种‘historical continuity’——历史的连续性,要与其他各派的哲学思想发展,彼此呼应,上下连贯,形成时间上的整体联系,绝无所谓思想的孤立系统。”(方东美《新儒家哲学十八讲》)因此,我们看到第二十一章,讲到了中国哲学时间上的整体联系,没有所谓的孤立思想系统。

哲学是什么?其根本的关注点就在于对天人关系和古今关系的探究,我们可以借用司马迁所言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强调古和今的关系,既要知“常”,又要达“变”,所以会讲到历史的连续性和时代的关联性的问题,常与变是相反相成的关系,所以,我们既要有文化传承,有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也要适应时代而有所创新。

多维视角和单一化思考

多维视角、多重观点,这个观点是尼采提出来的。从尼采回看两千年前的庄子,他也是多维视角、多重观点来看问题。比如庄子的《齐物论》:“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恢诡谲怪,道通为一。”“恢诡谲怪”意思是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独特性,他的殊异性,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我们要欣赏别人的长处,要打掉以个人自我中心、宗族自我中心,甚至是民族自我中心的这种傲慢与偏见。

人类历史上,哲学派别很多,往往是单一化的思考线索,单向度的视角看待问题。老、庄道家则是从多维视角、整体宏观和不同角度来看问题。这个议题在哲学上依然很重要。在我们的这个地球村里,很多历史和现代事例都可以给我们一个参考,来讨论这个议题。整个一个地球村,有不同的文化、民族,不同的价值取向。我们要以多维视角对这种单一化进行重新思考。

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建构一个命运的共同体。那么建构命运共同体,必然是要用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大家共融共存的这样一种思维,才有可能建立。这就提醒我们,在当下这样一个时代,大家整个地球村应该是放下各种偏见,放下单边思考,放下那种只是考虑自身的利益和只是站在自己的文化视角考虑问题,应该放下这样一种偏见,敞开心胸。《老子》六十一章说,“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两者各得其所欲”。这就是转换视角看待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问题。

我们这个时代,如果不能形成这样的命运共同体,那么,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人类所制造的武器足以毁灭地球若干次,在人类掌握了极大的武器科技力量的情况下,需要文化之柔对科技之刚进行一番统摄和化解,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用什么来镇?用什么来化解它?用“无名之朴”,用素朴、自然,用回归到人的本心,实现彼此之间的和谐、柔和,善利万物。

有了这样视角和文化胸怀,才可能真正给人类一个共同的未来。否则,人类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智慧的话,再继续这样争斗下去,带来的可能是更大的灾难。这是需要我们觉醒的一个时代。

《庄子·齐物论》也充分展示了多维视角。庄子不但有“天和”“人和”“心和”的思想,而且主张“天乐”“人乐”“心乐”。我们的老、庄思想,具备这样一种内在文化基因、文化功能,这样一种多维视角,这种和谐的文化品格,可以给我们全人类带来和谐、带来福祉。

(作者:陈鼓应,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

    进入专题: 老庄思想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810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21日 11版),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