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届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论坛暨2024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发布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原农业部巡视员、研究员关锐捷受邀出席论坛并作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善治乡村》的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导言]
2024年,对中国农业、农村、农民而言,注定是划时代的将载入历史长河浓重一笔的年份。
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新中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上世纪50年代初农业合作化运动至今风风雨雨走过了70多年发展历程,毫不夸张地说,是全球涉及人数最多、辐射地域最广、影响范围最大、立法实践最长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组织体系。据民政部统计,全国城乡有60.6万个社区,其中农村48,9万个,占80%以上,因而其巨大作用、深远意义不言而喻。
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水平连续迈上新台阶,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阔步走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正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大特征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国情和民族特色,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世界历史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口规模、共同富裕、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以及和平发展的路径,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模式。
一、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之本,更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回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创新、发展的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将“耕者有其田”政策改为“减租减息”政策,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实现“耕者有其田”,最终夺取全国胜利。从某种意义上说,动员民众、引领民众、武装民众、解放民众,无一不是围绕土地制度变革这条主线而展开。
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纵观新中国75年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至1978年30年间,白手起家、艰难探索,着力构建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系;1979年至2012年34年间,改革开放、勇于实践,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013年至2024年11年间,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开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经济体制与乡村治理也随着发生了重大变革,呈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回顾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展望广阔前景,对于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
农民的牺牲难以统计,农民的贡献无与伦比,中国粮安靠农民,中国制造靠农民,中国复兴有农民,国运昌隆,最该谢农民。在政治上,从八分之一选举权(1953年《选举法》规定,城市居民每10万人选举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农村居民每80万人选举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四分之一选举权(1995年),到一人一票一权(2010年);在经济上,通过统购统销、工农产品剪刀差和农业税收支撑国家工业化建设,通过征用农村土地收益支撑地方财政收入(1999年至2023年累计超过80万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这是领袖对农民的深情,这是国家对农民的承诺,这也是历史天平称出来的大公至平。
二、党建引领,改革创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新的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不仅将发展目标确立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更为重要的是,农业、农村、农民将改变以往以服务于工业和城市居民、服从于城市建设为前提的从属地位,从根本上确立了城乡改革发展和分享成果的主体地位。
各地党建引领、改革破题、凝聚人才建设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深刻地向人们揭示,乡村振兴“五个振兴”缺一不可:产业振兴是基础,文化振兴是灵魂,生态振兴是支撑,组织振兴是保障,人才振兴是关键。
乡村振兴四大主要风险挑战: 生态环境风险、产品质量风险、乡村治理风险、人员素质风险。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应对风险挑战,不仅要稳住农业这一块,还要稳住农村这一头。”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最和美最绚丽的前景依然在农村。如何按照“加快产业集聚,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确保收入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的建设和治理目标,因地制宜,加快步伐,重在实施,贵在实效,确实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发挥稳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压舱石”作用,任重而道远。
任务可以归纳为三大重点:以粮为本,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包括农林牧渔及副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安全;以人为本,确保农民基本权益,包括农工、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和经济利益;以农为本,确保健康持续发展,包括以生态环境为重点的经济社会生态稳定健康发展。
河南省新乡市善治乡村的经验和做法是:
——敢问路在何方。针对农村各种集体资源、资产如何在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五大振兴”不容忽略的诸多短板仍然突出,特别是包括村级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在内的基层组织建设受到制约,市、县、镇、村班子携手共建,进行了大胆有益探索。
——破解路在改革。按照“全域布局、试点先行、梯次推进、全面铺开”的思路,充分发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优势,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破解乡村发展难题,以模式创新为乡村建设赋能增效,以机制创新加速乡村治理现代化。
——振兴路在人才。注重培养壮大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实现了一批农业人才回归,着重从中发展党员,择优进入村级组织,选拔能带领村民发展致富的支部书记,发挥排头雁、领头羊效应,有效助推农村“五星支部”创建和善治乡村(如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村党支部书记陈来胜)。
河南省鲁山县以善治乡村为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提供基础支撑,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要做法是:
——以巡促治出实招提能效。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坚持把对村巡察工作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作为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发力点。2021年以来,全县村巡查共发现四大类问题2016条,整改完成1874条。
——固巢养凤强保障促创新。聚焦“引、用、留”三个关键环节,“政策+感情”以求贤若渴之心引才,“平台+项目”以柔性多元之方用才,“荣誉+财富”以固巢养凤之举留才,以“归根”工程壮大“归雁经济”,为鲁山县高质量转型发展打造人才回归“放心地”、积蓄转型发展“新动能”。
——三产融合强基础创品牌。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深挖“土”的资源、扩大“特”的优势、延伸“产”的链条,不断培育产业品牌,聚力打造食用菌、林果、畜禽养殖、蔬菜四大优势特色产业。
三、不忘初心,正本清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亿万农民安身立命之本、维护权益之基、善治乡村之要、国泰民安之源,不断完善创新农村经济体制和乡村治理,是新时期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六个必须”:必须将维护农民权益放在首要位置,必须坚持尊重广大农民的首创精神,必须坚持农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必须着力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必须构建适应农村经管的组织保障,必须牢牢把握至关重要的底线思维:一是不以减少基本农田为代价,二是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三是不以损害农民权益为代价,四是不以颠覆集体所有制为代价。
——安身立命之本。全国农村有近59万个村、约500万个村民小组,拥有全国96%的耕地,约70%的养殖水面、60%以上的林地和三分之一以上的草原,既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最大的潜力资源。农民赖以生产、生活的农村集体财产,归乡镇、村组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所有,包括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农村的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的产权,通过公共积累、投资投劳所兴办的集体企业资产和兴建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购置的交通运输工具、机械、机电设备等资产,集体及其企业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 、有价证券等资金。
——经济收入之源。集体经济所赋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用益物权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是农民收入最重要的来源,20世纪80年代超过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二,90年代占65%,2000年占55%, 2011年占41%,2022年仍占36%。
——维护权益之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村社会矛盾凸现。国家信访局和农业部信访办统计表明,以维护农村土地为重点的各类农民基本经济权益信访居首位,占总量的60%以上。
现行农村基本制度主要是对生产经营方式进行了重大变革,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并没有改变,由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双缺位”(以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的统一经营层次管理、经营和服务缺位,以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体的分散经营层次责任和义务缺位)和缺乏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导致不少地方集体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每况愈下甚至名实皆无。
到2021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基本完成阶段性任务。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清查核实集体账面资产7.7万亿元,集体土地65.5亿亩,确认约9亿集体成员。共建立乡镇、村、组三级组织约96万个,全部在农业农村部门注册登记并领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其中,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村共有53.1万个,约占全国总村数的90%。
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举措:一是抓紧法律法规宣传贯彻,为善治乡村夯实根基。二是健全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为各司其职理顺关系。三是完善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为安身维权保障运营。四是界定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为明晰权属奠定基础。五是优化集体组织发展环境,为持续发展增添动力。六是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机制创新激发活力。七是强化集体资产制度建设,为保值增值创造条件。八是充实农经监管服务机构,为指导调控提供支撑。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上世纪,“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现如今,“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应全面提倡推广党组织、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三驾马车“一担挑”做法,注意防止打着壮大集体经济的幌子,搞所谓农村土地生态资源变现,以保护“农民所有资产”“农民小额资产”为名,为农村土地私有化推波助澜。以农业产业化、要素合作化、经营职业化、服务社会化、农民股权化为导向,坚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导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创新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以善治乡村为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提供基础支撑。乡村建设既要见物也要见人,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抓物质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习近平同志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建设和美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要保护好古村落。” 强调,“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镇。”
习近平同志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建设和美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强调,“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镇。”
要善于准确把握发展规律、特点和趋势,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现代农业、乡村旅游、闲置农宅、乡村文化五大潜力,着眼生产能力提升、生态环境改善、生活方便舒适、生命美丽精彩、生产关系变革,因地制宜抓住关键、破解难题、务实推进:注重“五生”实现“五美”:注重生产能力提升,实现产业美;注重生态环境改善,实现生态美;注重生活方便舒适,实现生活美;注重生命美丽精彩,实现人文美;注重生产关系变革,实现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