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鹏 姜艳娜: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内涵、价值与实践路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28 次 更新时间:2024-09-30 00:07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  

陈立鹏   姜艳娜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现象及规律的学科。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建设相辅相成,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建设可促进我国民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理论研究水平,铸牢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建设须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在此过程中,应始终以国家战略为指引,立足中国实际。具体而言,构建相关学术体系须面向实践、服务实践,结合历史、当下与未来;构建相关学科体系须明确学科的发展目标,分层建设,全面推进;构建相关话语体系须发挥多学科协作的优势,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传播力与影响力。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学 学科建设 学术体系 学科体系 话语体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因其自身具有的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指导性而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21年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这标志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从探索阶段迈向深入发展阶段。这一转变不仅是一个里程碑,而且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为民族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亟须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建设,并构建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学科建设是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重要基石,能够为各领域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系统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通过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建设,可以进一步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识,完善相关理论体系,提高实践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一、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具有交叉学科性质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科。换言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现象及规律的学科。因此,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前提是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人民基于共同的身份认同、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文明根脉、共同的价值追求等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严庆指出,与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相比,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强调“共同”的民族实体意义——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精神文化、共同的责任使命、共同的前途命运。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关系的精炼概括。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这一表述深刻洞察了中华民族的内在统一性:一体性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整体基调,多元性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这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方面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由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内涵极其丰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必然涉及民族、历史、文化、制度等诸多方面,故而须为之建立能够整合多重认知的理论体系,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由此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是一门多维度、多层次的交叉学科,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内容在其中皆有体现,涵盖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演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成就、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等多个方面的深入研究。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

一般来说,学术研究可根据理论导向、问题导向分为两种,理论导向研究以验证某一理论为目的,问题导向研究则以解决某一实际社会问题为目的。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两种研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前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主要围绕时代背景、战略意义、基本概念、理论渊源、实践路径、现实挑战等议题,从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视角进行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虽然早已有之,但其“蕴含的思想、实践引导动能的释放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发挥余地”。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理论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强化学术界特别是青年学子的理论自觉意识,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进一步提炼、完善和应用。这不仅是系统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必由之路,而且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和中国特色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必然要求。

除了理论性,中华民族共同体学还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基于理论导向、问题导向,以实现学术创新和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致力于解决新时代中国民族工作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不仅希望解释和推动解决中国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而且努力探讨和总结相关理论,以期从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创造切合中国实际的学科与学派,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出贡献。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与历史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体现三方面特点,一是继承性、民族性,二是原创性、时代性,三是系统性、专业性。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主要体现的是继承性与民族性,因而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同历史学与民族学有着密切联系。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中,历史研究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素材。众所周知,历史研究是对既往现象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对各种历史现象做出全面、系统、整体性的还原,不仅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研究对象更加明确,而且在方法论上给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带来了启迪。

中华文明古老而灿烂,给予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极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哲学积淀,使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一方面,中华文明的传统价值观是维系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根本纽带之一,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基因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中发挥着理论基石作用,为之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使中华民族对共同体学科怀有特殊的感情。基于对历史的深入剖析,中华民族对如何在多元文明背景下构建共同体有着独到见解,而这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特有的研究领域。在历史上,中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长期保持着繁荣局面,凸显了中华文明传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有必要充分挖掘历史资料,“从做好民族工作的历史经验中找到结合点,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漫长的形成发展史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历史中挖掘、整理多民族融合发展的故事”,以“不断丰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容、研究视角、书写方法和传播手段”,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开辟广阔道路。

在我国社会和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背景下,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不断涌现。社会需求的增加和学术研究的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应运而生。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不仅致力于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重视通过历史研究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志在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贡献真知灼见。这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在研究目标上与传统历史学有所不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着眼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强调对中华民族的整体性认知,并注重学科自身对当代社会和未来世界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时而局限于特定时期事件的传统历史学,从而有效避免了“碎片化”的问题。

民族学以研究“族裔群体的性质和特点”为主,“关注人类族群的起源、体质特征、人口分布、生存技术、信仰制度、语言与社会结构等”,强调用书写民族志的方法,站在客位立场观察和记录“他者”的生活世界。进一步而言,中国民族学尤为关注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深入阐释,为找寻与创造共同性提供知识基础。可见,中国民族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二者的研究主题与目标高度一致。中国民族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强调维护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性,以费孝通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等观点,不仅培植了肥沃的学术土壤,而且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创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透过当前已有的一些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举措,也能够洞见中国民族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之间的特殊联系。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民族学一级学科下设立研究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在民族学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并在民族学一级学科下设立研究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就当下的情形而言,西方民族学研究正在陷入困境:“相对主义的价值观、民族主义的再次涌起、多元文化主义在西方经验上的‘破灭’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原本的民族学知识传统在文化解释、知识理论和社会价值观等方面提供的知识资源不断捉襟见肘,再难以成为中国民族学‘西体中用’的榜样。”在这一前提下,如何确立中国民族学的知识主体性关系重大——“不仅是学科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更是全球知识生产不可或缺的一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建设已成为大势所趋。目前,国内各高校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蓬勃开展。例如,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聚焦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广西民族大学成立了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致力于研究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政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问题,以进一步推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相关重大基础性问题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作为其八大高端智库之一加以重点打造,并于2023年12月举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专题论坛”;中央民族大学制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博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此外,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研发课程已由国家民委教育司正式立项,在2023年12月28日公布的拟立项研发课程名单中,“习近平论中华民族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概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哲学概论”等25门课程入选。

二、为什么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建设

(一)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必要性

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因此,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是当前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建设是相辅相成的。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正是对新时代中国民族工作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的准确把握,既有助于新时代中国民族工作的开展,又能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阐释的守正创新。

当前国内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不仅在成果数量上有显著增长,而且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有所突破。自2014年起,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经历了从提出概念到形成思想理论的发展过程,最终在2017年升华至“铸牢”这一高度。此后,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果数量“呈现指数型增长态势”,涉及“对策路径、认同维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诸多领域。然而,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成果尚存在不少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特别是在理论性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例如,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三者关系的辨析,仍须进一步深入和细化,以确立更清晰的理论框架。进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一点在现有研究中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因此,我们需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建设,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认识,找寻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契合点,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并形成更具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民族工作的开展。

在高校范围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工作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高校教育中,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尚未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总目标与学段目标,教学内容“碎片化”“散点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各学段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与贯通。另有学者指出,民族高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要面临培育机制不健全、浅层化和形式化现象严重、缺乏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等难题。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高校的相关学科建设存在不合理之处,造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通常隶属于民族学等一级学科。如前所述,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是一门跨度相当大的交叉学科,若长期隶属于某一学科,显然不利于其自主知识体系的形成和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在目前的高校院系设置体系中,只有实现建制上的独立,才能真正地开展交叉学科建设,否则现有的学科评估制度可能会加剧学科本位主义。因此,为了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交叉学科地位,有必要建立新的独立的学科体系。总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建设有助于解决上述理论和实践问题,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放眼国际社会,虽然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发展不断走向深入,但分离主义、极端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等势力在世界范围内的抬头亦是不争的事实。民族问题已经超越国界,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议题,如何妥善地处理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传统的民族学研究难以摆脱以特定地域和特定民族为研究对象的窠臼,而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展现出独特的智慧。当国际民族学界普遍陷入反思、举步维艰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讨中国经验,总结中国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进而创建中国民族学学派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建设正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重要性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不仅对我国的整体发展意义重大,而且极有可能产生世界影响。就我国的民族工作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有利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设,提高相关学术研究水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及新型智库建设提供重要支撑,进而推动建立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以更加专业、精深的研究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二,有利于壮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队伍,促进专业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为培养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基础。其三,有利于全面提升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更好地引导社会各界的行为和认知,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其四,有利于挖掘和整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一言以蔽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通过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建设,还可以进一步总结和提炼我国在民族工作方面的重要经验,为解决世界性的民族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为构建更加和谐与包容的国际关系作出贡献。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不断发展,它将成为文化交流与互鉴的重要平台,在中国学者与其他国家学者的对话过程中,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互信。这既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又有利于构建更加多元开放的国际文化格局。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理念上多有共通之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宝贵经验,促进世界各国的和谐共存。在全球化时代,我们不仅要积极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还要为构建地区利益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只有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将为这一进程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奉献力量。

三、当前如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建设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提供了理论指导与路径遵循:学科体系建设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在哪讲”,关注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阵地和整体架构;学术体系建设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讲什么”,关注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研究目标和内容;话语体系建设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怎么讲”,关注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意义构建和价值传递。

(一)以国家战略为指引,立足中国实际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精华,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发展。费孝通、林耀华指出:“实际生活是丰富的、变化的,一门学科能从这个丰富和变化的泉源出发,它的工作也会是活泼的、常新的。”因此,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学要全面、客观地展现我国民族工作的成就,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其中的宝贵经验值得总结;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议题设置应聚焦时代使命,响应国家需求,积极开展“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生态文明与民族地区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世界民族发展”等研究。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就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建设而言,以国家战略为指引与立足中国实际是高度一致的,二者都旨在为解决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也只有如此,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才能在中国社会的变迁中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和发展方向。

(二)构建学术体系:面向实践、服务实践,结合历史、当下与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为了深刻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亟须构建系统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术体系。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学术深度,而且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协调。为了消除学界理论阐释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实际发展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需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做好正本清源的工作,使理论更契合中国社会的现实需求,以确保理论建构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具体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术体系建设要面向实践、服务实践,深入中国各地与世界各国开展调查研究,关注学术前沿的新问题,挖掘有价值的真问题,回答学科发展、国家与民族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之问。同时,还应注意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成果加以归纳、总结,转化并上升至理论层面来进行相关知识创新。通过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型智库,发布高质量研究报告,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出现的全局性问题做出合理解释。

此外,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术体系建设还要注意历史、当下与未来的有机结合。要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记忆资源,如中华民族关于“四个共同”的历史记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记忆等。要在历史纵深处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总结和提炼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历程和宝贵经验。

笔者认为,为了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理论研究水平,从而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术体系铺平道路,科研机构应加强国际交流,积极与国外科研机构和学者合作,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高校应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利用成熟的人文、理工学科基础,以更广阔的视野展开研究;国家应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为重要牵引,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点培育项目和科研专项,在奖项评定、智库建设等方面对优秀的研究成果予以适当倾斜,以充分激发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术体系的过程中,培养青年学科人才亦是至关重要的——当前亟须制定一项针对青年人才的长期培养计划。其一,该培养计划应设立明确的长期目标,为青年人才提供系统而全面的学术训练,确保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相关领域内的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其二,该培养计划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机制,打造一个完整严密的体系,以避免出现零散的培训活动简单叠加的现象。这种培训机制应对不同层次的培训有所区分,全方位地推动青年人才的学术成长。其三,该培养计划应鼓励青年人才通过进修、培训和访学等形式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拓宽青年人才的学术视野,使之掌握国际学术前沿的动态,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其四,该培养计划应凸显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在青年人才参与科研课题、实践项目和创新活动时,主动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当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术体系建设而言,还有一大批专家学者堪称中流砥柱。要为这些专家学者提供平台和机会,助力他们立足中国实际,推出原创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理论成果,更要让其中的学术带头人充分发挥作用。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的代表性学科的迅速崛起证明,有时一两个顶尖的学术带头人就足以影响整个学科的发展进程。可见,以学术带头人的研究领域为基础确立其所在学科的优势和特色,继而推动该学科的蓬勃发展,是构建学术体系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一点亦值得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借鉴。

(三)构建学科体系:明确学科目标,分层建设,全面推进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体系重在明确学科目标,这需要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重点内容和发展方向,其中教材建设至为关键:“学科体系同教材体系密不可分。学科体系建设上不去,教材体系就上不去;反过来,教材体系上不去,学科体系就没有后劲。”作为推动我国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之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教材建设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重要途径。2023年12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正式出版。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第一部统编教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不仅立意高远、主线突出,而且特色鲜明,为后续的教材编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发。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教材建设工作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强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深化对民族、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概念的阐释和分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覆盖“五个认同”“四个与共”等核心内容,牢牢把握学科体系建设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其二,确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知识(对核心概念的理性认知)、情感(热爱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朴素感情)、行为(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为)三位一体的具体教学目标。为了更加深入地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小学应积极构建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心理特点,同时注重课程的上下贯通和有机衔接,构建“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内容教育序列”,着力解决教育内容重复或脱节等问题。在横向维度上,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教材应明确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和重点,以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小学阶段是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要“着底色”;初中阶段是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要“上好彩”;高中阶段是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要“描好画”;大学阶段是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要“定好型”。归根结底,采取以上措施是为了使教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纽带。

在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方面,应当充分发挥综合类“双一流”高校和民族地区院校各自的作用,有效运用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学术研究,以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的建设。笔者建议,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下设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中华民族共同体心理、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理论与方法等二级或三级学科,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共同体思想”“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等课程,有计划、分步骤地做好本科生、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工作。当然,在全面推进的同时也要注意分层建设,不同院校可依据自身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建设措施。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可以充分发挥其马克思主义学科的雄厚优势,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置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二级学科,先进行二级学科建设,待条件成熟,再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升格为一级学科。

学科基地建设是学科体系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学科基地既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学术研究的平台,也能够培养和汇聚人才,还能够推动学科知识创新。学科基地的初期建设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妥善解决经费问题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确立科学合理的建设理念与目标。充分论证学科基地建设的可行性、社会价值和潜在影响,以彰显其战略意义。其二,积极参与重点学科的立项建设。在国家不断加大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的情况下,通过寻求国家层面的支持,提升学科基地的整体实力。其三,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学科基地可与企业共同进行前沿问题研究,实现双赢。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为学科基地带来可观的经费支持,而且能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其四,鼓励团队或个人申报各类科研项目。通过团队或个人的科研项目多渠道筹集经费,进一步为学科基地建设提供可靠的财政支持。

学科制度则为学科体系建设起到保驾护航作用,能够训练、约束和激励学术组织的成员,促使他们在学术研究中尽快形成共识、建立秩序,并展现出更突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而言,通过确立学术规范与绩效评价体系,可有效促进学术组织整体和其中个体的共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术规范应包括以下内容:明确核心研究目标,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确保研究不偏离正确方向;采用科学、系统、规范的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调查、实证研究、跨学科研究等,确保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推动学科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强调学术诚信和学术伦理,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和惩处力度,学者应自觉遵守学术规范,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良好风气,不得有抄袭、剽窃、捏造数据等不端行为。绩效评价体系主要适用于学科团队,既是对学科团队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评估的手段,也是激发其学术研究积极性的重要工具。通过绩效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更精准地了解各类人员的绩效状况,而且能够及时发现并激励那些在学术研究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体。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引入更灵活和更具差异化的激励机制,使学科团队成员在工作上更加投入,进而充分激发学科团队集体创新的潜力。当一个学科通过长期有效的制度建设,将学科制度内化、升华为每一位学者都能自觉践行的学科文化时,该学科的建设便真正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四)构建话语体系:发挥多学科协作的优势,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传播力与影响力

话语体系是由话语主体、话语受众、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方法、话语效果等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在“三大体系”中,话语体系是对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表达与传播。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话语体系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深度结合的直接体现。一方面,它能够增强中国学者的学术自信,为国际学术界提供独具中国特色的理论思考与研究视角;另一方面,它还能有效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影响力与话语权。这对推动全球范围内民族问题的研究与交流,促进人类文明多样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话语体系同时涉及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光谱错综复杂。由于单一学科难以担此重任,故而需要发挥多学科协作的优势,鼓励多学科共同参与、集中发力。例如,民族学研究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如何在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如何维护文化认同、发展文化特色;历史学研究考察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层面逐渐走向成熟;政治学研究探讨如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多学科协作研究,可获得互为耦合、交叉影响的多维视角,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话语体系更具学理性。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话语体系还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长期和谐相处、共同繁荣。底蕴深厚的中华文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中华民族共同体则以中华文明为底色。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这些特性浸润着中华民族共同体,使之稳固而坚韧。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在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话语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着力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这启示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发展厚植土壤,夯实根基;结合时代要求赋予中华民族形象新的内涵与新的表达形式,树立学术自信、文化自信,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话语体系提供精神支撑。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传播而言,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平衡说理话语和叙事话语之间的关系都显得尤为重要。说理话语以深厚的理论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为信息传播奠定坚实基础,它强调理性思考,注重事实和证据,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复杂的现象和问题。叙事话语则以开放、平等和浅易的特性而著称,它更加关注个体的感受和审美倾向,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信息更富有情感色彩,更能深入人心。中华民族共同体学话语体系的建设离不开说理话语和叙事话语的相互补充。合理运用这两种话语,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的多元需求,深化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与认识,并激发他们关注相关问题、参与相关讨论的积极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传播效果,而且有助于理性讨论氛围和社会共识的形成。

不唯如此,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话语体系还可从开展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两个层面着手。中国学术界应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与国际学术组织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同时,应大力倡导中外学者之间的翻译合作,向国际学术界推广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研究成果。此外,各地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还可以与民间团体共同开展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宣传教育、文化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科话语体系建设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语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科,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融合的交叉学科。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为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已让中国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心,以这场伟大实践为基础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应尽快走向国际学术舞台的中心。中国学术界亟须深入开展研究,推出更多彰显中国价值的理论成果,确立中国学派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这不仅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责任担当。因此,建设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是一项神圣且极具挑战性的事业。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建设须以国家战略为指引,立足中国实际,构建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学自身特质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这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又是促进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蓬勃发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可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建设不仅是立足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历史方位的必然之举,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从政策上看,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一级学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具有确定的研究对象,形成了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二)一般应有若干可归属的二级学科;(三)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在构成本学科的领域或方向内,有一定数量的学位授予单位已开展了较长时间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四)社会对该学科人才有较稳定和一定规模的需求。”总体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已初步具备成为一级学科的相应条件。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如“四个与共”“四个共同”“五个认同”等),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研究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量涌现(中央统战部等四部委已批准成立了28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都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应充分利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契机,不断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积极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建设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应有的力量。

【作者简介】陈立鹏,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学术带头人;姜艳娜,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

(原文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4年第7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栏文章,注释从略,全文请见原刊,引用请据原文并注明出处)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民族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543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