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成: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全人类共同价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186 次 更新时间:2024-09-04 23:21

进入专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全人类共同价值  

张其成  

 

作为中华文明长河中汇聚而成的民族特质与风貌的集中体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沉淀的精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博大”指其覆盖领域广,涵盖了语言文学、传统节庆、戏曲艺术、建筑风格、中医药学等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而“精深”则揭示了其内在底蕴的深远与细腻。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索中华文化的“博大”之广度,“精深”之深度,领略其独特的魅力与智慧,用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滋养全人类共同价值,开启更加美好的人类未来。

“博大”的文化结构:一源三流,两支六经

中华文化的“博大”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结构,若要用八个字来精准概括,便是:“一源三流,两支六经”。

若以一部书代表中华文化的源起,非《易经》莫属。诸子百家时代,儒家和道家对《周易》尤为重视。孔子对《易经》的解读是显性的,他发扬了《易经》乾卦的精神;而老子则隐性解读《易经》,弘扬了坤卦的内涵。自东汉以后,中国文化呈现出儒、道、佛三足鼎立的格局。儒家、道家,以及被中国化的佛家,都与《易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塑造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风貌。

《易经》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孕育出了“一源三流”的文化格局。这一格局可以概括为“易魂佛心,儒风道骨”。所谓“易”,本质上指的是“阴阳”之道。“佛心”指的是一颗“菩萨心”,充满慈悲和虚空之境。儒家如同文化的肌肉,象征着向上的力量,代表一种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和刚健坚毅的品质。而道家则如同骨架,它代表的是一种向内的探索,一种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儒家、道家和佛家三者相互融合,史称“三教合一”。这种“合一”建立在《易经》的基础之上,三家共同体现了《易经》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贯穿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也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在当代社会,有两大学科集中传承和保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别是中医学和中国传统艺术。中医学不仅保留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传统艺术则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植根于民众的生活之中。国医与国艺,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两大支柱,共同构成了“一源三流两支”的文化架构。在此提及的“六经”,指的是涵盖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六部经典——《易经》《论语》《道德经》《六祖坛经》《黄帝内经》和《诗经》,这六部著作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精深”的基本精神:顺应天道,刚柔中和

《易经》之后,中华文化不再是多元并立,而是趋向于统一的核心——“一元”。这个“一元”便是“大易之道”,或称之为“易道”,“易道”就是天道,敬畏天道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

中华文明初期呈现“满天星斗”的多元状态。随着《易经》的出现,中华文明逐渐凝聚为一个“一元”的文明。《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这里,“天行健”指的是乾卦,象征着天的运行刚强有力。因此,君子应效仿天的行动方式,按照乾卦的特性,努力自强不息。而“地势坤”则指的是坤卦,象征着大地的宽广和承载万物,顺承着天。君子应效仿大地的特性,培养宽厚的德行,承载万物,顺应天道。这两大精神也成为君子的两大人格特征。

如果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精深”的部分进一步提炼,那么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刚柔中和”。“刚”代表阳刚之气,即乾卦,表现为自强不息、刚健坚毅、勇往直前、百折不挠、与时俱进、变易创新等阳刚精神,这是儒家的精神特质。“柔”象征阴柔之质,即坤卦,倾向于道家的精神,包括厚德载物、柔弱虚静、居下不争、自然无为等阴柔精神,同时因其代表大地之德,也具有包容宽厚、谦虚谨慎、诚信笃实等品质,这是儒家和道家共同尊崇的特质。儒、道以及中国化的佛教,共同点在于坚守中道、追求和谐。进一步观察“中”与“和”,乾卦与坤卦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融合,这正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所在。

首先分析“中”字。战国楚简《保训篇》提到“昔舜久作小人,亲耕於历丘,恐求中”,指舜原本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在历山进行农耕,心存恐惧或敬畏之心,求得中道。在《论语·尧曰》中,尧对舜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这表示要诚实、公允地把握中道。这样,尧将“允执其中”这四个字传给了舜,舜又得到了“中”,然后将其传给了禹。在《尚书·大禹谟》中,舜对禹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儒家、道家、佛教文献中都曾提及“中”。何为“中”?按照隋朝思想家王通的解释,“中”即“上不荡于虚无,下不局于器用。惟变所适,惟义所在。”这里所说的“义”既指天理道义,又指适宜的“宜”,也就是说,“中”即最为适宜的那一点,“惟变所适”则是适应其变化的关键之处,找到最合适的那个点,可以说这是一项不易之举。

再来分析“和”的内涵。《国语》记载了周朝史伯的名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一观点后来被孔子引用,并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著名论断。从儒、道、佛三家的角度来看,“和”的内涵各有侧重。儒家称之为“仁和”,道家称之为“柔和”,佛家称之为“圆和”,意指圆满和谐。可见,儒、道、佛三家都强调“和”的重要性。因此,“中”与“和”这两个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刚柔中和”。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与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中华民族包容开放,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不仅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息息相通。

首先,全人类共同价值立足全人类、着眼全世界,强调“和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契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与共同理想,彰显着中华文化历来所崇尚的天下情怀。“世界大同”的“同”不是“相同”的意思,而是“和同”的意思。中华文化的和衷共济和天下情怀在承认“不同”的前提下谋求“和同”,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太极和合理念下包容不同的“和同”,超越了西方对抗理念下同化的“共同”。

其次,中华文化与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和平”与“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和平”二字的连用最早出现在《国语》当中:“夫有和平之声,则有蕃殖之财。”在这里古人便注意到了和平与发展的辩证联系:和平条件下才能有财富的积累。对和平、和谐的注重涵养了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对外交往方式,也塑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和平与和谐的基础上,中华文化也强调变化和发展,而不是守旧和倒退。《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造化万物、生成万物,又为万物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条件,这也是《易传》所说的“生生之谓易”。《大学》告诫我们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葆生机才能够日新月异。中华文化蕴含的“和合”“生生”等思想,能够为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智慧。

另外,中华文化也蕴含公平、正义的价值资源。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朱熹认为“均”是“各得其分”的意思,也就是每个人都得到应得的那一份,这就是公平的内涵。中华文化十分注重公平,将公平的终极依据归为“天”与“天道”,人事的公平本于天道的公正。儒家还有个重要话题是义利之辨,其探讨的是“义”与“利”的关系。儒家所谓的“义”不仅限于正义,还有道义的意涵。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后世儒家基本秉承了义先于利的传统。中华文化有对公平与正义的独特理解,能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公平与正义注入更多内涵。

最后,民主和自由思想也在中华文化当中由来已久。“民主”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不过,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不是“民主”,而是“民本”思想。《尚书》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百姓的意愿,上天都要遵从,这就意味着“以民为本”。自由也是中华文化长久追求的境界。自由不仅是政治意义上的自由,还指本然状态。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跟随“道”,在自然规律支配下自由发展,保持自然而然的状态就是自由,自由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此外,自由也意味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荀子讲“制天命而用之”,就是尊重客观规律下的自由。中华文化独特的民主和自由思想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民主和自由大同小异、互补交融。

总之,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多维展开和拓展升华,中华文化基本精神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抽象凝练和思想资源。应对日益突出的全球性挑战、开启更加美好的人类未来,需要贯彻全人类共同价值,而中华文化因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存在相通性,也必然能对全人类、全世界作出巨大的贡献。

(作者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兼职讲席教授)

    进入专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全人类共同价值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483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大众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