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必坚:深切悼念益友良师龚育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334 次 更新时间:2022-08-28 00:36

进入专题: 龚育之  

郑必坚 (进入专栏)  


育之同志去世,使我万分悲痛。我是6月14日访日归来才获悉他已于12日去世消息的,当时我原以为他病情虽重,但尚属稳定,怎么就走了呢!说实在话,我还打算同他商量,办一件重要事情呢!这就是有关同志曾提议,希望我和育之一起来回忆一下,新时期中央一系列重要文件起草的过程和情况,作为材料保存下来。这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还没有作,他怎么就走了呢!

我和育之同志相识相交,已过半个世纪。从50年代起我们就一起在中宣部科学处工作。“文化大革命”中,我们一起到宁夏中宣部五七干校劳动,后来我们又一起被借调到小平同志复出后成立的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粉碎“四人帮”后,我们又一起调到中央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这就是后来的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0年我调到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在那以后,一直到我1997年调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之前,我们没有在一个部门共事。但是实际上应当说,恰恰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近三十年当中,我们在一起合作一起工作的时间更多了。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一起参加了中央一系列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参加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编辑工作。而且,在中央文件起草工作中,我们又总是在同一小组工作。现在回想起和育之同志同心戮力,共同工作战斗的日日夜夜,他的音容笑貌,真是如在目前,他对我的启迪、帮助和教益,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育之同志走了,但我深深感到,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党史研究和教育工作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将永存世间。经中组部审定的“龚育之同志生平”,评价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中共党史学家、教育家”,我认为是很准确的。育之同志的贡献,确实是多方面的。

一是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研究方面,应当说他在新中国是这方面工作的开拓者之一。在中宣部科学处工作时,他在于光远同志领导下,为传播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制定中国的科技政策,作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文化大革命”后,他还在北京大学担任自然辩证法的博士生导师,担任过中国科协的重要工作。这几年还带头反对伪科学,提倡科学精神。这方面情况我虽然不熟悉,但我知道他是花了很多心血的。

二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面。他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对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积累的经验,是倾注了真诚和忠心的。我到党校工作,提出编写“三基本”、“五当代”教材,他也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高度鼎力支持,亲身参加多次讨论,给予许多指教。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包括他去年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见,旗帜鲜明,思想深刻,我认为都将发生长远的影响。顺便说一下,他在参与“三基本”、“五当代”研讨时,身体还好,而在后来参与我们关于“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研讨时,可就是拄着拐杖来的了!

三是在中共党史研究方面。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文献编辑和党史的研究上。他对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的选编、注释是下了大功夫的。在我们编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时候,他的严谨、细致、认真态度和渊博知识是第一等的,为编辑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我在党校创办《学习时报》后,他开辟的《党史札记》专栏成为报纸的品牌之一,发表了一大批深受读者欢迎、影响超过大部头党史著作的杰出论文。

四是在中央文件的起草上。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开始,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他参与了中央历次党代表大会和一些全委会文件的起草工作。去年11月25日,党校等有关部门为我的论集召开座谈会,他的发言讲了我在中央文件起草上所做的工作。他说:“《郑必坚论集》三卷并不是郑必坚在理论方面的全部成果,只是他成果中以个人著述表现出来的部分。他的主要贡献是在他参与制订的党的文献当中。”事前我并不知道他要讲什么,听说会后他曾向有的同志说,这些事大家不知道,这次不讲没有机会了。他的那次发言,不仅是拄着拐杖来的,而且是已经重病住院当中特地赶来的!他的真诚,实在让我永生难忘。其实,他自己就是这样做工作的,他的著作只是他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他的主要贡献是在他参与制订的党的文献和参与编辑的领导人著作之中。我还要说,育之同志在我论集座谈会的讲话,是他在临去世前不久写下的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中的一篇。顺便提一下,承蒙苏荣校长的好意,在那次座谈会开会前,他提议我和育之同志、先知同志三人合影,这是我和他,也是我们三人最后一次合影。

谈到育之同志,除了要讲他的理论贡献,还应讲他的做人和治学态度。他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很多,而就做人和治学方面,以我个人体会,最本质最中心最崇高的东西,一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上,顾全大局,淡泊名利;二是在治学态度上,坚苦精深,朴素求实;三是在对待同志和朋友上,平等待人,谦和真诚。所有这一切,他是真正做到了!

在育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上,我作了这样一幅挽联:

“半世纪益友良师,一朝永诀,音容宛在,哀思长留心底;

三十年伟业共襄,而今难再,文运绵长,情寄流水高山。”

我以这幅挽联,来表达我的哀思。(学习时报)

进入 郑必坚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龚育之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大浪淘沙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31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