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参加纪念《科普法》实施五周年座谈会后回家不久,接到老郭的电话,通报龚育之同志逝世的消息。这一噩耗叫我大惊,十分悲恸。怎么他那么早就走了呢。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我看,今人八十不稀奇。龚育之同志才77岁(按年份算应为78岁),怎么就驾鹤西去了!痛惜啊,我国失去了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一位优秀的中共党史学家、一位将科学和人文交融的引路人,我失去了一位我敬佩的师长。
龚育之同志在童年、少年到青年时期,生活颠沛流离,目睹了国破山河碎、百姓受到凶残暴戾的悲惨情景,经过比较和思考,他树立起革命的理想,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所以,在1948年进入清华大学不久,便先后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和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处工作。不过,他同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有过接触,多次参与中共中央重要文件和报告的起草,先后主持参与了《毛泽东著作选读》、《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和《邓小平文选》等领导人著作的编辑,对中共党史非常熟悉,并作了较深入的研究,是党史研究和思想战线上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笔耕不辍,思考精深、文风严谨、文笔细腻,是党内公认的“大笔杆子”,多年来撰写了《龚育之文存》三集等著作,《党史札记》也已经出版了两集。这些鸿篇记载着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共党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阐述,旁征博引、举证翔实,既有学术价值,又可读可信,为中共党史研究和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是学习自然科学出身,他对科学技术哲学颇有造诣。龚育之同志从1953年开始就撰写、发表有关科学哲学的文章。1957年还参加了世界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的代表作《控制论》的翻译工作。他先后担任过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协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盟的第三任主任,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交融起着引路人的作用。他反复强调:“我们提倡的人物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这就是现代的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结合和统一。”这是他根据自己的丰富阅历作出的理性思考。
在上世纪后期,世界上出现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反科学思潮,把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对立起来,认为科学技术有负面的效应。这股反科学主义的思潮对我国也有影响。一群自称为“科学文化人”的人士,大力鼓吹反科学主义。在我国以“科教兴国”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的时刻,竟出现这样的思潮,龚育之同志深感其过于偏激。他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进行系统的研究。他认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关于“科学与人生观”(又称“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中心问题是科学与人生观有没有关系,科学对人生观有没有意义。他说:“五四新文化运动,不是什么‘科学主义’,而是引进科学思想和更新人文观念(道德观念、政治观念、婚姻观念、家庭观念、文学观念、艺术观念)的新文化运动。”对于当前的反科学主义思潮,他认为不能把人文精神当作同崇尚科学相互排斥、此消彼长的事情。“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善还是作恶,这取决于人所在的社会,而不是科学和技术的本性。”他赞同英国名人斯诺的说法:“我们必须用以反对精神恶果的唯一武器,还是技术本身。没有别的武器。我们无法退入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伊甸园。”所以他坚定地认为:“研究社会的科学同研究自然界的科学一样,都属于(或者说应该属于)科学;而各门社会科学,又都属于人文。这样,社会科学的存在和发展,就在科学同人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担负着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和结合的重任,而用‘科学主义’的贬义词把对社会的研究排除在科学之外,只能加深科学与人文的隔阂和相轻。”
与此同时,他还认为,在后现代主义、反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流行极端的相对主义,科学的客观真理被剥夺了,结果是取消了科学与迷信、伪科学的分界,为迷信和伪科学的泛滥提供了理论的支持。作为共产党人理应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因此他不断地呼吁,对各种神秘主义和反理性主义不能有丝毫的宽容,应当堵塞一切空隙,使之无容身之地。由他主持的中国科协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盟,从1995年起举办了一系列论坛,捍卫科学尊严,保卫科学精神,反对迷信愚昧和伪科学,在社会上引起有效的反响。我曾经在《人民日报》担任科技新闻报道工作,多次采访两科联盟的活动,也参与了一些揭露愚昧迷信和伪科学活动。因为当时大多为活动传播信息,没有适当的选题对龚育之同志进行专访。但我认真地阅读过他的作品,对龚育之同志的观点是完全赞同的。他在1999年撰写了长文《回顾:五年和八十年》,系统地回顾了从“五四运动”以来,我国的共产党人和有识的知识界人士,同愚昧迷信及伪科学的斗争。他指出:“迷信愚昧活动是历史久远的世界性现象,伪科学也是世界性的现象。同这类现象作斗争,是一个长期的世界性的任务。我们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国家,自然应该把这个斗争摆在精神文明的重要日程上,长期地、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这是对我国某些现实生活的部分写照。
由此,他更坚定地主张“自然辩证法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同自然科学的结合和交融,是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同自然科学的结合和交融。”作为曾经担任过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和两科联盟主任的龚育之同志就是促进这个结合和交融的引路人。我为失去这样一位仰慕的引路人而痛惜。龚育之同志永垂不朽!
2007.6.21.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