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自扫门前雪,一直以来被视为自私的表现。其实,这句话还包含着责任的机理,即与当事人相关的事务由当事人自己负责处理。
今年春节期间,武汉遭遇罕见的冰雪灾害。多年的大树因不能承受冰雪之重而被压断。行人因道路太滑摔成骨折,造成骨科医院人满为患。厚厚的冰层需要用热水将其融化才能铲除。面对这一天灾,政府及时反应,出动大量人力物力铲除冰雪。但政府的力量毕竟有限,只能先铲除高速公路和主要街道的冰雪。而各个门栋的冰雪需要群众参与铲除。许多单位和居住小区进行组织发动,但部分地方效果不佳,群众参与不足,连“各人自扫门前雪”都难以达到。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群众落后,而是当下社会治理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
在“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时代,自己不扫没有人扫,是属地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与自己相关的事务也要负起责任。街道上的商铺门口实行环境卫生、绿化和社会秩序“三包”责任制。我记得20世纪80年代在大学工作时,每个星期有半天时间用于值班看守。每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有对公共事务的责任。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生活环境和人们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
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根据契约,通过自己的工作交换生活资料,与所在单位主要是经济利益关系。这次铲除冰雪,在谈论为什么参与不积极时,有人说与单位的工作合同上没有铲除冰雪这一条文。工作单位对于不参加铲除冰雪的人没有约束力。
二是人们的工作单位与生活空间相分离。人们工作在单位,生活在社区。社区一个门栋由若干户构成。“各人自扫”的“各人”不是一户人,而是众多户人。众多人共同居住在一起,但不能自动成为责任共同体。“community”的原义,有共同地域的含义,更有共同价值观念和共同行动的含义。许多发达国家的社区有明文规定各家门口的冰雪由各家负责,如果发生意外,该家人要承担责任。“community”翻译到中国后意为社区。这一社区是不同人的机械组合,主要是地域行政的概念。许多社区尚未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共同精神,尽管冰雪已将门口封堵,也未能通过共同参与将冰雪尽快清除。
三是随着私人事务与公共事务的分离,大量公共事务由政府包办。门前“三包”责任制不复存续。但政府力量毕竟有限,大量通向各个门栋的道路冰雪需要群众共同动手铲除。群众中也有不少热心公益的人,愿意出门铲除。但是,这次的冰雪太厚,各家户没有用来铲除冰雪的工具。政府自上而下号召群众出门铲除冰雪,社区和网格员在群里转发了政府号召的信息,并让群众到社区去领铁锹。而群众若能出门去社区领取铁锹,也就不需要铲除冰雪了。在由街道、社区、小区、网格构成的政府链条中,每个环节都通过微信群转达到了,但就是没能让愿意出门铲除冰雪的人拿到铁锹。
紧急时刻是检验工作的最好时机。此次冰雪面前暴露出基层治理的一些短板,也说明中央提出的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何等重要。人们工作、居住和生活在一起,但不可能自动成为相互依存、共同行动的共同体,还需要有效地治理。湖北省近年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就是以美好环境作为切入点,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在共同缔造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地方,冰雪铲除情况相对较好。其基本经验主要有:一是基层组织,特别是群众自治组织健全,每个门栋有门栋长,有人号召组织。二是在社区报到的党员干部发挥积极带头作用,有第一个站出来的人。三是社区工作者有明确的责任,主动联系群众而不是只通过微信群转发消息。四是有激励机制,通过“积分制”等各种方式培育群众的社区精神。
同样的地,同样的人,中国依靠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活力问题。同样的地,同样的人,也需要通过责任制解决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问题。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政治学部部长)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4年4月上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