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 栾文娟: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特征的发生学研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634 次 更新时间:2024-06-04 19:20

进入专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   人民性  

周晓   栾文娟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根本属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家治理的重要理念,是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立场,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创新实践的内在要求。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的角度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特征进行发生学研究,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内涵和实践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人民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特征

“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人民至上,深刻彰显人民性特征。

(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类观。通过唯物史观的发现,一方面,马克思揭示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实践和社会关系对个体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科学认识人的本质,为实现人的解放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揭示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深刻道理,并由此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群众史观确认了人民对于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人民是历史的“剧中人”,更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为人类历史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

其二,以阶级分析法揭示无产阶级的生存境况,致力于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无产阶级解放。马克思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两大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遭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转变为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马克思站在广大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探索无产阶级解放的可能路径。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并非将剥削和压迫的消除,即人的解放奠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道德谴责,而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之上。

其三,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剖析,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提出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坚持人民性,在经济基础上,共产主义社会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的物质条件掌握在人民大众手中;在分配关系上,由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社会由此可以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在人的发展上,共产主义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彰显人民性特征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人民性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特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文化建设,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形成了文化价值论、文化主体论、文化共享论。

文化价值论主要体现在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一方面,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终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民全面发展。

文化主体论主要体现在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民创造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人民创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也是人民创造的。可以说,文化的一切发展,无不源自于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文化主体论,例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便内在地蕴含着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头活水这一深刻道理。

文化共享论主要体现在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由人民来做“评判者”和“鉴赏家”。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理念。其一,以文化共享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其二,以文化共享推动文化惠民,保障城乡居民能够就近获取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权益,加快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其三,以文化共享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以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热情;其四,以文化共享推进文化评价和反思,推动文化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期盼。

二、人民性特征在理论、历史和实践上的发生学原理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特征源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人民性特征的继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性传统的传承、弘扬和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人民性要求的实践自觉,蕴含着深厚的理论、历史和实践的发生学原理。

(一)理论发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人民性特征的继承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根本属性。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专门就文化进行系统讨论,但是无论是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还是科学社会主义,文化都是重要的理论维度;列宁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并列为俄国社会发展的两大任务,在落后的俄国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向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并借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价值旨归。

1.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

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通过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深刻道理,人民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人民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文化建设之中。文化的繁荣进步,理论的发现与创新,无不体现着广大人民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但是,人民的创造性活动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受到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正如马克思在批判唯心史观时所指出的:“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人们的意识、观念、思想受制于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人民的文化创造性活动也是如此。因此,文化的发展必须以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为基础,文化的变革与进步必须以社会存在条件的变革与进步为前提。

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先进的思想文化为社会变革提供精神力量。“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激发广大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志,在《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序言中以“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鼓励法国工人阶级坚持阅读《资本论》。不是所有的思想文化都会为社会变革提供精神力量,只有经群众掌握的先进的思想文化才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而“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正如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中引用列宁的话指出:“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社会的”。

2.大力发展无产阶级文化

“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这段话,深刻揭示了文化的阶级性特征。文化是社会关系的体现,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则是阶级关系的体现。

就文化获得而言,“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另一些已经成了劳动的物质条件的所有者的人做奴隶”,后者“靠别人的劳动生活,而且也是靠别人的劳动获得自己的文化”。资本主义的文化状态体现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关系,体现为无产阶级的劳动成为资产阶级文化的源泉,无论是在直接创造的意义上,还是在为资产阶级创造自由时间的意义上。在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劳动是无产阶级自身文化发展的源泉,无产阶级为自身创造更多的自由时间,而“所有自由时间都是供自由发展的时间”。

就意识形态而言,文化是维护阶级统治的思想工具。“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正如奴隶社会的文化以维护奴隶主统治为目的,资产阶级文化则以反映并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为目的。由此,无产阶级必须掌握文化领导权,发展属于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必须反映和维护无产阶级利益,正如列宁在《关于无产阶级文化》中所指出的,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无论在一般的政治教育或者具体的艺术方面,都必须贯彻无产阶级斗争的精神”,以“顺利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推翻资产阶级、消灭阶级、消灭一切人剥削人的现象”,“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也指出,苏维埃文化教育应为阶级斗争服务,“解除反动统治阶级所加在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而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和实践自觉。其一,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文化发展的根本保证。其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的即无产阶级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真正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三,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不断拓展人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努力促进人的自由与解放。

3.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同样服务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以文化的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维度:在需要的维度,精神需要是人的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的维度,全面发展意味着不仅在物质生活领域,同样在文化、艺术、科学等各领域全面发展。

就需要而言,精神需要是人的需要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方面。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需要的维度区分了个人的生产和动物的生产,“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这段话表明动物活动和人的活动的本质差异,动物的活动是一种本能创造,而人的活动是一种文化创造,这种文化创造将人的价值和理想融入实践活动,因此这种文化创造本身就体现了人的精神需求,换言之,体现了人类文化活动的合目的性特征。

人的基本需要包括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的满足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将时间分为“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后者由“闲暇时间”和“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构成。在“闲暇时间”,人们运用享受资料,从事旅游、观影等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在“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人们从事科学研究和艺术创造,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等能力。文化发展既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手段,文化天然具有教化功能,通过教育,人的主体能力得到发展,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遵循。

(二)历史发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性传统的传承、弘扬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活水,它们都以不同的内涵彰显着人民性特征,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其一脉相承。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传承

人民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质,以民为本的文化精神,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特征的重要来源。

以民为本,始终是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跳跃和忽视的课题。民本思想肇始于《尚书》中关于“惟殷于民”的记载,《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正式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经由历朝历代的理论阐发和治国实践,民本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保持着重要的地位。例如,管仲曾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孔子指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唐太宗概括:“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政要·君道》),等等。诚然,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时期的民本理念以巩固君权和维护封建统治为最终目的,但它对君权形成了实际的约束,使人们意识到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发展和政权稳固的重要性。随着历史的推进,“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已经牢牢扎根于中国人民的文化观念中。

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并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例如,以“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赤壁赋》)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要求全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史记·殷本纪》)警醒和鞭策干部,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论衡·卷二十八·书解篇》)强调群众路线,以“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晏子春秋·内篇问下》)彰显爱民立场,等等。

2.对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人民性立场的弘扬

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党领导人民在夺取民族独立的历史实践中创造和培育的思想理论、价值追求、精神品格,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特征发生的摇篮。

革命文化深刻体现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价值立场。一方面,革命文化形成于特殊的历史时期,究其本质,是国家存亡之时,对人民群众生存境遇的现实关怀。在革命时期,只有革命文化才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群众现实需要的真实反映,革命文化是属于人民群众的,是人民群众有力的思想武器。另一方面,革命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共产党广泛的群众基础为革命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生长土壤,革命文化的创造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正如毛泽东告诫革命文化工作者所言:“须知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

革命文化的人民性特征经由革命精神得到彰显和升华。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高度概括,是革命文化的精神升华,更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文化思想高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高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红船精神,高扬“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西柏坡精神,等等,深刻体现了人民性特征。

3.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性要求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于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特征发生的基础。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其中“民主”的核心便是人民当家作主;其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建设,必须找准与群众思想的共鸣点、与人民利益的交汇点,真正贴合群众,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其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个人层面道德规范的确立,充分体现了对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有助于引导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社会理想而奋斗。

习近平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习近平文化思想主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以期提高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深刻体现了人民性特征。

(三)实践发生: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实践的内在要求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人民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特质,也是文化实践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文化实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将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脱离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和风险,甚至可能带来意识形态领域的危机。

1.文化实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千年历史是由人民群众书写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文化实践,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文化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以文化建设回应人民需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回应中国人民革命诉求,推进革命实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回应人民群众文化建设诉求,推进文化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脱离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可能导致的问题

其一,削弱精神力量,不利于文化强国建设。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高涨,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若严重失衡,会导致人民群众缺少精神文化的滋养,精神生活匮乏,精神力量薄弱,进一步地,将直接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现代化强国建设必须持续回应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诉求。

其二,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利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复杂尖锐,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反社会主义文化思潮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猛烈的攻击,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伺机抬头,在意识形态领域动摇人民理想信念。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的斗争,具有隐蔽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等特点,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在意识形态领域这一没有硝烟的战场作战难度更大,正如毛泽东指出,“我们反对群众脑子里的敌人,常常比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还要困难些”。文化建设若脱离人民,无视人民利益和需求,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必然失败。

其三,动摇党的群众基础,不利于长期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基在于人民群众,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正如列宁所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文化实践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毛泽东强调,“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文化实践若脱离群众,会动摇党的群众基础,危及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稳固。

其四,脱离人民生活,不利于优秀文艺作品的产出。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作品应该体现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民族特征,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创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正如习近平强调:“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简言之,脱离人民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文艺创造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注定是“短命的文艺”。

三、人民性特征的逻辑旨归: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深厚的人民性特征,这一理论特质在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中得到深化。在文化建设中,党性和人民性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坚持党性是实现人民性要求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党性是人民性最高最集中的体现。

(一)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坚持党性是实现文化建设人民性要求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性,才能为文化建设举旗定向,确保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立场;只有坚持党性,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只有坚持党性,才能牢牢掌握思想意识领域主动权。

坚持党性,核心在于坚持和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保证,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习近平文化思想主张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坚守思想舆论阵地,加强文艺工作者的党性教育,在宣传思想领域引导人民、团结群众,为实现文化建设人民性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性,就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必须立足于新的时代特点,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和理论武装,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坚持党性,就要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是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新闻舆论工作直接关系到主流思想舆论的巩固和壮大,必须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确保新闻媒体特别是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始终为人民服务,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新闻舆论需求,在服务群众的同时教育和引导群众,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高人民文化素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二)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

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其中,站稳政治立场,最根本就是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与整个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坚持党性,就是坚持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坚持人民性。

党性是政党性质的集中表达,体现为党的阶级性和政治主张,正如列宁指出,“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不同于资产阶级政党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以资本为党性之根本,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以人民性为党性之根本,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以解放全人类为最终目标。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而在运动的各个阶段,“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党性是人民性最高最集中的体现,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党的主张源于人民心声,“体现党的意志就是体现人民的意志,宣传党的主张就是宣传人民的主张,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而且只有坚持党性、站在党的立场上,才能更好、更全面地反映人民的诉求和愿望。

党性与人民性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源于政党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离开党性谈人民性,是否认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文化阶级性的体现,离开人民性谈党性则是从根本上否认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要求和优良传统,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简介:周晓,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栾文娟,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来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4年第2期

    进入专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   人民性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213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