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元宇宙是以技术集合为基础,以虚拟世界构建为核心,从技术层面上升到未来社会和文明形态的设想。元宇宙的组成包括“一个中心、两类技术、三种要素”。当前,元宇宙的应用热点领域涵盖元宇宙游戏、去中心化金融、虚拟数字人和虚拟空间。元宇宙虽然对产业、消费和金融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也可能在技术、应用和制度层面给经济金融发展带来负面冲击。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推广元宇宙过程中需在技术、应用和制度层面加大监管和政策力度,有序规范和引导元宇宙发展。
关 键 词:元宇宙 Web 3.0 风险 经济 金融
元宇宙是以多重技术集合为基础,以虚拟世界的构建为核心,从技术层面上升到未来社会和文明形态的设想。近年来,元宇宙作为一种新兴数字技术的集合和应用模式取得了广泛关注,但其对传统经济金融行业的冲击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学界、业界和政界对此众说纷纭,并未形成统一共识。笔者认为,元宇宙的发展存在三个重点问题亟需厘清:元宇宙的概念界定及其运营模式如何?元宇宙对经济金融的积极影响何在?元宇宙可能给经济金融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回答如上三个问题有助于厘清元宇宙的本质属性和潜在影响,认清元宇宙的机遇和风险,更好地把握元宇宙未来发展方向。
一、元宇宙的概念特征
(一)元宇宙概念界定
元宇宙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尼尔·斯蒂芬森于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ash)中。作者描绘了一个通过戴上耳机、目镜连接终端,以虚拟分身进入的线上虚拟世界。这一世界平行于现实世界,人们能够在其中展开工作和生活。在更早的时候,弗诺·文奇在科幻小说《真名实姓》(True Names)中描绘了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具有真实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这被认为是元宇宙的思想源头。此后,元宇宙的设想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科幻影视文学中,如《黑客帝国》《异次元骇客》《头号玩家》等。与此同时,元宇宙在游戏领域得到广泛发展,如1990年代出现的 Web World与Active World构建了开放式社交的虚拟世界。21世纪以来,《第二人生》《我的世界》《第九城市》等多人在线开放式游戏得到快速发展。然而,早期元宇宙更多地存在于文学、影视和游戏中,这一概念和模式并不清晰,没有引起现实的关注。2021年,元宇宙概念火爆,进入产业和资本领域。
元宇宙,英文为Metaverse,也被翻译为“元界”“超元域”“虚空间”“超感空间”等。“Meta”源自希腊词根,具有“元、超越”之意,“verse”取自“Universe”(宇宙),Metaverse可以理解为“超越物理世界的宇宙”。元宇宙的概念随着时间和技术进步不断发展,目前学术、产业等各界都尝试对其进行界定。风险投资家Matthew Ball长期研究元宇宙,将其定义为“一个由实时渲染的三维虚拟世界组成的大规模、可互操作的网络,可由有效的、无限数量的用户同步和持续地体验,具有个人存在感,并具有数据连续性”。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认为元宇宙“跨越了物理和数字世界,将人、物、场在商业和消费互联网中融于一处”。中纪委网站刊文将元宇宙定义为“基于互联网而生、与现实世界相互打通、平行存在的虚拟世界,元宇宙是一个可以映射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①
元宇宙与第三代互联网的发展具有紧密关系。目前,互联网经历了第一代电脑互联网(Web1.0)和第二代移动互联网(Web2.0),正在向第三代互联网(Web3.0)升级迭代。互联网Web3.0阶段是以人为中心的网络,具有“万物互联”、高度智能、高度交互的特征。Matthew Ball(2021)认为元宇宙是移动互联网的准继任状态,不会从根本上取代互联网,而是在其基础上不断地对其进行改造。②聂辉华和李靖(2022)认为元宇宙就是第三代互联网,与现实世界平行并能与现实世界互动。③方凌智和沈煌南(2022)则强调元宇宙是互联网发展的终极阶段,是社会信息化、虚拟化的必然趋势,代表了未来全新的社会形态。④
笔者对不同研究者的描述进行总结发现,元宇宙的内涵至少具备三方面特征:一是元宇宙以多重技术集合为基础,技术是元宇宙实现的重要驱动因素;二是元宇宙以虚拟世界的构建为核心,在元宇宙中用户与互联网交互将从二维上升为三维,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是其重要特征,这也被称为沉浸式现实主义;⑤三是元宇宙是从技术层面上升到未来社会和文明形态的设想,它不仅仅局限于技术维度,而且具有社会性和文明性特征。⑥
(二)元宇宙的组成要素
元宇宙包括扩展现实硬件、超高速网络、强大算力、大型虚拟平台、信息共享工具和标准、支付手段、内容和服务、用户等八大要素(Matthew Ball,2021)。 Park和Kim(2022)将元宇宙分为硬件、软件和内容三种结构,以及用户交互、实现和应用三种路径。⑦基于已有研究,笔者将元宇宙的组成要素概括为“一个中心、两类技术、三种要素”。
第一,“一个中心”是以人(用户)为中心。元宇宙和互联网Web 3.0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在元宇宙中,用户不仅是数字内容的创造者和供给方,也是数字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一方面,现实世界的用户通过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元宇宙中的虚拟身份化身;另一方面,用户通过软硬件技术支持人机交互,实现在元宇宙中的内容生产、消费等活动,形成元宇宙的数字经济系统、政治系统以及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两类技术”分别是支撑元宇宙的硬件和软件技术。硬件支持主要有三种:一是消费端用于连接进入元宇宙的接口和设备。其核心技术包括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在内的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技术。二是企业端用于交互或开发元宇宙的硬件设备。物联网技术使得万物互联成为可能,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的融合需要工业相机、投影和跟踪系统、扫描传感器等硬件支持(Matthew Ball,2021)。三是底层用于支持网络运行的硬件和基础设施。元宇宙需要有强大的网络和算力支持,这需要依赖于5G乃至6G通信网络、GPU芯片、显示硬件、数据存储设备等硬件(方凌智和沈煌南,2022)。软件支持也至关重要。元宇宙世界的构建过程需要大量先进的软件支持,如声音、运动、物体的识别软件,对象和场景的生成软件等。以游戏产业为例,沉浸式视觉体验需要大容量的视觉数据处理和对模糊物体的生成识别(Park and Kim,2022),需要动画特效、界面设计、3D引擎等高精度软件提供有效支持。
第三,“三个要素”分别为内容、平台和交易。在内容方面,数字内容是实现和充盈元宇宙的重要部分,是没有被平台所完全涵盖的虚拟商品和服务,范围包括游戏、音乐、娱乐等广泛领域。数字内容的供给方包括平台、企业和用户。根据数字内容构建过程的不同,可以分为完全由平台主导的“专业生产内容”模式(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PGC)、平台和用户共同参与的“专业用户生产内容”模式(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PUGC),以及完全由用户主导的“用户生产内容”模式(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在平台方面,元宇宙中大型科技公司承担着开发运营虚拟平台、搭建虚拟世界基本框架和场景的工作。虚拟平台能够为用户和企业创造学习、工作、交易、社交、娱乐等多种体验环境,并形成由开发人员和内容创造者共同组成的大型生态系统。此外,元宇宙的运行系统还需要较为统一的标准,这也需要虚拟平台及有关大型公司充当部分规则的制定者。在交易方面,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和金融系统是元宇宙得以顺畅运行的重要一环。首先,数字资产是元宇宙时代所设想的资产虚拟化形式。根据Toygar等所描述的,数字资产是拥有二进制形式的数字所有权,其产生并存储于电脑、智能手机、数字媒体或云端。⑧近年来兴起的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NFT)能够标识数字资产,从而有效解决数字资产的确权和存储等问题。目前,NFT的形态以图片、音频等数字藏品为主。其次,衍生于现实世界或在虚拟世界提供的数字内容和服务,其交易离不开智能合约技术的支持。目前,智能合约技术通过设定自动执行合约的条件,有助于保证虚拟交易真实性、安全性、可追溯性等,在虚拟世界的商业零售、房地产、金融等诸多领域存在广泛应用空间。最后,数字货币是元宇宙经济和金融体系运转的核心。
二、元宇宙的发展现状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的元年,两大事件推动元宇宙从过去仅出现于文学影视以及游戏中到进入资本和产业领域。第一个事件是2021年3月,美国公司Roblox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RBLX.N),其招股说明书首次提到元宇宙概念,上市当日股价大涨54%。第二个事件是2021年10月,FaceBook更名为 Meta,提出未来将致力于发展元宇宙,2021年末其旗下产品VR头盔Oculus Quest2销量已经超过1000万台。元宇宙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微软、苹果、英伟达、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网易等大型科技公司相继跟进,加大了在元宇宙领域的投资和布局。
(一)元宇宙取得主要进展的领域
第一,元宇宙游戏。元宇宙在游戏领域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根据Newzoo的研究报告,2021年全球游戏玩家数量超过30亿人,游戏总收入达到1803亿元,其中移动游戏占据一半的市场份额。相比于传统游戏,元宇宙游戏在视听效果、虚拟空间、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社交平台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能够给予用户更加沉浸式的游戏体验。例如,Roblox自上线以来持续火热,特别在海外青少年群体中广泛流行,2022年平台日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6500万。元宇宙游戏公司Epic Games基于虚拟引擎开发的游戏Fortnite(堡垒之夜)也曾是现象级游戏,2020年在游戏内举行的虚拟演唱会吸引了1000多万玩家在线观看。此外,游戏与金融的结合是元宇宙游戏的新兴发展方向,玩家可以通过游戏获得加密货币形式的收入或获得NFT等数字资产,这被称为“P2E”(Play-to-Earn)模式。
第二,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DeFi)。2021年开始,去中心化金融快速兴起。DeFi运用区块链技术提供金融服务,应用场景包括支付结算、数字资产交易、投融资、征信、财务管理等各领域。其中,以NFT进展最为突出。根据GoinGecko数据,2021年上半年,全球NKF资产总市值飙升至127.25亿美元,而在2020年其市值仅为3.17亿美元。数字藏品是NFT主要成交的资产类型,如Larva Labs公司的NFT虚拟头像CryptoPunks和Meebits受到追捧,藏品曾登上佳士得、苏富比等拍卖行。
第三,虚拟数字人和虚拟空间。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虚拟数字人和在线会议等虚拟空间平台在近年也备受关注,许多大型科技公司纷纷入局。虚拟数字人是人在元宇宙的数字化身,其通过动作捕捉、语音合成、计算机图形学等技术较真实地还原人类形象,是会议、办公、娱乐等在线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代表性的虚拟形象包括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虚拟人、清华虚拟女学霸华智冰、抖音美妆达人柳夜熙以及虚拟偶像洛天依、A-SOUL等。根据量子位估计,中国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超过2700亿元。2021年,NVIDIA推出Omniverse实时仿真与写作平台用于构建3D虚拟世界。
(二)元宇宙发展阶段
中国信通院将元宇宙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无沉浸期(2014年FaceBook收购Oculus前)、初级沉浸期(2015-2018年诞生第一代VR产品)、部分沉浸期(2019-2021年5G发展、虚拟现实生态成型)、深度沉浸期(2022-2025年规模扩张)和完全沉浸期(2026年之后)。根据预测,2026年世界将进入完全沉浸期,元宇宙以网联云控和有机融合为特点。⑨从目前来看,元宇宙仍然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缺乏广泛应用和推广的技术和产业基础,2021年元宇宙更多地体现为概念炒作和资本市场的火热。2022年以来,元宇宙概念已经开始在投资市场降温。NFT市场交易明显下滑,许多区块链游戏被认为是“庞氏骗局”。2022年5月,Axie Infinity的游戏代币SLP从0.4191美元的历史高点下跌了99%,最低跌破0.005美元。Roblox股价也从上市后的最高点148.7美元跌至2022年末的28.5美元,与发行价相比已经腰斩。
尽管如此,作为未来数字经济深度发展的重要趋势,元宇宙也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的关注。日本金融厅与FXcoin、CoinBest等虚拟货币平台配合,计划将日本打造成为元宇宙发达国家,并进行大规模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韩国政府更是明确推出了《元宇宙五年计划》,宣布从2022年开始将分三个阶段打造元宇宙的行政服务生态。中国政府亦高度重视元宇宙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开始积极进行元宇宙相关产业的前瞻性布局。在国家层面,2021年,中央纪委发布《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社会生活》的文章,明确元宇宙的定义、特征和未来应用;2022年2月,工信部提出要培育进军元宇宙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区域层面,截至2022年,已有上海、北京、浙江、河南等10个省份(直辖市)以及深圳、广州、无锡、杭州等13个地级市发布政府工作报告、行动计划、产业政策等支持元宇宙发展。
三、元宇宙对经济金融领域的积极影响
(一)产业
1.带动元宇宙产业发展。元宇宙从概念走向现实,关键在于一系列技术的支撑,并由此形成了相应的产业链。元宇宙的相关产业可分为三部分:底层架构、后端基建和前端设备平台。在底层架构上,元宇宙涉及区块链、人工智能、非同质化代币(NFT)、数字货币等。区块链是非对称加密算法、共识机制、分布式存储和点对点传输技术组合而成的创新应用,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集体维护、有限访问和匿名性等特点。这是元宇宙经济系统的基础。人工智能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成为大幅度提升元宇宙音视频交互能力的工具。在后端基建上,元宇宙涉及虚拟数字人、5G、边缘云计算、数据中心等。相对于中心云计算,边缘云计算更靠近数据产生和使用位置,在网络时延和传输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在前端设备上,元宇宙涉及VR、AR、MR、智能穿戴、AI计算实体、虚拟主机等。VR依靠设备进入虚拟世界。AR则是将虚拟世界叠加在现实世界上。MR介于VR和AR之间,可以实现虚拟物体与现实物体的实时交互。
2.赋能其他行业。元宇宙不仅能带来自身产业链的拓展和深化,还可以赋能传统制造业、金融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等。以汽车制造业为例,在设计研发方面,汽车制造商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建立汽车三维模型,能够映射汽车内部各部件、线路、接头等数字化情况,实现对汽车状态的判断;⑩在模拟测试方面,汽车制造企业采用数字孪生技术,能够对汽车材料性能、结构变化、零部件完整性及功能进行精确仿真,实现对车辆抗毁伤状态的精准预测和可靠评估,这有助于全面反映车辆的毁伤情况和降低汽车制造企业的成本;在量化生产方面,数字孪生技术可通过虚拟模型反映物理对象的变化,实现故障预判和及时维修,同时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操控,诊断设备发生异常的根本原因,帮助企业预测潜在风险,合理规划产品或用于设备的维护;在人员管理与培训方面,元宇宙的沉浸感给员工提供相当于现实世界的体验,这可以大幅降低人力、时间成本与资源浪费。企业也能在元宇宙中进行工人培训,提升其学习速度,节省成本。
(二)消费
1.拓展消费场景。元宇宙对消费场景的影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消费场景移植到元宇宙。例如,2020年8月,美国著名流行歌手Ariana Grande在吃鸡游戏《堡垒之夜》中连续举办了5场演唱会;2021年5月,美国人Traci和Dave Gagnon在虚拟世界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另一类是基于元宇宙开创全新的消费场景。消费者可以在元宇宙开发一些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消费场景。以房地产为例,沙盒(The Sandbox)、分布大陆(Decentraland)、加密体素(CryptoVoxels)和梦幻空间(Somnium Space)四大元宇宙平台构建了一个网络虚拟空间,使用者可以在该空间上购买虚拟土地,建造和装修房屋,开设店面,也可买卖交易房地产,以虚拟化身在其中漫游。由于独特的设计、不同的地理位置、满足个性化需求,元宇宙中的地产具有稀缺性和商业价值。(11)
2.降低个体交易费用。传统的线下实体店消费的优势在于提供真实的消费体验,但它会产生较高的交易费用。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商品交易费用大幅降低,消费者只需在互联网平台搜索即可接触数百种商品。网上消费的优势在于价格透明、可享受跨店优惠,劣势则是缺乏真实感。直播电商形式虽然有主播讲解,却无法试穿、试用产品。这容易造成尺寸、产品介绍与消费者预想不一致等问题,并抬升售后成本。元宇宙结合了线下实体店和移动互联网消费的优势,通过数字孪生和虚拟数字人等技术,将现实中的直播间、物品和人物在虚拟世界中重建,并保证虚拟事物与现实事物一致。传感技术的进步和智能穿戴的普及使消费者能够在元宇宙中购买一套传感服,从视觉、触觉、听觉和味觉全方位接触商品,达到身临其境的地步。因此,元宇宙消费不仅避免了线下实体店购物所需的高交易费用,还弥补了移动互联网消费的真实感偏低缺陷。
3.推动市场一体化。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但地区间仍存在较为严重的要素流动障碍和市场分割。由于政绩考核过于注重GDP增长、公共预算收入等经济指标,地方政府更加愿意把各类要素聚集在当地政府所在的属地之上。(12)元宇宙的兴起则可以帮助我国整合市场资源,推动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未来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商品和要素在元宇宙经济系统内部闭环运行,这里称为“线上市场”。例如,用户在元宇宙投入劳动力和设备,建设一座虚拟房屋,出售并获得数字货币。第二部分是商品和要素流通跨越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这里称为“跨界市场”。例如,用户在元宇宙挑选和购买衣服,由线下店铺为用户发货,最后完成交易。第三部分是线下完成所有交易过程,这里称为“线下市场”。在“线上市场”里,商品和要素的流通可以突破地理限制,打破市场分割,而“线下市场”则依然受到一系列制度性因素阻碍。元宇宙的发展将推动更多的商品和要素从“线下市场”转移到“线上市场”,绕过现实世界的制度性阻碍,进而缓解我国市场分割的现状,推动市场一体化发展。
图1 数字货币三元悖论
资料来源:张蓓、张晓艳、张文婷:《稳定币发展现状与潜在宏观政策挑战》,《国际经济评论》2022年第4期。
(三)金融
1.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去中心化金融给金融底层逻辑带来的颠覆性改变。DeFi一般是指基于智能合约平台构建的加密数字资产、金融类智能合约。它是第二代区块链技术(以太坊为主)在金融行业的典型应用。(13)DeFi的出现可以使金融领域提高交易效率、增强透明度、促进创新。本文以数字货币和非同质化代币为例,详细阐述DeFi对金融领域的革新。迄今为止,数字货币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二是以USDT或UST为代表的稳定币,根据支持机制不同,进一步可分为资产抵押稳定币和算法稳定币;三是以数字人民币为代表的央行数字货币。这三类数字货币在元宇宙中将扮演何种角色呢?比特币由私人发行,无主权信用背书和发行储备,价格波动较大,本质是一种投机资产,无法充当商品交易的媒介。相对而言,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存在较大应用空间。如图1所示,数字货币在安全、效率和去中心化上存在三元悖论。(14)资产抵押稳定币可以实现去中心化发行,并通过超额抵押满足安全要求,但会耗费一定资本,降低效率。算法稳定币锚定机制完全通过算法和智能合约调整稳定币供应量,比资产抵押稳定币节省资本,但价值容易受到冲击,安全性降低。央行数字货币具备主权信用,安全性和效率皆可满足,但中心化发行机制可能在元宇宙中不被偏好。笔者分析认为,在元宇宙中,各种形式的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以互补而非替代的形式并存,也不排除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出现一定程度的合作与结合。NFT与比特币等经典加密货币的固有特征不同。NFT具有独特性,它不能同类交换,适合以独特的方式识别某物或某人。NFT由以太坊的智能合约衍生而来,它的存在构成了元宇宙的价值单元。(15)具体来说,通过在智能合约上使用 NFT,创建者可以轻松地以视频、图像、艺术、活动门票的形式证明数字资产的存在和所有权。此外,创作者还可以在任何NFT市场或通过点对点交换,每次成功交易时赚取版税。完整的历史可交易性、深度流动性和便捷的互操作性使NFT成为有前途的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保护解决方案。(16)尽管从本质上讲,NFT代表的只是代码,但在考虑到其作为数字对象的相对稀缺性时,购买者的代码具有归属价值。基于此,NFT可以很好地确保这些IP相关产品的售价。NFT为元宇宙经济系统提供了底层技术支持,同时元宇宙又为NFT提供了重要的应用场景。目前NFT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数字艺术品、数字收藏品、游戏物品、虚拟土地、体育游戏与体育收藏品等方面。
2.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基础的虚实交互对传统金融业务的赋能。除了能通过DeFi给金融领域带来颠覆性改变,元宇宙还能在场景金融和风险管理上赋能金融服务业。一方面,场景金融是指为客户提供有利于互动、交流的金融环境。商业银行推出的智慧网点、客户经理大堂服务、基于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开放银行平台等都属于场景金融范围。元宇宙作为与现实世界共生的虚拟世界,可以直接满足客户猎奇、刺激、沉浸的消费体验,与商业银行提出的场景金融目标完全吻合。将元宇宙的技术嵌入到商业银行场景金融中,可以丰富场景金融中的内容,增加客户的黏性。另一方面,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经营管理内容之一,目前银行风险管理仍处于相对被动的管理状态,缺少设计与模拟。元宇宙搭建的虚拟世界可以进行极限压力测试,商业银行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解决风险管理中效能问题,通过构建虚拟场景带领风险管理者进入沉浸式管理体验,最终将风险管理由相对被动管理走向主动化管理。商业银行利用虚拟数字人解决风险管理中的效能问题,可以让自然人了解到商业银行各类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应对措施。
四、元宇宙对经济金融的负面影响
(一)技术层面
从技术层面分析,元宇宙的负面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数字技术霸权问题。技术能力是制约元宇宙发展的第一要素。元宇宙的平稳运行依赖于计算能力、硬件基础、软件应用的发展水平,底层技术水平不完善将影响元宇宙自身高速、高交互性和高沉浸感等特点发挥。基于此,数字技术霸权问题油然而生。王喆等(2021)测算发现,2019年数字技术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日本、芬兰、德国和新加坡。(17)这些数字技术发展领先国家可能借助其技术积累优势发展成为元宇宙顶层设计的引导者和制度体系的垄断者。当数字技术发展领先国家将数字技术发展优势转化为制度层面优势时,技术霸权问题就可能产生了。在数字基础设施和制度体系方面的垄断优势将赋予领先国家特殊的权力。领先国家可以通过关停基础设施等方式对其他国家实施“元宇宙制裁”,引发落后国家更多的不稳定因素。(18)第二,元宇宙底层技术是互联网Web3.0,Web3.0存在“不可能三角”问题,这会带来潜在风险。基于区块链技术,Web3.0采用去中心化的理念,其未来或将与元宇宙等技术融合发展。以区块链为基础架构的 Web3.0存在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安全和效率难以兼顾的“不可能三角”问题。该问题可能带来如下风险:一是匿名机制带来洗钱、偷漏税等风险。Web3.0强调去中心化特征,Token激励机制是Web3.0应用中的重要一环,但其匿名属性以及类似众筹的属性带来了潜在的过度投机、洗钱等风险。(19)二是Token机制可能伤害投资者。Token代币机制对生态各方的激励以及其带来的金融价值,将引发市场波动和投机,这可能引发类似众筹或者集资等问题。
(二)应用层面
从应用层面分析,元宇宙的负面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私人部门数字货币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协同发展问题。在元宇宙中,各种形式的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以互补而非替代的形式并存,也不排除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出现一定程度的合作与结合。下一阶段,使私人部门数字货币与央行数字货币有效地协同发展,避免不法分子利用数字货币进行犯罪、洗钱等问题是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关注的焦点领域。第二,元宇宙经济体系中可能存在资产泡沫和治理风险规避问题。一方面,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理念应用到经济金融层面,就产生了比特币(Bitcoin)、以太坊(Ethereum)等加密货币和去中心化金融体系。理想情景下,区块链在智能合约上的应用,可以保障金融活动的高效和无中介的运作,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安全和效率难以兼顾的问题,会使得去中心化的运营模式、全覆盖的金融服务以及安全的金融活动三者变得难以兼顾。另一方面,技术不成熟和监管缺位可能导致加密货币价格剧烈波动和资产泡沫问题。去中心化银行等元宇宙金融体系仍然存在功能缺失、监管不到位、治理风险较大等问题。这种技术上的不成熟很有可能导致元宇宙被黑客攻击,给用户带来巨额损失。
(三)制度层面
从制度层面分析,元宇宙的负面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需要建立去中心化的数据平台监管问题。一方面,去中心化数据平台可能威胁国家和社会安全。在Web 3.0中,用户产生数据并唯一地拥有和保管着数据,互联网平台和其他中心化的组织都无法在无授权的情况下使用、查看甚至追踪这些数据。这种设计虽然制止了数据垄断的问题,但一定程度上却为传播恐怖主义等信息提供了方便。若数据的自由传播威胁到安全,则应该存在一个外部的中心化集体对数据进行一定的监控与监管。(20)另一方面,对数据的不当监管和有偏颇的呈现可能影响元宇宙的和谐。如果仅由平台运营方或大资本对数据进行监管,那么其在采集用户数据并进行分析后,就可能通过信息流的定向推送或“信息轰炸”的形式来影响数字替身的决策,获取自己的利益。第二,合约建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隐性歧视和制度性垄断。元宇宙被广泛使用时,存在着一个高学习门槛和使用门槛的时期。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老人、孩童和经济弱势群体可能在元宇宙社会发展的初期缺席,制度与合约也就可能相应地忽视该类群体的利益和诉求,从而造成长期的隐性歧视。与此相反,为元宇宙提供底层技术的运营方可以凭借其资源优势,建立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制度,形成制度性垄断。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元宇宙是以多重技术集合为基础,以虚拟世界的构建为核心,从技术层面上升到未来社会和文明形态的设想。元宇宙的组成要素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类技术、三种要素”。目前,元宇宙的主要进展和热点领域涉及元宇宙游戏、去中心化金融、虚拟数字人和虚拟空间。元宇宙在产业、消费和金融方面可以发挥积极影响,但在技术、应用和制度层面也会给经济金融带来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在技术层面,需要注重发展数字技术,特别是注重元宇宙底层技术Web3.0互联网的研发与应用;在应用层面,出台相关政策规范私人部门数字货币发展,加快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和应用;在制度层面,加强对数据平台监管,加大对数据要素的规模使用,建立公平合理的正式制度,以避免私人科技部门掌握前沿技术造成的技术性和制度性垄断等问题。
注释:
①管筱璞、李云舒:《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社会生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1年12月23日。
②Matthew Ball,"Framework for the Metaverse",https://www.matthewball.vc/all/forwardtothemetaverseprimer,2021-06-29.
③聂辉华、李靖:《元宇宙的秩序:一个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产业经济评论》2022年第2期。
④方凌智、沈煌南:《技术和文明的变迁——元宇宙的概念研究》,《产业经济评论》2022年第1期。
⑤Jeremy Huggett,"Virtually Real or Really Virtual:Towards a Heritage Metaverse",Studies in Digital Heritage,vol.4,no.1,2020,pp.1-15.
⑥Huansheng Ning,Xiaozhen Ye,Mohammed Amine Bouras,Dawei Wei and Mahmoud Daneshmand,"General Cyberspace:Cyberspace and Cyber-enabled Spaces",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vol.5,no.3,2018,pp.1843-1856.
⑦Sang-min Park,Young-gab Kim,"A Metaverse:Taxonomy,Components,Applications,and Open Challenges",IEEE Access,vol.10,2022,pp.4209-4251.
⑧Alp Toygar,Taipe Rohm,Jake Zhu,"A New Asset Type:Digital Asse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vol.22,no.4,2013,p.7.
⑨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虚拟(增强)现实白皮书》,2021年3月。
⑩孙柏林:《工业元宇宙——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互通的桥梁》,《计算机仿真》2022年第7期。
(11)李勇坚:《元宇宙虚拟土地的价值决定及未来展望》,《中国经济评论》2022年第9期。
(12)张明:《如何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金融博览》2022年第7期。
(13)郑磊:《去中心化金融和数字金融的创新与监管》,《财经问题研究》2022年第4期。
(14)张蓓、张晓艳、张文婷:《稳定币发展现状与潜在宏观政策挑战》,《国际经济评论》2022年第4期。
(15)杨东、梁伟亮:《论元宇宙价值单元:NFT的功能、风险与监管》,《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10期。
(16)Qin Wang,Rujia Li,Qi Wang,Shiping Chen,"Non-fungible Token(NFT):Overview,Evaluation,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arXiv preprint arXiv,vol.3,2021.
(17)王喆、陈胤默、张明:《测度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基于 TIMG指数的特征事实》,《金融评论》2021年第6期。
(18)钱凯、彭虎等:《元宇宙:空间升维、时间延展、社会重构》,中金公司研究报告,2022年5月6日。
(19)肖俨衍、白洋等:《元宇宙系列之Web3.0:新范式开启互联网新阶段》,中金公司研究报告,2022年5月18日。
(20)钱凯、彭虎等:《元宇宙:空间升维、时间延展、社会重构》,中金公司研究报告,2022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