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资源宝库和共同家园。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不断扩张,海洋生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渔业资源过度捕捞、部分海洋资源趋于枯竭,目前南海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压力,开展区域海洋环境治理与合作迫在眉睫。但海洋争端、地缘政治博弈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亦不容忽视。
一方面,中国和东盟国家关于“南海行为准则”(下称“准则”)的谈判进展顺利,已完成案文二读,启动了三读。各方还通过了加快达成“准则”指导方针。此外,中国和东盟国家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联合工作组”框架下保持着非常密集的磋商频率,至今已举办了40次工作组会议,在推动海上合作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和收获,对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增进互信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南海沿岸国家保持着积极有益的双边磋商。
另一方面,南海争议短时间内难以彻底解决,各个当事国的海洋权益主张和安全利益的分歧逐渐凸显,域外国家介入南海地区安全事务的力度不断增大。过去一年,各国之间因南海问题引发的海上执法力量之间的意外事件、海空对峙等事件多次发生。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南海主题分论坛的主题是“以合作为引领,共建南海命运共同体”。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我们探讨南海区域合作的基本方向。事实上,海洋权益争议、军事冲突等传统安全问题以及海洋环境污染、非法捕捞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交织,也呼唤南海周边国家尽快构建基于合作的南海命运共同体。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团结合作,多措并举推动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
一是加强对话协商,自主制定地区规则,构建南海安全共同体。南海的安全只能通过对话和合作来保障。随着“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南海周边国家的双多边互联互通政策协商和对话机制不断强化。一方面我国与南海沿岸各国高层领导之间互动密切,增进信任,产生更高政治层面的合作意愿。不仅倡导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2+7 合作框架”等,引领政治合作、区域合作、海上合作等多层面的务实合作。另一方面,开启南海问题磋商机制,加强了与相关国家在渔业、海上执法安全、油气开发等瓶颈问题上的双边磋商。目前,中国已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南海当事国陆续建立海上问题双边磋商机制,这为增进了解与互信,管控分歧,推进海上合作提供了平台。
二是推动地区经济融合,发展蓝色经济,构建南海经济共同体。南海问题涉及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争端,需要在一个地区合作框架的基础上累积信任,超越分歧。多年来,中国与东盟已建立起覆盖海洋经济、海上联通、海洋环境、防灾减灾、海上安全等领域的务实合作网络。蓝色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有望成为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试金石和推进剂。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可进一步加强在海洋生态环境、渔业捕捞、海上搜救、打击海盗、减灾防灾以及航行安全等领域的合作,组织多国南海联合科学探测,探索在一些低敏感度问题上建立联合执法中心。这些功能性合作不但有助于缓解主权争端所引起的紧张气氛,还将为推动南海地区融合发展、构建南海经济共同体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是加强多轨交流,拓宽合作渠道,构建南海信任共同体。智库交流对于化解分歧、建构互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弹性。现阶段,除了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峰会、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会议等现有官方对话机制的桥梁作用,也应充分利用两国智库研究机构、专家学者间业已比较密切的联系,就南海议题搭建“多轨”交流平台,固定学术联系,广泛听取意见,研提合作建议与方案,并开展南海联合研究,定期发布合作研究成果。
总体而言,只有南海周边国家充分认识加强南海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通过对话协商、经济融合和多轨交流,构建融安全、经济与信任三位为一体的南海命运共同体,化斗争为和平,化竞争为合作,才能使南海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原文发表于:《海南频道》
作者:中国南海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 王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