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是关系国家发展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一年中,通过各种方式收集17个城市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的情况,从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定与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进行了详细归纳总结,分析了这一改革过程出现的典型案例,对近年来这一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教育研究部门应当刻不容缓地研究这一问题,应当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纳入改革的基本原则中,制度创新、专业人员培训与政府定位适当是这项改革能够成功的三个基本因素。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高利害性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定
我不如狗,狗可以按照生物钟睡觉、吃饭,而我不行,每天睡眠严重不足,吃饭时间紧张。我不如狗,狗可以与家人在一起共处、喜乐,而我不行,天不亮我就去学校,满天星斗我才回来,顾不上与父母说话,就要去做作业。我不如狗,它能跑、能跳、能玩,而我没时间踢我喜爱的足球,也没时间弹我心爱的吉他,只能坐着发胖。我不如狗,它是那样开心,而我连哭的欲望都已失去……
——摘自一位初三优秀学生的日记
这一段令人伤心的文字本不该放在论文的开头,虽然它比较刺目,但却是现实的写照,而且这不是孤立的现象,绝大多数地区,从农村到城市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在警示我们这一代人“我们是否在熟视无睹地、理直气壮地摧残下一代?我们能逃脱后辈的强烈指责吗?我们究竟在干什么?”同时,这一现象也在促使我们深思:三年多的探索是成功还是失败?新课程改革究竟该如何继续?高中招生的改革如何成为小学、初中改革的推进器?如何才能在竞争与宽松的两难中找到出路?
一、各地新课程实验区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概况
从2006年初开始,笔者与本课题研究人员走访了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湖北以及上海市等7个省(直辖市),共十二个城市。对各地教育厅(局)负责中考改革的官员、教科院或教研室相关研究人员、部分校长与教师进行了访谈,收集了各地正在实施的高中招生改革方案,并分别对某省五个市县的100多位基层教师以及某县级市80多位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在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过程中,有三个操作性很强的难点问题亟待解决,即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虽然教育部有相应的指导意见,但是这三个问题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学业水平考试的总体情况
学业水平考试如果作为升入高中的考试,就具有双层目的,一方面是初中终结性的水平考试,另一方面又是具有高利害性的选拔考试。如果只是毕业考试,即代表初中生的毕业水平,学生可以反复考几次,达到相应水平即可。但是作为升学考试就涉及到难度与区分度的问题。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作为升学考试,试卷偏易,区分度不高,导致日常教学重复训练;而作为毕业水平考试,试卷偏难,导致日常教学难度过高。同时,不少地方政府很看重毕业考试的及格率与优秀率,甚至有的地方政府把这两个数据看成是教育水平的标志,要求这两个数据只能升不能降,因此,如果将初中毕业考试与升学分开,一些地区的初中毕业试卷水平偏易,初中毕业水平常常不能达到,而升学考试的难度就会很大。现在将这两个考试合并,不少地方考试难度处于变动之中,主要表现在学科不平衡,使得日常教学难以稳定。为了保证升学率,各个学校普遍采用难度较高的教学与考试目标,从而导致很多学生跟不上。
从图表1:“2006年17个城市中考考试科目及分值”来看,很多地区没有在考试方案(教育行政部门户网)中公布难度系数。在标出难度的城市中,上海市设立的难度最低,题目的低、中、高难度题的比例是8:1:1,其它地区都在0.6-0.75之间。潍坊和武汉的题目难度比为5:3:2,青岛为4:4:2。考试科目最少的是5科,最多的是9科,也有不少采用合卷的形式,将两个科目合并。除深圳采用标准分以外,大多用原始分简单相加的办法得到总分。总分最低的是590分,最高的是750分。这17个城市中,除了西安所在陕西省进入新课程比较迟,还处于过渡阶段,其他都已进入新课程改革。但是真正按照教育部的意见,采用等级录取得只有4个城市,更多的城市是等级与分数同时呈现。在访谈中,很多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认为,“等级制的操作比较复杂,推行起来阻力不小,特别是中考关系到千家万户,没有把握的事情我们不敢冒然行事。”“这个改革需要一定的过渡期,可能过几年人们就会适应了。”从学业水平的分值看,各地差异较大,科目之间的平衡性也有很大区别。一般情况下都给语文、数学、外语突出的地位,分值相对高一些,一般比物理、化学高出20-30分,相差大的地区多50分,如果与政治、历史等学科比,相差得更多,比如南京市语文、数学、外语语历史相差90分,即120:30。而采用等级录取的城市相对均衡一些,比如潍坊、武汉等地。
图表1:2006年17个城市中考考试科目及分值
说明:1)总分里的等级指的是按照等级公布并录取。2)+指的是与前一科目合卷相加。如石家庄物理与化学合卷,总分120。3)*安徽省、陕西省全省统一中考,两省正处于新旧课程交替过程中,按照安徽省的文件精神,新课改实验城市单独命题,不过,铜陵市还是由省里统一命题。4)宁波鄞州区2006年增设了信息技术考试的5个分值。5)资料来源:山东、江苏等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其余皆为地方教育局门户网站上正式发布的文件(参见附录1)。
(二)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总体情况
综合素质评价也是各地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访谈中,很多地方的校长、教师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可行性与可信度表示怀疑。大多数接受访谈的教育主管部门认为它比学业水平考试的可信度低,操作复杂,公众的认可度不高。为了弄清各地综合素质评定的具体实施情况,我们收集、归纳了17个城市的初中生综合素质评定方案与部分反馈意见,按照高中录取、内容标准、评价主体和相关保障制度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主要情况见图表2。
图表2:2006年17个城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比较
说明:1)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的相关文件没有上网公布或者只公布了一部分,因此,上述表格中空白处并不完全代表没有相关政策。2)浙江金华市综合素质等级认定的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条件,同时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前置条件。3)宜昌市在制度建设中将复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单独列出,与公示、监督等制度并列。武汉市申诉制度就是责任追究制度。4)资料来源参见附录1。
“高中录取”一项指的是综合素质评定在高中录取时所起的作用。下分5种情况:“标准”指的是与学科水平考试一样,作为高中招生的主要标准;“参考”是指仅仅作为升学参考,除非该学生违法,一般不起作用;“等择优”指的是在同等条件下,以综合素质评定的等级作为择优的首选标准;“保送”是指优秀生免试保送或者推荐时作为重要依据,一般还有具体规定。例如浙江宁波中考方案规定综合素质评定分三等,优秀、合格、不合格,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或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应达到1A3P,其他高中段学校招生原则上应达到4P及以上等第。山东潍坊市中考方案规定:考生综合素质等级进行认定,结果一般分A、B、C、D、E五个等级,其中A等不超过30%,但是高中按照什么标准录取由各个高中学校制定,市教育局只规定最基本的底线要求,如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四科平均等级不足B等的,不能录取为统招生。
“内容标准”一项指综合素质从哪些方面评定,以及在实施方案中是否包含方面(即维度)、具体要素与标志性成果说明。按照教育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意见,综合素质评定的维度有六项,即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但是各地在实验中,可以按照当地的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例如浙江金华市是四个方面: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实践与创新、审美与表现、运动与健康等;湖北宜昌市是五个方面: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维度。值得注意的是宜昌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定的等级中,最低等级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称呼,其他地区为“不合格”,而宜昌地区称为“待合格”,既体现了过程性评价的特点,又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河北石家庄则确定了七个维度,包括:(1)道德品质;(2)公民素养;(3)学习能力;(4)交流与合作;(5)创新与发现;(6)运动与健康;(7)审美与表现。通过访谈,各地人士反映的主要问题是“维度”标准是否可行?是否能够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如果具备则加以确定,并制定细目要素与标志性成果说明。如果不具备,就不必推行。
“评价主体”指的是综合素质由谁来评的问题,分为:(1)师生评定。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评定,再由教师小组认定。(2)三主体评定。由教师、家长、学生三个评定主体参与评定。(9)由高中评定。即由高中学校成立评定组,对报考的初中生进行评定。目前大多数地区依然是师生评定,在访谈与调查中得知,很多地区的师生评定实际上就是教师评定,学生起的作用很少,甚至根本不起作用。高中评定主要是山东潍坊,青岛等地只是自主招生的少数几所学校有权对初中生进行评定。
“相关保障制度”是综合素质评定方案能否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各地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起公示、诚信、监督与问责、申诉与复议,以及培训制度,使得这一带有主观性评定的高利害评价在公开、公正与公平的原则下运行。相对而言,山东、浙江、湖北、安徽在方案中确定了各类制度,但是即使有了制度,执行起来还是非常复杂。据我们访谈得知,有的地区的制度只停留在纸上,具体实施的还是学业成绩评价。
(三)各地高中招生录取的情况
根据调查,各地按照教育部的意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录取方式。目前,高中录取的方式主要有七种,分别是:综合录取(统一招考与综合评定)、保送推荐、破格录取、特长录取、高中自主招生、特殊群体照顾和名额分配等(详情参见图表3)。
图表3:2006年17个城市普通高中录取多种方式的实施比较
说明:1)表中数据与内容主要依据相关地区的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与高中招生方案。可能有的地区还有其它说明,因此,有可能遗漏一些地区的数据内容,例如无锡市。2)山东青岛分配名额主要给11所初中。3)择校录取中“三限”的含义是对择校生的“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4)特殊群体对绝大多数城市来说主要指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家庭的特殊背景,如烈士、伤残军人、华侨、少数民族等;另一种是他本人获得特殊奖励。5)资料来源参见附录1。
从图表3可见,各地录取方式以统一考试为主,适当推进多元化的招生方式。其中潍坊、宜昌等地将综合素质评价与学业考试统合,采取划等综合录取。保送推荐在很多地区是针对优秀学生的,各地人数相差很大。最多的是湖北宜昌,达到25%,山东青岛只有3%。都是在学科考试前确定,宜昌的数据是所有正取生中的25%。破格录取指的是对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才能和潜能,而在综合评价中达不到录取条件的学生,实行破格录取制度,一般在学业考试以后进行。这一方式实行的地区不多。
特长生录取指的是在体育、艺术等方面有潜质的学生可以降分录取,以鼓励有体育艺术特长的学生和满足普通高中学校办学需要。这一方式各地差异不大。
高中自主招生实行的不多,山东潍坊市实行的比较彻底,青岛市五所学校实行,其他地区有很少的几所学校实行部分可跨地区的自主招生,例如江苏省的南京师范大学附中。
特殊群体指的是烈士、军队伤残子女,还有华侨、港台侨胞、少数民族等子女,一般实行加分政策。也有的地区是优秀学生加分的,如山东青岛、江苏南通市级三好生加5分。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在2006年高中招生方案中竟然有对在深金融机构高层管理人员子女,给予标准总分增加10分投档录取的照顾,实在令人费解。
名额分配是各地探索实现教育均衡的一种方式,主要是将热点高中的正取名额分配给所有初中,有的地区还对薄弱学校加以照顾,例如青岛、金华、铜陵。
择校录取是指热点高中将部分名额划给学业考分不足的学生,热点高中可以收取一定择校费。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择校生的名额不得超过录取学生的30%。除了安徽铜陵,其他地区都有择校现象。实际上,择校费既是热点高中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又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要财政来源。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中考改革思路
2003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该通知提出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称为促进教学发展于提高的过程。”并以此“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1]。该体系分: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目标两部分。其中,基础性目标包括:道德品质,公共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以及审美与表现六项。学科学习目标主要指各学科课程标准已经列出本学科学习的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达到的目标。随后,教育部又于2003年12月印发《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背景与总体思路》。该文件将高中招生考试定性为“高厉害性”考试,认为这一考试是“决定学生前途命运的高中招生制度和选拔方法,具有重要的导向性。”[2]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指出初中升学与高中招生考试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考试测量的专业水平低。我们知道,考试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没有进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的人员很难胜任这项工作。文件指出:“在部分地区的试卷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过于关注知识考查,客观题比例过大,试题陈旧刻板,照搬陈题等问题,个别地区的试题中有明显的科学性错误。此外,在命题、审题、阅卷和试卷评价等技术方面仍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命题方面:“缺乏对考试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指标的深入分析。客观题的设计存在较大问题。”其二,审题方面:“多数地区尚未建立健全的审题制度;有些地区仍采用‘命审合一’的办法,由命题者自己审题,审题机制形同虚设;有的地区不坚持正常的审题程序和要求,审题者不能够与命题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影响审题质量;有的地区赋予审题者建议权,等于参与命题;也有个别地区仅依靠‘领导亲自审题’代替专家审题。其三,阅卷方面:有的地区对主观性试题、开放性试题未能通过试评,未确定评分细则,阅卷人员各行其是,导致评分标准一致性下降。”
第二,考试组织管理不到位。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各地要建立一直稳定的专业化考试评价的队伍。从命题、审题,到阅卷,再到评价结果的呈现,都应当有专业人员领导或参与。如“队伍结构不合理,如,个别地区仍有一个学科只有一两名命题人员的现象;有的地区为保证命题质量,强调命题人员的经验,多年来命题主要成员或命题召集人不变,结果造成保密隐患;有的地方因强调保密,抽调缺乏经验的教师或教研人员组成命题班子,从而导致试题出现较多的问题。”又如“有的地区阅卷经费投入不足,导致评卷人员减少,特别是语文三人独立阅卷的要求迟迟不能落实。由于阅卷人员少,劳动强度过大,造成评卷质量降低;如某地复查试卷,存在明显错误的阅卷竟高达27.3%,反映出阅卷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
第三,“应该考什么?考到什么水平?”无法定位。正是因为前面两个因素,使得考试究竟考哪些内容?考到什么水平难以定位。文件指出“对七个课改实验区的调查来看,各实验区的高中招生考试科目的设置很不统一,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是否应纳入考试或考查范围等问题,各地区没有一个可依据的科学标准。”而对综合素质评定则存在更多的异议,“各实验区评定的维度、评定结果在录取中所占的比重很不一致,其内涵、标准、依据及结果呈现方式众说纷纭,还有不少代表对操作过程能否保证客观公正表示忧虑。”
第四,高中招生的公正、公平如何实现。实验区开始探索学校招生的方案,出现两个突出问题。其一,“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应该在高中招生录取中占有什么样的比重才是公平、科学、合理的?”其二,实验区学校多样化招生自主权的权限及其保障问题。“根据学生综合素质及学校特色,各学校纷纷实施保送生、推荐生、特长生,薄弱学校单列追加指标等招生措施和途径。”但是招生途径多样化所带来的是操作过程不规范,公正、公平的理念难以实现。
从这四个问题中,不难看出教育部已经对“初中升学与高中招生问题”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有了深刻地认识,并且,鼓励各地进行有益的探索,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那么,三年来哪些地区的探索比较有成效呢?
三、潍坊市与铜陵市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探索
在我们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57.14%的调查对象认为,中小学学校制度改革的内容中,学生评价制度改革最重要,列为五项改革中的首位。在“您认为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什么?”一问的选择中,有28.89%的教师认为教学评价制度不健全,排在第二位。另有57.14%的教师认为“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对初中新课程比较重要或非常重要”。而有59.19%的教师认为“目前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不合理(参见附录2:图表4、5、6)。由此可见,教师们对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期望值很高,对目前传统的招生方式不认可,那么究竟应当如何进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呢?从各地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与具体实施的比较中,我们认为山东潍坊、安徽铜陵有自己的特色,值得各地借鉴。
(一)山东省潍坊市高中招生考试改革
潍坊是首批进入国家课改实验区,其下属的高密市在2004年有了第一届初中新课程毕业生。在总结高密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潍坊第二批进入课改实验的县市区成功实施了以“多次考试、综合评价、诚信推荐、自主录取、社会参与”为核心内容的新的中考招生制度[1]。2006年,全市所有县市区全部实施新的中考招生制度,其主要特点包括:
第一,改变一次考试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做法,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一年考两次,每年一月和六月各举行一次,所有学科全部开考,考生可以选择参加。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依据。如果学生对某些学科的考试不满意可以再考一次,以两次考试中的最高成绩作为毕业或升学的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用分数计分,但用等级公布。依据学生成绩的常态分布规律,按照比例,将语、数、外、理、化的考试成绩分别划定为A、B、C、D、E、F六个等级,政、史、地、生的成绩划分为A、B、C三个等级。
对于课程方案规定、但学业水平考试没有涵盖的课程,包括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以及学生实践和动手操作技能的考查,规定了明确的考查程序和办法,由相关机构组织实施。考查“合格”,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必备条件。
这一改革导致三大成效:1、名次概念退出中考,避免了分分必争。中考再也不会出现“状元”,这大大缓解了优等生之间的竞争压力。学生一旦在某一学科考试中获得了A等或者自己认为满意的等级,他就可以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自己喜欢的学科,或弥补薄弱学科,或发展其特长。2、有效地帮助学生肯定自我。现在实行等级表达后,每个学科一万个考生中就有一千多名学生并列最优,半数以上的学生处在中等以上等级,大批学生由此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使更多的学生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群体定位。3、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变革。改革后的考试以“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课堂教学方式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的目标转变,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
第二,改变单纯以考试分数评价考生的做法,增设综合素质评价。根据新的中考方案,初中学校成立由家长和社区代表参加的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组织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以学生互评为基础,在5人以上组成的教师评价小组集体认定后,形成“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该结果作为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报送高中学校。高中学校依据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的各项标志性成果,即反映考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的各项实证性材料,认定“考生综合素质等级”,考生的综合素质等级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并与学科成绩等值对待。
对于有独特潜能或特长技能,又因为各种原因缺少标志性成果的考生,提供了“能力展示”项目。在学业水平考试之后,可自愿到志愿学校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高中学校组织相应的机构进行评定,评价结果作为标志性成果记入招生档案。这一举措在教育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积极的效应包括:1、高中学校对考生的了解从“抽象”到“具体”。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了解到的是一个丰富的个体,其情感态度、个性特长、潜能发展都进入了评价过程,这就弥补了仅靠分数评价带来的弊端。这种方法便于操作,标准明确具体,家长易于接受,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了评价的客观公正。2、初中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从“单一”到“全面”。高中学校对考生的评价,不仅关注学业,也关注考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并且特别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这对初中学校产生了积极的引导。
第三,改变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划线录取的做法,实行在教育行政部门监督下的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市教育局制定《高中招生录取指导纲要》,规定录取的原则、程序、办法、必备条件、录取依据等,具体录取方案(包括录取的具体标准和办法)由各高中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高中学校组成有社区和家长代表参加的高中招生录取认定委员会,委员会制定录取方案,确定各学科在录取标准中的权重和地位,确定录取有哪些特长或潜能的学生。
高中学校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基本原则,把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这就自然形成了由九个学业等级、一个综合素质等级共同构成的多元评价体系。必要时,还要参考学生的成长记录、研究性学习活动等多种成果。
录取方式包括综合录取、特长录取、推荐录取三种。综合录取的依据是学业水平考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对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对学业水平考试等级的要求,特别优异的,可以破格录取;特长录取还要依据考生的音体美等特长成绩。推荐录取是对表现突出或者有发展潜力的考生,经2名资深教师的推荐,由高中学校审核进行的录取。多元录取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得到了彰显和肯定。高中录取权力的下放和录取标准、方式的多元化,在最大程度上解放了学校、教师和学生。既促使高中学校走个性化发展之路,又使招生录取“面向一切学生”和“面向学生的一切”成为现实。
(二)安徽铜陵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注重均衡化
2005年12月1日《南方周末》发表《一个无需择校的城市》的文章,介绍铜陵市采取教育均衡化的有力措施。该文指出“这里,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分”铜陵市采用的“划片招生、就近入学”,还有“定向切块”,都不是铜陵的发明。铜陵“只不过是根据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安徽省有关文件精神照做了而已”[1]。
2006年铜陵市省示范高中招生定向分配到各初中的指标为学校公费生计划的65%。市一中、三中定向分配指标的录取纳入市一中、三中公费录取工作统一进行,即在第一批公费计划中全市统招部分录取完成后进行,市教育局按分配到各校的定向招生指标数,在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达到规定要求后,根据考生的成绩和志愿,分别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同一学校(单位)考生考试成绩并列的,参照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各方面最高等第的情况确定,如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相同,则同时并列录取,超出部分不占原计划的指标数。
普通高中录取工作继续严格执行“三限”政策。考生学业考试成绩统计结束后,由市教育局根据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毕业学业考试成绩和志愿,实施录取工作。各招生学校不得擅自收档招生或招收“同城借读生”。对擅自收档招生或招收“同城借读生”的学校和当事人,将严格按市教育局《关于推进教育诚信建设的规定》有关条文追究学校领导和当事人责任,招收学生所收取的费用一律上缴。
铜陵市教育局切实加强对中考和中招工作的宣传,提高中考和中招工作的透明度。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向每个考生和家长全面介绍中考、中招的有关政策、招生计划、招生程序和工作日程及招生学校的基本情况,切实加强对初中毕业生的诚信教育和升学指导。为鼓励支持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确保每一位考生升学有望,凡未被普高录取的学生可即时改报中等职业学校,各初中学校要本着对每一位学生未来负责的精神,加强宣传、正确引导,促进我市普、职教育的协调发展。[2]
四、关于2006年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评述
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因为高中如何招生的标准实际上已经是小学、初中教学的目标,直接关系到小学与初中如何评价学生。从本年度的改革与探索中,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一)有关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研究十分薄弱
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同时又涉及我国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然而,我们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用“中考改革”搜索2003年——2006年四年的研究文章,去掉100多篇探讨具体学科试题与应试教育方法的文章后,只有不到20篇,其中真正涉及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文章也只有7篇。如果用“中考”搜索,在595篇文章中只有5篇是制度改革的研究文章。可见,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实在不够重视,因此,与之相关的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与操作性研究)刻不容缓。在不多的文章中,值得我们关注的主要有两篇:
第一,王后雄在《中考科目设置与内容改革的理论依据与模式构建》一文中提出“科目设置与内容的改革一直是中考改革的难点和重点。”他认为:考试科目设置失控是现行中考标准质量控制缺失带来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导致中考组织者成为集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一身的评价者,滥用中考制度所赋予的权力,使中考丧失了为改革基础教育系统运行实现教育系统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功能。中考组织者权力失控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没有建立有效的价值主体监督评价主体工作的机制,中考组织者不需要对中考的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负责,导致中考最关键的——中考标准成为中考组织者的标准。[1]
第二,汪继红在《试论中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内涵及范畴》一文中提出:为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对中考领域内的重复性事物、概念和行为进行规范,以定性形式或定量形式所做出的一系列统一规定,是中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内涵。中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范畴可以从内容结构和形式结构两个向度进行分析。从内容结构角度上看,中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涵盖中考设计、中考实施和中考结果三方面的质量评价标准。从形式结构角度上看,中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包含标目、标度、标号三大要素。[2]
(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不够明确
关于这一次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目的,教育部在中指出: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制度创新,使学校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然而,各市实验的结果大相径庭。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各地学生的负担依然很重,文章开头的日记就是说明。还有一位学生说:“为什么要用新课程教材?现在教师使用新教材,又常常要讲旧教材的内容,我们等于用两套教材,光是笔记就记得要死。”一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向我们反映:“实际上现在的初中之为百分之十五的人服务,百分之八十五的人被忽视了,被牺牲掉了。为什么呢?因为每个县基本上也就是百分之十多一点的学生升入高中,一个学校最关注的就是有多少学生能够考上高中,特别是热点高中。百分之十五以后的学生上不到一流高中,在教学中也就被忽略了。那么,费了很多周折制定的高中招生方案能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呢?
在电话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潍坊等地的改革促使学生从只注重学习成绩,发展到注重自己的特长、道德品质和各种能力。铜陵初中学校也几乎杜绝了本地人择校的问题,促进了教育均衡化发展。但是,即使在这两个地区,初中生的竞争依然很激烈。通过短期的制度变革解决长期遗留的问题,似乎不容易实现。学生“苦”的主要原因包括:
(1)优质高中数量较少,是初中竞争激烈的主要原因。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和取消各地重点中学,教育大力推进各地重点高中与初中的分离。但却造成很多初中不管学生未来的发展,而脱离了原来高中的初中经过改造很多称为“名校办民校”的假民办学校,他们为了争夺生源,拼命加班加点,只考虑学生三年以后能否考上极少的优质高中。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其他综合素质的发展则不闻不问。很快,处于压力下的公办学校也争相模仿,导致学生负担越来越重。
(2)教育经费不足与地方政府管理缺位是关键因素。地方财政困难,学校需要运转,导致学校收取择校费,使得不少地方人为地减少了高中正取生的名额,增加择校生比重,使得政府与学校得利,而择校生的普遍存在却使学校之间经常陷入恶性竞争。在竞争中,一些地方政府管理缺位,使得学校之间的竞争已经完全没有规则,舞弊、违规成为家常便饭。如暑期补课、周末补课、延长在校时间,在一些省份已经成为极为普遍的现象。很多县级中学从早晨6点开始上课,一直到晚上10点,竟然长达14个小时,使得师生的身心遭到严重摧残。同时,绝大多数学校全然不顾教育部的课程计划,任意加重课程的周课时。很多学校语文、数学、外语每周12节课,使得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一句空话。
因此,高中招生改革首先应当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高考入学率、考试分数决不是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地方政府与学校教育的真正目标。
(三)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如何落实的三个基本因素
经过我们实地调查与电话随机访谈,证实山东潍坊与安徽铜陵实实在在推行了相关政策与方案。武汉市、宜昌市、金华市等地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相配套的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面也作了很多扎实的工作。那么为什么其他不少地区在推进新的高中招生考试方案是犹豫不决呢?在我们的访谈中,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领导层对新方案持怀疑的态度,他们的担忧主要是:
(1)教育部提出的指导意见非常复杂,而高中招生改革牵涉到千家万户,不可轻易推行。从潍坊市等地区的改革方案来看,新的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确实比原先单纯用考试分数录取复杂多了。
(2)学业考试等级制度与综合素质评定需要大量专业人员,特别是综合素质评定很难做到公正、公平,在具体操作中很容易造成突发问题。
(3)新高考方案尚未实行,原有的一套方法虽然有不足,但是已经被人们认可,一旦改革就要承担高考失当的责任,从而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
那么,潍坊市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第一,制度创新是重要保证。复杂的新方案实施起来必须有更为详细的制度来保证招生考试的各个环节。越是民众关乎的问题,越应该是其实施程序公开、公正,体现程序正义的原则。如必须建立与初中学校相应的职责、高中学校相应的职责、政府行政部门的职责,以及公示、监督、问责、申诉、复议、诚信、培训等相关制度。又如:学业水平考试必须建立命题、审题、阅卷、评价等一系列人员资质与具体操作性的制度。需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花费大量精力来研究论证,并进行试点已实现制度创新。
第二,人才的培训与选拔是基础。在访谈中我们发现,潍坊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阶层就是一个敢于创新又非常务实的群体,而相应的教育科研与行政管理人员、各级学校校长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竞聘办法,从而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进入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政策研究、制度、实施的管理层。这批专业人员具有相应的心理测量与学科专业的基础,并有相当长的实践经验,他们能够对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改革的原则与具体操作程序都作了详细的安排,同时相互交流、研讨整个招生过程的突出问题。这是制度选拔人才,人才促进政府效率的典型代表。
第三,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是关键。在我们的访谈中还发现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三大矛盾:学校自主与地区统一、多样化与单一化、强势学校与薄弱学校,这三个矛盾处理不好会影响到考试的公正与公平。以往人们总是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去执行正确的方案,其实,政府应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教育行政职能向监督、服务方向转变,就应当放弃政府同抓一切的传统思路,而应当将招生权下放给高中,政府就成为监督者、协调者与服务者。这个转变是潍坊改革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
2、《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厅〔2004〕2号。
3、《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背景与总体思路》,教育部“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项目组,2003年9月。
4、《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若干问题解答——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2005-4-4)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
5、《关于深圳市200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的意见》,深圳招考网-中考中招专栏:http://www.51a.gov.cn/list.asp?flag=2
6、《关于印发<深圳市2006年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综合表现评价方案>的通知》,深圳教育:http://www.szeb.net
7、《深圳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综合表现评价问答》,深圳教育网站,基础教育处专栏http://www.szeb.net/work/smallclass.asp?bigclassname=%BB%F9%B4%A1%BD%CC%D3%FD%B4%A6
8、《2006年无锡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查方案》,无锡招考网-无锡教育中考政策:http://www.wxzk.com.cn/news/news.jsp?classId=4
9、《南京市2006年中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南京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http://www.njzb.net/news/41/200631484941.htm
10、《南通市2006年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南通招考网:http://www.ntzk.com
11、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06年全省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教秘基[2006]11号)。
12、《关于印发<2006年铜陵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徽铜陵教育城域网,2006年招生考试信息专栏:http://www.tledu.cn/zt/2006zkao/index.asp
13、上海教育2006中考热线:http://www.shmec.gov.cn/web/jyzt/zzzc06/index.php
14、《今年我市(宁波)中考招生政策昨出台-----全市初中毕业生71339名,升学比例达94%左右》,宁波教科网:http://www.nbedu.net.cn/default.asp
15、《2006年金华市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金华教育-政策法规:http://www.jhedu.org:8080/information/index.jsp?columnid=030105
16、《2006年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解读》,石家庄新闻网-招生考试:http://www.sjzdaily.com.cn/education/zsxx/default.htm
17、《成都市2006年中考(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规定》,四川成都招生考试网:http://www.cdzk.com/detailInfo.shtml?id=12446
18、《关于2006年沈阳市初中毕业生毕业与升学考试方案的通知》(沈教发〔2006〕23号),沈阳教育网:http://law.syn.cn/display.asp?id=290
19、《陕西2006年中考政策》《西安市中考综合素质达标才能上重点》,咸阳教育:中考政策http://www.sxyedu.com/newsInfo.aspx?pkId=4053
20、《武汉市2006年实施新课程初中毕业年级考试与高中招生问答》,武汉市招生考试办公室:中考招生信息:http://www.whzkb.cn/ZKBLIU01/assort.asp?Assort_name=中考中招信息&Assort_id=4
21、《高中招生的相关说明与问答》青岛教育信息网:http://www.qdedu.net/zhaosheng/gaozhong.asp
22、《潍坊市200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招生录取工作意见》潍教字[2006]10号。
23、潍坊教育信息港:http://www.wfjyxxg.com/html/jichu/zhongkao/index.html
24、《2006年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解读》,石家庄新闻网教育频道http://www.sjzdaily.com.cn/education/2006-02/22/content_496535.htm
25、王后雄:《中考科目设置与内容改革的理论依据与模式构建》《中国考试(研究版)》2006年 7-8期。
26、汪继红:《试论中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内涵及范畴》《咸宁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7、柴会群:《一个无需择校的城市》《南方周末》2005年12月1日。
[1] 本文发表于《中国教育的转型与发展》(教育蓝皮书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2月版。
[1]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
[2]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4]2号)。
[1] 《潍坊市200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招生录取工作意见》潍教字[2006]10号。
[1] 柴会群:《一个无需择校的城市》《南方周末》2005年12月1日。
[2] 《关于印发<2006年铜陵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徽铜陵教育城域网,2006年招生考试信息专栏:http://www.tledu.cn/zt/2006zkao/index.asp
[1] 王后雄:《中考科目设置与内容改革的理论依据与模式构建》《中国考试(研究版)》2006年 7-8期。
[2] 汪继红:《试论中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内涵及范畴》《咸宁学院学报》2006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