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14届全国人大2次会议开幕,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多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
实现上述目标,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加力,财政赤字率按照3%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控制在4.0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5万亿元,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人民币,今年开始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先发行10000亿元人民币。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到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所有涉及企业的政策要注重与市场沟通、回应企业关切,精准做好政策宣传,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综观2024年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功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概括起来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是2024年工作的主基调。
首先,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全局性。过去促进生产力发展,主要关注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生产关系协调发展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总结改革开放经验,概括起来就是,通过改革生产关系,激发生产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改革目标是,通过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带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优化上层建筑,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全局性是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强调全局性,就是要从生产力要素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生产力发展必须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优化布局出发,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生产要素的跨时空配置。着眼于生产和消费全产业链,以销定产、以产促销。形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系统性的生产力发展体系。
中国改革实践说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只增加投入,而没有考虑到消费。也不能通过消费,刺激生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系统既包括生产,也包括消费。供应链系统建设必须在生产、消费各个环节,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全局观念,要求中国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全局观念,立足国内市场,建设完整的配套体系。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厚此薄彼。第二,坚持全局观念,必须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依靠国际竞争扩大市场规模。第三,坚持全局观念,既要注重生产,更要注重消费。只有得到消费者青睐的产品,才能创造价值。只有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刺激消费,可以扩大需求,增加生产。但是,如果本末倒置,没有从生产环节提高效率,消费经济就会昙花一现,刺激消费就会变成经济泡沫。所以,树立全局观念,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性条件。
其次,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强调创新性。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以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技创新需要具备下列条件:
第一,必须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增强全民的科技素质,形成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国家正研究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创新、科技普及、科技推广的法律制度体系,通过普及科技知识,增强居民的科技创新观念。通过推广科技创新成果,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财富的增长。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催生衍生产品,增加延伸服务。第二,科技创新必须脚踏实地,耐得住寂寞。科技创新有自身的规律,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东施效颦。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有百年树人的基本观念。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坚持基础理论和应用相结合,不断完善基础理论研究,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种子。尊重创意,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为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思路。第三,科技创新需要社会关注,政策激励。科技创新需要投入。国家应当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金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国务院国资委负责人明确表示,国有企业将会在科技创新领域扮演主力军的角色。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确保科技创新结出硕果。国资委所属国有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占全国投入的三分之一,今后还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确保国有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先行者。第四,科技创新必须充分激发整个社会的热情,努力营造宽松的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内部打破是成长,外部打破是压力”。必须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尽可能避免增加外部压力,积累科技创新泡沫。积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争取有更多的科研成果造福人类。
其三,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重视基础性。科技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技术突破不能成为沙滩上的城堡。科技创新必须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普通高中建设,抓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增强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的办学实力。大力发展数字教育。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政府在教育体系改革方面,将不断加大力度。通过实现高等教育的分类管理,增加对职业高等院校的投入,培养一大批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通过建设体系化的中小学教育系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支持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确保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教育权利的平等化早日实现。
教育科技相辅相成。教育促进科技发展,科技提高教育质量。在教育与科技发展方面,不能厚此薄彼,而应该积极融合发展。教育主管部门积极与科技主管部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科技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联系,通过协同发展,向教育部门提供最新的科技成果,为教育改革提供指导性意见。
教育科技不是简单的科学与技术分工问题,也不是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教育科技具有共性。高等院校必须重视科研工作,因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科技部门必须重视教育发展质量,因为这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强化教育和科技全面融合发展,将会使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主要内容。
其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开放性。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实现全面开放,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新时代开放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市场开放。高度重视国家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全球合作,争取实现优势互补。第二,技术合作,包括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全球合作,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之上,实现科技全面交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科技创新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对外贸易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齐头并进、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相辅相成。第三,建立国内统一的大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打破技术壁垒,拆除阻碍生产要素共享的藩篱,鼓励高等院校相互合作、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合作,支持高等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鼓励企业开放数据库,通过资源分享,实现生产力快速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国家统一的数据和资源配置协调机构,确保工业数据、消费数据、政府数据统一调配。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国数据优势,实现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设立高等院校必须打开大门,开放实验室、开放校园,鼓励教师流动,在协同发展基础上,争取早日建成国家统一的生产要素大市场。
其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协调性。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
生产力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依然突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解决协调发展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让有意愿进城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推动解决老旧小区改造问题,通过加装电梯、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实施以旧换新,更新改造。第二,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作用。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第三,推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改革试点。大力完善农村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第四,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真正形成城乡协调一体化发展,缩小农村与城镇的差距,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强居民的幸福感。
最后,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实现可持续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协同推进降低二氧化碳、减少污染物排放、扩大绿色植物面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坚决破除绿色可持续发展只有投入没有产出错误观点。事实证明,绿色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乡村旅游、国家公园建设,为中国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二,可持续发展,会阻碍生产力进步。事实上,绿色发展可以催生新的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可以制造新的产品。塑料回收加工使用,不仅可以减少固体废物,而且可以制造出更好的产品。对淘汰的产品零部件进行回收加工利用,不仅节约材料,而且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第三,可持续发展增加成本。事实是,可持续发展可以形成新的产业链。中国正积极探索利用绿色发展技术,形成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中国依靠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的技术优势,建设一大批世界先进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产业基地,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开发电力储存系统,逐步替代传统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清洁能源产业链和主要产品零部件的供应链。中国已经开发出先进的固态电池,作为新能源的储存设备,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太空、电动汽车等领域,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今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的储存设备,将不稳定的清洁能源,变成可靠的电力资源。中国在绿色产业发展方面,积极探索形成全新的产业链,充分利用二氧化碳等气体资源,研制新产品。充分利用中国在能源储备方面积累的技术,提高中国能源供给安全系数。中国依靠清洁产业发展,提前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