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兵:“人间佛教”导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154 次 更新时间:2024-03-03 22:54

进入专题: 人间佛教  

陈兵  

 

“人间佛教”自太虚大师等大德倡导以来,经过八十余年的探讨、实践、弘扬,已获得佛教界和社会的赞许认同,成为当今海峡两岸佛教界共同高扬的旗帜,受到社会的好评,影响波及海外,越来越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最可宝贵的智慧结晶”。如果说,现代中国佛教的特质可用“多元一体”四个字来概括的话,那么这“一体”,当是指人间佛教而言。 综观当代全球佛教,即使未必明确打出“人间佛教”的旗帜,而其思想内涵和发展趋势,很多与中国的人间佛教之旨不谋而合。事实证明,人间佛教,是深契佛陀本怀、适应现代社会的佛教模式。可以断言,它将进一步发展,极有可能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佛教的基本模式。

佛教,乃是产生、流传于此地球人间的一种文化,从来便是人间佛教。佛教的创立者佛陀是诞生于人间的历史人物释迦牟尼,佛陀的经教绝大多数是为地球人类而说,佛教的各种戒律乃依人类的行为方式而制定,佛教的传承、信奉者是人类社会中的成员,佛教的信仰基于人类的宗教需要,佛教被世人看作一种劝人行善向上的教化体系,这自是不言自明的事实。不仅佛教本来便是人间的,即以上帝为信仰核心、以天国为归宿的耶、回等宗教,其实也是人间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

“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

现代佛教界大德高标“人间佛教”,旨在凸显曾被忽视、掩盖或误解的佛教之人间性,所谓“人间佛教”,大略是强调佛教之弘扬应以地球人类为基点,重视人们现实生活的改善和人类社会的建设,处理好入世间与出世间、做人与成佛、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的关系,处理好佛教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关系,以即人而佛、即世间而出世间、以出世间的精神入世间为宗旨,以建设人间净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理想,使佛教的弘化,起到促进人类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精神境界与道德水平,促进社会进步、世界和平的积极作用。

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既牵涉到对全体佛学的准确把握和对佛教弘传历史、佛教现状的清醒反思,又牵涉到对现代社会、未来社会的特质、走向及时势人心与佛教关系的深刻洞察,牵涉甚广,内涵甚深,是一个需要集众多佛弟子和相关学者的智能,在长期实践中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这里仅总结近八十年来人间佛教建设的经验,提出人间佛教内涵的重大问题,略陈管见,以期唤起教界、学界对人间佛教课题的关注和研讨,共同努力,将人间佛教的思想进一步深化、现代化,加大弘扬的力度,使之成为广大佛教徒的实践。

人间佛教的内容,大概包括契理与契机、人乘正法与现法喜乐,即人而佛、即世间而出世间之道,人间净土的建设等重大问题。

人乘正法与现法喜乐

佛经中说,人是六道中唯一须靠自己劳动创造养活自己的种类。《金色王经》佛言:

何苦为最重?所谓贫穷苦。

辛勤劳动,发展科技,创造财富,摆脱贫穷,过好物质生活,是做人的头等大事,乃世间的经济、政治等所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过好物质生活起码是保证温饱的前提下,谐调人际关系,遵守伦理法则,过好伦理生活、精神生活,方能称得上名符其实的“人”,方有求道、解脱、成佛的高层次追求可言。佛教,便是人类经济文化发展到相当高度时,在当时全球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印度国土上生长出的智能之花。

从《阿含经》等原始教典看,佛陀对人过好物质生活、伦理生活一事十分重视,他不仅是一位教导人了生脱死、过好宗教生活的灵性导师,还是一位善于教导人过好世俗生活的生活导师,其对人伦政道的关心,对民众生活的洞悉,及有关过好世俗生活之教诫的切实详备,有过于中国的孔子、孟子。

多种佛经中记载,佛陀多次教导在家弟子如何营生理财、和睦家庭、结交善友、奉事师长,过好人的生活,做好人善人,获得“现法喜乐”或“现法安乐”(现前的幸福安乐)。如《杂阿含经》卷四佛告婆罗门少年郁伽迦,俗人在家应具足四法,得现法安、现法乐:

一、方便具足,掌握知识技术,从事农工商贸及服务社会等正当职业,精勤工作。

二、守护具足,善于爱惜、保护劳动所得的财物田产,不令亡失。

三、善知识具足,结交具有正见、德行的良师益友。

四、正命具足,善于理财,合理消费,不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

在获得现法安乐的基础上,具足正信、正戒、布施、智能,可获得后世的安乐。《长阿含》等经所收《善生经》中,佛陀教导婆罗门种姓的青年善生:应远离酗酒、赌博、放荡、游乐、恶友、懒惰六种使财产家业损耗的恶习,一一说明这些恶习的危害,并教导善生应每天奉事父母、妻子、师长、亲戚、僮仆、出家修道者六方,说明处理好这六种关系的法则。佛陀所示伦理之道,以双方互相爱敬(关爱、尊重)为本,强调双方各应尽其所负的伦理责任,无儒家“三纲”之封建性,在今天看来还能基本适用于现代社会。《玉耶女经》载,佛陀应弟子给孤独长者之请,为长者新娶的儿媳妇玉耶女说法,批评她自恃美貌、出身豪贵而骄慢夫主,指出外貌美丽不足为美,心灵纯洁、行为端正方为真美,教导她如何做个好的妻子。对如何交友、尽良友之谊,佛陀也有详尽的开示。

佛陀伦理思想的重要法则,是知恩报恩,呵责忘恩负义者禽兽不如。在应该报答的诸种恩德中,佛陀首重报父母恩,强调供养、孝顺父母为人子包括出家僧尼必尽的职责,奉养父母的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相等,若不奉养,罪过极大。《杂阿含经》卷四记述了一个佛陀成功地劝化不孝之子的故事。佛经中还指出,对师长、国主、三宝、一切众生,皆应报恩。

佛陀不仅教导许多弟子如法做人,恪尽伦理责任,报答诸恩,而且以身作则,留下了亲自动手扫地、建房、修门、补衣,看望、开导父母亲眷、为亡父扶棺送葬等身教。

以过好物质生活、伦理生活,做好人、受持五戒等为内容的“人乘正法”,无疑是佛陀教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虽然是世间法,多与婆罗门教、儒道诸家及犹太教、基督教的有关说法相通相近,属“共外道法”,却是出世间法的基础。犹如建造高楼,须先打好地基,世间法之基础不固,凭何出得世间?连人都做不好,谈何成佛?没有大量从事生产劳动,能自己过好生活的在家信众供养,出家众如何能专心修学出世间之道?何况佛陀的人乘正法虽多与外道相共的内容,而有其不同于外道法的特质,是佛法而非外道法。

然而,在佛陀灭度百年之后,佛陀教法中非常重要的人乘正法,逐渐被部派佛教的僧团所忽视。部派佛学总结阐释经教的论着,多以四谛为纲,以阐释出世间法为主,多未能将佛陀所说伦理政道等人乘正法纳入佛学体系而给予应有的地位。佛教教团的教风,表现出一种畸重出世、出家,亟求个人解脱、崇尚隐遁山林的风气,被后来兴起的大乘贬称“小乘”。印顺法师认为,这是隐遁苦行派掌握僧团领导权的结果。大乘运动虽然对部派佛教的偏弊进行了革命,在义理上宣扬深入世间行菩萨道,将人乘正法与出世间法统一于一体,但并未能将这一精神落实于广大佛弟子的日常生活,偏重出世间的风气依然很浓厚,这自与当时印度的历史条件和社会风气有关。

佛教传入中国后,大德们尽量顺应中土极重现世生活和政治伦理的文化传统,高扬孝道,但中国社会的伦理教化向来由儒、道两家承担,儒学历受统治者尊崇,奉为治世之本,稳踞主体文化的优越地位,其三纲五常之说也更符合中国封建社会的需要,佛教的人乘正法便难以得到社会的重视,有关人乘正法的经典尽管译出不少,然不被重视,社会影响很小。经过长期的斗争、交融,中国文化形成以儒学为轴心的儒佛道三元一体的稳定结构,佛教的职能,被分工定位于专管出世,治世之权被儒家专断。久而久之,佛教界也只好认同,法师们教给在家信众的佛法,率多是远尘离垢、薄荣利、安贫贱等出世间法,低者则只会教人烧香磕头、布施僧众,很少教人过好世俗生活、获得现法喜乐,不分别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之道。社会人士和许多佛教徒所理解的学佛,不外乎抛家弃业、住庙入山、敲打唱念、闭目静坐,实际是形式上的“学僧”。很多人一学佛便对家事、国事、世事消极,逃避责任,只求自己了生死,或则口念弥陀心不善,或则学佛几十年只学得些走调了的课诵唱念,不知学佛应以人乘正法为基,不知佛法的旨趣不在形式而在修德行善做好人。出家则被世人目为灰心失意、走投无路的活计,乃至“当代中国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快捷方式”。这种状况,使佛教蒙受消极自私迷信之讥,受到积极入世的儒家和社会进步人士的排拒抨击。佛教的这种状况,与当今建设两个文明、强国富民的大业更是难以谐调。

晚近中国佛教的这种弊端,过咎不在佛法,而是中国佛教在特定历史条件限制下偏离佛陀遗教、忽视人乘正法的结果,其远源可上溯于印度部派佛教。太虚大师等大德,对中国佛教忽视人乘正法的弊端作了深刻反省,努力恢复佛法本面,着力弘扬长期被忽视的《善生经》《佛说玉耶女经》《优婆塞戒经》《佛说十善业道经》等宣说人乘正法的经教。太虚通过判教,将人乘正法判为“五乘共法”,强调为三乘共法(出世间法)、大乘不共法的基址,批评了学佛只是住庙入山敲木鱼念经的误解,指出学佛应先好生做人,“完安物质的生活,增高知识的生活,完善道德的生活;再以此完成优美家庭、良善社会、和乐国家、安宁世界”。被尊为莲宗十三祖的印光大师,强调学佛“原须克尽人道”,他以援引儒学,教人敦伦尽分,先作好人、善人著称。印顺法师对详说人乘正法的原始教典《阿含经》作了深入研究,著书弘扬,提倡重恢佛陀注重人生、教人如法生活的平实教风。

按契理契机的原则,人乘正法的内容,不应仅局限于前人通常说的三归五戒,而应以树立正确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为宗要,教人珍视极为难得的人身,如实认识自身依法界、天地、父母、国家、社会、众生而生存的实际,体认自身具理性扶择力、自制力、忍耐力等人类特性,知晓精勤劳动工作,尽心尽责,报答父母、国家、众生,是做人最起码的天职。应以互爱、互敬、自利利他的原则,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应遵法守纪,遵守社会公德,保护环境,做一个有价值、有德行、俯仰无愧的合格的人。

针对中国佛教界长期以来不区分在家、出家学佛之道的过失,人间佛教应分清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有所不同,着重在家学佛之道的弘扬,说明在家学佛应着重人乘正法的实践,选择符合佛法正旨的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精勤尽职,正命生活,孝养父母,教育子女,和睦家庭,服务社会,在尽责任、作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享受现法安乐。居家学佛应遵照佛陀所示的在家学佛之道,以在家庭和社会上做好人,依佛法的正见尽职尽责、积德行善为本,以善度人生、获现法安乐为先,不宜从形式上效仿出家众之不营家事、世事,未必要像出家众一样早晚长时课诵、打坐而致影响学习、工作、家庭和睦。学佛的效用,应从慈悲心、责任心、精进、德行、贡献上衡量,而不在是否精于敲打唱念,不在会背多少经咒、法本。任何时代,在家众在佛弟子中都占了大多数,现代社会,在家学佛之道的弘扬更显重要,出家众的弘法,应以弘扬在家学佛之道、教人善于“了生”为主。

人乘正法弘扬的重要问题,是五戒。五戒中的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三戒,与现代社会的法律、道德观念仍相符契,人们不难接受、持守。这三戒对制止现代社会泛滥成灾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偷税漏税、伪劣假冒、诈骗、嫖娼卖淫等丑恶现象,很有意义,应结合此类社会现象进行阐释。不饮酒一戒,应阐释为不吸毒、不用有害身心的麻醉品,如太虚大师所释“不服乱性情品而调善身心”,而不宜拘执于“一切酒”。啤酒、果酒、药酒等有益于身体的酒,未必要禁绝。

五戒中较难讲的是不杀生戒,若只限制杀人和打猎,提倡保护动物,自不难被现代人认可,若连蚊蝇蚤虱蟑螂老鼠和农田害虫等有害于人类的动物亦禁杀,并将禁止食肉亦列入不杀生戒或居士戒,则会给佛弟子造成诸多难堪和尴尬,招致社会人士的非议嘲讥,将许多人排拒于佛教的大门之外。对这一戒条的阐释,应以人类为本,重在仁慈心的培育,在戒相上以禁止杀人、猎杀动物及保护野生动物为主,对死刑犯、敌军、害虫不得已的杀害,可以菩萨戒的精神予以开许。苟嘉陵《现代的在家人五戒》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可谓契理契机:

现代化佛教,应实际地讲究现代人类的文化习性,不应谈得太高远,……谈彻底一切众生的平等,是不切实际的。倒不如承认自己仍是以人类的生存为先,以自己和自己亲人的生存为先,反而较为真实,……故当人类的卫生环境真的受到了危害,我们就当果断去做环境清洁的工作……但我同时也主张人类当尽力注意清洁,而尽量避免有杀害虫鼠的必要。

至于讲到吃素的问题,也同样要讲究等差。人能考虑到众生的苦痛而节制自己的口腹之欲,这是慈悲的表现。但不能把吃肉和杀生画上等号,许多的中国佛教徒自己吃长素,就对其他不吃素的人不以为然,认为这些人五戒不清净,犯了杀生戒。这种看法是由对佛法中之戒了解不够深刻而产生的,也会制造许多不必要的困扰。

中国汉传佛教依《楞伽》《楞严》《梵网》等经教,特重素食,洵为优良传统,但没有必要将其增补入居士戒并作为是否学佛的标志。居士戒中需要增补的,大概应是不赌博、不吸烟、不打麻将、不破坏环境等条款。

(摘自陈兵教授《佛法在世间》)

    进入专题: 人间佛教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957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