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平: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694 次 更新时间:2023-10-18 09:07

进入专题: 中华文明  

张小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精髓要义,对于我们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探索中华文明发展规律,赓续历史文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历史连续性源远流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公认的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世界上几大古老文明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断5000多年。在整个世界史上,中华文明具有其他古老文明未曾出现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文明的连续性体现在政治上的连续性和文化上的连续性。世界最古老的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字系统,也有相当丰富的历史文献,但是它们在长期失去政治独立以后文化史也发生了断裂性的变化,政治上连续性的中断,使得文字使用的范围逐渐限于神庙祭司之间,终于被人遗忘,它们的历史被湮没了。

中华文明不仅在政治史上保持了连续性,在文化发展史上的连续性尤其显得突出。一个文明在文化史上的连续性,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字发展的连续性,二是文化的精神内容的连续性。如果从这两个方面来衡量古代的各个文明,那么只有中国在文化史上的连续性最具有完整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在发展过程中从未发生断裂的现象。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不间断地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容更是连续发展的过程,从夏商周开始,周代沿袭了夏、商两代的文化,又进一步加以发展,几千年来不断地在继承中变革、在变革中继承,形成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创新性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精神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富有创新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大学》,“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出自《易传·系辞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易传·系辞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出自《诗经·大雅》,“革故鼎新”出自先秦《周易·杂卦》,这些古代典籍中所阐发的“日新”“革新”的价值理念,强调变革是自然界与社会的普遍法则,奠定了中华文明中创新求变的精神根基,成为中国历史上社会变革思想的源头活水,是激励中华民族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前进的思想源泉。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创新精神不断被阐扬,不断告诉人们创新是革故鼎新的实质、核心和根本,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激活了中华文明的生机和活力,在中华文明史上实现了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40多年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守正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创新,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面对新矛盾新挑战,敢于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一个文明只有不断地新陈代谢,不断地否定自身中的消极成分,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中华文明能够生生不息、绵延不断5000多年,就是因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革故鼎新到守正创新,创新性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精神基因。

中华文明将多样性容纳在统一性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政治方面来看,尽管在一些历史时期也曾出现过分裂局面,但统一始终是主流,而且不论分裂的时间有多长、分裂的局面有多严重,最终都会重新走向统一,经过南北朝分裂以后出现的隋唐统一政权,是中国统一的进一步发展。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始终生生不息、延续不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历来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传统,“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是中华民族始终追求的国家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各族人民都把维护国家统一看作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与责任。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数次民族大融合,促进了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这是中华文明统一性的牢固基础。民族融合的关键是文化认同,各民族之间频繁的交流交往交融,在文化上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在经济上互相依赖、互相补充,使不同文化的族群由淡漠隔阂走向自然融合,使各民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统一而不可分的整体。这就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的原因所在。

目前,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共同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56个民族具有共同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这就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2019年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阐述了这一点,他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可见,中华文明的特点,不在于没有多样性,而在于能将多样性容纳在统一性之中。

兼收并蓄、开放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具有开放包容的特征,历史上儒、释、道互相融会,形成了以儒为主导,道、佛为辅翼的多元一体的文化价值取向,数千年来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俗,以及情感与爱好,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基因,共同铸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承中华文明智慧,吸收西方文明成果,胸怀天下,不断实现理论上的创新发展,开辟21世纪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华文明正是在数千年间与世界各文明的不断交流互鉴中得以发展壮大。

中国历史上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堪称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古丝绸之路使得中国与遥远的印度、欧洲两个文明圈联系在一起,在商品交流的同时,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播,也使人们的价值观、信仰更加多元化。今天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在与多种文化的交流中宽仁以待,“美美与共”,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把中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历经5000多年演进,绵延不断,并与时俱进?因其具有开放、吸纳、包容异质文明的能力,每当遭遇由社会危机引发的文明危机,中华民族能依据时代和社会的变迁,通过文明内部的自我更新、自我改造从而实现文明的创新发展,以及文明形态的近现代转换。

和平性文明基因揭示中国外交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承认并尊重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观追求,以和为贵,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应该互学互鉴,平等交流,反对文明冲突,要对话而不要对立。在处理民族关系、国际关系上,主张“协和万邦”,主张民族不分大小、国家不分强弱,彼此之间应本着相互平等的原则,实行相互援助的方针;反对侵略,热爱和平,主张各国互相团结,同各国人民和睦共处。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崇尚亲仁善邻、讲信修睦,追求天下太平。中国人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事实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广泛影响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扎实推进,都彰显着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彰显着文明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思想魅力。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2021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再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承和追求的是和平和睦和谐理念。我们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侵略、欺负他人,不会称王称霸。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将继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可以看出,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将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进步。

张小平,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发《中国报道》2023年8月刊,)

    进入专题: 中华文明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全球文明史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675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