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靖:赵元任:跨越百年的奇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8701 次 更新时间:2023-07-24 18:55

进入专题: 赵元任  

彭靖  

 

赵元任(1892—1982),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之先驱,“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赵元任在语言学方面的代表作有:《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国话的文法》《国语留声片课本》《季姬击鸡记》等;在音乐方面的代表作有:《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韵》《厦门大学校歌》等;翻译的代表作有《爱丽丝梦游仙境》等。

1944年12月,美国语言学会学术年会在纽约举办。在这次年会上,正在哈佛大学受聘担任研究教授,编写《国语词典》的赵元任,当选为1945年度美国语言学会会长。此时,赵元任还没有加入美国籍,还是一位中国学者。这是中国人在美国语言界取得的最高荣誉。在1945年12月的年会上,作为学会的主席,他身着笔挺的西服,系着一条红色的领带,宣读了一篇论文《中文词的逻辑结构》,不时引发与会者爽朗的笑声。他在准备论文时,就要求自己讲得生动,要引人发笑。论文宣读完毕后,他对自己营造的效果比较满意,并在当天的日记中记载“该笑的地方都笑了”。

美国语言学会成立于1924年12月,由29位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发起成立。学会出版的会刊《语言》杂志是国际上权威的语言学杂志,引领世界语言学发展的潮流与方向,会长任期为一年。赵元任作为“庚子赔款”第二批官费留美生,最早就读于康奈尔大学数学系,主修的是数学,选修过实验物理课程。毕业后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并在四年后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大学期间,他的兴趣已经扩大到语言学、哲学与音乐等领域。他曾经在清华大学讲授物理学与心理学,后来成为著名的词曲作家与音乐大师,1960年还曾经当选为美国东方学会主席,成就斐然。

走进赵元任的世界

多年前,我曾阅读过赵元任自己撰写的《早年自传》和他人撰写的相关传记。2018年10月,在笔者应邀赴斯坦福大学作学术讲座期间,顺访了伯克利大学东亚图书馆。经过周欣平馆长批准,东亚图书馆特别提供了赵元任与外祖父邓嗣禹的九封往来信札,时间从1941年到1962年。其中包括在1942—1944年期间,两人分别在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主持美军特训班的学术交流信息。这些珍贵的信札不仅反映了两人学术交往的诸多信息,而且可以弥补现已出版的《赵元任全集》和《赵元任年谱》中的不足之处。通过阅读这些珍贵的一手资料,笔者对赵元任先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赵元任祖籍常州,1892年11月3日在天津出生,1982年2月在美国麻省剑桥黄山医院病逝,享年89周岁。他是少有的既精通古今又懂得文理科知识的奇才。1910年,赵元任考取了第二批“庚子赔款”理科留美生。这一批共录取了70名留美学生,赵元任以平均73.4分的优异成绩名列第二。同榜中杨锡仁是第一名,竺可桢是第二十八名,胡适是第五十五名。1915年,从康奈尔大学毕业之后,赵元任又到哈佛大学继续攻读哲学课程,在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之后,他应聘到康奈尔大学,短期教授物理学课程。

1920年,赵元任回到清华大学教书,讲授他擅长的物理学、数学和心理学。在中国这段时间,他还曾出任英国哲学与逻辑学家罗素的英文翻译。1921年至1923年,赵元任回到哈佛大学,担任哲学与中国语两门课程的讲师。其间,他还创作了《劳动歌》《卖布谣》等歌曲,这些都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早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音乐创作,广为流传。1924年,赵元任前往英、法等国家,展开游历和研修活动。

1925年,赵元任又带着全家回到北京,在清华大学任教,并担任学校音乐委员会主任。其间,他以诗人刘半农旅居英国时期撰写的一首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为词,改编创作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当时,赵元任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四人并列,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此时,他年仅33岁。1929年,赵元任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语言组主任兼研究员,开始从事中国方言的实地调研工作。

常州是赵元任的祖籍地,他曾经在此读书与生活过九年,之后他曾回常州探访过四次。在赵元任的语言学研究成果中,随处可以见到他对于家乡话的钟爱。常州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常州小片,也称毗陵小片。在《吴语对比的若干方面》中,赵元任说:“在江苏,只有东南部是吴语区,我的家乡常州几乎是吴语区西端的最后一个城市,跟南方官话区接壤,中间夹着‘吴头楚尾’的丹阳。”1981年,赵元任最后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他深情地对陪同人员说道:“我以前研究过常州方言,别人以为常州话不好听,我却以为很好听。”他对于家乡话的研究,不仅体现在其对于乡音的关注,更表现在他深谙常州方言的研究价值。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已经没有从事科研的安定环境。1938年1月至8月,赵元任曾随同西南联大师生到昆明工作与生活了半年。在昆明期间,全体师生居住在城郊,晚上没有电,只能靠煤油灯照明。为了节省煤油,有时他干脆不点灯。

早在1936年,夏威夷大学东方研究所的Sinclair主任访问南京时,曾邀请赵元任到夏威夷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38年至1939年期间,赵元任重返美国,在夏威夷大学任教,讲授中国语言学与中国音乐史。1939年至1941年,赵元任又在耶鲁大学任教;1947年开始,赵元任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从此开启了他在美国长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赵元任在科学、语言和艺术三个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而这三者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赵元任的学术思想,曾经影响了中国20世纪主要的语言学家和人文学者,例如王力、罗常培、吕叔湘、陈原等多位著名学者。

赵元任在数学与物理等自然科学方面,曾有过专门的学习与研究。虽然没有成为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但他曾经在康奈尔大学、清华讲授过物理学。早在1915年,赵元任就与十多位留美同学一起,在纽约州的绮色佳(Ithaca)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社”,并创办了著名的《科学》月刊。中国科学社历时30余年,成员总计3776人,是当时重要的华人科学社团之一。《科学》杂志的宗旨由最初的推动“科学救国”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逐渐成为较有影响的学术刊物。

赵元任是国际上公认的语言学大师,素有“中国语言学之父”的美誉,能说33种方言,当他走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总会有当地人认他做“老乡”。赵元任精通英语、法语和德语,通晓多种地方方言并能熟练应用。他在普通话语言学理论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对于中国的主要方言进行过大量调查研究,为中华民族共同语的规范与推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还曾编写过多部汉语学习教材和双语字典,如《国语词典》《粤语入门》等,为汉语的国际传播作出过重要贡献。

在音乐艺术方面,赵元任曾创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汇集成《晓庄歌曲》《新诗歌集》《民众教育歌曲集》《赵元任歌曲集》《儿童歌曲集》《行知歌曲集》等,出版了《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等,被誉为“中国的舒伯特”。赵元任是中国近代音乐的先驱,对于音乐语言的地方风格,他也很重视。例如,在《听雨》这首歌中,他扩展了常州话吟诵古诗的音调,而《卖布谣》则是根据无锡方言音调创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吸收了京剧中西皮过门的音调。赵元任擅用钢琴做伴奏,注重钢琴在音乐形象方面的塑造作用。

赵元任还曾谱写过大量爱国歌曲,如《我们不买日本货》《背着枪》《抵抗》《看,醒狮怒吼》等,1926年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则是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作,这首歌曲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入选曲目,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宝库中的经典曲目。对于这首歌曲,李岚清曾经有这样的评价:“我从青年时代学唱这首歌曲起,就深深地喜爱上了它,可以说是百听不厌、百唱不烦。”

1935年,赵元任曾经为电影《都市风光》撰写的片头插曲《西洋镜歌》,就是吸取了当年民间说唱曲的部分音调。这首乐曲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当时都市生活的黑暗景象。1942年,身在美国的赵元任根据明末时期流传的民谣创作了《老天爷你年纪大》,因其具有民间说唱叙事的风格,幽默、讽刺,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这首歌曲迅速传至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1937年10月29日,赵元任听到上海有八百壮士正孤军奋战在闸北区,坚守四行仓库,顽强抵抗日军,国旗在仓库上空高高飘扬。当晚,他连夜创作了一首歌曲《苏州河北岸上的大国旗》,用来激励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君不见北岸上飘扬在烟云里,昨夜黄昏挂起,黎明仍高悬空中,鲜明青天白日红光照满地,孤军坚守不移,愿与它同始同终,管他炮火轰炸,如雨枪弹不怕,保国保国旗,国旗在处就是家,愿同胞跟随那团壮士,不问你我他,一齐上前把敌杀,保我自由中华。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赵元任能够成为音乐家与语言学大师,首先是受到他父母的影响,同时也由于他的天赋。赵元任天生有一副好耳朵,能分辨声音的微小差别;他还能准确地发出相差十分大的语音、语调,甚至带着语感,同时还有一副亮丽的歌喉。早在1922年,当他的国语留声片课本出版时,他的好友胡适在序言中就恰如其分并稍带幽默地评价说:

他有几种特别的天才。第一,他是天生的一个方言学者。他除了英、德、法三种语言之外,还懂得许多中国方言。第二,他又是一个天生的音乐家……他有两只特别精细的音乐耳朵,能够辨别那极微细的、普通人多不注意的种种发音上的区别;他又有一副最会模仿的发声器官,能够模仿那极困难的、普通人多学不会的种种声音。第三,他又是一个科学的语言学者。

据赵元任的大女儿赵如兰回忆:赵元任从小喜欢音乐部分原因是他母亲深谙昆曲,而他父亲则爱好吹笛。虽然赵元任在11岁时,他的双亲就都去世了,但他们对他的音乐爱好有一定影响。

赵元任在美国时,无论他在哪里求学,总是会去参加一些音乐活动。在康乃尔大学学习期间,他参加过学校合唱队,也指挥过中国学生的合唱队。赵元任特别引以自豪的是,他在伯克利大学期间曾参加过学校的威尔第歌剧《阿伊达》的演出。在哈佛大学和康乃尔大学读书时,赵元任也上过正式的和声、对位及作曲课。他学过声乐,并用了好几年时间去学习钢琴的演奏技法。

中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贺绿汀在为《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撰写的序言中,曾这样评价:

像这样一位从事理科、文科研究博学多能的学者,对音乐来说,顶多是个业余的了,但是他的贡献却远远超过许多时尚的作曲家和理论家。他对音乐的爱好虽然是业余的,但下了工夫。一切基础音乐知识都掌握,还经常在钢琴上分析一切他能弹的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甚至近代作品。他的这些活动是研究、分析、学习,也是他的娱乐鉴赏。他的创作是兴之所至写出来的。他是语言学家,他的创作在词曲结合上有独特的见解与成就,值得后代人认真学习。

赵元任在大学期间学习了物理和数学,研究生阶段又学习了大量的科学史。这些科学知识帮助他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来从事语言学研究。1928年,赵元任出版的《现代吴语的研究》是吴语研究的经典之作,曾经在方言学与语言学界产生过重大影响。从这部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赵元任方言学研究的一贯作风:精心设计调查文案,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科学进行成果表达。

严肃之余,幽默感也是赵元任独特的风格。1926年,他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的《语条儿》文章中说:“笑话笑着说,只有自己发笑。笑话板着脸说,或者人家发笑。”“正经话板着脸说,只有自己注意。正经话笑着说,或者人家也注意。”

赵元任在读大学时,曾经选修过效率课程。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说时》文章中,把合理安排时间看成是一种伦理。他认为,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他说,如果一个人要做许多事,最好在不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同时做这些事。例如,每个人出门之前,他就可以同时做到,一边扣自己衣服的扣子,一边关门。他当学生的时候就有了“教授”的称号。得到这个称号主要是因为他经常心不在焉,其实心不在焉的背后,是他同时在做另外的一件事。他翻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现通译《爱丽丝梦游仙境》),大部分是在洗澡时间完成的。他的女儿们猜测,他谱写的许多名曲很可能是在刮胡子的时候构思出来的。

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在赵元任留存的照片中可以发现,他西服上方的口袋里,总会并排插着四支笔,在下方口袋里,则装有一个小本子,这是他随时用来记录一些灵感和创意体会的。赵元任许多歌曲的创作灵感,都曾记录在这样的小本子里面。

一个人在他的有生之年,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养成同时做多件事的习惯,因此才造就了他这样能够在同一时代,同时为科学界、语言学界和音乐界作出卓越贡献的巨人。

多学科融合的治学方法

语言学家赵元任一生创作了132首歌曲,他不仅可以谱曲,还能自己作词,甚至演唱自己创作的作品。1981年,已经88岁的赵元任在中央音乐学院访问时就曾当众演唱过他自己创作的歌曲《卖布谣》;在上海音乐学院访问时,他曾演唱《教我如何不想他》,歌曲旋律优美、深情,在独特的中国戏曲唱腔中融入西洋风格的曲式构思以及转调等多种手法,层层交织,烘托出思念与向往的丰富情感。

他把音乐方面的才能综合运用到语言学中的辨音变调,又把语言学中的知识运用到歌词的咬字吐音。他把中国的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中国人喜爱的现代新音乐。赵元任的治学方法有着普遍的借鉴意义,他让我们懂得,人有多重价值,需要多层次开发,将多学科相互融合,才能占领本学科的制高点。

多学科相互融合的治学方法不仅适合语言学与文学研究,同时也可在历史学与其他学科加以应用。李剑农是中国近代史、古代经济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曾长期担任武汉大学历史系主任。其代表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和《中国古代经济史稿》至今仍是相关领域的重要参考书。他将史学与政治、经济等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进行多学科、多方位和多层次的综合研究。

值得一提的人物还有钱学森。他不仅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父”,也是一位多学科的“杂家”,一生涉及的学科竟有20余种。晚年的钱学森还曾做过许多“分外事”。1978年,钱学森开始研究系统科学,他认为很多科学都有它的自身特点,每门科学都有它自己的哲学思想作为基础。1980年,他开始研究科学技术体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举办过相关讲座;1982年,他开始研究思维科学、人体科学、行为科学和地理科学;1985年,他提出研究城市学的建议;1988年,他又开始转向社会形态学研究。

跨越百年的奇才很少,赵元任就是其中杰出、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作为中国与世界语言学界的领军人物,赵元任做到了多学科融合。

赵元任相关史料有待整理

近年,商务印书馆先后推出多种涉及赵元任的书籍。1999年,商务印书馆正式启动重大出版工程《赵元任全集》,计划分类出版20卷,并从2002年开始陆续出版。截至2013年,推出8卷11册。第16卷于2007年出版,这一卷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第一辑为《赵元任口述传记》,第二辑为绿信,凡五封(尚未见到有任何私人往来信札)。所谓绿信,是一种向朋友群发的通函,类似于现在群发的电子邮件。因为他写作时,经常使用一种绿色的封面或标题而得名。阅读这些书信,学者们能够很好了解这一批在20世纪不同阶段,穿梭往来于东西方之间的学界名人的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同时还可以一窥赵元任先生的学术涵养和人格品质。笔者收藏有九封赵元任与邓嗣禹的往来信札,其中有1962年他写给邓嗣禹探讨《颜氏家训》英译方面相关学术内容的信件等。

赵元任出生于1892年,与众不同的是,他14岁就开始记日记。从1906年到1982年,赵元任共记录有76年的日记。他几乎将每天的活动都写在日记中,并且从未间断。在抗战期间,赵元任家在南京的房子被毁,许多东西也失去了,但是他的日记和许多照片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为他早就有防范意识,1937年战火燃烧到南京之前,他就把日记和照片寄存在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朋友家中。这批档案被分装38箱,共12万件左右,其中有许多都是十分珍贵的学术史资料。1983年,赵元任夫妇去世后不久,他的家人将赵先生收集和保留的全部资料和手稿捐献给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由该校班克罗夫特档案馆收藏,并命名为“赵元任档案”。

2023年1月,赵元任全集(第12卷)出版。这一卷收录了赵元任在20世纪20—30年代翻译的文学译作和话剧脚本。其中,包括英国著名作家路易斯·加乐尔的两部世界文学名著《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走到镜子里》,以及英国作家米尔恩的话剧《最后五分钟》。前两部著作是闻名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原著文字简洁,赵元任的译笔精彩,对汉语口语和南北方言的运用令人叫绝。

2023年5月,《赵元任日记》(全46册)采取影印方式,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收录赵元任从1906年至1982年的全部日记,主要采用中文和英文书写,也有极少量的其他文字。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有关赵元任档案史料出版,进一步了解这位学术大师丰富多彩而灿烂辉煌的一生。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进入专题: 赵元任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473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