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利天:多元哲学与生活世界的互变——基于文明的视角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038 次 更新时间:2023-06-25 21:21

进入专题: 多元哲学   生活世界  

孙利天  

 

摘 要: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从文明的观点看,某种形态的文明是特定哲学的本体和前提,而某种哲学观点的思维方式是特定文明形态的理论自觉和贯通文明全体的灵魂。如果把基于文明多样性的多元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看作人类最精致、最珍贵的文明成果,那么多元观点的哲学就都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以多元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作为多样文明的理论自觉,可以使我们在多样文明及其不同生活世界的交流、交往中把握哲学对话的界限和意义。因此,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为现实的生活世界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文明观点的思维方式作为主要的内在性平面,在真诚的哲学对话中,用新的概念范畴、新的思维方式切入生活世界,就会产生新的文明观念和新的文明行为方式,从而带来世界的改变。

关键词:文明的观点 哲学思维方式 内在性平面 多元哲学 生活世界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对世界、历史和人生的总的看法和整体观点,任何哲学都是基于某个核心观点展开理解和解释的地平线,并通过一个展开的概念框架,形成某种哲学思维方式和世界观。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学术界提出实践观点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的论断,在与西方哲学史上的自然观点、存在观点、意识观点和人本学观点等的比较中,论证了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和先进性。现代西方哲学之后还出现了语言观点的思维方式、逻辑观点的思维方式、生存论观点的思维方式等。更为重要的是,青年马克思把哲学看作文明的活的灵魂。我们也许可以说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也是文明观点的思维方式。从文明的观点看,某种形态的文明是特定哲学的本体和前提,而某种哲学观点的思维方式是特定文明形态的理论自觉和贯通文明全体的灵魂。而如果把基于文明多样性的多元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看作人类最精致、最珍贵的文明成果,那么多元观点的哲学就都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文明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为哲学自身带来更加开放、宽容的哲学观。在罗蒂所说的后哲学文化和哈贝马斯等说的后形而上学思想的时代,哲学已经没有规范和引领文明发展的精神特权,但哲学作为对世界和历史作根本的总体性思考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文化形式,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文明价值。在经济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推进和显露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地会出现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情绪反弹。具有不同文明特质的多元哲学以平和、理性的精神展开真诚的对话,是促进文明交流和文明互鉴的时代福音,必将为现实的生活世界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改变。

一、哲学思维方式的文明前提和生活世界之根

从认识和掌握世界的方式说,马克思曾明确区分了理论思维的掌握方式和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德勒兹和迦塔利在《什么是哲学?》中,也把科学、哲学和艺术看作抛入混沌的不同的内在性平面,它们为人们带来不同的思想秩序。从对以往哲学理论的区分、归类和划界说,也早已有各种不同的划定标准和成说。比如,我们熟悉的唯物和唯心、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经验论和唯理论等。康德的先验论和黑格尔的思辨逻辑,可以看作哲学思维区别于经验科学认识的自觉。我们讨论的多元观点哲学思维方式,不是区别于科学、艺术、宗教的一般哲学思维方式,也不是区别于哲学理论的某些具体观点和方法,而是从哲学自身的认识和发展,概括出哲学思维方式的内在区分。借用德勒兹和迦塔利的说法,不同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是更加具体地抛入生活世界的内在性平面,它给人们带来理解和解释生活世界的不同视角和思想秩序,带来新的概念框架,甚至新的感性的区分和发现。因此,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直接意义,是切入了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史的纷然杂陈的理论形态,给出了一种清晰的思想切面和思想秩序。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人类迄今所达到的最高的科学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秘密、变革的实质”。从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既有马克思经典文本的依据,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也有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但是,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可能并未完全超出西方近代哲学的认识论或知识论主题和视域。从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阐明实践观点超越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意义,确实可以标识出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但还未切近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这个马克思哲学的宗旨和主题。用马克思的说法,“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实践作为具体的人的现实活动,已经处于现实的人类社会关系之中,“现实的人”已经是社会化了的人类。因此,只有把实践观点推进到人类解放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观点,才能更加贴近马克思哲学的根本关怀。马克思很早就提出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的论断。此时的马克思可能还未完全摆脱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他说的“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仍具有黑格尔哲学让理性之光照亮世界的绝对理性主义精神。但马克思已明确指出,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那种曾用工人的双手建筑起铁路的精神,现在在哲学家的头脑中树立哲学体系”。这既是对文明灵魂和躯体关系的解释,也明显地透露出唯物史观的思想萌芽。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不仅是哲学的文明基础和前提,而且也具有形塑哲学的精神性力量。到1845年前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已经成熟并作出了系统的理论阐释,随之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也日渐完备,共产主义作为人类未来文明新形态的美好蓝图也逐渐清晰。至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哲学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一种文明观点的思维方式。

从文明的观点看,哲学不是哲学家头脑中孤寂的自由遐想,甚至也不仅仅是真理的追求。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归属于自己的时代和某种特定的文明形态,是对自己所属时代和文明的理论反思。因此,哲学必定依赖于某些文明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把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作为最根本的社会存在,看作包括哲学在内的社会意识的基础。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精神文明包括哲学思想的高度。具体到某一国家和民族特定时代的哲学虽不完全以经济发展水平论高低,但其内含的文明精髓仍受到生产方式的制约和规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如何具体地制约和形塑哲学思想?人民最珍贵的精髓如何集中在哲学思想里?这需要思想史家、文化人类学家等专门的具体研究。从哲学家的宏大视角看,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现象学的生活世界理论等只能给出原则性的回答。

思考哲学和文明形态的辩证关系,还可以借助现象学生活世界的概念和理论。伽达默尔说:“胡塞尔的后期著作中出现了‘生活世界’这个神秘的词,这个词被人们所接受并由此把一种已经不为人所知或遗忘了的真理带进了语言。‘生活世界’这个词使人想起存在于所有科学认识之前的前提。” 胡塞尔晚年把生活世界的还原作为现象学还原的道路,他力求从先于科学和哲学的生活世界的意向性构造中找到认识和价值的原初奠基,其目的仍是要建立严格的科学的哲学。但人们接受“生活世界”这个词之后,却赋予了它十分多样复杂的意义,由此推动了20世纪西方哲学的转折。从我们讨论的文明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说,生活世界作为未经科学和哲学认识和反思的直接给予性的世界,可看作文明的基底样式或者说自在的文明形态。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和《精神哲学》中把直接的、纯朴的伦理世界作为精神发展的一个环节,伦理世界未经道德自觉而有法则和秩序,其浑朴天然而接近我们所理解的生活世界。从文明的观点看,一方面,生活世界作为人的意向性构造或人的伦理生活世界,已经是文明的世界;另一方面,生活世界未经科学认识和哲学反思,是直接给予的自在世界。最重要的是,先于科学和哲学的生活世界内在具有稳定强大的信念和信仰结构,从根本上规定了哲学反思和哲学想象的界限。生活世界的原初构造形成了某种文明形态的存在直觉、真理直觉、逻辑直觉、语法直觉、美感直觉、道德直觉、正义直觉等,任何哲学理论都必须面对这些看不见的精髓,并把它作为罗尔斯所说的“反思的平衡”的经验参照,从而使自己的哲学理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在不同文明形态中共同具有的最普遍的直觉可能是朴素实在论的直觉。当人类从原始思维中解脱出来,即把生产和生活的对象作为守恒的客体考察其因果联系,这是文明的起点。列宁说,“任何没有进过疯人院或向唯心主义哲学家领教过的正常人的‘素朴实在论’,都承认物、环境、世界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我们的自我和任何人而存在着。”“正是这个经验使我们深信,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 因此,可以说朴素实在论的直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前提。朴素实在论的直觉经验也与符合论的真理观密切相关,认识与外部实在相符合而成为真理,这种根深蒂固的真理直觉至今仍是各种真理理论必须面对的生活世界的经验。美国著名分析哲学家普特南否定了主客二分的符合论的真理观,但他说,“在我对合理性概念的说明中,我将为这个实在论的直觉保留一席之地”。语法直觉、审美直觉和道德直觉等离生产生活的物质性实在更远些,因而也更具有民族的、文化的、时代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比如,使社会共同生活得以可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直觉是普遍的,而不同时代、不同文明的具体的道德感、正义感则是复杂多样的。罗尔斯在论证他的正义原则时提出“反思的平衡”,以现代西方社会人们共享的正义感或正义直觉作为正义原则的经验参照,为他的正义原则提供了现实的生活世界基础。但很明显,他的两个正义原则并不符合非西方社会人们的正义直觉。总之,作为特定文明理论自觉的哲学,尽管形式上高度抽象或高度思辨,但都有深深的生活世界之根。而真正能够把握这个自在的生活世界之根的自觉方式只能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二、文明的活的灵魂及其局限

从文明的观点理解哲学及其在文明发展中的作用,我们会获得一种更加多元的、开放的、宽容的哲学观。把哲学看作对多样文明的反思和自觉,看作文明中最精致、最珍贵的思想创造。如恩格斯所说,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也可以说哲学家们创造了最美丽的哲学文化和哲学文明。哲学史上留下的经典文本,显示出人类的理论思维能力可能达到的极致,它也像我国文学史上的唐诗、宋词一样,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来自多样文明、多样生活世界的哲学观点和哲学思维方式,不仅仅是消极地总结和反思自己所属的文明形态,也不仅仅是局限于生活世界的直觉规定,而是以能动的思想力量创造出超越文明形态的概念框架,并以此作为内在的思想平面切入生活世界,从而产生新的观念,乃至新的感性,能动地改变文明形态和生活世界。多元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以不同于经验常识和科学认识的差异化、陌生化的概念体系,切入人们熟悉的生活世界,在一个内在性的思想平面上作出新的区分和规定,使人们看到或理解到一个新的世界。按照我们的看法,康德的先验哲学、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等,都是具有类似科学发现的哲学发现,他们分别发现了使认识得以可能的先验的认识机能,区别于经验认识的概念认识,规定和影响意识的无意识,以及决定社会意识的社会存在。后二者是法国哲学家利科所说的“怀疑的解释学”, 它们破除了意识自明性的近代哲学的根基。总之,每一种哲学观点的思维方式都作为抛入或切入生活世界的思想平面,显现出新的思想秩序和理解的地平线,都具有认识和文明的价值。因此,两千多年哲学的发展就不仅仅是思想无穷角逐的战场,也是地球上多种最美花朵的绽放,是思想王国的百花园。马克思深信思想的力量,批判的武器虽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说服人也就是变革人的观念,而观念的变革就能带来行为乃至制度的变革,哲学以理论的形式“改变世界”。

从文明的观点看待哲学在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的修辞化的表达,最鲜明地说出了哲学对文明整体的弥漫和统领作用。如果用机械的、逻辑的类比,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文明的元程序,它规定了具体文明形式的运作和算法。“精华”“灵魂”“元程序”这些比喻的说法,可以更具体地规定为一种文化的说话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特有的形式和习性。哲学作为某种文明的理论自觉,作为一种哲学观点的思维方式,从根本上规定了一种文明的价值态度和认识方式。这首先是因为,哲学是对世界、对历史、对某种文明形态的整体性的观点和看法。我们所说到的存在观点、意识观点、实践观点等思维方式,都是系统、完整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文明观。以实践观点思维方式为例,人与世界否定性统一的实践或人的感性物质活动的实践,是理解和说明世界的原则;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本样式的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前提和动力;物质生产实践是一切更高级文明形态的基础,也可以说,物质生产实践创造了现象学所说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哲学作为整体性的观点才能渗透和统领文明的一切领域。其次,哲学的本性是追根究底的反思。它既受到来自生活世界的直觉的制约和规定,也自觉地巩固、强化或变革生活世界的直觉。源自生活世界的真理直觉、道德直觉等是一种文明最巩固、最强大的习性或传统信念体系,人们日用而不知,但它却是一种文明的“轴心”。自觉的哲学反思直指人心,把某种文明隐秘的前提性的信念体系揭示出来,作出理性的分析和论证。多数情况下,哲学可能通过自觉的反思和论证从而巩固和强化了文明的核心思想,以自觉的理论形式和哲学经典文本显明和传承自己所属的文化和文明形态。比如,一直到近现代黑格尔和胡塞尔等哲学家仍不断重新解读和弘扬欧洲文明实质的希腊理性精神。孔子和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则很早即把中华文明精神规定为一种道德理性的德性精神。文明的发展也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罗蒂所说的某种“偶然的机缘”,也可能使某种文明面对巨大的挑战甚至灭顶之灾。此时的哲学反思,可能会出现对自己所属文明的前提性批判,用鲁迅先生的说法是:“从来如此,便对吗?”哲学反思开始推动自己所属文明的巨变。

以上所说的哲学对文明的作用,已是一种特定文明的哲学观和文明观,是西方近代以来主流哲学的看法,用罗蒂的说法这是一种“哲学文化”的观点。而在“后哲学文化”或“后形而上学思想”的今天,一切都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20世纪以来的现代西方哲学大都以拒斥形而上学、取消哲学为宗旨,激烈地批判西方传统哲学的绝对理性主义、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学科帝国主义,批判同一性哲学的形而上学的恐怖,批判宏大叙事、解放叙事的虚骄,等等。“后哲学”“后形而上学”“后现代”等拆解、解构的方法和哲学终结、历史终结、理论终结等虚无主义的观点成为主流。这也可看作西方文明的千年未有之巨变。从较为表面的层次看,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必然有大众文化的兴起,文化的民主和平等意识日益觉醒,人们很难接受哲学高高在上的文化特权,很难相信少数哲学家以类似神的目光所看到和宣讲的哲学真理,哲学在文明中的帝国主义霸权难免轰然崩塌。如果我们把“后哲学”“后形而上学”和“后现代”等“后话语”联系起来,可以明白这场剧变的实质是西方现代文明的变革,是资本主义文明的深刻危机。近代以来的西方哲学虽然也有对西方现代文明的犹豫、怀疑和不同程度的反思批判,但其主导精神与西方现代性是和谐共振的。近代哲学的主导观点是意识观点的思维方式,它的人性论是意识原理,它的主题是认识论或知识论,其目标是为经验科学提供终极的确定性基础。哲学文化的实质是科学文化,罗蒂说对科学和逻辑的崇拜,是走向后哲学文化需要消解的“冰块”。而科学文化主导的文明形态,也是资本主义文明形态。意识观点的思维方式对人的原子主义、理性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理解,支持了经济学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假定,支持了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的制度安排。意识观点的思维方式是资本主义文明的主导思维方式,马克思所说的“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既是说个人受到资本这个抽象的物质力量统治,受抽象观念的统治,也可以引申为受抽象的哲学思维方式统治。

由此看来,哲学文化和形而上学的衰落是新的思想解放。后哲学文化、后形而上学思想、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传统哲学和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意味着西方文明新的探索和走向。但在我们看来,西方哲学所说的哲学的终结只是意识观点思维方式的终结。按照海德格尔和德里达等人的看法,这是柏拉图主义哲学的终结,海德格尔认为,是现代科学技术完成了柏拉图主义哲学从而使其终结。其实,不仅意识观点的思维方式有其局限,从意识的观点看世界,世界只是被意识到的意识界,意识无法走出自身的内在困境,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哲学丑闻;从语言的观点看世界,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从逻辑的观点看世界,逻辑充满着世界,世界的界限也是逻辑的界限;然而,这还完全没有触及人生问题。每种哲学观点的思维方式作为切入生活世界的内在性平面,都有其局限和界限。通过概念的创造,它为我们带来新的世界和新的发现,但也遮蔽了某些生活中重要的东西。即便是我们熟悉了古今中外所有哲学观点的思维方式,我们仍不能看到生活世界的全体。因为用思想掌握世界的方式代替不了宗教精神的、艺术精神的和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哲学思维方式的局限也是哲学作为文明的活的灵魂的局限,但这都不是哲学终结的理由。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缺陷不单单是只有摧毁、拆解和消解的否定性和破坏性,因而需要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的修正,而是在对与现代西方文明密切相关的特定哲学思维方式的批判中,否定了所有哲学思维方式的文明的意义和内涵。我们认为,在后现代的语境中,哲学思维方式作为人类的概念认识或恩格斯所说的理论思维掌握世界的方式,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具有从整体上和根本上反思文明的独特价值,并将在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持续地发挥着精神的引领作用。

三、哲学对话与文明互鉴

把哲学看作多样文明的理论自觉和理论反思,哲学理论和哲学思维方式必然是多元的。西方哲学的自我中心主义使其只能按照自己的标准确定其他文明有无哲学。海德格尔和德里达等在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批判中,已经十分宽容地承认东方和中国有“思想”。其实,哲学和思想的不同称谓无关宏旨,关键是哲学和思想在今天的文明价值,是何种哲学和思想能够引领人类文明走向更好的未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各领域国际交往日益普遍的今天,世界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形态的历史命运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历史已成为世界的历史,哲学也成为世界的哲学。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思自己所属文明的哲学理论,都已自觉地超越地域文明的界限,不同程度地具有世界文明或人类文明的视野和思想内涵,这为多元的哲学思维方式相互间的交流、对话和互鉴提供了现实的思想平台。因此,多样文明与多元哲学不仅在其内部相互规定、辩证发展,而且势必不同程度地走出自己的文明视野和哲学思维方式,从而具有世界文明和世界哲学的意义。与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文明交流和互鉴不同,哲学思想不是某种特定的商品和服务,如汉堡、咖啡和名牌手表、服装等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而获得的东西,也不是某些稀缺的资源和技术,需要讨价还价的谈判和对等的交换才能获取的生产资料,这二者都能带来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这些物质文明领域的趋同和世界化。哲学的交流和对话也不是一般的文化交流,某些特定的文化产品如电影、音乐、文学作品等可以作为单一的文化单元在不同文明中得到理解和鉴赏。哲学对话是不同文明形态的“整全性学说”,即基本信念体系或者说就是不同世界观理论体系的对话,它既触及不同文明的基本价值态度从而触及人们的根本激动,又必须以平和的心态和理性的精神耐心地倾听和言说。这是漫长的、也可能是无休止的思想过程。

我们曾经提出,哲学对话不能以接受为目标。这与商业、经济、军事、政治谈判等不同,这些基于利益冲突或利益关系的对话,既可能在妥协、让步和共同认可的利益平衡中达成一致和接受,也可能因利益无法协调而最终无果。更重要的是,谈判双方都面临特定情势中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约束,无休止的谈判除非是一种策略的选择,否则无以为继。而哲学对话,是哲学存在的基本方式,中外哲学在产生之日起即在对话、论辩和交流中发展。随着哲学思想传播的扩展,至近代以来,古老的东方思想与西方哲学相遇,哲学对话已是世界哲学的对话。所以,哲学对话基本可以不考虑时间成本的约束。中外哲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大都经历了哲学家艰辛的理论探索和反复辩难的思想校验,大都有较充分的理论自信。虽然各种哲学理论和思维方式都受到自己文明的先验定向,但都有真理或真诚的信念,所以,哲学对话往往有较之其他对话更接近解释学和交往理论所要求的对话条件,即理解的真诚。哲学对话是真理的对话,至少是对话参与者自认为的真理间的对话。通常所说真理越辩越明,这似乎可以使哲学对话获得一致的真理认识,对话者仍有希望接受某种一元的真理、一致的真理。但我们强调,哲学作为不同文明形态的理论自觉必是多元的,即使在同一文明中的哲学理论也会因为其不同观点的思维方式而呈现多元的区分。不同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在切入生活世界中所达到的世界理解,各有其真理性和局限性。这些不同的内在性平面可以交织、互鉴,却不能还原为某个唯一的思想平面。在一种后形而上学的哲学观中,哲学在文明中的价值和意义,正在于它的多元和多样。如果人类文明只有某种唯一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哲学的终结乃至文明的终结。在我们看来,哲学对话不能以接受为目标,而只能是在不同观点的思维方式之间,相互注释,相互解释,从而相互借鉴,不断拓展自己哲学观点思维方式的理解的地平线和思想空间。

由于中外哲学都是用思想掌握世界的方式,都不同程度具有超越经验的玄思形式,从而也必然在某些概念、命题和原理上交织汇聚,存在相互注释和理解会通的可能。从我们自己的阅读经验说,有许多印象深刻的中西哲学互释的理性快乐。在读大学本科时,邹化政讲授黑格尔哲学,他强调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只能理解为逻辑上先于自然,如果用事实上或时间上先于自然的观点理解黑格尔,就会把黑格尔还原为原始的万物有灵的唯心主义,而不是近代的思辨的唯心主义。我们当时很难理解逻辑在先与时间在先的区分。后来知道,冯友兰用逻辑先在解释朱熹的理在气先,也知道他的观点受到张东荪等人的反对。笔者学习中国哲学史时,读到朱熹晚年的一些说法,如说“以意说之”的在先、“推之”在先、“说之”在先等,虽不能完全解决逻辑在先的困惑,但大致明白,说、意、推涉及的是思想和逻辑的关系,而不是事物的存在关系。逻辑在先是思想和逻辑的次序,而时间在先说的是经验中事物的先后次序。用朱熹理解黑格尔也许不是牵强附会,因为二者的本体与现象同时存在而本体又是现象的根据的思想是一致的。笔者在学习辩证法理论的时候,特别重视黑格尔对知性思维的批判,因为这是思辨思维或辩证思维得以确立的前提。因此,笔者也格外关注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的相关思想,传统逻辑和知性思维强调概念的同一性和确定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确定的、封闭的、相互隔绝的,同一思维过程概念必须保持同一含义。这对于思维和认识的科学性、精确性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其局限在于它只适合认识经验的真理,而不能把握世界整体和本体的哲学真理,它是黑格尔所说的有限的认识,而不是无限的认识。令人惊诧的是,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庄子竟然有十分相似的看法。庄子对“大言炎炎,小言詹詹”一概表示轻蔑,主张“不言”“无明”。因为庄子已经知道用语言无法掌握大化流行的自然整体。他讲到“有封”“有常”“有物”“有是非”的区分,就破坏了自然或道的统一。而他所说的语言的“有封”“有常”,说的就是词语或概念的确定性、僵死性和隔绝性,我们可以说庄子已经意识到语言的知性思维的局限,因而他主张一种无言体验的辩证法。 黑格尔和列宁则主张让概念运动起来,用发展的概念体系把握世界整体的哲学认识的辩证法。这种古典思想与现代哲学的关联有很深的意味。用西方哲学解释中国古典思想当然要注意不能把中国思想作西方哲学的剪裁,不能把中国传统哲学纳入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之中,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但在保持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内在性平面的前提下,引入西方哲学的某些观点和视角,确实可以启发我们对传统思想作出新的理解。近年偶读公孙龙的《指物论》,其核心论点是“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查看几种哲学史著作的解释,都觉得没有说清楚。原因可能在于人们熟悉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论辩,大都把“指”理解成类似“马”的一般概念,而把“物”理解成类似“白马”的特殊概念,从而指非指,就是一般的指不是物的特殊指。笔者的一个直觉是可以从索绪尔的语言学所作的“能指”与“所指”的区分,来理解“指非指”。作为物的指是所指,而指称物的指是能指,能指不是所指。后来发现章炳麟已作上述解释。这种能指和所指的区分,也许并不是最优的理解,但从所指或对象语言中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推进到能指和所指更为高阶的语言关系,公孙龙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现代意义。

在中西哲学的互相注释和对话中,难免出现过度诠释的弊端,理解和解释的有效性需要生活世界的经验参照。我们把不同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看作对多样文明的理论自觉,看作切入生活世界的不同的内在性平面,就可以在多样文明及其不同生活世界的交流、交往中把握哲学对话的界限和意义。世界范围的哲学交流和对话,已经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标志,是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时代才能出现的世界哲学和世界文化现象,这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表现。某种哲学观点的思维方式能够参与当代世界哲学的对话,意味着它不仅曾具有作为文明精髓的价值和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对当代人类文明发展仍具有直接的启示和引导意义。海德格尔曾希望“一些古老传统将在俄国和中国醒来,帮助人能够对技术世界有一种自由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存在显示方式,文质彬彬的自然化的文明理念,对当代的技术文明和生态文明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明显的教化意义。现代西方哲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形而上学批判,仍不能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最系统、最成熟也可说是经典的资本主义文明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批判中所发现的新世界即共产主义的人类文明形态至今仍是不能超越的崇高理想,马克思主义在我们的时代仍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现实的生活世界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文明观点思维方式作为主要的内在性平面,在真诚的中西马哲学对话中,不断丰富和拓展哲学的理论视野和思想空间,用新的概念范畴、新的思维方式切入生活世界,就会产生新的文明观念和新的文明行为方式,从而带来世界的改变。

孙利天,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教授(长春130012)。

本文注释内容略。

    进入专题: 多元哲学   生活世界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总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397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