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担负起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使命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270 次 更新时间:2024-02-23 22:39

进入专题: 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张晶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原理和根本规律,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发展方向,为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指引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这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在明辨世界诸种文明的特性中提出来的,对从事中国思想文化研究的学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及和平性,是关于中华文明根本属性的深刻概括,既有坚实的文化基础,又有洞察历史的哲学意义。这是对中华文明属性最为科学、最具真理性质的总结,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深刻认识、深入理解关于中华文明的这五个突出特性,是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重心所在。

对于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的重要命题。这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是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的基本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第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第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第三,‘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第四,‘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五,‘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论述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建设上的根本方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当然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内在的、深刻的契合。这种契合是客观的存在。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社会文明的深刻总结与展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历史观、哲学观、文艺观有着非常广泛的内在契合度。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坚实基础,也是在结合中创新的内生力量。“结合”并非仅是回望文明史,更是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建设。“结合”的结果是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它不是个案的,不是局部的,而是充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框架中的文化有机生命体。“结合”具有鲜明的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自觉的互渗与融合中产生的强烈创新动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具有创新的内在需求,而作为科学的思想方法的马克思主义为这种创新注入了目标、理想和动力。“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这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具有空前的创新感召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所产生的创新前景是无限广阔的,在这个思想的照耀下,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思想智慧,回望历史,探索未来,必然会有更多的创新性成果问世。“结合”巩固和强化了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的增强使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给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还着重谈到了“第二个结合”,并指出这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是令人振奋的,思想解放可以释放出无限的创造力,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增添不可胜数的文化成果。同时,“第二个结合”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于思想文化战线上的同志们来说,当下是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投身时代、奋力创造的伟大契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给了我们照耀坦途的路标,给了我们跃跃欲试的创造欲望,给了我们献身中国式现代化的莫大激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登高望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结合,有无限的创造空间,有明确的前进目标,必将有更多的灿烂成就!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主任)

    进入专题: 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357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