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20年的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的城市面貌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所谓“一年小变,三年大变,五年全变”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普遍状况。但是,在我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越来越多的明显改善的同时,也感到了城市现代化带给我们的一种断裂或者失落,在城市的各种物质条件日益现代化的同时,我们似乎有意或者无意间丧失掉了许多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层面的东西,而这些,又恰恰对一个城市来说,却是更加弥足珍贵的。
城市的文化、城市的精神,就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而“构成”这个灵魂的基础和核心,是它源远流长的过去。
其实,城市灵魂的形成不是简单“搭建堆砌”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积淀的历史过程。它“看似无形却有形”、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对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风格、韵味等都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构成城市历史遗存的重要标志---古建筑,就凸现得尤为重要。它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过去的象征。也正是在这个方面,它受到的破坏最大、损失也最为惨烈。此例甚多:福州著名的清代建筑群“三坊七巷”被开放成商业街,面貌全非;浙江的定海古城在旧城改造中被破坏殆尽;北京的问题也同样严重,在拓宽广安大街和菜市口大街的过程中,像戊戌变法运动的重要遗址粤东会馆、“戊戌六君子”殉难处均受到破坏;北京的胡同正在以每年600条的速度消亡,有人做过一个不太乐观的估计,到21世纪中叶,北京胡同的整体格局和风貌将彻底消逝!人们只能在北京市政府圈定的仅存的25片狭小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去寻找古城的残存遗痕、去追忆那往日的梦幻。
城市发展的“硬道理”与保护城市的文化历史古迹,这两者之间,难道真的是冰碳不融吗?它们之间真的不能和谐共处、相得益彰吗?我们真的就不可能找寻到一条既不延误城市的现代化步伐、又能够对古建筑很好的加以保护的城市发展之路?
在进行旧城改造的同时,合理保护古建筑方面,英国的某些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英国在保护古建筑方面也走过弯路,英国著名的古建筑保护组织“乔治亚集团”作过此项调查,二战之前的150多年里,保护古建筑的工作并不如意。利物浦的古建筑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1/6的英国乡村古堡遭到厄运,2002年,英国出版了一本《英格兰消失的豪宅》,专门记载了英国被毁坏的古建筑图片和历史资料,向社会警示并呼吁社会关注古建筑的保护。二战之后的几十年,英国政府加强了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1984年,英国成立了一个名为“英格兰遗产”的组织,专门负责对全国的古建筑进行系统的调查、登记和保护工作,同时加强立法的速度,使英国对古建筑的保护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轨道。
目前,全国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古建筑和历史遗址共约50万处,大到皇宫、古堡、教堂,小到民居、拱门、电话亭、甚至电线杆。任何人拥有的建筑,只要有不凡之处,无论是历史的深厚底蕴、人文的悠久传统、建筑的匠心独具或者富有历史价值,都可以作为申请的理由,向“英格兰遗产”上报,列入保护的清单当中。凡是列入清单的建筑,如果有公司要拆建,或者对其格局改动,当地政府都会征询“乔治亚集团”的意见。英国保护古建筑还有一条原则,政府不能强行拆除私人住宅,要按市价支付赔偿金。如果遭到拒绝,政府可以上诉,如果有争议,则要举行公开听证会,听取当事人各方、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伦顿希思罗机场的扩建工程曾引起广泛争议,由独立调查人举行了5年的听证会,终于解决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公益的矛盾。
经历了痛苦的教训后,英国国民更加喜欢在古建筑里居住和工作,更加珍惜古朴典雅的历史性建筑。现在,伦顿旧城几乎都是老房子,原汁原味。走在古老的城市街道上让人时时感到悠远漫漫的历史遗梦,韵味无穷,仿佛置身于古今交织的时空隧道之中。生活在这样的城市就是在一座处处充满艺术珍品的博物馆里徜徉。(2004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