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题,这体现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们能够构建起新发展格局是因为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具备以国内大市场为主体,带动国内国际市场相互促进的有利条件。我们能够高质量发展是因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我国蓬勃兴起,具备在结构优化调整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有利条件。可以预期,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明年我国将迎来实体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发展的新浪潮,助推我国经济回升向上。
下面我就发展实体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讲三个观点。
一、发展实体经济成为世界发展的新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不仅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经验总结,是过去3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所在,也是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必然选择。
一是看改革开放以来。1979年~2021年我国以工业10.3%的年均增速带动了GDP9.2%的年均增速。当然,工业的比重是下降的,这主要是因为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大幅降低,大哥大刚出来的时候卖一两万块钱一部,现在普通手机只卖几百块钱一部。目前,我国粗钢年产量超过10亿吨,汽车年产量2,600万辆,计算机年产量4亿多台,手机年产量十几亿部,22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谷物、肉类、籽棉、花生、茶叶、水果等农产品产量也居世界第一。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创造的宝贵财富,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结出的累累硕果,是我国经济实力历史性跃升的重要标志。
二是看疫情以来。前年、去年、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分别增长2.2%、8.1%、3%,其中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4%、9.6%、4.6%,均快于经济增长。交通、物流、信息通信业增长也比较快。这得益于我国产业体系健全、市场主体灵活,能够迅速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生产方向,也充分表明实体经济增长在经济恢复发展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三是看未来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不走多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走欧美一些国家先工业化又去工业化然后再工业化再制造业化的老路。必须牢牢地把实体经济抓在手里,切实扭转脱实向虚的倾向,引导各类要素资源特别是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聚集发力,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为主转向质量、数量双提升。同时通过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四是看国际上的动态。美英等发达国家正在推进再工业化、再制造业化,也就是经济的实体化。这会引起经济全球化几十年来跨国公司已在各国布局的产业链供应链的缩短,同时会带来经济效率上的损失。但也应看到,缩链回流将会在世界范围内增加厂房、设备和人才的备份,降低全球工业产能利用率,包括发达国家目前80%~90%的较高工业产能利用率,从而产生生产能力冗余,这在一段时间内是刺激投资和生产的,直至世界形成弱全球化条件下产业链供应链的再平衡。明年随着我国宏观政策落实到位,疫情流行期的渡过和消费市场的恢复,我国经济将迎来实体化发展和恢复性增长的回升,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左右,去年掉到25%,我们增长越快占的比重越大,中国的恢复性增长也将减缓全球经济衰退的程度。如我国增长6%,就会拉动世界增长将近2%,这是额外的。因此将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二、发展数字经济是当代发展的大趋势
当今世界,数字化发展浪潮席卷全球,谁掌握了数字化发展的主动权,谁就占领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目前,我国已成为数字经济大国。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块,总规模达到45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占GDP的比重接近40%。在数字产业化方面,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也居世界第二位,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等技术取得重大成果。5G基站已建成220多万个,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4,000个,全国所有地级市和县域城区均已实现5G网络覆盖,5G用户数量超过5亿户。在产业数字化方面,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安装量达到了24.3万台,占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的47.3%。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反映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水平的灯塔工厂,我国已有42家,占全球总数的36.8%。尤其应当看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产业化为主要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变革,带动了整个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营收收入已从2012年的9.95万亿元,扩大到2021年的19.91万亿元,按现价计算翻了一番还多。今年1~11月,尽管受到疫情严重冲击,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仍达8.2%,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率快了一倍还多。同期我国高技术投资同比增长19.9%,快于全部投资增长14.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1.1%,这是商务部刚刚公布的,快于全部外资增长21.2个百分点。数字化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今,网络通信、电子支付、电商购物、快递收货、网络教育、网络医疗、网络文娱、网络会议、网上办事等已经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内容。明年各种线下活动将逐步恢复,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方式已经成为经济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大有可为。
一是数字新技术发展大有可为。我国虽已成为数字经济大国,但还不是数字经济强国,主要表现为数字领域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原始创新不足,如5G手机芯片、光刻机等就受制于人。这些短板正是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经济主战场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所在。革命导师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就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社会和市场对芯片及其技术的需求是巨大的。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3,594亿块,同比增长了37.5%。同时,去年我国进口了集成电路6,355亿块,同比增长了16.9%,金额4,326亿美元。出口减去进口,去年我国净进口集成电路3,248亿块,金额2,788亿美元。尽管如此,许多汽车企业还因为缺芯而减产。今年1~9月,我国又进口了4,100多亿块、约3,000亿美元的集成电路,这是多么大的市场啊!面向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必须突出提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通信设备的技术水平,加强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算法、传感器、量子信息等关键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扎实推进数字新技术的攻关和攻坚。
二是数字新产业发展大有可为。数字领域蕴藏着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基建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加快推进5G、AI、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及元宇宙等数字技术的产业化,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正当其时。
三是数字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大有可为。我国数字化建设具有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的显著优势。要立足国情,善抓机遇,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务建设步伐,在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丰富购物、消费、居家生活、养老、托幼、家政服务等数字化场景,建设智慧家庭、智慧便民生活圈、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发展新零售业态、新型数字消费业态,共享经济新业态、个体经济新模式。培育数字+生活服务,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健全数字公共服务和数字社会治理。
四是企业数字化改造提升大有可为。这是经济数字化、产业数字化的重点领域。要实施好工业制造业、农业、金融、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广泛应用数字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带头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通过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各类企业的技术水平、运行效率、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尤其是要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相信明年一定能够看到成效。
三、发展绿色经济前景广阔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经济是绿色发展的经济形态,它包括绿色低碳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清洁能源等。发展绿色经济不仅是长期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当前发展的紧迫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加强。1979年~2021年,我国以年均5.3%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年均9.2%的GDP增长,能源消费强度43年来下降了70%。特别是新时代十年来,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保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013年~2021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年均6.6%的GDP增速,能源消费强度9年中下降了26.2%,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同期下降了34.4%,相当于少用标准煤约14亿吨,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0亿吨,对全球节能减碳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所在的京津冀地区用了8年时间实现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2021年与2013年相比,两市一省大气环境中PM2.5的浓度下降了60%,达到每立方米30微克多一点。今年1~11月,北京市PM2.5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这些都已经低于美国3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明年,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我国绿色经济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期。
一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力能力将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11亿千瓦。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达25.5%,随着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新能源发电能力将大幅增强。
二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将进一步提升。2021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比重已从2012年的68.5%下降到56%,目前煤电装机容量已小于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同时,2021年我国煤电平均每度电煤耗已降至305克,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占比超过50%,这已经达到了世界较先进水平。随着煤电节能降碳、供热、灵活性三大改造的加快,煤炭将得到更加清洁高效的利用。
三是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电池产销将进一步扩大。今年1~11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售双双突破600万辆,同比均增长100%。占世界新能源汽车的比重远超50%。在国内汽车市场上的占有率达25%,同期新能源汽车出口59.3万辆,同比也增长了100%,相应的我国锂电池出货量2021年达到324G瓦时,同比增长106%,占全球市场的59.4%,现在全球市场锂电池热。今年以来,我国锂电池又保持了快速增长,预计明年仍将加快发展。
四是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其他绿色低碳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绿色消费等,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五是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ESG投资将大幅增加;绿色税制的改革,有利于节能环保的价格政策的实施,绿色低碳标准体系的完善,碳排放市场交易制度的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的完善,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立,都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