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琳:从《西游记》看中国古典文学的海外传播之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65 次 更新时间:2022-11-27 18:19

进入专题: 西游记   古典文学   海外传播  

郑琳  


█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要在海外实现广泛传播和接受,需要通过在各种媒介形式领域的再创作和再解释,经过本土化改编,成为落地国大众文化二次创作的作品。

█我们应重新认识《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文学佳作,作为文化内容产业的素材,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海外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深受中国古代文明熏陶的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国家更是影响甚广。《西游记》在日本与韩国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学的译介与研究领域,更渗透到了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成功实现了在大众领域的广泛传播和影响。

海外大众传播路径

《西游记》在日本和韩国大众文化领域的传播路径,主要以传统传播路径为主,具体包括电影、电视剧、漫画、动画等形式。

就《西游记》目前的海外传播而言,日本算得上是影响最大、翻译最早、研究最为深入的国家之一。小说《西游记》传入日本后逐渐受到欢迎。进入近代后,各个领域如小说、电影、电视剧、木偶剧、漫画、动画、绘本等都进行了再创作,在日本的大众文化领域掀起了热潮。

首先是电影领域中《西游记》的再创作。在日本电影这一领域,以《西游记》为原作的作品,真人版的电影中最早的是1940年东宝制作的《孙悟空》(日文名为《エノケンの孙悟空》,榎本健一主演)。从拍摄第一部以来至今为止,一共有六部《西游记》相关的电影。其次是电视剧领域《西游记》的再创作。1978年至1980年,作为日本电视台成立25周年纪念节目播出的电视剧《西游记》,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第一部《西游记》的电视连续剧。其中,饰演玄奘三藏的女演员夏目雅子的演技和她塑造的“中性”三藏形象,对日本后来重新创作《西游记》的作品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影响了玄奘三藏在日本的性别变化。该剧播出后,日本电视台陆续制作了1993年的《西游记》、1994年的《新·西游记》。另外,富士电视台2006年播出的翻拍版电视剧《西游记》,是进入21世纪后再次在日本全国掀起西游记热潮的再创作作品。

在日本,改编自小说《西游记》的漫画作品表现出多样性。改编自《西游记》的漫画作品从《我的孙悟空》(手冢治虫,漫画王1952-1959)到《西游记孙悟空篇,三藏法师篇》(实吉达朗构成,东山铃鹿画,漫画书株式会社2018),共有40多个作品,而且每个年代都有《西游记》相关的漫画,在话题性和影响力上具持久性。有关动画领域的《西游记》的再创作,日本电影动画的作品从《西游记孙悟空物语》(自由电影研究所1926)到《我的孙悟空》(手冢制作公司2003)共6部作品,电视动画作品有9部,共计15部。日本漫画之所以受欢迎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它既有古老的传统,又随着经济的发展从而市场发达。在日本,以西游记为原作的改编和再创作作品的内容对原作的忠实程度较低,不仅在电影和电视剧领域,在漫画和动画领域也按照日本人的喜好展开故事和设定登场人物。

韩国最早的漫画版《西游记》为Lee,Jeong-moon的《雪人Alpak?an》(1965年到1971年连载于漫画杂志《新少年》),该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形象灵感来源于孙悟空;高羽荣的《西游记》(1980年到1981年由Woosuk出版社出版)内容则是比较忠实于原著。徐英万的《MR.孙》(1989年由首尔出版社出版)的受众则是面向儿童。此外,Cereal Kim,Chang hwan的《魔法千字文》(Awl-Book于2003年出版)是由《西游记》改编的用故事让孩子学习汉字的漫画。总体而言,在韩国出版的《西游记》题材漫画,不仅数量丰富,内容也较为多样化。除了上述韩国漫画以外,日本的不少西游记题材漫画如《七龙珠》《最游记》《我的孙悟空》等作品也被翻译到韩国,并且大受欢迎,其影响力也不容忽视。改编为动画片的韩国西游记题材作品为,《幻想西游记》(1期—5期,首尔:韩国广播电视台(KBS)韩浩兴业,1990-2002年版)。这部作品是根据徐英万的漫画《MR.孙》改编的动画片。该作品曾有过最高42%的收视率,由于备受欢迎,该作品累计播出了第一到第五系列。其中的第二系列,

收视率高达78%,创下韩国广播电视台的历史记录。这部作品是很多韩国人认识《西游记》的契机。该作品后来被中国引进,在中国的电视台也播放过。

与《西游记》相关的韩国电影有2011年申东晔导演的《西游记归来》。这是一部儿童喜剧电影,扮演主要角色的演员都是韩国的喜剧演员。这部作品受周星驰《大话西游》的影响较大,但最终电影呈现出的完成度似乎并不理想,在中国豆瓣网中的评分仅为2.2分。《西游记》题材的韩国电视剧有2017年12月韩国tvN有线电视台播放的《花游记》。这部玄幻题材电视剧将故事背景搬到现代韩国,讲述的是孙悟空与三藏法师的爱情、和孙悟空与牛魔王的对手友情相关的故事。该剧中三藏法师为女性,孙悟空和牛魔王为男性。除上述改编为漫画、动画片、电影与电视剧以外,韩国有一个不同于日本的独特传播路径——综艺节目。2015年播出的韩国综艺节目《新西游记》,角色设定上以《西游记》为蓝本,游戏内容又参考了日本的《七龙珠》,该节目开创了韩国综艺的新模式,在海内外获得了极大反响。

总体而言,《西游记》在日韩大众文化领域传播过程中,改编形式多样,并且各有特色。在日本和韩国都有《西游记》题材或从《西游记》获得灵感的漫画与动画片,也有不少相关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等。韩国拍过《西游记》相关的综艺节目,由于该节目备受欢迎,2021年,中国公司购买了这个综艺节目的版权,准备拍摄中国版。

受众的内容偏好

从日韩受众对《西游记》的内容偏好来看,共同点为《西游记》的受众呈现儿童化与大众化。《西游记》的漫画作品经常进行异想天开的再创作。在日本,《西游记》从传入和普及的时候开始,就被视为是“面向孩子”的文化,主要以图画书和面向孩子的读本的形式普及。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西游记》已经作为一部具有“大众性”的作品,开始渗透到日本的社会文化中。在韩国非常有人气、极具影响力的《幻想西游记》与《魔法千字文》等作品,也都是主要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的作品。徐英万的《MR.孙》(1989年由首尔出版社出版)是后来在韩国大受欢迎的动画片《幻想西游记》的原著。在这部作品中,徒弟三人都保留着《西游记》原有的猴子、猪、妖怪形象,但人物造型添加了很多现代化元素。此外,徒弟三人的性格都带着浓浓的孩子气。漫画《魔法千字文》的受众大多为儿童,为儿童学习用书,并且基本沿用了原著中的设定。

此外,从日本受众的内容偏好可看出,《西游记》在日本传播时本土化的变化较多。在广泛普及的情况下,在日本,《西游记》以各种形式被改编和再创作,最终成为符合日本人喜好的故事。特别是作品中登场的人物形象,可以举出很多与原著相去甚远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日本人曾把猪八戒翻译为野猪——在1858年发行的《通俗西游记》中,猪八戒被翻译为野猪。大约50年后,明治16年(1883)年出版的《小人书通俗西游记》中也有插图,描绘了拥有獠牙的猪八戒。第二个变化是原作中被描绘为“流沙的妖怪”的玄奘三藏的第三个弟子沙悟净,在日本普及的过程中,变身为日本民间故事和妖怪传说中经常出现的河的妖怪——“河童”。陈舜臣《新西游记》中有一章就叫《河童的事》,在这个从“沙河”地名说起的章节中,悟净被称为“河童的怪物”出现。可见,《西游记》日本的大众传播中,通过更换对日本本国读者来说熟悉的小故事或人物,可以让读者更容易接纳作品。第三个变化是主人公玄奘三藏的性别。小说《西游记》传入日本的时期,还没有玄奘三藏的性别变化,其描写基本上也和原作一样,是外表白皙的美青年。但是1978年至1980年在日本播出的电视剧《西游记》中,饰演玄奘三藏的是女演员夏目雅子。通过调查当时的采访等便知道,起用女性是考虑到原作中描绘的玄奘三藏的“中性”形象而决定的,玄奘三藏等人物本身没有关于性别的改变。但是,也许是因为作为女性的外表冲击很强,在之后的翻拍版电视剧和其他再创作作品中,受到影响的作品不少。受此影响,从日本后来各领域的再创作作品中,看到的玄奘三藏的人物设定逐渐以女性身份登场的情况变多。

而韩国受众的内容偏好则是,韩国在改编《西游记》时,受到了不少来自日本的影响,这是因为《七龙珠》《最游记》等不少《西游记》题材的日本漫画以及日本的动漫、电影以及电视剧传到韩国,在韩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例如,韩国综艺节目《新西游记》中除了《西游记》本身的人物设定以外,也融入了日本漫画《七龙珠》中找齐七个龙珠便能实现愿望的设定。韩剧《花游记》中将三藏设定为女性的人物形象,也明显是受到日本拍摄的《西游记》电视剧的影响。

传播效果评析

综上所述,《西游记》在日本和韩国的影响不仅历史悠久、层次多元,而且反响持久。从《西游记》在日本与韩国被改编为漫画、动画、电影、电视剧等众多题材也能看出,《西游记》在日韩两国大众文化传播领域的影响极为广泛。《西游记》在日本和韩国大众文化领域的传播,充分表明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魅力与影响力。

日本的《西游记》相关题材改编作品,不仅影响了韩国,也影响了《西游记》在欧美的传播。根据日本每日新闻的报道,英国BBC电视台译制了1978年日本电视台的电视剧《西游记》(在海外被命名为《Mon-key》),在英国播出是在1979年。《Monkey》不仅在英国,在澳大利亚也是大受欢迎,后来在墨西哥、阿根廷,拉丁美洲也广泛播出。2009年,美国将好莱坞日本漫画家鸟山明的漫画《龙珠》改编为真人版电影,名为《龙珠:进化》(Dragonball Evolution)。

而韩国的《西游记题材》漫画,CerealKim,Chang hwan的《魔法千字文》(AwlBook于2003年出版)是由《西游记》改编的用故事让孩子学习汉字的漫画,人物与故事情节都是为了提高少年儿童的汉字能力而展开。该作品深受少年儿童与家长欢迎,成为韩国出版界一源多用以及寓教于乐型出版物的典范。根据这一系列的要素,笔者认为,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要在海外被广泛传播和接受,需要通过在各种媒介形式领域的再创作和再解释,经过本土化改编,成为落地国大众文化二次创作的作品。尽管这些作品的内容相较于原版《西游记》相对浮浅,但因其结构简单、娱乐性强而迎合了大众的趣味,从而赢得了大众的好感和支持。

其实,不仅仅是《西游记》,《三国演义》在日本与韩国也同样极具影响力。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国文化走出去,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重新认识《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价值,因为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文学佳作,作为文化内容产业的素材,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打造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西游记》(包括其他古典文学名著)相关的主题公园以及相关内容产业,也不是没有可能。

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启示

综合考察《西游记》在日本和韩国大众文化领域的传播情况后,可以得出以下三点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启示。

其一,将本国的文化产品与人类共通情感结合起来,进行推广与传播。进行文化传输时,除去本国特色以外,本国文化产品中若有人类共通情感的要素,会更容易引起共鸣或易于被海外人群接受。中国的动漫电影《罗小黑战记》(2020年11月在日本上映)在动漫产业成熟的日本创下了5.6亿日元的票房,创造了中国动画电影海外发行的票房纪录。该电影通过一人一猫的冒险之旅,试图探讨人应该如何与自然、与自身相处的话题。

此外,新的题材和媒介也值得重视,因为这往往能吸引之前意想不到的群体。根据2022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网络文学正加速向海外传播,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其二,结合官方和民间的力量,传播路径需要进一步多样化。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很多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并将中国的崛起视为一种威胁。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文化传播仅靠官方渠道推广和宣传,很容易让某些海外势力产生防备心理。因此,要加强官方和民间渠道的结合,传播路径实现进一步多样化。

其三,培养更多中国文化的粉丝,鼓励外国友人为中国文化发声,扩大中国软实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日本电视台记者辻冈义堂对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推崇,马耳他选手珍妮丝·斯皮特与荷兰选手尤塔·莱尔丹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分享中国美食,让很多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认识到了中国的魅力。


(本文作者为南开大学教师)

来源:中华读书报


    进入专题: 西游记   古典文学   海外传播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43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