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文:《周易》学说的流传经过了几个阶段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545 次 更新时间:2022-11-13 00:08

进入专题: 易学   周易  

张善文  


自从《周易》六十四卦及卦爻辞出现之后,就引起学者的极大重视。孔子或其后学撰述的《易传》十篇,《左传》、《国语》记载的许多《易》筮例子,反映了先秦时代《周易》学说的特色以及所达到的水平。

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焚毁一切旧传经典,《周易》作为卜筮之书不属焚烧之列,独得幸存。所以,西汉初年复兴经学,《周易》的传授较其他诸经最为无阙。而且,由于《易传》十篇的流传日益广泛,并为学者所高度重视,乃至被合入“经”中传习,遂使历代对《周易》的研究,均以经传两者为主要对象。

从西汉到今天的两千多年之间,纵览时代的发展,《周易》学说的流传大致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汉魏六朝易学,唐代易学,宋代易学,元明清易学,现当代易学。下面依此五阶段,略为叙述各个历史时期易学的基本特点及重要代表人物。

一、两汉魏晋南北朝易学

这一阶段的易学,可分三个时期:

(一)西汉

西汉时期的易学,约有四个主要流派:一是“训诂举大谊”,即根据先秦《易》说,训释六十四卦大义,以周王孙、服光、王同、丁宽、杨何、蔡公、韩婴七家所作阐《易》著述为代表。二是“阴阳候灾变”,即运用《周易》原理解释大自然灾异及人类社会的各种事变,以孟喜、京房、五鹿充宗、段嘉四家《易》说为代表。三是“章句守师说”,遵循当时朝廷学官所立的经师传授之学治《易》,称为“今文易学”,以施雠、孟喜、梁丘贺、京房四家博士所传为代表。四是“《十翼》解经意”,即民间私学传授的经说,专取《易传》十篇(《十翼》)解说六十四卦,称为“古文易学”,以费直、高相所传为代表。

以上孟喜、京房分列两类,是由于两家的章句之说为正宗,而灾变占验之说则独成一派。

在这四个流派的代表易家中,又以丁宽、孟喜、京房、费直对后代的影响最为深远。

丁宽,梁(今河南商丘)人,字子襄。曾经随从项生学《易》于经师田何,研探精敏,才力远过项生,深受田何器重。学成之日,田何告诉他可以回去了。丁宽东归后,田何对学生们说:“《易》以东矣!”意思是赞叹丁宽将带着他的《周易》学说东去而产生巨大影响。后来,丁宽到洛阳,又跟从周王孙研习《周易》古义,学殖益深。汉景帝时,曾任梁孝王手下的将领,号丁将军。撰《易说》三万言,以其学传授同郡田王孙。田王孙又传授施雠、孟喜、梁丘贺,易学史上于是有了施、孟、梁丘之学。

孟喜,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字长卿。孟喜的父亲是当时研治《礼》、《春秋》的专家,但他认为《礼经》太多、《春秋》繁杂,所以就让孟喜学《周易》。孟喜与施雠、梁丘贺同向丁宽的弟子田王孙学《易》。他喜欢自我称誉,曾经获得易家阴阳候灾变的书籍,便谎称这是其师田王孙临终时枕在他膝上独传予他的。儒生们听说后,都纷纷称赞孟喜。不久,同门梁丘贺揭发说:“老师是死在施雠身旁,那时孟喜正返归东海,并不在场,哪有这件事?”人们就不再信任孟喜的话。孟喜的易学,有《周易章句》,但长于阴阳占验之学,以卦气说为本,对后来的《周易》占候学影响甚大。其学传同郡白光(字少子)、沛翟牧(字子元),两人都成为《易经》博士。相传《易林》的作者焦赣,也曾向孟喜学过《周易》。

京房(前77—前37),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字君明,本姓李,排律自定为京氏。喜好音乐钟律,据八卦原理用“三分损益法”将十二律扩展为六十律。研治《周易》,拜焦赣为师,擅长于用六十四卦分值四时气候以解说阴阳灾异、占验人事吉凶。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5)以孝廉为郎。立为《易经》博士。他常常用《易》卦解说自然灾变和社会政治的联系,屡次上疏元帝,所言多能应验。但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认为京房的言论繁琐不可行。他曾经向元帝劾奏石显专权,被石显嫉恨在心。后来,因石显进谄言,京房就被元帝贬为魏郡太守。但他仍然上书给元帝,坚持用卦气之说评议灾变、朝政。石显等人进一步诬告京房与叛党通谋,“非谤政治,归恶天子”,遂被下狱处死,年仅41岁。京房开初向焦赣学《周易》的时候,尽获焦氏的阴阳候灾变之传。那时,焦氏就深怀忧虑地说:“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结果他的预言果然成为现实。京房的易学,承孟喜、焦赣的传授之脉,长于卦气“六日七分”法,并提倡纳甲、世应、飞伏、游归等术,后世《火珠林》一类的占筮法便是接受了京房的遗说,相传以钱代蓍的“金钱卜”法也是他发明的,可见京房对中国古代占卜术的发展至有影响。

费直,东莱(郡治今山东掖县)人,字长翁。仕为郎,至单父令。研治古文易学,长于卦筮,不著《周易》章句,只以《彖传》、《象传》、《系辞传》、《文言传》等解说上下经。因其无章句,未立于学官,仅在民间流传。东汉以后,郑众、马融、郑玄、王弼等并传费氏《易》,其影响便取代了其他各家。

(二)东汉

东汉时期的易学,是沿承西汉的流派而发展的。其中对费氏易学的承传较其他各家为盛。如马融、刘表、宋衷、王肃、董遇等人,纷纷为费氏《易》作章句(因为费氏无章句,所以诸家各为之立注阐说),这是一派。郑玄、荀爽则是先治京氏《易》,后来参治费氏《易》,即合京房、费氏之学而统化之,这是第二派。虞翻本治孟喜易学,又杂用《周易参同契》的纳甲术为说,这是第三派。陆绩则专治京氏《易》,这是第四派。可见,东汉研《易》流派,与西汉的孟喜、京房、费直之学渊源至为密切。

以上所举各易家中,成就较大、影响较著的有郑玄、荀爽、虞翻等人。

郑玄(127—200),东汉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字康成。年少时家中贫困,当过乡官“啬夫”,不乐意为吏,经常到学官处求教。进入太学读书,随从京兆第五元先问业,精通今文京氏易学、《春秋公羊传》等。又西入关求学,拜扶风马融为师。马融研究古文经学,当时收有门徒400多人。郑玄在门下三年之久却见不到老师马融,他所学的经典均是由同门高业弟子代师传授。在这种情况下,郑玄仍然坚持日夜研讨经学,未尝怠倦。有一天,马融召集学生们考核讨论有关“图纬”问题,也接见了郑玄。郑玄精细辨析了这方面的疑义难题。考论完毕,郑玄就向老师辞别,返归山东。马融对学生们喟然赞叹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意思是,郑玄带着他已经成熟的满腹学问东归,我的学说将随着他影响山东的众多学者。郑玄游学十余年,回到乡里后,就聚众讲学,相随他的弟子有成百上千人。不久,由于党锢事起,郑玄的讲学被朝廷禁止,他就闭门隐修经业。当时有一个大学者叫何休的,喜好《春秋公羊传》之学,写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等著述;郑玄针对这些作品,撰写《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等篇,一一驳斥何休的观点。何休读了之后,钦佩感叹说:“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汉灵帝殁,党锢之禁解除,郑玄又重新讲学授徒,门下弟子从远方前来求学者达数千人。当时的权势人物何进、董卓、袁绍等先后延召聘用郑玄,礼待甚优,郑玄多以老病为理由推辞。后来因袁绍逼迫,抱病随军,乃以疾病笃甚而逝世,年74岁。作为东汉的经学大师,郑玄以古文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著述囊括各种经典,凡100多万言。在易学方面,他先治京氏《易》,后参以费氏《易》,创立了六十四卦爻辰说,并撰《周易注》九卷。

荀爽(128—190),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字慈明,一名谞。幼年好学,12岁就精通《春秋》、《论语》。当时的太尉杜乔见到荀爽,称赞他:“可为人师。”平时耽思经书,不事庆吊应酬,不应官府征命。兄弟共八人,人们称为:“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后来被拜为郎中,上疏指摘朝廷的政治弊病,盛称儒家礼义。奏疏上达后,即弃官归去。不久遭党锢之禁,隐居著述,积十余年研讨,遂以“硕儒”著称于世。董卓征召,想躲避而未能,被拜为平原相,旋又追加为光禄勋,就任三日又进拜为司空:从被征命起,仅95日之间,由平民布衣升至三公高位。但他看到董卓的政治日益残暴,便与王允等共同图谋推翻董氏政权,适遇疾病深重而逝世,年63岁。荀爽的著述广涉群经、子史,共100多篇。在《周易》研究方面,他专治费直古文《易》,以《十翼》解说六十四卦经义,并创立“乾坤升降”的易学条例。

虞翻(164—233),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字仲翔。年少好学,有高气。最初跟从王朗,后来随孙策为功曹。汉室曾召其为侍御史,曹操以司空辟,均不应召。孙权执政东吴,拜为骑都尉,常随军出谋划策。禀性疏直,经常犯颜谏争,又不与世俗协调,所以屡屡遭人毁谤。曾经被流放到杨泾县(今属安徽),后来获释。关羽战败,孙权让虞翻占个卦,筮得《节》卦变为《临》卦,虞翻判断说:“不出二日,关羽必当断头。”两天后果然应验。孙权称赞说:“真可以与东方朔相匹敌啊!”孙权自号吴王,设宴欢饮,虞翻在席间佯醉失礼,险些遭杀。孙权与张昭谈论神仙之事,虞翻指着张昭的鼻子斥道:“那些全是死人,而妄称为神仙,世上哪有仙人呢?”这类事时常发生,孙权积怒之下,把虞翻流放到交州(今广东、广西一带)。虞翻虽然处于流放的环境,却仍然讲学不倦,随从他的学生常有数百人。曾为《老子》、《论语》、《国语》作注解,特别精通易学,提倡“纳甲”、“旁通”、“之正”、“卦变”等条例。一天,给孔融写了一封信,附上所注《易经》。孔融在回信中说:读了虞翻的《易注》,才知道东南的美好,不仅仅是会稽的竹箭。虞翻把《易注》奏上朝廷,自称其家五世研治孟氏《易》。奏文里转述了他同郡陈桃的一个奇异梦境:在梦中,陈桃见虞翻与一位道士相遇,道士布《易》六爻,取三爻让虞翻吞下,虞翻请求尽吞六爻,道士不允,说:“易道在天,三爻足矣!”虞翻根据陈桃的这个梦,认为自己受命于天,理应精通《周易》。奏中还说他研究《周易》的特点,是全面改正了前代易家不妥当的见解。虞翻流放交州十余年,70岁时在该地逝世。

(三)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的易学,较前代有了重大的变化。变化的关键,是魏王弼《易注》的出现与盛行,从而使承传400年的两汉“象数”易学逐渐衰亡。

王弼(226—249),山阳(今河南焦作东)人,字辅嗣。少年聪慧,十余岁时,喜好《老子》,通辩能言。当时何晏任吏部尚书,十分惊奇王弼的才华,赞叹说:“孔子称后生可畏,像这个人,真可以同他讨论天人之间的道理。”王弼为人通隽敏捷,不擅长于营求功名。好谈玄学,对《周易》研治最深。性情和顺,爱好游宴,通晓音律。平日谈论哲理,自然高拔,常以自己的长处讥诮他人,因此人们往往对之不满。正始十年(249)秋,染疠疾而亡身,年仅24岁。著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周易大衍论》、《老子指略》、《论语释疑》等书。前两种对后代易学影响至大。

王弼的易学,在魏时就引人瞩目。《三国志·魏志》裴松之注引何劭《王弼传》载:

太原王济好谈,病《老》、《庄》。常云:“见弼《易注》,所悟者多。”

晋以后,王弼《易注》日益盛行而独冠于世。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指出:永嘉之乱,诸家之《易注》亡,“惟郑康成、王辅嗣所注行于世,而王氏为世所重”;又说:“江左中兴,《易》唯置王氏博士。”《隋书·经籍志》也叙述说:

后汉,陈元、郑众皆传费氏之学,马融又为其《传》以授郑玄,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传》。魏代,王肃、王弼并为之注,自是费氏大兴,高氏遂衰。梁丘、施氏、高氏亡于西晋,孟氏、京氏有书无师。梁、陈,郑玄、王弼二注列于国学。齐代唯传郑义。至隋,《王注》盛行,郑学浸微,今殆绝矣。

这里把东汉至隋代诸家易学的盛衰兴废作了扼要的分析,显示出王弼《易注》为各代学者所接受的情实。孔颖达《周易正义序》更高度赞扬王弼易学云:

传《易》者,西都则有丁、孟、京、田,东都则有荀、刘、马、郑,大体更相祖述,非有绝伦。惟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所以江左诸儒,并传其学;河北学者,罕能及之。

可见,王弼易学的势力,取代了两汉诸家易学,笼罩于魏晋南北朝之间,虽郑玄之注也不能与之抗衡。到了唐初修撰《五经正义》,《周易》定用王弼注本(《系辞传》以下王弼无注,采用韩康伯注),一切旧说并废。所以,王弼的《易注》,在唐代几乎定于一尊。历宋、元、明、清,研讨考辨王弼易学者代不乏人,影响迄今未衰。

王弼的易学既对后代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那他的研《易》特点及贡献又有哪些呢?择其最主要者言之,约有两方面:

其一,扫象数,阐哲理。

两汉易家,多主“象数”之学,到王弼时代,已经积弊至深。王弼《周易》学说的出现,则改变了一代学风。他置四百年易学流俗于不顾,独树新帜,奋起矫正两汉以降“象数学”弊端,廓而清之。他提出“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的主张;并综合发展了前人可取的易说,提倡“卦以存时”、“案爻明体”、“承乘比应”、“卦主”等条例,着重从哲理角度阐说《周易》六十四卦的象征意义。宋代学者推广的与“象数学”相对峙的“义理学”,事实上从王弼发其端。至于王弼常据《老子》、《庄子》玄理以解《易》的特点,后世易家亦颇有诟病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王弼阐明义理,使《易》不杂于术数,则深为有功;祖尚虚无,使《易》竟入于老、庄,则不能无过。并谓“瑕瑜不掩,是其定评”(《周易注提要》)。又指出:

《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寖流于谶纬。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遂能排击汉儒,自标新学。(《周易正义提要》)

这一评价,是较为公允的。

其二,改定《周易》经传体例。

《周易》经传原皆单行,后来经师为便于学者研习起见,将经文与传文合为一本并行,即为后代通行的援传连经之本。西汉初,费直治古文《易》,无章句,徒以《十翼》解说经意,这是援传连经的滥觞。东汉,郑玄传费氏《易》,分《彖传》、《象传》为六十四组,各附六十四卦经文之后,于诸卦《彖》、《象》前增题“彖曰”、“象曰”,以别于经文。这是郑玄对费直所传《周易》经传参合本体例所作的修订,使援传连经的规式初成范本。至王弼继起,对经传合并本《周易》的体例更作改定。所改定的要点有二:一是,将《象传》再行离析,以《彖传》、《大象传》分附卦辞后,各爻《小象传》分附爻辞后,使《彖》、《象》附经更为贴近。只留《乾》卦仍依郑玄旧本之例,大概是为了让读者明了古本的体式。二是,将《文言传》分割为两部分,各附在《乾》、《坤》两卦的卦爻辞、《彖传》、《象传》之后,并各题“文言曰”以标明之。经过王弼的改定,费直、郑玄所传《周易》经传参合本就以规范形式盛行了1700多年,至今犹然。尽管宋代以后学者力图恢复古《易》旧式,但最终也难以取代王弼的传本。

二、唐代易学

唐代的易学,可分为主流与支流两方面叙述:

(一)主流,以孔颖达《周易正义》为代表

唐代初年,朝廷修撰《五经正义》,孔颖达等人主持其事。《周易正义》采用王弼、韩康伯的注本,孔颖达为之作疏。王弼所注《周易》,只包括六十四卦经文以及《彖传》、《象传》、《文言传》,而《系辞传》以下不注。后来,谢万、韩康伯、袁悦之、桓玄、卞伯玉、荀柔之、徐爰、顾欢、明僧绍、刘瓛等十人相继补注,因韩注独得盛行,其余九家皆亡。孔颖达的疏解,即根据王、韩旧注,详为阐释,其中基本观点均是依循王弼之说(韩康伯注《系辞传》以下亦本王义),间或引用别家说法互为比较参证。所以,统治唐代易学领域的虽是《周易正义》,但起根本影响作用的仍是王弼的易学思想。

孔颖达(574—648),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字沖远。生于北朝,少时曾经跟从刘焯问学。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入唐之后,历任国子博士、国子司业、国子祭酒诸职。他主持撰修的《五经正义》,是奉唐太宗之命进行的。由于唐代科举取士是以《五经正义》为教科书,所以其书影响至大,而在唐代易学界起主导作用的亦为《周易正义》一书。

(二)支流,以李鼎祚《周易集解》为代表

唐代易学的主流既以《周易正义》为代表,其基本观点沿承王弼扫“象数”、阐哲理的主张,但也未曾阻止两汉“象数”易学的余绪在一定范围内的流传。这一点,主要体现于李鼎祚编撰的《周易集解》。此书广采两汉以迄唐代象数易家的注《易》之说,凡得三十余家,其宗旨在于黜玄言,崇象数。

李鼎祚,《唐书》未立传,故其事迹未详。据其他少数资料,知其为资州(今四川资阳以南,内江市以北)人,生活年代为天宝以后,曾任秘书省著作郎。他撰辑的《周易集解》,在《周易》象数学尽废的年代,保留了不少这方面的学说。经历唐、宋、元、明诸朝,研究李鼎祚《周易集解》者并不多见,到清代崇尚汉《易》的学者才对之高度重视,成为研讨汉魏象数易学的最重要资料。

三、宋代易学

《周易》学说发展到宋代,又起了一个重大变化,形成与“汉易”相对峙的“宋易”。

宋代易学,大致可分为三派:

(一)图书之学

此派以道士陈抟开其端,相继传授给刘牧、邵雍等人,以《先天图》、《后天图》、《河图》、《洛书》等图为说,使易学研究别生一条途径。

陈抟(?—989),五代末宋初道士,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后唐长兴(930—933)中,举进士不第,就隐居到武当山。后来又移居华山,与隐士李琪、吕洞宾等为友。后周世宗喜好外丹之术,显德三年(956)曾召见陈抟,向他询问外丹术,遂赐号为“白云先生”。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来到京师,向宋太宗建议远招贤士,近去佞臣,轻赋万民,重赏三军,太宗颇欣赏,赐号“希夷先生”。平生精于易学,其特点是“不烦文字解说,止有一图,以寓其阴阳消长之数,与卦之生变”(邵伯温《易学辨惑》)。据传曾作《无极图》和《先天图》,前者为道家所主张万物生成归源“无极”的图说,后者为六十四卦的衍生图式。著有《易龙图》、《九室指玄篇》等,均已亡佚。今存题为陈抟所作的《阴真君还丹歌注》,收入《道藏》。

刘牧,北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字先之。举进士及第,后调州军事推官。曾与州将争论公事,被排挤,险遭杀身之祸。遇范仲淹,刘牧大喜,说“此吾师也”。遂拜范为师。范仲淹巡抚河南,荐举刘牧,于是为兖州观察推官。累官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平生精研易学,远承陈抟之传。著有《易解》、《卦德通论》、《先儒遗论九事》、《易学象数钩隐图》。后者今尚存,收入《道藏》及《四库全书》。

邵雍(1010—1077),北宋共城(今河南辉县)人,字尧夫,谥康节。曾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为百源先生。朝廷屡征召授官,均不赴。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合称“北宋五子”。接受陈抟一派所传先天象数易学。隐居读书期间,四时耕稼,自给衣食,将其居室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根据先天象数易理,提出“天地亦有终始”(即毁灭又复生)的观点,并提出用“元会运世”来计算天地历史的方法;认为现世的人类社会已盛极而衰,将历史分为“皇、帝、王、霸”四种时期。主张一代不如一代的历史观。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渔樵问答》等。

(二)专阐儒理

北宋胡瑗、程颐,专以儒家伦理道德阐说《易》义,其说兼取《十翼》与王弼易学而广为发挥,自成一派,对后代深有影响。至南宋朱熹,全盘接受程颐的易学,又采纳陈抟、邵雍“图书”之学,全面推广阐扬,遂有“宋易”之名与“汉易”相对峙。

胡瑗(993—1059),北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字翼之。世居陕西路安定堡,学者称安定先生。官至太常博士。与孙复、石介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主教苏、湖二州二十余年,从学者众多。以儒家之理解《易》,著有《周易口义》,由其弟子倪天隐记述师说,故名“口义”,收入《四库全书》。

程颐(1038—1107),北宋洛阳(今属河南)人,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官至崇政殿说书。反对王安石新政,哲宗时被列为奸党,贬至四川涪州。从事讲学和著述三十余年。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同为理学奠基人,合称“二程”。易学专著有《周易程氏传》,承胡瑗之学以儒理解《易》,详述六十四卦的旨趣,唯《系辞传》以下不注。其观点对南宋朱熹颇有影响。后代学者又将程颐的《周易程氏传》与朱熹的《周易本义》合称“传义”,元、明易家多遵循程、朱之说治《易》。

朱熹(1130—1200),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久居建阳(今属福建)。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号考亭、紫阳。青年时师事李侗,为程颢、程颐的四传弟子。曾任泉州同安主簿、知南康军、秘阁修撰等职。主张抗金,认为“和议有百害而无一利”;强调“蓄锐待时”,反对盲目用兵。平生博极群书,凡经、史著述以及诸子、佛老、天文、地理之学,无不广涉深研。且对各家学说融会贯通,继承并发展二程的思想,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建立起完整的理学体系,与二程合称为“程朱学派”。在易学方面的建树,以《周易本义》、《易学启蒙》为主,是后人称为“宋易”的重要代表。他的《周易本义》,成为元、明、清三朝科举考试中长期沿用的《周易》教科书范本。

(三)以史证《易》

南宋李光、杨万里,虽不废胡瑗、程颐以儒理阐《易》的旧风,但更注意援引历代史实,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义理相互印证,以揭明各卦、各爻的象征旨趣。这种方法,又自成一派,对后代易学也颇有影响。自此以后,易学派别的分歧,日益繁多。

李光,越州上虞(今属浙江)人,字泰发。少年时知礼老成,不喜欢嬉戏,他父亲称赞他说:“我的儿子真像云间鹤,将来可能会振兴我们的门第。”北宋崇宁五年(1106)进士。师事刘安世。除太常博士,迁司封,曾论士大夫佞谀成风,言辞切至,被权臣王黼所嫉恶,贬阳朔县。入南宋,于高宗时累迁至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向朝廷所论谏的均是复国统一的根本大计。因忤逆秦桧而被罢官。卒后谥为庄简。易学著述有《读易详说》,是以史证《易》的第一部专著。

杨万里(1124—1206),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绍兴年间进士。曾官奉新知县、常州知县、广东提点刑狱、左司郎中等,累至秘书监。力主抗金,曾上《千虑策》,反对投降观点。易学著述有《诚斋易传》,与李光的《读易详说》同为以史证《易》的重要著作。

四、元明清易学

自元代至清,《周易》学说的发展大体上是在汉、宋两大流派的基础上衍申开拓的。

元代易学家,大都笃守程颐、朱熹的遗说,如吴澄《易纂言》、胡震《周易衍义》等皆是代表作。

明初叶仍是如此,如胡广《周易大全》、蔡清《易经蒙引》等书影响较著。明中叶以后,出现了以“狂禅”解经的学者,如方时化《学易述谈》四卷,总是以禅机作为抒论的要点;徐世淳《易就》六卷,解《易》言辞处处流露出禅家的语调;苏濬《周易冥冥篇》,观其书名,便可知显示着援禅入《易》的特色;至释智旭《周易禅解》,更明言以禅解《易》,是这方面著述的重要代表作。这又是当时易学流派的一个旁支。

至清代学者辈出,注重汉学,务求征实,如惠栋《周易述》、《易汉学》,张惠言《周易虞氏义》即是著名作品。此时,“宋易”遂饱受攻击而渐趋消沉,风气又为之一变。

元明清三朝的易家,兹举吴澄、智旭、惠栋、张惠言四人略为简介。

吴澄(1243—1313),元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字幼清。曾任国子司业、翰林学士、经筵讲官。因他所居的寓斋题为“草庐”,学者又称为“草庐先生”。其学说本于南宋朱熹,兼采陆九渊的说法,主张折衷朱、陆。他的易学著述《易纂言》,是《五经纂言》中的第一种。

智旭(1599—1655),明末高僧,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俗姓钟,名际明,字蕅益(一作藕益),号八不道人,又从所居而称灵峰老人。少年时研习儒家经典,誓灭释、老,著有《辟佛论》数十篇。后来读了莲池《自知录序》及《竹窗随笔》,才开始笃信佛教,将过去的论著尽数焚毁。24岁就憨山弟子雪岭剃度出家,法号智旭。此后广涉各宗,主张禅、教、律三学融合,佛、道、儒三教一致。与憨山、紫柏、莲池并称明代“四大高僧”。崇祯间住持江浙各地,佛学著述甚丰。其中介绍佛教典籍的目录学著作《阅藏知津》四十四卷,为研习佛典的入门书。又本着“诱儒以知禅”的宗旨,作《周易禅解》十卷,援引佛理说《易》,所论并非尽涉虚无,颇有可取的地方。

惠栋(1697—1758),清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字定宇,号松崖,人称小红豆先生。为著名经学家惠周惕的孙子、士奇的次子。惠家世代笃守古学,而惠栋所得最见精深。早年研究文词、史籍,旁涉诸子百家及佛学、道教,后来专心于经术。治经以博闻强记见长,主张尊古训、守家法,认为汉经师之说与经并行,凡是出于汉儒的说法都应当遵循。易学著作《周易述》,继承父辈治《易》传统,专门搜集汉儒《易》说,加以编辑考订,末编附以己见,以发明汉易之理,并论述《河图》、《洛书》和宋代先天、太极之学的关系;又有《易汉学》一书,罗列汉代主要易家的说《易》条例,详加考辨,为研探汉易的重要参考书。

张惠言(1761—1802),清江苏武进人。字皋文。嘉庆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平生治经最重《易》、《仪礼》。在易学方面,认为汉魏易家所传学说唯虞翻之说较为详备,所以专治虞易,著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消息》、《虞氏易礼》、《虞氏易候》;除关于虞氏易的著述外,又有《易义别录》、《易纬略义》、《易图条辨》等传世。

清乾隆间,编修《四库全书》,《四库》馆臣综观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把先秦以来的易学发展概括为“两派六宗”。其说指出:

《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禨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为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为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小序》)

这一说法归纳了易学史上最有影响的流派。总其大端,即为“象数”、“义理”两派。“象数派”的正宗学说,见于汉魏学者以《易》象(八卦的众多卦象)、《易》数(阴阳奇偶之数)为解《易》途径,既切合占筮的用途,又发挥《易》理的深蕴。“义理派”主于阐明《周易》的哲学大义,王弼以老、庄思想解《易》已开其风气,至胡瑗、程颐则蔚为大观,而李光、杨万里援史证《易》则又将义理易说进一步引申推展、发扬光大。平心而论,汉儒以“象数”解《易》,有时执泥卦象,并杂入种种术数之说,每使《易》义支离破碎。王弼一扫旧习,独树新帜,援玄理为说固属一弊,但他也并非尽弃象数,其宗旨实在于探寻完整的易象,把握易理内蕴,使六十四卦经义条贯不紊。所以,“象数”、“义理”两派立说互有可取之处。近人吴承仕先生说:“名物为象数所依,象数为义理而设”(《检斋读书提要》),即是表明两派的主张应当相互参用,才能明辨《周易》大旨。

但“两派六宗”只是针对易学的主要流派而言,尚不足以尽赅《周易》研究的广阔领域。所以《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小序》继续说道:

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可见,从先秦到清代的易学研究史中,所涉及的学术领域是十分宽广的。

五、现当代易学

辛亥革命以后,易学研究的趋势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即除了继承前人的成果,在象数、义理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之外,更多的学者注重于接受现当代科学理论,从各种新角度探讨《周易》。其中有从史学的角度探讨《周易》的史料价值,有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角度探讨《周易》的哲学意义,有从文学的角度探讨《周易》的文艺学价值,有从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历学、医学、量子力学、生物遗传学等)角度探讨《周易》与诸学科原理的相通之处,有运用不同的方法探讨《周易》经传的名义、作者、创作年代、发源地域诸问题,等等。这期间出现的较有影响的易学两大家:一是杭辛斋,著有《易数偶得》、《学易笔谈初集》、《学易笔谈二集》、《易楔》、《读易杂识》、《愚一斋易说订》、《改正揲蓍法》等七种,主于贯通旧学新知,蔚为一家之言。二是尚秉和先生,著有《周易古筮考》、《焦氏易诂》、《焦氏易林注》、《易说评议》、《周易尚氏学》等书,专研象数之学,创为新说,“解决了旧所不解的不可胜数的《易》象问题”(于省吾《周易尚氏学序》),甚为学术界所推重。

近年来,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帛书周易》包括六十四卦经文、《系辞传》及卷后佚书。由于《帛书周易》与通行本不尽相同,所以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大致围绕四个方面:(一)关于《帛书》六十四卦的卦序问题。(二)《帛书》卦爻辞文字与各本的异同问题。(三)《卷后佚书》的考证问题。(四)《系辞传》残卷的辨析问题。尽管目前诸问题的探讨尚未取得定论,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必将有新的成果出现。

总之,从先秦两汉至现当代的两千多年中,《周易》研究的历史是漫长的,易学流派及著述是繁杂众多的。清代学者皮锡瑞认为:“说《易》之书最多,可取者少”(《经学通论》),此说或有一定依据。但作为一项学术研究的课题,我们应当认真考辨历史上的种种既有成果,扬榷是非,厘定得失,才能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促使这门学问的研究向前推展。


原载《周易入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版



    进入专题: 易学   周易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797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