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晞:构建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82 次 更新时间:2024-01-30 17:55

进入专题: 国家安全学   自主知识体系  

肖晞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国家安全实践与理论的重大创新,为构建中国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理论依据和研究范式。中国国家安全学是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服务国家安全实践与理论需求的交叉性学科,立足系统思维,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角度探索构建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国家安全学发展的核心路径。

学科体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基础

中国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是基础、学术体系是核心、话语体系是纽带,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国家安全学“三大体系”建设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战略要求为指向,加强顶层设计、挖掘整体效能、统筹协同推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家安全学。

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学科体系具有基础性地位。随着国家安全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得到认可,加快构建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成为学科立身之本。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构建中国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总体上要运用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具体而言,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交叉融合为学科范式的探索路径,以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治理、国家安全技术为学科理论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向。

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构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家安全思想体系。其深刻揭示了国家安全的本质和内涵,系统阐明了国家安全的内在逻辑性、国家安全各领域的关联性、国家安全效果的可持续性;科学解析了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突出强调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切实回答了维护和塑造中国国家安全所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价值在于自主创新,“总体”一词凸显系统性、全面性、辩证性、统领性、战略性和持续性,强调国家安全各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为构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主体内容、逻辑架构和方法论基础。

以交叉融合发展作为国家安全学的学科思维。从学科缘起与核心关切上看,国家安全学是一门基于政治学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国家安全学融合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相关学科,如法学门类下的政治学、法学、公安学和社会学,军事学门类下的战略学和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管理学门类下的公共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门类下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和公安技术,此外还包括经济学、哲学和历史学门类下的相关学科等。国家安全学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路径,以服务国家政治安全、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为核心,把安全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和统计学等学科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融入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增强学科人才培养的丰富性和实践性,全面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是国家安全学的学科使命。中国国家安全学要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就应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全局观念、战略思维、政治意识、能力担当的高水平复合型国家安全人才。人才培养应遵循需求导向,从服务国家需求的核心目标出发进行定位。一是服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二是服务各领域国家安全问题的解决,提升各领域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三是服务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应探索专业化、精准化、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自主创新、定位明确、方向聚焦、主线清晰”而非嫁接式的国家安全学学科知识体系。遵循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包含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治理、国家安全技术等二级学科,应形成基础理论研究、前沿战略研究、政策科学研究、技术保障研究相统一、相统筹的交叉学科知识体系。体系内各要素彼此联系,相互呼应,既有思想引领的理论基础、顶层设计的战略思维,又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学术体系:树立扎根意识、问题意识、主体意识和开放意识

中国国家安全学学术体系以扎根意识、问题意识、主体意识和开放意识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析国家安全学的核心要义、理论框架和解释逻辑。学术体系建设在国家安全学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学术体系是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内核和支撑,学术体系的水平和属性决定着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水平和属性。学术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思想、观念、理论和学说等,二是研究方法、材料和工具等。

扎根意识指向中国国家安全学的学术使命,也是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根基所在。构建国家安全学学术体系只有扎根于历史、扎根于时代、扎根于实践、扎根于人民,才能深刻地遵循历史规律、把握时代脉搏、解决实际问题、回应人民呼声。一是坚持国家安全学研究的历史视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全思想是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宝贵思想渊源。二是坚持国家安全学研究的时代精神。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更为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外部压力前所未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同形势任务要求相比,面临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不足、应对各种重大风险能力不强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国家安全学解答这一系列时代之问、时代之困。三是坚持国家安全学研究的实践原则。国家安全学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中凝练出的学问。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党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开启,遵循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观;第二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召开,这一时期坚持经济发展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第三个阶段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安全思想主要体现为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构建国家安全体系。四是坚持国家安全学研究的人民立场。人民安全高于一切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精髓。中国国家安全学要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学术价值追求,致力于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关乎人民群众安全的重大风险,在完善风险预警机制、风险研判机制、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和风险防控责任机制等国家安全治理与国家安全技术领域提出真知灼见。

问题意识指向中国国家安全学的学术起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一方面,国家安全学是一门典型的新兴交叉学科,其研究范式形成的关键在于凝练和解决问题。在探索国家安全学范式的进程中,应始终以回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目标,突破传统交叉学科范式,实现学科范式创新。另一方面,国家安全学的研究对象是各领域的国家安全问题,学术研究须落到我国发展和安全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国家安全体系涉及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各领域的安全问题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传导、层层递进,蕴含着严谨的内在逻辑。从横向上看,各领域的安全问题并非简单叠加,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处理单个领域的安全问题,应考虑整体和系统的安全。从纵向上看,这些领域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理论政策、信息情报和教育体系等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造成领域安全的漏洞。国家安全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研究者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牵引,以协调为抓手,加强统筹谋划,厘清各种形式的安全问题及其相互关联,科学地防范和化解风险。

主体意识指向中国国家安全学的学术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研究者需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角度,全面认识国家安全学的知识主体性问题,包括对政治学这一国家安全学核心支撑学科研究中主体性缺乏的反思回顾、对西方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的超越、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创新和学理化进程的理解与把握、对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原创性成果的规划设计,努力贡献既有普遍性意义又有中国特色的自主性、原创性学术成果。其一,增强学术自信,破除对西方国家安全理论的盲目迷信。反思其形成的历史条件、思想基础和价值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本体论上构建出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规律,更具解释力、适用性和实用性的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其二,提出具有普遍性、科学性、前瞻性的核心概念。理论的首要任务是进行解释,而理论用来解释的工具即是核心概念,能否提出既源于中国实际又具有普遍性的核心概念,并形成研究范式,对国家安全学学术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三,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学科理论。既能用自主创新的国家安全学理论解释中国国家安全的根本问题,也能对西方理论没有或缺乏解释的新问题予以重点关注和前瞻探索,在理论建构上敢于先行先试和大胆求新。

开放意识指向中国国家安全学的学术境界,也是确保自主知识体系包容性发展的路径。国家安全学研究须保持战略思维、学术研究、研究方法和学术生态的开放性。一是坚持系统性、开放性的战略思维,这是由中国的战略环境与目标决定的。二是既要强调中国国家安全学的原创性,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新特点、新目标、新任务,也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的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需要指出的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理论并不是完全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在比较、吸收、借鉴、批判和升华的基础上推动中国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与内涵更加科学化。三是构建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体系。研究者既可以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强调概念分析、理论阐释和逻辑演绎,也可以运用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形成规范与经验、定性与定量相互融合、交叉发展的态势。四是培育创新交叉研究的生态和开放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促进学术成长的良好机制,完善学术队伍、研究机构、基金、学会和期刊建设等,推动国家安全学学术研究。

话语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标识性概念

标识性概念导引与顶层设计牵引是构建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关键。作为思想文化重要的载体、表达思想的工具、交流感情的方式和实现社会整合的纽带,话语影响着人们观察世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话语体系是语言和思想的结合体,是有特定思想指向和价值取向的语言系统,建立在一定知识、概念、命题和理论的基础之上。话语体系是学术体系的反映、表达和传播方式,是构成学科体系之网的纽结。一种思想或理论从创立、发展到传播运用,都要通过一定的语言来塑造、成型和表达。国家安全学作为研究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学科,不仅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也担负着传播中国国家安全理念和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任。

构建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以系统思维打造标识性概念导引与顶层设计牵引相结合的话语体系理论,增强话语传播的科学性和引导力。这包括加强学理研究、提炼标识性概念、深化国际交流、创新传播方式等,做到“中国立场、世界表达”。在构建国家安全学话语体系的系统工程中,始终牢牢把握“为谁说、由谁说、说什么、怎么说”的主线,把握话语体系的主体性、自主性、普遍性和创新性。

一是加强学理研究,增强中国国家安全学话语传播的科学性。国家安全学话语的概念、范畴和命题等必须经过严谨的学术论证,在具备学理完整性和逻辑自洽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有效认同,真正同世界对话并发挥解释及引导的作用。因此,研究者既需加强学理研究,构建中国国家安全学的标识性概念、理论体系和解释逻辑,也应增强话语传播的科学性,形成富有吸引力和穿透力的话语体系,增强国家安全议题的设置和引导能力。

二是深化国际交流,拓展中国国家安全学话语传播的引导力。一方面,积极开展与国际性学术组织、智库和大学的学术交流,推动国外相关机构客观理性地开展中国的国家安全研究。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安全议题,推出并牵头组织国家安全研究项目,增强中国国家安全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加强国家安全学外语网站和学术期刊建设,扶持面向国外推介的高水平国家安全学研究成果。

三是创新传播方式,提升中国国家安全学话语传播的穿透力。当前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话语权显著提升,但“西强我弱”的格局还未根本改变,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存在强烈“反差”。应着力于破除西方话语垄断,依托我国发展的实践,构建国家安全学话语和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全面阐述我国的安全观,创新传播方式与方法,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从学科、学术、话语的角度探索中国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路径,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学研究者的崇高使命。站在新起点、迈向新未来,研究者应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初心,提高站位、找准定位、大胆作为,“全国一盘棋”推进学科建设;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创造理论、创新实践、自主探索,用大格局、大胸怀促进学术繁荣;以“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为辩证思维,凝练标识、深化交流、拓展思路,用大视野、大战略赢得融通中外的学术话语。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将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积极为党和国家造就人才、建言献策,为世界福祉述学立论、贡献智慧,把中国国家安全学建设成中国之学、世界之学、时代之学。


(作者系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教授、院长)


    进入专题: 国家安全学   自主知识体系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国家安全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725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